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田氏代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向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据此,刘向认为 A. 道德沦丧是导致混乱的主要原因 B. 分封宗法走向崩溃是历史的必然 C. 卿大夫势力的崛起冲击传统秩序 D. 诸侯国易主成为战国动乱的根源 【答案】C 【解析】 材料体现的逻辑是士大夫崛起,诸侯国易主,道德大废,分封制遭到破坏,所以答案为C。道德沦丧不是导致混乱的主要原因排除A。 材料无法反应宗法制的内容,以及无法体现历史必然性,故排除B。D选项错在根源,战国动乱的根源,应该从经济方面去思考。 2.春秋时期,秦人只祭祀自己的先祖白帝少灵。战国时期,泰灵公“作上醇(条坛),祭黄帝作下時,祭炎帝”。这变化体现了 A. 宗法制度的异变 B. 血缘氏族的解体 C. 华夏民族的融合 D. 政治联盟的形成 【答案】C 【解析】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只祭祀先祖,到战国时期增加了祭祀黄帝和炎帝,结合所学可知,C项正确;秦人祭祀对象增加,不是对家族内部继承、管理的冲击,A项错误;尊崇炎黄,不能体现血缘关系瓦解,B项错误;对炎黄的祭祀不是与炎黄在政治上的联盟,D项错误。 3.“以诗为谏”是先秦时期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劝谏传统。西周时期的“献诗”“采诗”制度将“以诗为谏”纳入到国家政治监督机制中,成为下臣进谏的正当方式;春秋以后,“赋诗”“引诗”风尚的盛行使得“以诗为谏”的权威性得到了更为普遍的认可。这反映了先秦时期 A. 进谏机制走向了成熟化 B. “诗”的政治功能加强 C.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 D. 权力监督机制得到完善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早起政治制度的特点,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西周时期的‘献诗’‘采诗’制度将‘以诗为谏’纳入到国家政治监督机制中,成为下臣进谏的正当方式;春秋以后,‘赋诗’‘引诗’风尚的盛行使得‘以诗为谏’的权威性得到了更为普遍的认可”的主旨,并正确掌握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题干所给材料中“西周时期的‘献诗’‘采诗’制度将‘以诗为谏’纳入到国家政治监督机制中,成为下臣进谏的正当方式;春秋以后,‘赋诗’‘引诗’风尚的盛行使得‘以诗为谏’的权威性得到了更为普遍的认可”表明,“诗”的政治功能日益加强,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诗”的政治功能问题,而不是体现进谏制度成熟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劝谏传统,没有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并且中国早期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权力监督机制问题,故D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4.《礼记▪乐记》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这表明西周 A. 强调身份的划分和社会规范 B. 以礼区别宗法远近血缘亲疏 C. 借助音乐进行政治道德教化 D. 灌输君权至上来维系分封制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的主旨,并正确掌握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题干所给材料中“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西周时期用礼乐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因此表明西周借助音乐进行政治道德教育,故C选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礼乐制度的作用,“强调身份的划分和社会规范”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宗法制,也没有体现“以礼区别宗法远近血缘亲疏”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权至上确立于秦朝,这与题干中“西周”不符,故D选项错误。 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朝统一全国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秦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控制着全国,把局势掌握在手里,这是它做得对的地方。”这说明秦朝 A. 加速了兼并战争的进程 B. 秦统一之后始废分封制 C.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D. 秦统一之后始行郡县制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并占据险要位置以加强对全国控制,反映了秦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故C项正确。A项,此时秦朝已经统一,兼并战争已经结束,排除。B项,战国时期分封制开始废除,排除。D项,郡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排除。 6.对于郡县的划分,《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县大率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由此可知汉代 A. 郡县制最终取代分封制 B. 南方郡县多地旷人稀 C. 南方郡县比北方数目多 D. 北方郡县经济实力强 【答案】B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汉代郡县制最终取代分封制的问题,且秦朝已经实现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故A错误;“其民稠则减,稀则旷”说明南方郡县多地旷人稀,故B正确;材料也无法体现南方郡县比北方数目多,故C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北方郡县经济实力强,故D错误。故选B。 7.秦朝时实行“朝议”制度,其规定:“国家大事皆由朝议向皇帝提出意见,由皇帝裁度或由朝议做出决定。”此规定 A. 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完善 B. 表明皇帝总揽一切军政事务 C. 反映了秦朝实行了民主决策 D. 有利于减少行政决策的失误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国家大事皆由朝议向皇帝提出意见,由皇帝裁度或由朝议做出决定”,尤其是“由朝议做出决定”可以集思广益,避免决策的失误,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完善,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秦朝是实行君主专制制度,不是民主决策,故C项错误。 8.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统计图。据此可知西汉初年 中央辖郡王国辖郡中央辖人口王国辖人口 A. 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 B. 中央辖郡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国 C. 