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岸区广益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南岸区广益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重庆市广益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 ‎1.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夏商周时期的记载。据此可知,夏商周时期 史实 出处 ‎“禹崩……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启灭有扈氏,天下来朝” ‎ ‎《孟子·万章上》‎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 ‎《诗经·玄鸟》‎ ‎“先王(周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 ‎ ‎《国语·鲁语上》‎ A. 共主秩序得以维系 B. 君主专制得到巩固 C. 中央集权日益强化 D. 宗法等级体制森严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天下来朝”“四海来假,来假祁祁”“先王制诸侯”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夏商西周时期地方都归顺中央,君主都处于天下共主地位。故A正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出现于秦朝,排除BC;材料信息中未能显示宗法等级体制,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注意解读表格。‎ ‎2.《吕氏春秋》记载:“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材料旨在说明 A. 分封制的必要性 B. 郡县制的合理性 C. 立嫡制的合法性 D. 世袭制的重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体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到分封制,A选项排除。郡县制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B选项排除。材料信息虽然与王位继承制有关,但是重在强调其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稳定的积极作用,D项表述过于笼统,排除。‎ ‎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 ‎4.明代仁宗、宣宗到英宗正统前期,内阁的主要工作从“参预机务”转变为“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内阁已开始给人以“偃然汉、唐宰辅”的印象。这一时期,明代内阁 A. 监督六部行政事务 B. 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C. 独立处理行政事务 D.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明代仁宗、宣宗到英宗正统前期,内阁的主要工作从‘参预机务’转变为‘纶言批答裁決机宜,悉由票拟’”结合所学可知明代仁宗、宣宗到英宗正统前期,内阁的地位有了显著提升,但内阁的主要工作是“票拟”,为皇帝制定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充当皇帝的顾问,故D正确;“偃然汉、唐宰辅”说明内阁的地位有了显著提升,但当时内阁并未获得监督六部行政事务的权力,故A 错误;明代管理地方政务的是地方官员,内阁不直接管理地方政务,故B错误;“偃然汉、唐宰辅”说明内阁的地位有了显著提升,但当时内阁并未获得独立处理行政事务的权力,故C错误。‎ ‎5.近代外交家薛福成曾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列强获得这两项特权是依据 A. 《南京条约》附件 B. 《马关条约》‎ C. 《天津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可知为片面最惠国待遇;根据材料“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可知为领事裁判权,这两项特权都是在《南京条约》附件中签订的,故答案为A;BCD三个条约都没有此项内容,排除。‎ ‎6.清朝晚期,有两份针锋相对檄文,一份是《奉天讨胡檄布四方渝》:“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清廷)之天下也。”另一份是《讨粤匪檄》:“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胡虏”“外夷”指外国侵略者 B. 发表檄文的是清政府和义和团 C. 革命党人拥有明确的革命立场 D. 对立双方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檄文名称和内容“非胡虏(清廷)之天下也” 可知《奉天讨胡檄布四方渝》是太平天国发布的;根据“粤匪窃外夷之绪”可知《讨粤匪檄》是清政府发布的。故答案为D;“胡虏”是指清政府,A错误;粤是广西,义和团主要活动在山东和河北一带,故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革命党人的内容,排除C。‎ ‎7.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A. 反帝反封建斗争序幕揭开 B. 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C. 各阶层民众关注社会运动 D. 革命统一战线逐步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概括材料可知,当时中国社会民众普遍关注国家事务,所以当时茶馆中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时间和内容表述可以看出这应该是指五四运动,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是反帝反封建斗争揭开序幕的时间,故A项错误。民族民主思想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开始传播,故B项错误。统一战线是中共成立后倡导形成,故D项错误。‎ ‎8.“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宣言》1922年7月)该纲领表明中共 A. 第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B. 找到了十月革命的正确道路 C. 对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有了正确的认识 D. 是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结合中共二大的内容相关所学可知中共二大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说明中共二大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了正确的认识,故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确定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是在1921年中共一大上;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而且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论道路不符合中共国情,故B选项错误;中共二大召开是在1922年,此时中共刚刚成立,还没有成熟,依据所学可知,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的召开;故D选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9.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地主买办营垒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这一报告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 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 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C. 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D.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指出: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民族资产阶级有参加革命的可能,国民党统治营垒将进一步分化,英美派买办集团在一定条件下也将被迫参加抗日。因此,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这一报告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此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尚未完全形成;B选项错误,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是在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之后;D选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0.《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A.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 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 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革命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故选B。湖北革命军公告的针对的对象是士兵,再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主要依靠军队的力量,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此的态度,排除C;由材料“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可知,辛亥革命不能体现反帝性质,排除D。‎ ‎11.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 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B. 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 C. 