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东阳中学2018年上学期5月阶段性考试卷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答案请填涂到答题卡上。) 1. 考古资料表明,西周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此现象说明 A. 手工业实现了标准化器物生产 B. 周王以赏赐青铜器物笼络诸侯 C. 宗法制注重同族文化的延承性 D. 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 【答案】D 【解析】分封制度下,随着土地和土地上奴隶受到分封外,青铜器等工艺品随之分封,体现出青铜文化的向外传播,故D正确;标准化生产不符合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特点,故A错误;青铜器是权力的象征,诸侯有义务服务天子,故B错误;材料说明的分封制影响,故C错误。 2. 战国时期,某学派弟子以严密的纪律组成抗衡诸侯的民间组织,其代表人物认为,用竹木制成飞鸟的功用还不如能载五十石重车轴的销子。该学派是 A. 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 墨家 【答案】D 【解析】根据“民间组织”“用竹木制成飞鸟的功用还不如能载五十石重车轴的销子”符合代表平民阶层利益的墨家主张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名师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信息是“民间组织”“用竹木制成飞鸟的功用还不如能载五十石重车轴的销子”。 3. 今年的热播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引发了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也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下列官职专为监督权力而设立的是 A. 刺史 B. 郡守 C. 同平章事 D. 三司使 【答案】A ................................. 4. 唐代画家张彦远曾说,“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色彩,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这表明他注重 A. 描绘人物形象 B. 逼真摹写客观事物 C. 绘画布局构图 D. 传达主观情致神韵 【答案】D 【解析】则无其 “气韵”等字眼意在强调唐代画家张彦远认为绘画要传达主观情致神韵,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描绘人物形象不是他注重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气韵”而非逼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气韵”而非布局构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气韵”。 5. 在2007年整体打捞出水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上,有一件产自于龙泉窑的“靑釉印花癸口瓷盘”,十分精致美丽。该器物产自于下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只有④位于浙江,故D正确。 【名师点睛】 知道龙泉窑位于浙江龙泉市即可。 6. 元朝沿宋、金旧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官僚机构。下列机构为宋元共有的是 A. 政事堂 B. 枢密院 C. 宣政院 D. 军机处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枢密院是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B正确。政事堂是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排除A。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排除C。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排除D。 7. 《水浒传》中有多处关于“瓦子”的描写,如笫六十五回“又撞见杜迁、宋万两个从瓦子里走将出来”,笫一百—十回燕青和李逵入东京城看灯,“两个手厮挽着,正投桑家瓦来。来到瓦子前……李逵定要入去”。李逵等人在“瓦子”最有可能 A. 会晤同乡、寄宿、兑换“交子” B. 欣赏《感天动地窦娥冤》剧 C. 为他人购买“火药”配方 D. 观看说书、唱曲、杂耍等表演 【答案】D 【解析】《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瓦子”为北宋出现的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主要内容,故D正确,C错误;兑换“交子”属于金融活动,不可能在“瓦子”出现,排除A;《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代表作,B时间不符合,排除。 【名师点睛】 知道“瓦子”为北宋出现的娱乐表演场所即可解答。 8. 下表是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 乡民迁出总人数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有 ①外迁地域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外 ②谋生手段逐渐由种田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 ③1850—1879年外迁人数变多主要是因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④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在逐渐解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表格“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数据可知,乡民外迁地域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外,故①正确;乡民的谋生手段逐渐由种田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的人数大增,故②正确;185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还未产生,故③错误;由种田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的人数大增说明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在逐渐解体,故④正确。故①②④组合正确,故B选项正确;故ACD选项都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全面提取表格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和比较,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的流向与从业的结构变化是关键所在,再根据民族资本主义的史实和所学知识即可正确判断。 9. 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为思想界的共识。所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 19世纪40~50年代 B. 19世纪60~70年代 C. 19世纪末 D. 20世纪初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指的是戊戌变法时期,而戊戌变法是在19世纪末,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错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20世纪初是辛亥革命而不是戊戌变法,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0.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林则徐——“循天下之公” ②康有为——主张民主共和制 ③陈独秀——民主与科学 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循天下之公”是孙中山提出的,故①错误;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制,故②错误;陈独秀作《敬告青年》,倡导民主和科学,故③正确;李大钊作《庶民的胜利》,传播马克思主义,故④正确。所以答案选D。 11.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A. 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 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 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D. 