诸侯王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尖锐 D. 地方官制调整影响社会秩序稳定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统计图表中“中央辖郡”和“王国辖郡”可以看出,中央所辖郡的数量是王国所辖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但人口数却是王国所辖的二分之一,根据一般经济与人口发展关系的理论可知,用有限土地资源养活更多人口,说明其经济基础更好,由此可知,中央所辖地区供养了更多的人口,这就需要更好的经济基础,表明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统计图表中“中央辖郡”和“王国辖郡”可以看出都有“郡”,并不能体现中央辖郡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国,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体现出诸侯王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尖锐,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到地方的官制问题和社会的秩序情况,故D项错误。故选A。 9.赵宋王朝创建的地方行政区划为路制,路制以交通路线为主来划分行政区域,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原则,分而治之、相互牵制。据此可知,宋朝路制的设置 A. 汲取了前代历史教训 B. 满足了商业发展的要求 C. 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 D. 铲除了封建割据的根源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汉唐在地方行政区域上设置固定区域、固定机构等,导致了地方割据,使唐末藩镇割据局面一直存在,宋朝对地方行政规划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吸取前代教训,故选择A选项;材料并没有体现道路整改或利于商业发展,故排除B选项;宋朝这一制度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而并非君主专制,故排除C选项;古代封建割据的根源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这也不是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整改就可以铲除的,故排除D选项。 10.汉制,每年八月祭祀宗庙,王侯皆须献黄金助祭,称为“酎金”。元鼎五年(前112)武帝以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由,一次即夺去106名列侯的爵位。这表明西汉时期 A. “家天下”观念日益淡化 B.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 君主集权体制得到加强 D. 典章制度亟待完善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根据材料“王侯皆须献黄金助祭,称为‘酎金’”“武帝以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由,一次即夺去106名列侯的爵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和酬金夺爵的方式削弱地方的势力,强化了君主集权体制,C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社会家天下观念一直很浓厚,A选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并且材料内容未涉及血缘关系,B选项排除;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西汉时期君主集权体制得到加强的问题,无法体现典章制度亟待完善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11.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唐初)河北士族不必以仕宦至公卿,始得称华贵,即乡居不仕,仍足为社会之高等人物。盖此等家族乃一大地主,终老乡居亦不损失其势力,自不必与人竞争胜负于京邑长安洛阳也”。材料折射出 A. 唐代门阀士族政治占主导 B. 科举制推动士族地位提高 C. 历史发展进程具有渐进性 D. 政治模式反映了土地关系 【答案】C 【解析】这一时期旧土地关系下的家族势力在新的选官制度和土地关系(战争背景下的土地军事集团重新分配)之下仍能保持的较大的影响力,故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渐进性,故C项正确。A项史实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士族地位变化的问题,只是表述了士族在其势力范围内可以保持稳定的影响力,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政治模式问题,故D错误。 12.唐代的科举考试“科目繁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各科对人才的要求不同,凡博识高才、强学恃问、无失俊选者为秀才;通三经以上者为明经;明娴时务,精熟一经者为进士。”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 A. 避免了家世出身对人才选拔的影响 B. 分科细致、选官制度凸显等级森严 C. 诸科并行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 D. 开启了分科取士的官员选拔方式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知唐朝的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各科对人才的要求不同”根据不同的才能选拔出不同的人才,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体现家世出身影响科举考试,A错误。材料不能显示科举考试后都可以做官,并且看不出等级森严,故B错误。科举制最早是从隋朝开始的,D错误。 13.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 A. 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 B. 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 C. 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 D.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可知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相对中原落后。根据材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可知楚、吴、越等国认同中原文化,说明华夏文化圈向外扩展。正确答案为B;周王室当时地方实行分封制,还没有实现中央集权,A错误;宗法制分封制已经瓦解过于绝对,C项错误;春秋时期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才出现兼并统一战争,D与史实不相符,排除。 14.“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选自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这三次“革命”分别是指 A.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封建制度被推翻、新中国成立 B.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D. 