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历史试题
榆林二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90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诗经·大雅·板》中有“大邦维屏,大宗维翰”的表述。学者刘宗绪将“大邦维屏”解释为:把经由 而建立的大国尊为周王室的屏障。根据刘宗绪的解释,其中空格处为 A. 宗法制 B. 礼乐制度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邦维屏”的意思是说大国是屏障,这里指的是分封制下,诸侯国拱卫周王室,故C项正确。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基础,A错误;礼乐制度是配合分封制一种制度,B错误。世袭制是指王位承袭的制度,D错误。 2.阅读“西周宗法钊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下图).图中的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 A. 天子 B. 诸侯 C. 士 D. 卿大夫 【答案】B 【解析】 【详解】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诸侯的封号应由诸侯的嫡长子来继承,故答案为B项。天子由周王的嫡长子继承,排除A项;诸侯的儿子只能被封为诸侯或卿大夫,不可能是士,排除C项;诸侯除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卿大夫,排除D项。 【点睛】宗法制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通过规定宗族内严格的等级制度,以此确定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地位,避免因权力分配不均和继承问题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政治权力是根据宗族地位分配的;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拓展疆土:如秦人征服巴蜀,开发西南;燕人北击东胡,开辟辽东和辽西;赵人“胡服骑射”,将势力推进到阴山。各诸侯国的疆域变化 A. 拓展了华夏文明的空间 B. 巩固了周王室势力范围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 体现了尊王攘夷的策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扩展疆土,这有利于扩展华夏文明的空间,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相关内容可知,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侵蚀周王室直接管辖土地使得周王室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小;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相关内容可知,战国时期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尊王攘夷的策略;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4. 《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 人声鼎沸 B. 鼎鼎有名 C. 三足鼎立 D. 问鼎中原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从夏到西周“鼎”的迁移,“鼎”被赋予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鼎”被赋予国家权力的象征,符合题意。 5.下列机构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是 ①秦朝的道 ②汉代的州 ③宋朝的枢密院 ④元代的宣政院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据题干“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郡直属于中央,郡下设县,道与县同级,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故①正确;汉代的州不是专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地方制度,故②错误;宋朝的枢密院是中央的军事管理机构,故③错误;元代的宣政院是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故④正确。故①④组合正确,故B项正确,ACD项都错误。故选B。 6.孝廉和秀才的察举,在魏晋时都采用了考试之法,郡举孝廉考试经术,州举秀才考试策论。梁武帝向寒微人士开放了策试之途,还允许自学者申请考试。据此可知 A. 当时已建立了考试选官制度 B. 这对科举制产生了影响 C. 察举成儒家宣传的主要工具 D. 寒门人士成为了入仕主流 【答案】B 【解析】 考试选官制度建立于隋朝,排除A;儒家宣传的主要工具是学校,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排除C;魏晋时期门阀士族成为入仕主流,排除D。题干反映了当时有了考试之法和经术策论的考试,这对科举制产生了影响,B正确。 7.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对周边地区实施政治控制,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范围,而且推动了 A.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B. 朝贡体系的形成 C. 地方行政三级管理局面的形成 D. 郡国并行局面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秦朝……平定六国……对周边地区实施政治控制……扩大了统一帝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全国,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故A项正确;朝贡体系指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朝贡贸易体系,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秦朝实行郡县制,不是地方行政三级管理,故C项错误;郡国并行局面在西汉初,故D项错误。故选A。 8.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分工的原则,使中央政府能维持有效的运作,以管理庞大的帝国。其中履行监察职责的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刺史 【答案】C 【解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中的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主管监察,故答案为C项。刺史是汉朝设立的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的职位,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9.“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摘自《哈佛中国史》)材料介绍的制度所在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代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设立三司管理财政,设立枢密院管理军事,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故C项正确。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故A项错误。唐朝是三省六部制,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元朝实行的是中书省管理行政,故D项错误。 10. 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A. 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 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 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D. 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答案】D 【解析】 秦朝推行郡县制,标志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排除A;尚书省掌执行,排除B;三省分工协作,但必须“加盖皇帝印玺”,说明皇权依然至上,排除 C;三省分工协作,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故选D。 11.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B.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C.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D.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反映的是分封制,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体现的是三省六部制,这加强了专制主义,不是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体现的是行省制,这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C项正确;“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体现的是军机处,这大大强化了专制主义,故D项错误。 12.明初废丞相后,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政务繁忙。因此明成祖设立 A. “中外朝”制 B 内阁制度 C. 军机处 D 密折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西汉武帝时实行“中外朝”制;明朝初年,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忙,设内阁以备顾问;清朝雍正时期设军机处以强化皇权;密折制度是清朝雍正皇帝的最为辉煌耀政绩之一,在给皇帝的奏折内附奏机密要事,主要是揭发一些贪官污吏的不法行为以及民情动向等等,这些密事只有皇帝一人知道,从而使官员们处于相互监督、彼此牵制的境况。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13.雍正时期重臣张廷玉拟定了军机处的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这反映了 A. 军机大臣具有参与重要事务的职权 B. 清政府开始有章可循地处理行政事务 C. 皇帝只处理军机处上达的紧急奏折 D. 内阁被军机处取代不再处理任何政务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来看,反映出军机大臣具有参与重要事务的职权。故答案为A项。张廷玉只是拟定了军机处的规制,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要事用折”并非“紧急奏折”,排除C项;从“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来看,内阁处理日常政务,排除D项。 14.如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 领导阶级 纲领或指导思想 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 农民阶级 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 兴民权、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A. 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B. 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C. 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D. 