提出“平均地权”、“家给人足”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封建的主张,故B项正确;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故AC项排除;D项是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 12. 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謦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该现象直接反映出 A. 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 B. 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 C. 有识之士的倡议体现风气开化 D. 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877年,《万国公报》……裹足的种种危害……1883年康有为……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反清的政治色彩,故B项错误;郑观应和康有为的主张说明有识之士倡议风气开化,故C项正确;材料也不能说明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故D项错误。故选C。 13. “这次大会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译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大会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信息可知该会议召开时,抗战尚未胜利;结合选项分析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4月, A正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1949年,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即将取得胜利,排除B。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确立的背景下,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排除C。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确定改革开放的方针,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14. 有学者说,正是万隆会议的召开,“南南合作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政策”,才促进了新中国与非洲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奠定了中非关系的新格局。对此的正确理解是万隆会议 A. 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B. 其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 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外交孤立 D.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宗旨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中提出的“求同存异”的主张,加深了南南合作和促进了中非关系,故万隆会议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项正确。万隆会议对南南合作和中非关系有促进作用,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无关,排除A。建国一周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排除C。题干强调的是万隆会议的作用,并没有涉及其宗旨,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关键信息“南南合作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政策”“奠定了中非关系的新格局”,联系所学知识即可解决。 15. 1982年,我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发展到41184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C.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不久,尚未完成,故A项错误;当时农业生产技术也没有革命性的突破,故B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积极性提高,故农产品产量大增,集市发展,故C项正确;当时国家还没有完全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故D项错误。故选C。 16.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回顾这一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史实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坚决否决英方用主权换治权提议 ②中英政府签署关于香港问题联合的声明 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④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阐述“一国两制”构想 A. ①④②③ B. ①④③② C. ②①④③ D. ③②①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1982年;②是1984年12月;③是1990年;④是1984年5月;因此正确顺序是①④②③;所以答案选A。 17. 2017年6月8—9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7次会议在阿斯塔纳举行。这次会议中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以下关于上海合作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该组织的合作程度低,属于松散性的论坛性组织 B. 该组织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C. 其以大国首先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 D. 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排除A。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排除B。2001年,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六国组建上海合作组织,除了中俄是大国,其他是小国,排除C。安全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点合作领域,核心是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维护世界和平,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18. 下表为雅典历史上某次重要改革所涉及的部分内容。据此,这次改革的主持者应该是 ① 取消现存的抵押契约,禁止今后再有债务奴隶的存在。 ② 建立一个新的议事会——四百人会议,中等阶级有资格成为其成员。 ③ 组建最高刑事法庭,面向所有公民,通过普选投票选出。 A. 梭伦 B. 克利斯提尼 C. 伯里克利 D. 苏格拉底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废除债奴制和设立四百人议事会、公民陪审法庭来看,这次改革的主持者应该是梭伦。故答案为A项。克里斯提尼改革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排除B项;伯里克利时期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排除C项;苏格拉底没有主持过雅典城邦的改革,排除D项。 点睛:梭伦改革废除债奴制、确立财产等级制,设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19. 17~18世纪欧洲的知识阶层以法语为共同语言,普鲁士国王和俄国女皇只愿意说法语。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的拓展 B. 殖民霸权的变迁 C. 启蒙运动的发展 D. 科学革命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 “17~18世纪欧洲的知识阶层以法语为共同语言”可知,17-18世纪欧洲掀起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在法国形成高潮,使法国成为令世人瞩目的中心,影响着欧洲乃至整个世界,C项正确。18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然后波及到欧美地区,与题干不符,排除A。17~18世纪英国是世界殖民霸主,殖民霸权没有发生变迁,排除B。17~18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取得突出成就,比法国突出,与题干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20.