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 D. 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 ‎【答案】B ‎【解析】‎ 国共两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进行北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对立,抗日战争时期进行第二次合作,八七会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太原会战是抗战时期,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顺序不符合题意。‎ ‎【点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1)合作→对抗→再合作 ‎(2)再合作→再对抗 ‎(3)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因素 ‎12.下图为中共创立的一份报刊。据图中信息,推测胡考所绘制漫画的主题是 A. 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B. 工农革命,北上抗日 C. 解放南京、解放全国 D. 巩固团结,抗战到底 ‎【答案】D ‎【解析】‎ 该报刊发行于1938年,当时第二次国共合作已经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团结抗战是漫画主题,故选D;A发生在1924年到1927年,时间不符,排除;B发生在1931年到1937年,排除;C发生在1949年,时间不符,排除。‎ 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13.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 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解答此题注意两个时间“1925年”与“1928年”,国共合作与国共关系破裂时期。分析选项,A是苏联建立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原因;B与题意不符;C符合题意;D时间上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革命的失败 ‎14.中国共产党在某次宣言中说:“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中共发表此宣言是在 A. 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 B. 北伐战争行将结束时 C. 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 D. 重庆谈判的过程之中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提及的是中共对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认同,关键在于“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 取消苏维埃政府是第二次合作之后,所以是发生在卢沟桥事变之后,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B选项是第一次合作时期;D选项时间过晚。‎ ‎15.民国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材料中所提及的“军”和事件指的是 A. 国民革命军和北伐 B. 工农红军和长征 C. 八路军和抗日战争 D. 解放军和解放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民国十六年一月”可知当时是公元1927年1月;根据材料“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并结合所学可知是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故答案为A;长征是1934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抗日战争从1931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解放战争是1946年6月开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16.“九江租界区域将来地位,本当援汉口英租界协定同样办理,现经双方继续讨论之结果,……自3月15日起,将九江租界区域行政事宜无条件移交国民政府”,材料所述事件发生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A ‎【解析】‎ 材料“本当援汉口英租界协定同样办理”“自3月15日起,将九江租界区域行政事宜无条件移交国民政府”可知这是国民革命时期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租界的状况,故A项正确,BD项错误;抗战时期武汉失守,故C项错误。‎ ‎17.八七会议通过的《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指出:“工人阶级应该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材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 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 B. 主张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D. 坚持城市中心的革命模式 ‎【答案】D ‎【解析】‎ 材料“工人阶级应该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反映了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土地革命的方针,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B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中共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工人阶级……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中心论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8.下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年代尺。适合填入图中空白处的是 A. 开天辟地 B. 握手言和 C. 分道扬镳 D. 走向成熟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中共召开了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这是中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选D。开天辟地指的是1921年的中共一大,排除A;1935年中共和国名党还处于十年对峙时期,还未握手言和,排除B;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基于民族大义积极地寻求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进行抗日,这包括对国民党的争取,故分道扬镳的说法不符合1935年的历史情境,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时间轴中的时间,学生须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代入排除。‎ ‎19.1940年,中共提出“抗日根据地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应各占1/3。”这一政策在当时 A. 有利于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扩大了敌后抗日政权的基础 D. 瓦解了日伪对敌后根据地的封锁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政权,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基础,答案为C;工农武装割据在抗日战争前形成,A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7年建立,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瓦解了日伪对敌后根据地的封锁,D错误。‎ ‎【点睛】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过程和特征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抗战政策的特点及对抗战形势的特征。‎ ‎20.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材料反映的是 A. 渡江战役 B. 淞沪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淮海战役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次战役是指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它是解放战争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渡江战役结束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不符合“南线国民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故B项排除;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21.1949年5月,解放军占领上海,民族资本家荣毅仁亲眼目睹了解放军不入民宅睡马路一幕后,得出结论:“国民党回不来了。”这反映出( )‎ A. 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B. 共产党和解放军赢得民心 C.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 D. 中共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答案】B ‎【解析】‎ ‎【详解】“……解放军不入民宅睡马路……国民党回不来了”说明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与国民党有根本不同,其不扰民的行动赢得了民心,故选B项;战略决战始于1948年9月,时间不符,排除A项;1949年4月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排除C项;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排除D项。‎ ‎22.