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
常德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 历 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帝"最初指天神而非人王,商王死后就上升到"帝"的左右,如卜辞有"贞咸宾于帝", 商代晚期人王开始称"帝",帝乙、帝辛等。王名加帝,反映了 A. 王权的至高无上 B.王权的神化 C.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统治的长治久安 2. 右图为19世纪末近代法国某一画刊当中的石印画。原图小标题为"中国问题",小字说明是"盟友们,一起拉啊。"这反映了 A. 清朝统治者日趋于保守落后 B.列强奉行"门户开放"政策 C.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处境 D.清朝官员与西方侵略者勾结 3. 下表是清代前期民间年画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部分)。这反映出,清代前期 A.封建礼教内容与时俱进 B.底层女性地位上升 C.女性自主意识日益凸显 D.女性维权意识强烈 4. 郑观应强调,在与外国协定税率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在外交交涉中,“异邦客商,一切章程,均由各国主权自定。实与公法吻合”。郑观应的这一观点 A.开启了外交观念的近代化 B.接受了西方民主理论 C.已突破“中体西用”的观念 D.体现了近代国家观念 5. 清政府自19世纪中叶进行教育改革以来,甲午战败后中央虽设有官学大臣,但其一方面要主持京师大学堂,一方面又要管辖全国学堂,职权混淆。这反映了 A.清政府教育改革徒有虚名 B.官学大臣未能发挥作用 C.社会性质决定了改革无效 D.教育管理体制尚待发展 2. 辛亥革命前后,关于如何处理和对待国内各民族间的关系,当时有人撰文:“近日以来,中国所出之报,不下数种,大抵分两种:一主满汉蒙回藏平等,实行君主立宪…。一主驱除满族,由汉人组织民国。”就中华民族认同这一角度而言 A.第一种主张更有价值 B.第二种主张成为了现实 C.民族主义思潮不断高涨 D.边疆治理思想臻于成型 3. "八一三事变"爆发的次日,蒋介石向全国发出号召:"现在既然和平绝望,只有抗战到底,那就必须举国一致,不惜牺牲,来和倭寇死拼…复兴我们的民族!"据此可知 A.蒋介石欺骗民众掩盖不抵抗政策 B.蒋介石领导完成了复兴民族重任 C.国共两党正式合作结成统一战线 D.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巨大转变 4. 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辩论,最后采取举手或投 票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就不能随意更改,即公民大会的决议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这种参政方式表现了古代雅典 A.民主政治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B.充满了人类理性主义精神 C.实行较原始的直接民主 D.公民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 5. 普罗泰戈拉指出,社会事物对人有好处、有用时才是好的,才有存在的理由;对人没有 好处或无用时则应抛弃。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古希腊 A.神灵崇拜已丧失 B.社会生活的倒退 C.人文意识的觉醒 D.个人主义已泛滥 6. 下表为1885—1913年英美专利注册数比较表,据此推知 A.英国无力引领世界科技前沿 B.移民成为美国科技发展动力 C.美国经济发展潜力与日俱增 D.美国经济实力开始超越英国 7. 下图漫画反映的信息较准确的是 A.俄罗斯在阻挠北约东扩 B.美国主导下的北约东扩 C.多极化中的"冷战"思维 D.东西对抗主导国际局势 2. 下表为20世纪80年代深圳领先全国的举措。这些举措 A.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B.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逐步确立 C.有利于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3.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作于1958年的作品,首演即好评如潮,但在"文革"时期,其被指为"大毒草"遭禁播,直到1978年6月才开禁播放。这可以用来佐证 A."双百"方针的成就及其曲折发展 B.政治运动决定了艺术的创作 C.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D.改革开放促进了艺术的复兴 4. 加尔文与路德都相信万事万物由上帝决定,但加尔文进一步阐述了预定论∶上帝将人分为注定得救的"选民"和被罚下地狱的"弃民";选民只是少数,但一个人如果仿效圣徒,经受住考验和诱惑,就可以感到自己属于选民。加尔文这一阐述 A.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提供依据 B.实质上是"宿命论"的翻版 C.仍没有摆脱天主教旧思想束缚 D.激励了人们更加积极地生活 5. 物理学家普朗克认为:辐射能(即光波能)不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流的形式,而是由小微粒组成的。以他名字命名的常数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物理常数,标志着物理学从"经典幼虫"变成"现代蝴蝶"。普朗克的理论 A.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根基 B.为现代物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C.形成了新的工业革命浪潮 D.