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高二6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 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2.该体制自秦朝创立,纵贯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单线垂直的独立管理体系,与政府行政机构分离,从而确保了体制下各级机构权力的独立运作,上下一体,机构官员高效行权。”该体制是( )‎ A.宗法分封体制 B.“丞相”体制 C.监察体制 D.科举选官体制 ‎3.江苏有一显赫家族,世世代代珍藏着其祖上进士及第,当地官员前来贺喜时赠送的条幅:“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这一条幅能够提供的信息不包括( )‎ A.早在汉朝,保存该条幅的这一家族就已经成为名门望族 B.文人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C.当时的皇帝和官员都特别重视科举考试 D.这一显赫家族的祖先是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 ‎4.《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 )‎ A.要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 B.要解除地方割据 C.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要改革官制 ‎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6.李鸿章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环境所迫,无可奈何”。这一说法(  )‎ ‎①有自我辩解的成分 ②隐含了一些苦衷 ③一味强调客观因素对签约的影响 ④认为自己签约有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假如左宗棠、邓世昌、丘逢甲、张自忠等名人共坐一起回顾谈论各自人生,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最有可能是(  )‎ A.推翻清政府 B.建立民主政体 C.反对外来侵略,维护主权完整 D.驱逐日本侵略者 ‎8、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8年。该观点重在( ) ‎ 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罪恶 B.肯定国民政府抗战的重要贡献 C.突出华北人民抗战的历史地位 D.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 ‎9、1861年一个外国人到天京求见天王,表示外国愿意帮助太平天国灭清,条件是成功后平分中国。天王果断回答:“我争中国,欲想全图,事成平分,天下失笑!”这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对外政策是( )‎ A、独立自主 B、盲目排外 C、闭关锁国 D、委曲求全 ‎10、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认为:“清政府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政府自己瓦解的”。下列能够直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革命形势高涨 B.清政府抽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爆发 C.武昌起义爆发后的一个月内,湖南等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 D.清廷启用袁世凯镇压革命,袁世凯借机以武力逼清帝退位 ‎11、史学家陈旭麓指出: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 ‎ A.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B.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C.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12.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尖锐地指出:“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他着重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这说明当时 A.一些领导人已经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左”倾错误开始滋长 C.组织工人运动仍然是中共工作的重中之重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13.某日的英国《泰晤士报》用四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所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共同纲领》的制定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4.如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 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 ‎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 ‎15.1980年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在采访邓小平时说,“我看不出怎样才能避免和防止再次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要解决该记者疑问的根本途径是( )‎ A.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要坚决防止左倾错误的形成与发展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治 ‎16.“香港是大陆最大的转口基地,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三大贸易伙伴。……香港地区的顺利回归使得大陆与香港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分工不存在任何障碍。”使香港地区“顺利回归”、与大陆经济往来“不存在任何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澳门回归促进了两地经济的交往 C.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 D.香港经济的发达 ‎17.《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运动 D.“上海五国机制”‎ ‎18.“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 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 D.美国官员对万隆亚非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19.当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走下飞机弦梯时,前来迎接的周恩来总理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此前阻碍中美两国交往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和敌对的政策 B.美国反对新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因“文革”动乱外交工作陷入停滞 D.中美两国是两个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 ‎20.海地地震有8名遇难中国公民,他们是执行维和任务的维和警察。中国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1、希腊古典时期,“雅典的全部人口中,公民约为16万人,外邦人大概不超过10万人,奴隶至多不超过14万人。”就此蕴含的信息,有人归纳出如下几点:当时雅典有小国寡民的特点;当时雅典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公民等级最高,外邦人等级最低;这三类人在当时的雅典三足鼎立。其中解读有误的有(   ) ‎ A.一点 B.两点 C.三点 D.四点 ‎22、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3、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 ( )‎ 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24、罗马法第一条规定:“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你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假如原告及被告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材料说明(   ) ‎ A.罗马法是人类第一部成文法典 B.罗马法的规定详细琐碎、不实用 C.罗马法是比较完备系统的法律 D.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显示法律尊严 ‎25、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成文法已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D.罗马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特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26.“经过20多年的起义、军事专政等风风雨雨之后,到了(17世纪)60到80年代,英国中下层人民既没有自己的组织,贵族、资产阶级也对暴力流血深感畏惧。”材料主要说明了英国( )‎ A.“光荣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 C.选择君主立宪制的必然性 D.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的必然性 ‎27.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的第一次较好贯彻,对美国政治体制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的分权制衡机制体现在( )‎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④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垒与交替执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8.《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70多个议案,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越南,都未经国会批准,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南战争违宪的案件。”上述史实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 )‎ 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     B.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 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的利益   D.政府各部门权力机制不断调整 ‎29.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反映了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30.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而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更为合理的是( )‎ A.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发生君主势力的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 B.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标 C.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 D.实行君主专制很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要求,实现普选权是法国当时各阶级要共同争取的权利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20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断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灭六国后,赢政自称皇帝。他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谢》‎ 材料三: 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 材料四 : 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赢政创立的政治制度,(2分)并概述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6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在政治和思想上为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4分)‎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奋斗目标有哪些新发展。(4分) ‎ (4) 依据材料四,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4分)‎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国家 法律文件 政体 国家元首 英国 ‎①‎ 君主立宪制 国王 ‎②‎ ‎1787年宪法 民主共和制 总统 法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民主共和制 ‎③‎ 德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 ‎④‎ 皇帝 ‎(1)西方近代很多国家都制定了很多法律条文,形成了近代民主国家,请根据所学知识依次填充表格。(8分)‎ ‎① ② ③ ④ .‎ 材料二 条约名称 条约内容(节选)‎ A ‎“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自应享优例豁除。”‎ B ‎“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C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2)根据表中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节选),依次写出相对应的条约名称。(6分)‎ A B C .‎ ‎33.(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还不是完整意义的民主制,上院成员主要楚贵族,下院的选举有严格的财产限制.选区布局也不合理。早在18世纪后期,英国就出现了要求改革议会制度的激进主义运动;进入19世纪,工业资产阶级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进一步推动了改革运动发展。1832年,迫于强大的社会压力,反对改革的贵族势力只好让步,辉格党提出的改革法案最终获得通过,改革的内容包括降低选举资格和调整选区两个方面的内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通过的历史背景。(6分)‎ 答案CCAAA ACDAC CAAAD ABCAD BBACC AACCA ‎31、(1)制度:皇帝制度。(1分) 主要特征: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3分)‎ ‎(2) 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经济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活:移风易俗,革除旧弊(8分)‎ ‎(3)新发展:‎ 组织形式: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教”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领导阶级:从农民阶级发展为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目标: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6分)‎ ‎(3) 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经济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活:移风易俗,革除旧弊(8分)‎ ‎(4)原因: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照搬西方体制。 ‎ ‎32①《权利法案》;②美国;③总统;④君主立宪制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 ‎33.‎ ‎(1)历史背景:原有议会选举制度的弊端;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壮大;群众斗争的推动;辉格党的积极推进;反对势力的让步。(8分,任意4点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