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的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吋期,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起,法国先后同英国、比利吋和德国签订自由贸易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反映出 A. 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已经形成 B.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逐步确立 C. 工业革命的影响超出欧洲范围 D. 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提供物质条件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 “时间1824年.1860年”“所征关税平等”“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签订自由贸易条约”等信息可知,是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的兴起,通过一系列条约的签订,国际贸易自由的基本准则得到逐步确立,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已经紧密联系,排除A。题干中的国家属于欧洲范畴,排除C。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提供动力条件,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21. 1787年宪法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但在1787年宪法中却允许奴隶制存在,并借口印第安人不纳税不给公民权。这明显违背了 A. 天赋人权原则 B. 主权平等原则 C. 民主共和原则 D. 社会契约原则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787年宪法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借口不给印第安人公民的权利,体现1787年宪法违背了天赋人权原则,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主权平等原则,而且该原则一般适用于国际关系,排除B。民主共和是代议制政体的之一,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契约的内容,排除D。所以选A 22. 2016年6月16日凌晨,LIGO合作组宣布探测到了一个引力波信号,引起了物理学界的沸腾。按照专家的解释,引力波就是“弯曲时空的弯曲曲率的周期性变化向外的辐射,并不是从物体的质量中辐射出来的波”。根据这个定义,下列科学理论中与之有关的是 A. 经典力学 B. 相对论 C. 量子论 D. 进化论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弯曲时空的弯曲曲率的周期性变化向外的辐射,并不是从物体的质量中辐射出来的波”可知这与爱恩斯坦的相对论中“弯曲时空”有着共同之处,B项正确。经典力学是牛顿提出,无法解析“弯曲时空”的内容,排除A。普朗克的量子理论与题干“弯曲时空”不符,排除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阐述了一切动植物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与题干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23. 罗斯福第二次“炉边谈话”要求“企业界和政府合作,共同拟定计划”,并强硬地指出,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协助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议”。由此判断第二次“炉边谈话”后美国国会制定的法案是 A. 《全国工业复兴法》 B. 《农业调整法》 C. 《全国劳动关系法》 D. 《紧急银行法》 【答案】A 24. “美国人依靠截获和破译的电报,掌握了有关日本计划的可靠情报……海上交战持续了两天(6月3日和4日)。由于情况不利,交战出现了对日本来说是灾难性的变化……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雷达……”这次战役后 A.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B. 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导权 C. 美军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D. 美英丧失了靠近日本海域有效作战的可能性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美国人依靠截获和破译的电报,掌握了有关日本计划的可靠情报……海上交战持续了两天(6月3日和4日)”“交战出现了对日本来说是灾难性的变化”中可以分析出这次战役是指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导权,故B项正确;A项是指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排除;C项是指瓜岛战役,排除;《五国海军条约》中美英在海军基地方面做出让步,使美英丧失了靠近日本海域的可能,故D项排除。 点睛:首先通过材料“美国人依靠截获和破译的电报,掌握了有关日本计划的可靠情报……海上交战持续了两天(6月3日和4日)”“交战出现了对日本来说是灾难性的变化”明确是中途岛战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 25. 一个国际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与运行,体现出“南北共存性”、“一国主导性”、“经济互补性”等特征,该经济组织的标志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美国一国主导的北美自由贸易区,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世界贸易组织一国主导,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亚太经合组织也不是一国主导,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欧盟也不是一国主导,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6. 历史学家费正清指出,当英美剧团在上海的公共租界上演《彭赞斯海盗》而获得巨大成功时,它是在中国发生的一件事,但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事;挪威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之所以在中国有影响,是因为胡适把它引进了文化大门。对此理解正确的应是 A. 历史记录具有选择性 B. 历史记录并非完全真实可信 C. 人们无法完整的记录历史 D. 事物本身并不具有历史意义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的公共租界上演《彭赞斯海盗》、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之所以在中国有影响,这些都属于历史记录,其它歌剧没有在华的记录,这说明历史记录具有选择性,故A选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历史记录选择性的问题,不是说明是否真实可信,故B选项错误;完整的记录历史与选择性的记录不是同一概念,故C 选项错误;历史记录和事物本身都具有历史意义,故D选项错误。故选A。 27. 下面为清嘉庆时的文人沈廷桂摹仿《阿房宫赋》所作的一篇骈文。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A. 读书人扭曲的社会价值观 B. 八股取士使科考更加成熟 C. 科举考生已没有尊严可言 D. 对科举考生的搜验很严格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朝科举考试严格的状况,未提及读书人的价值观问题,故A项错误;八股取士使科举制僵化,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科举考试考场要求严格,与考生的尊严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清朝科举考试的严格秩序,故D项正确。 2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下列哪一宪法文件与上述规定内容有相似之处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中华民国政体为议会制民主共和制,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美国1787 年宪法》确立的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与材料内容相似,故C项正确;《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是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从中明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中华民国政体的类型;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 29. 