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理论大综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宗族,是同一姓氏世代相传的家族,宋代宗族发展受到社会冲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地主阶级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品官地主。宋代的门第观念,已经趋于淡薄,“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品官地主除享有规定的特权外,还逾越规定乘机兼并土地。大部分品官地主在死后,其财产很少保持到三代以上。 ——据宁欣《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范仲淹制定的义庄管理与分配规则: ◆族中每房计口给米,每口一升。男、女五岁以上始给米。 ◆冬衣每口一匹,十岁以下、五岁以上各半匹。 ◆每房备置申请米粮的薄子一本,每月底向族中掌管人员申请,不得预支。 ◆诸房丧葬:尊长有丧,先支十贯,至葬事又支十五贯;次长五贯,葬事支十贯;卑幼十九岁以下丧葬共支七贯,十五岁以下支三贯,十岁以下支二贯,七岁以下及婢仆皆不支。 ◆乡里、外姻亲戚,如有急难或遇饥年不能度日,经各房查核无误,可以给予义田米济助。 ——据《范文正公义庄规矩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宗族受到冲击的原因。(6分) (2)概括指出范仲淹义庄所定规则体现出的理念,并说明其建立义庄的目的。(8分) 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 ——据王天有高寿仙《明史: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 概括指出表中所反映的交易媒介变迁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做出合理的解释。(14分) 18.(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过去造成义和团的原因,第一是道教。……第二原因,就是佛教。……第三原因,就是孔教。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中国戏,乃是造成义和拳的第四种原因。……最近第五原因,乃是那仇视新学妄自尊大之守旧党。……他们眼里,以各国夷人不懂得中国圣贤的纲常礼教,都是禽兽,至于附和而且主张效法那禽兽的中国人,不更可杀吗?……到了庚子年,有了保存国粹三教合一的义和拳出来,要杀尽禽兽,他这班理学名臣,自然十分痛快,以为是根本解决了。 ……现在制造义和团的原因,较庚子以前,并未丝毫减少……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要想义和拳不再发生,非将制造义和拳的种种原因完全洗灭不可。 ——陈独秀《克林德碑》(1918年) 材料二:义和团,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重要事件,其重要不减于辛亥革命,然而一般人不但忽略了他的重要,并且对他怀着两个错误的观念:第一个错误的观念:憎恶义和团是野蛮的排外。……第二个错误观念:以为义和团事件是少数人之罪恶,列强不应因少数人之故惩罚全中国人民以巨额负担。…… 义和团的野蛮,义和团的顽旧与迷信,义和团时的恐怖空气,我都亲身经验过;我读八十年来中国的外交史、商业史,我终于不能否认义和团事件是中国民族革命史上悲壮的序幕。 ——陈独秀《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1924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新的恰当的时间尺度,对比陈独秀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态度并进行评述。(要求:时间尺度明确,观点鲜明,逻辑严密。)(13分) 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初叶,法国政论家圣皮埃尔首次提出要在欧洲实现永恒的和平,除了建立一个欧洲“邦联政府”之外别无他途。19世纪,法国哲学家比舍主张应在基督教思想的指导下创建“欧洲联邦”;圣西门认为欧洲应该成为一个议会制的共同体,各国仍旧独立,但必须摒弃极端民族主义。 ——据郭华榕徐天新《欧洲的分与合》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人强调欧洲的共同根源:古希腊、罗马帝国和初期的基督教,他们还指出欧洲国家后来的历史上有许多相似点。考登霍夫-卡莱基创建了泛欧洲运动,参加者的人数可观。1930年,法国外长白里安建议成立欧洲联邦同盟,但由于相当多的政府犹豫不决,这个计划流产。 ——据[法]J.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三: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其任务是分配美国援款,欧洲人从此走上了合作之路。自1950年起,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取得飞跃发展,该组织于1960年成为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 ——据[法]J.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指出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共同主题,并根据你的理解重构这一主题的历史进程。(14分) 常德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帝"最初指天神而非人王,说明"帝"具有神话色彩,到商朝晚期,商王开始称"帝",说明此时期的商王利用神化的王权来巩固统治,故选B 项;题干仅是涉及商朝后期的王利用神化王权来巩固统治,并没有涉及其权力的至高无上,排除A项;从夏朝开始就已经出现了王位世袭制,而不是在商朝,排除C项;题干之意在于说明在商朝后期,一些商王开始称"帝",这反映出商王权力的神化色彩,而不是其统治的长治久安,排除D项。 2.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侵华。从图片内容看,西方国家一起揪着中国的辫子,但又要努力维持一种力量的平衡,不让任何一方的势力超越于前,再根据小字说明,可得出C项正确。A项没有涉及外国人物。