《简明世界历史读本》载:“他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平民的政治改革,以旧居住区为政治分野的现象因此不复存在,民主政体的社会基础得到加强,以平民为主、包括部分贵族在内的人民主权已成定局。”材料中的“政治改革”是指 A. 梭伦根据财产等级分配政治权利 B. 克利斯提尼用行政选区代替血缘部落 C. 克利斯提尼实行陶片放逐法 D. 伯利克里向公民发放公职津贴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的内容可知是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分行政选区的规定,用行政选区代替血缘部落,故答案为B;材料无法体现财产等级制的内容,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陶片放逐法,C错误;材料不是伯利克里改革,也没有涉及向公民发放公职津贴,D错误。‎ ‎23.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共有陪审员6000人、议事会成员500人、各种官吏700人、弓箭手1600人、骑士1000人、卫士1000人、重装步兵2500人;每天领取津贴的公职人员多达2万,占公民人口总数的1/2。陪审员虽属兼职,但每人每年花在案件审判上的时间约为150-200天。这反映了 A. 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B. 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 C. 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D. 雅典民主制度的成本巨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各级官吏及士兵人数众多,需要花费巨额的财力和时间,这说明雅典民主制度成本巨大,故D项正确;雅典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雅典人的参政热情,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不是说明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4.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在《骑士》中有一段“通过一个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政治职位”的对话。 ‎ 卖香肠的人:请告诉我,一个卖香肠的人,怎样才能成为大人物? ‎ 将军:这是世上最容易的事。你已经具备一切应有的条件:卑贱的出身,受过在市与买卖的锻炼,蛮横无礼。 ‎ 卖香肠的人:可我几乎不识字 ‎ 将军: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鄙的人。 ‎ 对话表明作者 A. 意在讽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 B. 表达对社会等级分化的不满 C. 对社会道德沦丧的严厉谴责 D. 揭露和批判政治制度的弊端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鄙的人”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指出了政治制度的不合理性,雅典的民主制度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作者通过材料揭露和批判政治制度的弊端,答案为D;作者意在制度而不是讽刺统治者的无知,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等级化问题,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道德沦丧,C错误。‎ ‎25.《罗马法概论》指出“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流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公开法律”指的是制定 A. 《十二铜表法》‎ B. 习惯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土生土长”“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法律为《十二铜表法》,A项正确。习惯法是不成文的,外界不易了解,与题干“公开法律”矛盾,排除B。万民法属于罗马帝国时期,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出现在《十二铜表法》之后,排除C。自然法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与题干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6.罗马法规定,在售卖过程中,需当着5名作为见证人的公民的面,由另一公民手持铜秤进行,购买者递上一块铜,庄严宣布物是他的,他已经将其买下。随后,“司秤”以铜击秤,并将铜块递给转让者。在缔结债务口约、设立遗嘱等方面,也存在类似的情景。这表明 A. 罗马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B. 罗马公民法注重调节贸易和财产纠纷 C. 罗马法注重保护贵族私有财产 D. 经济活动交易双方具有公民意识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罗马商品经济发展,在商品买卖过程中有着严格的程序和形式,体现了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财产纠纷,而是强调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排除B。题干没有涉及注重保护贵族私有财产,而是强调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排除C。题干反映经济活动交易双方受罗马法形式主义的影响,而不是公民意识的体现,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27.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最高外事裁判官,专门审理罗马市民与异邦人以及异邦人与异邦人之纠纷,其不囿于传统立法束缚,以公平、正义理念审理纠纷,形成了罗马法一部分。外事裁判官的设立 A. 基本放弃了传统公民法 B. 推动了罗马万民法的形成 C. 平衡了贵族和平民矛盾 D. 标志第一部成文法的诞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外事裁判官的判决成为罗马法的一部分,促使罗马法不断成熟完善,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推动了万民法的形成,故B项正确;公元前242年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并没有放弃公民法,A错误;平衡贵族和平民矛盾的是公元前5世纪中期的《十二铜表法》,故C项错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需要掌握万民法出现的背景。解题的关键是结合万民法出现的背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 ‎28.公元58年,驻守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指挥官下令对一名犹太人执行鞭刑,犹太人对指挥官说:“你难道可以合法地鞭打一位没有犯罪的罗马公民吗?”指挥官有些诧异:“我花了许多银子才获得了罗马公民身份。”对方说:“我生来就是。”这表明此时罗马公民 A. 身份的获得有不同途径 B. 必须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C. 来自共和国内各个地区 D. 拥有免受法律处罚的权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罗马公民身份的获取有不同的途径,可以付一笔可观的费用成为罗马公民,也可以生来就是,故选A。B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材料描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公元58年已经是罗马帝国时期,排除C;罗马法体系中含有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等法律观念,罗马公民不可能拥有免受法律处罚的权利,排除D。‎ ‎29.1215年 6月15日,安茹王朝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与 25 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签署 了著名的《自由大宪章》,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1603 年伊 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 “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 的权力。这表明,光荣革命 A.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 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 C. 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 D. 使英国国王真正的“统而不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故A错误。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仍为君主制,故B项错误。光荣革命后议会结束了詹姆士王权“凌驾于议会之上”的原则,回归到《自由大宪章》后“王在法下”的传统,可见光荣革命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故C正确。使国王“统而不治”的是《权利法案》,而不是光荣革命。故D项错误。‎ ‎30.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A. 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 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C. 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 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执政党内阁一旦受到不信任案,或者提请辞职,或者要求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结合选项内容可知选B项;执政党政府否决谴责动议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A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权进行裁决,故排除C项;不信任案是针对执政党政府,并没有违宪一说,所以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D项。