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B)班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B)班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青冈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月考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史书上载“益(当时一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启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 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B. 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C. 实行了禅让制 D. 确立了皇权至上原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关键是要弄清楚启这一做法不再是禅让制,而是继承了王位,中国开始确立了一个新的制度——王位世袭制,BD两项和本题的主旨无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 ‎2. 春秋时期出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莫敢不听”的局面,这说明 A. 周王室权威至高无上 B. 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 C. 大国开展争夺霸权的斗争 D. 大国已取代周天子的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 ‎“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莫敢不听”体现的是分封制的瓦解,大国开展争夺霸权的斗争,故C符合题意。‎ ‎3. 宗祠,又称宗庙、祖祠、祠堂。它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宗祠实际上和下列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了解到宗祠又称宗庙、祠堂等。它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宗祠制度产生于西周。宗祠与农耕经济、尊亲观念、宗法观念等有密切关系,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4.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郡守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 B. 是郡的地方行政长官 C. 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 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郡县制下,郡长官为郡守,县长官为县令,这些地方官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守职位不能世袭,没有权力任免县令,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AB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5. 中国古代史上,从汉朝到明清,历朝统治者先后设置“中朝”、“内阁”、“军机处”这些机构。他们的共同目的是( )。‎ A. 重用人才 B. 削弱相权 C. 加强君权 D. 关注军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汉实行内外朝制度,设立中朝牵制外朝,以加强皇权,明清内阁、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所以他们的共同目的都在于加强君权,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内外朝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内阁制、军机处 ‎6.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 A. 秦始皇 B. 汉高祖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中的“陈桥驿”“著黄袍”,可知是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太祖 ‎7. “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材料主张建立(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内外朝制 D. 监察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墙之外,目不见也”“人主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透过现象看本质,材料主旨,即体现“监察监督体制”。据此,判断选项,可知:ABC三项均属于无关项,排除。D项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制度 ‎8.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一制度是 A. 监察制度 B. 科举制度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材料“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判断,这一制度的选官依据是考试成绩,B符合题意;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选官依据分别是门第和孝廉,排除CD;监察制度不属于选官制度,排除A。‎ ‎【详解】‎ ‎9.美籍华裔史学家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主要表现是 A.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 行省制取代封国制 D. 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是指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夏朝,行省制代替封国制是元朝。故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0.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朝的三省六部的运转方式: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再具体事务交由六部执行。故材料中运作程序是: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并交由工部开展执行,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 ‎11.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与下列哪一制度关系最密切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材料“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强调的是血缘关系的凝聚力,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分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虽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但不属于和材料主旨最密切的,故A选项排除;郡县制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C选项排除;世袭制强调的是权力的继承,D选项排除。‎ ‎12.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 分封制 B. 封建制度 C. 君主专制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反映了西周分封制下家天下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封建制度”是指分封制,故A正确;B是一种社会形态,排除;CD出现于秦朝,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己统治有机结合起来,周王朝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使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 ‎13.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守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可知,此官职是负责监察百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御史大夫具有监察百官的职责,故C正确;丞相是辅助皇帝管理国家事务,主要掌管行政,与题意不符,排除A;太尉是掌管军事的,与题意不符,排除B;郡守是郡县制下地方的最高长官,管理地方的行政,与题意不符,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联系所学秦朝三公九卿制的内容分析解答。‎ ‎14.颁布推恩令的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5.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的是 A. 周王 B. 鲁国国君 C. 卿大夫 D. 士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宗法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关系,周天子是整个天下的大宗,各国都是小宗,但在各诸侯国内,各国的君主是各国的大宗,其余庶子是小宗,因此鲁国的大宗是鲁国国君;卿大夫、士相对于鲁国国君都是小宗,但在各自家族内,他们都是大宗,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6.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 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材料中看,讨论的是节度使制度。