B项中的"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在1899年9 月到12月,训令驻英、俄、德、法、意、日等六国大使,向各驻在国政府递交的一项照会提出的,这一政策只有意大利表示无条件接受,其余各国都作了不同程度的保留,而俄国基本上没有接受,故B项"列强奉行'门户开放'政策"不准确。D项对图片信息分析错误。 3. B A.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清朝底层女性地位的上升,“封建礼教内容与时俱进”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可知,清代民间的年画中岀现与女子相关的生产生活画面,甚至有“悍妇”形象的描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岀清代前期底层女性地位有所上升。 C.题干所给材料中“女性只有自强,才能与男子共同生存下去”强调的是女性的自强,不能凸显女性都有了自主意识。 D.“女性维权意识”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 故选:B。 4.A 依据材料可知,郑观应主张在与外国协定税率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在外交交涉中均由各国主权自定,实与公法吻合,体现了郑观应外交思想融入了近代国家观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民主政治的信息,故B项错误。 中体西用思想强调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而材料涉及的是郑观应近代国家观念,故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开启近代外交观念近代化是洋务运动,故D项错误。 故选:A。 5.D 资料来自《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清末篇》。清政府教育改革有一定成效,并非徒有虚名,A项错误。官学大臣主持京师大学堂和管理全国学堂,B项错误。同一社会性质下,改革有成功有失败,C项错误。由材料来看,清末一直缺乏完备的教育行政管理机制,教育管理体制尚待完善,D项是正确答案。 6.A 第一种主张是以满汉合一、满汉平等为特征的民族观,第二种主张是以反清复汉、排满革命为特征的民族观。辛亥革命前后所表示出来的民族认同思想的发展脉络,充分显示出了近代以来在民族危机驱动下,中华民族的民族聚合过程中反映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艰难过程。就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而言,第一种主张更有意义。答案选A。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推动了近代意义的中华民族的民族实体的认同意识不断加深,其重要标志就是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提出的五族共和的思想,以及中华民国颁布的《临时约法》,故B项错误。C 项和D项不符合题意。 7.D 八一三事变极大地震动了南京国民政府,日本对上海的进攻已触及到南京统治集团的经济基础和根本利益,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趋于强硬。答案选D。其他三项不符合事实。 8.C 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上可以发言与表决,这种行使政治权利的方式属于直接民主,故选C项;民主政治不等同汗直接民主,雅典实行的是直接民主,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排除A项;公民政治素养高低不等,雅典的直接民主在决策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雅典公民的政治素养参差不齐,并不都是很高,排除D项。 9.C 由材料信息可知,普罗泰戈拉把人放在社会生活的重心,这说明古希腊人文意识已经觉醒,故C项符合题意;人文意识的觉醒不能说明神灵崇拜已丧失,二者可以同时存在,排除A项;人文意识的觉醒应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排除B项;普罗泰戈拉的观点有可能导致个人主义的泛滥,但不能说明个人主义已经泛滥,排除D项。 10.C 根据图表可知,1885-1913年,美国发明和设计专利注册数远远超过英国,这体现了美国科技正在不断发展,说明美国经济发展潜力与日俱增,故C项正确;与美国相比英国专利数量不够突出,但不意味着英国与其他国家相比也不突出,A项错误;材料信息显示美国对外国居民颁布数量只占很少比例,B项错误;专利数量的发展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潜力,但不能得出美国经济实力是何时"开始"超越英国的,D项错误。 11.C 材料信息显示,北约等依然把俄罗斯看成是主要敌人,这说明再多极化趋势中还存在有"冷战"思维,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主导,A项错误;材料信息显示了北约东扩,但未显示北约东扩由美国主导,B项错误;俄罗斯与北约东扩的矛盾不能看作是东西对抗,D项错误。 12.A 从材料信息"20世纪80年代""深圳领先全国"并结合改革开放后深圳特区的经济成就可知,材料所述举措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故A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之前并未开设试验点,故B项错误;C 项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3.A 本题主要考查"双百"方针。《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命运折射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可以用来佐证"双百"方针的成就及其曲折发展,故A项正确。B项说法绝对,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978年6月改革开放决策还没有实行,故D不准确。 