秦朝统一全国、武昌起义胜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的封建国家;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故此题选B;辛亥革命后,我国的还有封建制度,故A可排除;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的是在1956年,故可排除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意义远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重大,故可排除D。 1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下归一,咸阳跃升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咸阳横跨渭水南北两岸,北岸是以咸阳宫为主的宫殿区。秦始皇在此以咸阳宫为中心,仿建了六国宫殿145座,每座宫殿都有复道和咸阳宫相连,众星拱月,鳞次栉比。秦始皇如此设计北岸宫殿的意图是 A. 彰显财富,发展商业 B. 天下归一,皇权至上 C. 天下共主,尽享极乐 D. 君临天下,思想控制 【答案】B 【解析】材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咸阳宫为中心”“众星拱月,鳞次栉比”可知,这样的设计体现出天下一统,皇权至上的思想,故B项正确;A项是经济,材料体现的是政治意图,故排除;“天下共主”是西周,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16.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 行省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构 C. 行省制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行省制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可知,行省是元朝的地方行政机构,行省拥有经济、政治、军事大权,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因此地方权力相对较大,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不会导致地方势力的膨胀,故A项错误。行省制下,行省拥有经济、政治、军事大权,但并不能对中央的权力起到分权的作用,没有起到制衡的作用,故D项错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而不是行省,故B项错误。 17.下表是汉代统治者的一些举措或主张。这表明当时 时间 人物 举措 汉二年(公元前205) 汉高祖 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又置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 汉文帝 下诏嘉奖孝悌、力田、三老、廉吏,派遣褐者赐帛慰问,并“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导)民焉”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汉武帝 下诏曰:“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 A. 察举已是较成熟的选官制度 B. 统治者将重农抑商作为基本的经济政策 C.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D. 统治者注重教化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答案】D 【解析】汉高祖推举“有修行”的人为乡三老,汉文帝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人进行“嘉奖”,汉武帝通过“劝学”以“举遗兴礼”,这实质上都是通过倡导、劝勉的手段,统一人们的思想,促成忠于封建王朝、恪守封建纲纪伦常的社会风气,故D正确。材料没涉及选官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和儒家思想,排除ABC。 18.“在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A. 秦朝三公九卿制 B. 汉朝郡国并行制 C. 唐朝三省六部制 D. 元朝的行省制度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宰相的人数增加”可以看出材料强调宰相不仅仅有一位。A选项三公九卿制中只有一位丞相;B选项郡国并行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问题,与中央内部权力无关;C选项符合题意,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D选项行省制也是中央与地方的问题。 点睛: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清楚材料涉及到的是哪一问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两大基本问题,一个是中央与地方的问题,一个是中央内部权力分化的问题,本题是第二个问题,因此排除B、D选项。 19.宋仁宗曾说,天下之事若都由君主决定,有错误都很难更正。不如众人商议,亦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据此可推知 A. 君主专制下也有理性精神 B. 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 C. 宋代政治上实行集体决策 D. 古代政治制度开始出现转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不如众人商议,亦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可知体现的是专制政治体制之下的一种理性精神,强调的是君臣共治天下,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B选项排除。宋仁宗虽然主张集体商议,但是宋朝政治仍然属于君主专制,C选项排除。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是君主专制政体,D选项排除。 20.东汉时,本地大姓子孙享有优先进用的权利,因而州都僚佐中所谓大吏照例由本地大姓垄断。大姓冠族每郡仅此数姓,所以州部大吏往往带有世袭性。这表明 A. 大姓凭借门第长期把持中央政权 B. 东汉贵族政治具有较强生命力 C. 九品中正制未能有效的选拔官员 D. 豪强士族的发展威胁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各级地方长官有任期,而地方僚佐多世袭,因此东汉时期的地方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地大姓、冠族控制的。太守辟举属僚、举荐秀才,往往是地方大姓中的名士。地方豪强士族的发展势必威胁中央集权,故选D。材料显示并非把持中央政权,A错误。B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选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因此说法不符合史实,C错误。 21.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 A. 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B. 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 C. 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 D. 