唐初以防丁、行人为主,军城镇戍为辅的防御体系,逐渐形成了节度使制度。随着边疆战争剧烈化,出现了行政权、监察权与军权合一的状况。各道节度使拥有了自调兵食、总管内征发,任免管内官吏等权利。出现了拥兵自重、藩镇割据局面。这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问题,所以选择A选项。B选项属于君主专制范畴;C、D选项与材料无关。‎ ‎【点睛】‎ 回答本题关键是要理解材料中“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的含义,我们可能无法理解整句话的含义,但是可以从关键词入手。唐代“藩臣”和“王臣”之间的问题体现在中央集权问题上,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了解到本题讨论的内容就是藩镇割据问题。‎ ‎1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 等待朝廷察举 B. 投笔从戎戍边 C. 依靠门第做官 D. 参加科举考试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隋唐实行科举制,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故D正确;汉朝实行察举制,排除A;B不符合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排除;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做官,不符合题意,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内容、特点分析解答。‎ ‎18.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 A. 废除了丞相制度 B. 设置了军机处 C. 扩大了六部权限 D. 推行了行省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君主专制强化措施。注意提取材料中明太祖这一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丞相设六部,正是因为废除了丞相,才如此辛苦。军机处是清朝设置的,排除B;行省制度是元朝实行的,排除D。C说法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的措施。‎ ‎19.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的是 A. 明太祖 B. 明成祖 C. 清雍正帝 D. 清乾隆帝 ‎【答案】C ‎【解析】‎ ‎【详解】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为了解决西北军务设置的机构,C正确;明朝时期没有设立军机处,A和B项错误;清乾隆帝晚于雍正帝,D错误。‎ ‎20.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 A. 世袭制度 B. 察举制度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可知,这一选官制度注重学养,并且选拔范围扩大了,结合所学可知,这符合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做法,故D正确;世袭制度依靠血缘关系做官,察举制度重视品德,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做官,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内容分析解答。‎ ‎21.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A. 通判 B. 刺史 C. 御史大夫 D. 监察御史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朝时期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其中三公中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体现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故C项正确。通判是北宋时期负责监察地方官职,故A项错误。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监察机构,故B项错误。监察御史是隋唐时期监察官职,故D项错误。‎ ‎22.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 清朝的军机处 B. 唐朝的中书省 C. 宋朝的通判 D. 秦朝的太尉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反映的是这一机构按旨意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清朝的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故选A;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有实权,与题意不符,故B项排除;宋朝的通判具有监视地方知州的职能,与题意不符,故C项排除;秦朝的太尉掌管军事,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 ‎23. 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内外服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重人伦体现的是对宗族人伦道德的重视,这与宗法制相关,故本题选C。A、B、D属于行政制度。‎ ‎24.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A. 德才兼备 B. 家庭背景 C. 个人声望 D. 考试成绩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孝悌”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以德才为主,故A项正确;B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对材料信息概况不准确,排除。‎ ‎25.986年,宋太宗派兵伐辽,“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材料表明当时 A. 北宋为征辽始设枢密院 B. 宰相基本不参与政事 C. 枢密院拥有统兵权 D. 枢密院掌管军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宋太宗派兵伐辽”“独与枢密院计议”可知,北宋时期,枢密院掌管军政,故D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北宋为征辽始设枢密院”,结合所学可知,北宋为了削弱相权,设立了枢密院,排除A;枢密院长官是枢密使,属于副丞相,故B错误;C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 ‎26.许倬云先生的《万古江河》中提到“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从有余的地方取出来,以补不足),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这反映了西周的政治机制 A. 有利于边疆的开发与拓展 B. 有利于西周中央高度集权 C. 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D. 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来看,西周是通过以血缘宗法关系为主的多种方式,巩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机制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西周时期还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与地方诸侯之间的关系,不是民族关系,排除C项。‎ ‎【点睛】西周通过实行宗法制,在保证各级贵族垄断政治权力和特权地位的基础上,调节贵族之间的矛盾,稳定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宗法制的严格实行,有利于凝聚亲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以得到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的目的。‎ ‎27.封泥是中国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秦汉时期广泛使用,形式类似于西方的火漆。2014年12月,陕西出土的“右丞相印”、“廷尉之印”、“泗川太守”等5枚封泥,被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批封泥印证了秦汉时期 A. 郡国并行的地方制度 B. 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C. 官僚政治的推行 D. 贵族政治的盛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封泥属于出土文物是一手史料,可以作为历史证据,“右丞相印”、“廷尉之印”、“泗川太守”说明秦朝中央和地方官员的官印,这批封泥印证了秦汉时期官僚体制的推行,故C项正确;A是西汉初期地方制度,排除;秦汉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贵族政治是先秦时期政治特点,故D项排除。‎ ‎28.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据此可知,这两种制度都能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加强中央集权 C. 限制专制皇权 D. 减少决策失误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知,秦汉时期设的朝议制度和唐代设立的三省制都有利于发挥大臣参政议政的作用,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故D项正确;权力相互制约不利于大幅提高行政效率,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制,没有体现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两者都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巩固皇权,不是限制皇权,故C排除。‎ ‎【点睛】“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是解题的关键。