‎ 二、材料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6月3日北京学生爱国运动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成为五四运动由学生爱国运动普及为全民爱国运动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視社会民意的表达。学生对政治的热情并不始于五四运动,资产阶对政治的参与在清末則有明显的表现,唯有エ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开始于五四运动,并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中国エ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摘编自张海鹏主編《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从稚嫩到成热、从弱小到强大,一次次遭受挫敗,一次次カ挽狂潮,一次次浴火重生。1927年春夏,国民党叛变革命实行屠杀政策,使处于幼年时期的党猝不及防,遭到慘重损失。但是,党并没有被巨大的困难压倒,而是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领导人民顽强地战斗。…1934年10月,由于“左”倾错误,中央根据地红军末能打破敌人第五次“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南方其他根据地的红军也先后进行了长征。这次严重失误,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力量几乎损失殆尽。中国革命再次濒临绝境。最终,中国共产党在挫折之后敦然奋起,推动了全民族抗日战争新局面兴起。‎ ‎——摘编自何教亭《中国共产党95年来应对危局和困境的伟大实践及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新特点,并概述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应对危局和困境做出的主要努力。‎ ‎【答案】(1)特点:青年学生发挥先锋作用,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群众基础广泛。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或推动工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努力: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召开“八七”会议,纠正右倾错误,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为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指明了方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博古等人 ‎“左”倾军事路线错误:实行战略转移,粉碎国民党的“围剿”,使革命转危为安;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解析】‎ ‎【详解】(1)第一问,根据材料“北京学生爱国运动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年学生发挥先锋作用,工人阶级是主力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等角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回答。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后期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应对危局和困境而做出的努力众多,这些努力也使中共党由幼稚走向成熟,如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如南昌起义,标志着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月,召开“八七”会议,纠正右倾错误,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为混乱的党指明了方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促进中国革命的发展;长征过程中,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解决纠正博古等人“左”倾军事路线错误,逐渐走向成熟;抗日战争期间,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2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32.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滥筋,其“四大文明”(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不但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贡献,其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更是确保了英国三百多年的和谐发展。……《权利法案》前的暴力革命为近代英国宪政改革奠定基础。……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的企业主和中产阶级取得更多议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经济迅速发展。……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依法均享有选举权。至此,英国自由、平等的普选制才真正确立起来。‎ ‎——摘编自阁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尽管宪法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鸦片战争的狂风暴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速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交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 ‎——摘编自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英国宪政的发展历程,并说明英国宪政发展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宪政运动兴起的背景,并分析制约近代中国宪政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1)历程: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宪政改革奠定了基础;②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着英国宪政的开始;③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权利,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发展;④1969年《人民代表选举法》的颁布使自由、平等的普选制度真正确立起来。‎ ‎ 意义:①宪政为英国赢得了长期的和平稳定;②促进了英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③英国的宪政出现了许多制度创新——代议制、两党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为近代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④渐进的方式进行宪政改革,提供了除暴力革命以外的另一种模式选择。‎ ‎(2)背景: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者封建专制统治受到沉重打击),民族危机日益严重;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③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的传入。‎ 因素:①封建势力的阻碍;②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③军阀混战,政局动荡;④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⑤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权利法案)前的暴力革命为近代英国宪政改革奠定基础。1689‎ 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企业主和中产阶阶级取得更多议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经济迅速发展。……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均享有选举权。至此,英国自由、平等的普选制才真正确立起来。”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英国宪政的发展历程。依据材料“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滥觞,其‘四大发明’(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不但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贡献,其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更是确保了英国三百多年的和谐发展。”结合所学从为英国赢得了长期的和平稳定、促进了英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制度创新——代议制、两党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为近代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提供了除暴力革命以外的另一种模式选择等方面说明英国宪政发展的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交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结合所学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的传入等方面指出近代中国宪政运动兴起的背景。结合所学从封建势力的阻碍、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军阀混战,政局动荡、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等方面分析制约近代中国宪政发展的主要因素。‎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