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考生对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的认识。“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因此A项正确;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斗争目标有一致的地方,但其实质不同,因此B项错误;资产阶级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故C项错误;农民阶级没有经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各阶级的反抗斗争 15.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56年“天京事变”,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短短十四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是 A. 斗争的战略决策失误 B. 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 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无法突破阶级局限 【答案】D 【解析】 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是阶级局限性导致,故D正确;斗争的战略决策并不是根本原因,故A错误;统治阶层思想腐朽根源于阶级局限性,故B错误;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也不是主要原因,故C错误。故选D。 16.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没有直接从山海关向北平发动进攻,而是选择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开始攻打北平。这可能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着一定的关系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二十一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选择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开始攻打北平,是因为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C项正确;排除ABD。所以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丑条约》 17.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 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居住及租地权 D. “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B 【解析】 材料可解读“一国获利,各国均沾”,即:片面最惠国待遇。故选B。 【考点定位】必修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840—1900)。 18.帝国主义这时并不支持康、梁这些知识分子,而是支持旧势力,这时候的旧势力也已变得对帝国主义很顺从了。这一局面最早出现于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中日甲午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旧势力也已变得对帝国主义很顺从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 19.漫画是我们学习历史过程中一种比较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不同时期的漫画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现象。下列表述最能体现下面漫画含义的是 A.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政府的负担 B. 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 C. 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D. 清政府把沉重的负担转嫁给人民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的列强侵略。根据漫画内容可知,负担这些巨额赔款的是中国人民,而非中国政府,故排除A项;漫画中巨大的包袱由人民承担,而在包袱之上还有统治阶层压榨人民,所以表现的是清政府将外债负担转嫁到人民身上,没有体现外国资本主义控制清政府财政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故排除B、C项,故选D。 20.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张季子九录·文录》中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通过张謇的论述,可以看出他认为孙中山的革命 A. 使中国走上了民主共和的道路 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C. 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可以看出作者肯定辛亥革命在于实现了制度的变革,辛亥革命的制度变革是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选B。辛亥革命并没有促使中国走上民主共和道路,A错误。B是五四运动意义。D 属于辛亥革命经济影响。 【点睛】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辛亥革命实现了制度的变革,但是新的制度并未在中国建立,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为收回被列强侵占的主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将汉口、九江英租界收回是在( ) A. 国民大革命期间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期间 D. 解放战争期间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底至1927年初,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中国工人运动以前所未有的声势蓬勃开展起来;在工人运动的高潮中,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斗争,这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壮举,是中国近百年反帝斗争史上的光辉一页,故A项正确。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破裂,双方处于对峙阶段,与材料不符,排除B。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与材料不符,排除C。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内战,与材料不符,排除D。 22.1919年10月,李大钊撰文指出:“五四运动系排斥‘大亚细亚主义’,即排斥侵略主义,非有深仇于日本人也。斯世有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故鄙意以为此番运动仅认为爱国运动,尚非恰当,实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也。”该文旨在 A. 宣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义 B. 揭示五四运动具有某种普遍性的意义 C. 说明五四运动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 强调五四运动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特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故鄙意以为此番运动仅认为爱国运动,尚非恰当,实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也”来看,作者认为五四运动具有反对“以强权压迫公理”的普遍性意义。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C、D项。 23.1927年,天津《大公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党军去秋突出武汉,今春进陷苏浙,世人惊为意外,渐认为南北势力将有不可测之变化。”这说明 A. 北洋军阀的统治被推翻 B. 国民革命运动开始兴起 C. 北伐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D. 国共合作取得巨大成功 【答案】D 【解析】 【详解】“党军去秋突出武汉,今春进陷苏浙”表明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进展,故D项正确;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北洋政府依然存在,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开始兴起是在1924年,故B项错误;北伐战争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24.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材料中“中国化命运”指的是 A. 国共合作 B. 秋收起义 C.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D.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答案】C 【解析】 题干重点强调“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首先理解这种趋向指的是社会主义趋向,中国化命运指的是具有了中国特色,实际上指的是列宁主义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打破了苏联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模式,指出了中国必须走“农包城”,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排除B,C项正确。A项国共合作时期,尚未出现“中国化”,排除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实质是左倾错误带来的结果,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5.“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宣言》1922年7月)该纲领表明中共 A. 第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B. 找到了十月革命的正确道路 C. 对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有了正确的认识 D. 是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结合中共二大的内容相关所学可知中共二大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说明中共二大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了正确的认识,故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确定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是在1921年中共一大上;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而且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论道路不符合中共国情,故B选项错误;中共二大召开是在1922年,此时中共刚刚成立,还没有成熟,依据所学可知,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的召开;故D选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26.