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推动保罗三世变革的因素有 ①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②对宗教改革的支持 ③印刷术的发展 ④缓解天主教面临的危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冲击天主教神学统治,为缓解天主教面临的危机,推动保罗三世变革,故①④正确。保罗三世是罗马教皇,不可能支持宗教改革,②错误,排除ABD。印刷术在欧洲的发展,替宗教改革开了先河,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迫使罗马教皇保罗三世变革,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所以选C。 30. 十月革命建立的苏俄(联)对人类20世纪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影响,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人类政治发展的新方向,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 ②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成立 ③开始实施计划经济模式 ④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A. ①③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1917年11 月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1991年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成立,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计划经济模式,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标志斯大林模式的确立,故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故A正确。 二、非选择题(有4小题,共40分。) 31. 每当面临社会转型的十字路口,思想转变往往成为社会转型的前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7世纪,中国出现了一股反叛“传统文化模式”(即异端),这个“异端”与僵化的文化结构进行了碰撞……颇有意味的是,在同一个时期的欧洲,与之(社会转型)相适应的也有一股异端(或叫物质文化思想)勃兴……东西方出现“相近似”的思想动向…… ——林岷编著《中国文化史概述》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儒学的批判,无论是陈独秀、鲁迅、吴虞,都还是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人文主义、个性主义为武器;用进化论而不是历史唯物论来作为理论基点;而且又多表现出强烈的“全盘否定”文化传统的非历史主义倾向。因而破坏有余,建设不足。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敢于砸碎精神枷锁的气魄是伟大的。 ——林岷编著《中国文化史概述》 (1)材料一“东西方出现‘相近似’的思想动向”分别指什么?指出欧洲这个“异端”思想的核心和实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编著者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评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鲁迅、吴虞等人文化心态的成因? 【答案】(1)东方: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西方:文艺复兴或宗教改革。 核心:人文主义。实质: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评价:认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破坏有余建设不足;但敢于砸碎儒家传统文化精神枷锁的勇气可嘉。 成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维护民主共和;北洋军阀政府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并试图复辟帝制;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失败;思想文化领域的尊孔复古逆流,新文化运动兴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从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新文化运动等方面来分析。 (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方是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西方是文艺复兴或宗教改革。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这个“异端”思想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实质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根据材料“ 多表现出强烈的“全盘否定”文化传统的非历史主义倾向.因而破坏有余,建设不足.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敢于砸碎精神枷锁的气魄是伟大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第一小问的答案。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北洋政府的政策、辛亥革命的失败和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答案。 32. 大凡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往往有强大的思想推手,而该历史事件又反过来成为思想发展的有力助推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2年起,航海家哥伦布率领船队,多次从西班牙启航,航海探险.经考证,哥伦布之所以能颀利启航,是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实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贷款密不可分.当时,不仅商人还有政府官员都希望能够找到责重金属和新的贸易地区.一位西班牙探险家说:他和他的同伴去新大陆,是为了“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带去光明,与人们渴望的一样,他们也希望发财致富。”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史·经济卷》等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大陆或一个半球.新抗路开辟还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现念提出了挑战。 ——整理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哥伦布率领船队”幵辟的新航线。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向“传统观念”提出的挑战。 【答案】(1)航线: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到美洲的新航线。 简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商业经济发展为新航路开辟提供物质基础;文艺复兴运动追求人性解放,追求财富的观念激励人们开辟新航路。 (2)挑战: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促使人类开始具有全球视野;直接冲击神学理论,打击教会权威;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即答出哥伦布幵辟的新航线是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到美洲的新航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形成了追求财富享受现世生活的观念,这就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结合史实进行作答。 (2)本小题作答要抓住“传统观念”这个词,说明在新航路幵辟前,这些“传统观念”是不利于开辟新航路。现在新航路幵辟必然冲击了这些“传统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神学打击“地圆说”、神学阻碍科学发展、神学阻碍人类发展等方面进行答案的组织。 33. (加试题)长城与长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在位的53年,是汉长城迅速扩展的年代,可以说汉长城,实际上就是汉武帝长城。