‎ ‎29.英国女王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可以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一制度的创立旨在 A. 追求公平公正,缓和阶级矛盾 B. 形成重学风气,提高官员素质 C. 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 抑制世家大族,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隋唐时的科举制以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打击了魏晋以来的门阀士族,有利于庶族地主参与国家政事,扩大了统治阶层,把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AB项是科举制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科举制度与防范武将专权之间,没有联系,故C项排除。‎ ‎30.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史实 结论 A 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卜师专政擅权,商王大权旁落 B 春秋郑国都城遗址出土了整套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的青铜器“九鼎八簋”‎ 西周政治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 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 宋朝设置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宋朝监察体系完备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商王一直是政治的统领者,A错误;政治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是商朝政治特点,B错误;行省加强了中央集权,C正确;宋朝监察官员的设置不能说明监察体系完备,D错误。‎ ‎31.《明史》记载:“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注: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对这一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内阁不再拥有实际权力 B. 内阁权力受到太监牵制 C. 明朝后期恢复宰相制度 D. 明朝后期皇权严重削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内监”“寺人”“悉颠倒于其手”说明明朝宦官权力较大,控制了内阁,说明了皇权的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内阁之拟票”说明内阁掌握票拟权,故A项错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故C项排除。‎ ‎【点睛】“内监”“寺人”“悉颠倒于其手”是关键信息。‎ ‎32.《左传》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主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 严格的等级关系 B. 嫡长子继承制 C. 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D. 王位世袭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中“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可知该制度涉及的是等级,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与差别,所以该材料反映的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严格的等级关系,故选A项。BC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3.西周时期,同一宗族内部的庶子即使政治地位高于宗子,也只能参与宗子祭祀,不能成为主祭人。这一现象(  )‎ A. 符合分封制分封原则 B. 表明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密切 C. 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 D. 符合宗法制的基本精神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同一宗族内部”不体现分封制的原则,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到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故B项错误;“同一宗族内部的庶子即使政治地位高于宗子,也只能参与宗子祭祀”符合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故C项错误;材料符合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故D项正确。‎ ‎34. 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加财产分配;到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的趋势是 A. 嫡长子权力日益衰落 B. 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 封建家长制下家长的权力日益巩固 D. 传统家庭观念解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唐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开始进入较快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人们传统宗法制下的财产继承观念;同时随着程朱理学地位的稳固,“三纲五常”上升至天理的层面,更加确定了父权在家庭中的绝对支配地位,所以在此情形之下父权受传统宗法约束力下降,受父权增强的影响嫡长子财产继承权力相对衰落而其他子女享受到了一定的财产继承权,故宋代以后封建家长权力的日益强化是出现上述想象的主要原因,答案选C,A项只是现象而非内在原因,B D两项说法错误不符父权上述父权强化的史实。‎ 考点: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 ‎35.据史料记载:“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A. 先代贵族 B. 少数名族首领 C. 王族 D. 功臣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中的“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即可判断出,其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族,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36.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于 A. 公元前3世纪早期 B. 公元前2世纪晚期 C. 公元前2世纪早期 D. 公元前3世纪晚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而公元前221年是公元前3世纪末,故D项正确;ABC项排除。‎ ‎【点睛】首先明确“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秦朝;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答案。‎ ‎37. “陛下”本是对他人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 A. 皇位世袭 B. 家天下 C. 皇帝独尊 D. 君权神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关键句是“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材料只体现了皇帝制度中的皇帝地位独尊,并未体现皇位世袭、君权神授、家天下。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百官公卿 ‎38.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甚大。”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A.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甚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A;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也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C包含B,排除B;材料主旨不在于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排除D。‎ ‎39.汉代的察举制,开始的时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但后来便被钻了空子,察举对人才所要求的才干和品德逐渐成为一个幌子,而家族的声望成为最主要的标准,这就背离了察举的原意,成为政治统治的分赃。这段话主要表明当时察举制 A. 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B. 弊端日益突出 C. 基本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D. 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这就背离了察举的原意,成为政治统治的分赃”表明察举制原有的积极作用已消失,其弊端日益突出,故B正确;材料说明察举制的弊端,AC不符合题,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察举制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排除D。‎ ‎40.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 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 皇权不断加强 D. 