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 【答案】C 【解析】新城邦拓展了古希腊的疆域,扩大了对外贸易即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众多城市与某个城市有从属关系,故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古希腊出现了称霸的城邦,故排除B项;“这些行动”并没有体现出对希腊城邦民主制的瓦解,故排除D项。 22.有学者指出,在雅典只要经多数认可,无论什么都是最终的和公正的,而且没有人能够确定今天有效的法律明天是否有效。如此,雅典人可轻而易举就让法律停止保护自由,使平民统治凌驾于法律之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古雅典根本不存在民主政治 B. 古雅典政治具有强烈人治色彩 C. 古雅典法律基本无法贯彻实施 D. 古雅典民主缺乏基本法制精神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雅典政治。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平民”统治凌驾于法律之上意在强调“人”是第一位的,即古雅典政治具有强烈人治色彩,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古雅典当然存在着民主政治,并且是西方民主的发源地,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古雅典法律并非基本无法贯彻实施,只是强调“人”才是第一位的,即具有强烈人治色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民主和法制是孪生的,古雅典民主并不缺乏基本法制精神,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3.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城邦在市政广场上建母亲神的圣殿,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俱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其目的在于 A. 增强公民参政意识 B. 保障公民平等 C. 宣扬神权至上观念 D. 维护贵族政治 【答案】A 【解析】古代雅典“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都公之于众,这有利于雅典公民了解城邦民主政治,从而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保障公民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和神权至上无关,故C项错误;此做法目的是激发公民参政议政,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错误。 24.对于任期内的官员,雅典主要通过定期的“信任投票”和“告发”两种程序来监督官员,官员在一年的任期内要在公民大会上接受10次信任投票,大概平均36天一次,年满20周岁的公民均有资格参加,会议固定的议题之一是对官员的任内表现进行审查,并投票表决其去留。材料中体现了 A. 直接民主确保了司法公正 B. 公民有依法审查的权利 C. 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D. 平民有较大监督和问责权 【答案】C 【解析】材料主旨在强调“年满20周岁的公民均有资格”参与对任期内官员监督审查,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故C项正确。A选项“确保了司法公正”错误,排除;B选项“依法审查的权利”在陪审法庭,排除;公民有监督权而不是“平民”,D错误。 25.对外征服给罗马帝国带来巨额财富,也使大批富有家庭的战士阵亡,致使其家产落人妇女手中,而妇女又不能和男子一样为国家出钱出力,导致国家出现经济困难。执政者从国家的利益出发,让拥有财产的妇女遇到战争时向国家纳税。罗马执政者的举措 A. 限制了妇女对财产的管理权 B. 有利于维护妇女的权益 C. 使妇女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 D. 阻碍了罗马的民主进程 【答案】B 【解析】执政者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使妇女和男子一样担负起国家的责任,让拥有财产的妇女遇到战争时向国家纳税。但是令罗马执政者没有料到的是,这样做的结果,却使妇女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不能参与公共政治生活的困境,客观上承认了妇女对财产拥有和管理的权利。故B正确,A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罗马执政者的举措有利于维护妇女的权益,有利于罗马的民主进程,D错误。 26.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由此可知,罗马法 A. 强调法律至上 B. 维护公民平等 C. 蕴涵人文主义 D. 追求司法公正 【答案】C 【解析】从“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看成是义务、公职和国家的责任,可知正确答案是C项。本题没有说明法律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公民间的权利和地位,B项错误;题目中没有具体司法程序和原则,D项错误。 27.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 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罗马政治与法律相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力。从材料“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使贵族做出让步,故B项正确;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由贵族主导制定的,并且这部法律也主要维护贵族利益的,所以排除A项。C项错误,材料内容表明法律制定的关键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所以排除C项。D项明显错误。 28. “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 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 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 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说明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内容进行了革新,故B项正确;“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 万民法继续公民法的主要是一些原则、思想,更多地是吸收了其他各民族和地中海地区的一些法律规范,故A项错误; “万民法……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这些内容的调整从侧面证明了公民法没有“忽略”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故C项错误;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从适用范围、内容侧重点、存在时期等方面都不相同,所以公民法不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故D项错误。 29.威廉·布莱克斯通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作者主张严格限制王权 B. 英王和议会关系“均衡” C. 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 D. 