“……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首流行于20世纪前期的著名军歌描述的军队是 A. 工农红军 B. 东北抗日联军 C. 八路军 D. 新四军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根据所学,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9月在正面战场太原会战中,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此战中取得了抗战爆发后第一次胜利,故C项正确。工农红军出现在土地革命时期,排除A;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在东北抗击日军,排除B;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排除D。 27.2018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当天,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南京全城默哀。81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深切愿望是 A. 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B. 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D. 牢记历史,牢记仇恨 【答案】C 【解析】 国家设立公祭日并举行公祭仪式目的是铭记历史教训,警示未来,捍卫和平正义,增强国民的忧患意识,积极维护国家安全,缅怀先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所以C正确;设立公祭日不是为了说明“历史不容篡改”“科学发展”“牢记仇恨”,ABD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8.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佐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在南京江面签订了《南京条约》 ②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③中华民国定都南京,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鸦片战争,终点是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反动政权的覆灭,与此相关的历史片段分别是①④,故选D项;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和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既不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不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29.甲午战后“公车上书”痛陈利害,力主变法的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五四运动时期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阶级;而至抗战时期,全民抗战的理念深入人心。这种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 A. 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日益壮大 B. 民族觉醒与国家认同不断深入 C. 精英教育与文化普及同步发展 D. 民众理念与官方思想渐趋一致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意识觉醒,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详解】题干中描述从甲午战争的“士大夫阶层”到五四运动“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阶级”到抗日战争“全民抗战的理念深入人心”可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意识的觉醒导致参加民族革命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广泛,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不符合甲午战争;C项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排除。 【点睛】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30.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观察》周刊写道:“整个战局看来颇为有趣,不是拉据,而是推磨,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共军声东击西,打南图北,每动一根毫发也会牵动整个头部。”材料表明 A. 中共正在进行战略反攻 B. 国民党己失去战争优势 C. 长江以北地区己解放 D. 中共希望借此一举解放南京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牵动整个头部”可知1947年,中共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故A正确;此时国民党军队仍然占据优势,排除B;据材料“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可知此时长江以北尚未解放,排除C;三大战役奠定了解放南京的军事基础,排除D。 第Ⅱ卷(非选择题) 31.民主独立、国家统一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黄遵宪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望大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朝和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你是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2)材料二中诗句反映台湾与祖国大陆两次分离的历史事实,请问原因各是什么? 【答案】(1)秦:郡县制元朝:行省制度理解:从秦到清,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在加强. (2)第一次分离: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第二次分离:解放战争,国民党兵败大陆,退守台湾。 【解析】 【详解】(1)秦朝和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内容即可作答,分别是郡县制和行省制。所谓“无根本性质的变动”指的是从秦朝到元朝,无论是郡县制还是行省制,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最终加强了中央集权。 (2)根据“倭人竟割台湾去”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分离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二次分离指的是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败退到台湾,由于政治因素导致两岸第二次分离。 32.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材料一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3)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答案】(1)“界碑”含义:《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近代史开端)。 “胜利”的含义: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 (2)表现:民主化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法制化方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工业化方面: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等; (3)问题: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解析】 【详解】(1)根据“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并结合所学可知所谓“界碑”指的应该是《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指的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辛亥革命在民主化方面的表现是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在法制化方面的表现是颁布了《临时约法》,在工业化方面的表现是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等,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 (3)所谓“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指的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也时常被作为群众运动的范例,最终走向革命化,成为中国革命过程中的惯常形式,以及最重要的革命遗产之一。“五四”运动之后,学生运动在较长时期内都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政治参与和社会动员的重要形式。 ——刘一皋《“五四”运动中的学生群体行为分析》 材料二 一二九运动中“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正是根据“八一宣言”的精神提出的。学生在经过游行示威和罢课之后,也认识到:“单纯的学生运动是不会有前途的,必须把这一影响扩张到大众间去。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绝不能以学生做主干,必须以工农大众为主体才能发挥伟大的力量。” ——欧阳军喜《一二九运动再研究:一种思想史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一二九运动发生的背景,说明学生如何“把这一影响扩张到大众间去”。 【答案】(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成为中国革命过程中的惯常形式和最重要的革命遗产之一,使学生运动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2)背景: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提出“八一宣言”。平津学生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南下深人工厂、农村和军队进行抗日宣传。 【解析】 【详解】(1)“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内容主要从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改造中国的新的途径、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2)根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八一宣言”等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一二·九”运动的背景是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提出了“八一宣言”。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平津学生通过深入工厂、农村和军队进行抗日宣传的方式“把这一影响扩张到大众间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