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答案】C ‎【解析】‎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是指汉代宰相只有一人,行政决策由宰相一人作出,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是指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宰相职权由三省长官共同行使,故是委员制,宰相职权由一人被分割为三人说明了相权的削弱,而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所以答案选C项。材料包括汉、唐两个时期的有关情况,A、B项只分别说了一个方面,故不选。由“首长制到委员制”,看起来宰相数量逐渐增加,但这只是表象,排除D。‎ 点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问题一直为高考所关注,不同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各不相同,但有共同的本质目的,那就是巩固中央集权统治,说到底还是为了强化和稳固政权。秦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的阶段,相权对皇权有极大的制约,在秦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皇权的专制程度不断强化。‎ ‎41.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古代丞相制度下:‎ A. 丞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B. 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 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D. 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答案】A ‎【解析】‎ ‎【详解】‎ 黄宗羲认为丞相的废除导致政治黑暗,因此他强调的是丞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A正确。‎ ‎42.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 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B. 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C. 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机构属性而言,二者性质相同,即都是皇权的秘书侍从机构,他们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故C正确;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都没有统领军队的权力,排除A;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都有参与政务的权力,没有决策权,B错误;军机处可以参加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军政要务,但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排除D。‎ ‎43.安史之乱和七国之乱发生的相同原因是 A. 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B. 封建统治腐朽 C. 内地兵力空虚 D. 皇帝不问政事 ‎【答案】A ‎【解析】‎ ‎【详解】唐朝地方节度使权力增大,出现安史之乱,西汉随着诸侯国实力增强,出现七国之乱,其相同的原因是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故A正确;安史之乱和七国之乱反映的是地方反叛中央,与地方势力做大有关,与封建统治腐朽、内地兵力空虚、皇帝不问政事没有因果联系,排除BCD。‎ ‎44.汉代郡国并行制的实践结果从本质上反映出 A. 行政制度的多元化有利于加强集权 B. 创新和有为是西汉政治的基本特点 C. 分封制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D. 宗法制在一定程度上仍有重大价值 ‎【答案】C ‎【解析】‎ ‎【详解】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有叛国而无叛郡”,酿成“七国之乱”,这说明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利于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故C正确,A错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酿成“七国之乱”,无法体现西汉政治的有为的特点,排除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酿成“七国之乱”,说明按照宗法血缘推行的分封制存在弊端,故D错误。‎ ‎45.唐代中后期,枢密院是宦官掌握的内廷机枢。五代时,枢密院变为武夫掌控的、文臣俯首的权力机构。到宋代,枢密院的正副职则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B. 消除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 C. 增强军队的有效指挥与实际作战能力 D.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枢密院的正副职则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与宋代重文轻武的政治特点密切相关,文官掌管枢密院,可以防止武将专权,威胁皇权,故B项正确;宋代官僚机构膨胀,出现一职多官现象,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A项错误;文官掌管枢密院显然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故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军事权力的分配,不是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的问题,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46.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的权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予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的镜子》‎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 ‎【答案】(1)职责: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 原因: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加强皇权。 ‎ ‎(2)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和监督。 ‎ 作用: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 ‎(3)表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 ‎ ‎【解析】‎ ‎(1)职责:题目要求“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由材料一中的三公具体由“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来担任,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丞相为百官之首,其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的职权则是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主要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原因:需要结合所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及秦朝这一制度确立之初所处的形势思考。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加强皇权。 ‎ ‎(2)特点:题目要求“据材料二”分析。由材料二中的“中书省起草诏书”、“门下省加予复核”、“尚书省执行”等信息可知,唐朝时期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同时,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达到了加强皇权的作用。作用:由于相权被一分为三,所以这意味着削弱了相权,从而加强了君主专制。 ‎ ‎(3)表现:这一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我国君权得到了空前强化,相应的措施是在明朝,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清朝则在雍正皇帝在位时增设了军机处,从而使得皇权达到了顶峰。 ‎ 点睛: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两个重要特征,很多同学会分不清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这两个概念。本质上来讲,君主专制是就决策方式而言的,也就是国家大政方针的拍板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与君主专制相对的概念是人民主权,也就是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决策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在君主专制的古代中国,丞相制度是制约皇权的一个制度,但是自从皇帝制度确立以来,各朝皇帝就不断地削弱相权,来加强自己的权力。这一题从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废丞相、设内阁、设军机处等相关知识点入手,综合考查考生对君权与相权这一矛盾演变的过程做了梳理,以让学生通过习题加深对君主专制这一概念的理解。‎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