汉武帝用了短短12年时间,兴建了规模巨大的三四千里障塞亭燧,设置了组织严密的屯戍机构,新开辟了河西四郡,在军事、政治、经济、交通诸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汉长城使“边郡烽火候望严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19世纪70年代,李鴻章等人主张放弃边寒防御,腾出钱来支持海军建设。左宗棠斥其短见,指出放弃西北边疆是自毁长城,……1885年,左宗棠逝世的消息传开后,百姓“扼腕嗟叹,皆谓朝廷失一长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登长城后指出:“长城己不再是一道把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隔开的城墙。……四天以来。我们已经开始了拆除我们之间这座城墙的长期进程。” ——整理自马建华《长城》等 材料二关于长城,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长城见证了东亚地区冷战结构的最初松动。②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 ——据吕乃澄《大棋局:中美日关系风云五十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修长城在“军事、政治、经济、交通诸方面”的作用,并指出“汉武帝长城”的历史地位。 (2)阅读材枓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根据所学梳理20世纪70年代,中美“拆除两国之间这座城墙的长期进程”。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简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背景,并用一句话提炼概括左宗棠所体现的“长城精神”的内涵。(5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答案】(1)作用:抵御了匈奴的南下侵扰;巩固了边疆安全,维护了政权稳定;保护了内地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长城沿线经济的发展;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地位: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2)侧重分析①:美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侧重分析②: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俄国都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新疆面临危机;阿古柏率军侵占新疆部分地区,并极力扩张势力;俄、英两国竞相勾结和支持阿古柏政权;俄国借口安定边疆秩序,直接出兵强占中国的伊犁地区;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爆发国防争论。 内涵: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作用,根据材料“汉武帝用了短短12年时间,兴建了规模巨大的三四千里障塞亭燧,设置了组织严密的屯戍机构,新开辟了河西四郡,在军亊、政治、经济、交通诸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军事上抵御匈奴、政治上稳定边疆地区和国家统治、经济上保护长城地区和内地经济的正常发展、交通上阻碍中外交流和丝绸之路畅通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地位,根据材料“可以说汉长城,实际上就是汉武帝长城。”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一种观点,若是侧重①,根据材料“长城见证了东亚地区冷战结构的最初松动”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美关系改善的过程(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等)进行分析回答即可。若是侧重②,根据材料“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背景可从俄英支持阿古柏率军侵占新疆、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爆发国防争论等方面阐述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 34. (加试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印度为代表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开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皮尔教授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印度近代进程中的一条分界线。”宣战一个月内,7万印度部队即开拔海外,知识分子也在报刊上连篇累牍为宗主国大肆鼓噪。印度人付出如此高昂的“钱税”和“血税”,但对于他们的改革要求和期望,英国人只回答:“战后再说”。世界大战吹散了英国“海上力量”的烟雾,不久印度人就认识到,英国只不过是实力相近的诸强之一。1916年,“勒克瑙协定”产生,此后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携手合作,他们有时互相支持,有时并肩战斗。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民族解放运动虽然有了新的发展,但因力量所限,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林太《印度通史》 材料二国大党从它成立时候起,就具有“两重要素”,他们既和英国资产阶级有矛盾而想领导印度人民争取自治,然而又怕“太快的”进步会“把他们的特权和帝国主义的特权一起毁灭”。甘地是一个“奇特的和平主义者”,他的斗争方式正符合印度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甘地成了印度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国大党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物。所以说,正在它的政治家们“苦闷和不安”的时候,“甘地出现了,像一股强有力的气流,使印度资产阶级振作起来”。1924年,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失败后,甘地被选为国大党主席。 ——王纯《试论甘地与国大党的关系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印度近代进程中的一条分界线”,指出除印度之外,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新的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甘地的斗争方式如何体现资产阶级的愿望,并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1)分界线:印度人对英国实力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从全面支持英国参战到反英情绪高涨;印度内部不同的政治派别开始合作。 表现:土耳其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国出现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2)体现:甘地提倡非暴力不合作思想,这一思想既能把群众发动起来,去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又把群众的行动限制在非暴力的范围内。(答出甘地的思想1分,说明这一思想作用的两重性2分,合计3分) 说明:甘地宣布同英国政府不合作,在其领导下,不合作运动发展为全国性抗英运动,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但随后暴力事件发生,甘地和国大党宣布停止非暴力运动。(具体说明运动中斗争和妥协的两重性各1分) 【解析】(1)从材料“印度人就认识到,英国只不过是实力相近的诸强之一”“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携手合作,他们有时互相支持,有时并肩战斗”“民族解放运动虽然有了新的发展”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新的发展”的表现有土耳其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国出现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2)根据材料“奇特的和平主义者”和所学知识可知,甘地提倡非暴力不合作思想,这一思想既能把群众发动起来,去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又把群众的行动限制在非暴力的范围内。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甘地宣布同英国政府不合作,在其领导下,不合作运动发展为全国性抗英运动,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但随后暴力事件发生,甘地和国大党宣布停止非暴力运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