14.D 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加尔文的预定论实际上是鼓励人们感到自己属于选民,这实际上是激励了人们更加积极地生活,故D项正确。材料所述与资产阶级民主无关,A项错误;其与"宿命论"是两回事,B项错误;加尔文思想是宗教改革的产物,不是天主教旧思想,排除 C 项。 15.B 本题主要考查量子论。"小微粒"即为量子。普朗克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普朗克常数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物理常数。量子理论推动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之一,为现代物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其余选项均不符合史实。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1)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凝聚宗族的物质基础削弱;科举制的发展冲击了世家大族,宋朝士族的身份无法保证代代相传,传统的宗族受到冲击;世俗观念兴起,冲击了传统的凝聚宗族的伦理观念。(6分) (2)理念:强调长幼尊卑秩序;本宗族优先。(4分) 目的:凝聚、巩固宗族;弘扬传统道德,稳定社会秩序。(4分) 17.(14分)总体趋势:纸币虽一度作为重要媒介,但很快趋于消失;谷物和绢布虽作为交换媒介长期存在,但到15世纪后半期也趋于消失;白银逐渐成为绝对优势的媒介。(6分) 解释:若从以下任一角度作出历史解释,均可得2分,总分8分: ①从纸币是货币符号,滥发容易导致其信誉降低,导致通货膨胀的角度作答; ②从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谷物和绢帛不适合商品经济发展提升的需求角度作答; ③从白银本身具有重要价值的角度作答; ④从中国政府推行赋税改革的角度作答。 18.(13分)水平三:能够通过陈独秀评论义和团的观点,选择一个恰当的新的时间尺度;能够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评述陈独秀的评论;相关解释充分合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10—13分) 示例: 时间尺度:五四运动(1919年)(时间尺度合理,2分) 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倡导民主科学,全盘肯定西方文明, 批判义和团盲目排斥西方工业文明的一面。因此,1918年陈独秀的评论着重关注了义和团运动的落后性。(结合新文化运动的特征分析,3分) 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爆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受到一战刺激,思想上发生了巨大转变,开始明确表达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结合五四运动影响分析,3分) 五四运动后,伴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时代主题。义和团运动爆发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之际,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这种精神符合时代需要,因此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否定对义和团的错误认识,对义和团运动在中国民族革命进程中的价值予以肯定。(结合国民革命时期的时代主题、义和团运动的时代特征分析,3分) 总之,陈独秀受到时代影响,对义和团的认识逐步深化,客观上反映出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与嬗变。(上升为历史认识,2分) 水平二:能够结合材料,选择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能够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展开评述;相关解释较为合理。(5—9分) 水平一:能够选择恰当的时间尺度;阐述相关史实基本准确,解释较为合理。(1—4分) 19.(14分)主题:欧洲的合作问题。(2分) 层次三:阐述能够结合材料,从欧洲合作的早期探索、现代合作的背景及过程进行分析,并得出规律性认识。(9—12分) 示例: “欧洲联合”的观念由来已久,它随着时代被赋予新的内容。近代法国的圣比埃尔就提出了建立“邦联政府”以实现欧洲和平的设想。由此可以看出,“和平”是欧洲走向合作的初衷。(阐述欧洲走向合作的早期探索,2分) 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欧洲国家陷入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之中,从反面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阐述现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4分)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欧洲一体化迈出关键一步;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彰显了各成员国消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决心。伴随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欧洲的合作进一步深化。(阐述欧洲一体化的主要过程,4分) 欧洲的分裂与合作是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变迁的一个缩影;合作共赢,是世界和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欧洲合作史实形成规律性认识,2分) 层次二,阐述仅仅从某一角度着重阐述。(5—8分) 层次一,阐述罗列观点,运用史实不准确,思路不清晰。(0—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