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政治体制。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在强调英王和议会的相互牵制,即强调英王和议会关系是均衡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作者是主张英王也是有权力的而非主张严格限制王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作者只是强调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所以国王不可以批准议会法案,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中的时间和内容来看当时英王还有一些权力而非已统而不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0.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材料信息体现的是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合与开战的权力,但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也就是说国王必须要让议会参加才能行使媾合与开战的权力。本题表明的现象是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权力,但是必须让议会参见才能行使。实质上说明了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由材料信息可知,关荣革命的成果并没有受到侵蚀,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国王专权,故B项错误;此时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国王不能控制内阁,故C项不符合史实。 31.2017年7月,美国参众两院以俄罗斯涉嫌干涉美国总统选举为由,分别以98:2和419:3通过了制裁俄罗斯的法案,尽管总统特朗普认为对俄制裁法案有明显缺陷,但他并没有否决此法案。据此可知,美国 A. 总统无权否决参众两院议案 B. 总统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 C. 参众两院拥有一定的外交权 D. 总统与参众两院立场—致 【答案】B 【解析】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否决参众两院的立法,但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通过,即为有效。材料中“分别以98:2和419:3通过了制裁俄罗斯的决案”,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总统只能接受,说明了总统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B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错误。材料涉及的是立法权,不是外交权,C错误。由材料中的“总统特朗普认为对俄制裁法案有“明显缺陷””,可知总统和参众两院的立场并不一致,D错误。 点睛:本题虽然没有提到宪法,但美国总统最后没有否决此法案,是因为宪法规定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通过,即为有效。因此总统的权力还是受到宪法的制约,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32.当各州对西部土地争夺难决的时候,应各州要求,1780年10月邦联国会决定,凡可能割让或转让予合众国的土地,“其日后的处理应符合于合众国的公共利益”。纽约等州因此放弃其西部土地权,使之成为国家的“公共土地储备”。从中得到的借鉴是 A. 中央扩权有利于缓解各州纠纷 B. 联邦制能够维系中央与地方的平衡 C. 邦联制有利于强化中央控制力 D. 向西扩张领土可提升国家的凝聚力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中央扩权在客观上起到了有利于缓解各州纠纷的作用,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是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平衡而是强调中央权力的增强,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联邦制而非邦联制有利于强化中央控制力,选项C自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偏离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二、材料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互不统属。这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效率迟缓之弊。明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做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 ——摘编自[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答案】(1)特点: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 (2)不同: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清末是着眼于新政改革的需要。 原因: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贪污腐化严重;官僚制度落后过时;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低下。 【解析】(1)从材料中“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可知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 从材料“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可以得出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特点。 (2)从材料一中“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和材料二中 “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可知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相同之处,即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从材料二中“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可知这是清末新政时期,联系所学可知两者的不同之处,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清末是着眼于新政改革的需要。对于其不同的原因可以从材料“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概括归纳。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雅典宪政代表了古代政治文明发展的最高峰,但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存在诸多缺陷。它是19世纪以前世界史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但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手段是原始而简陋的。它赋予了公民以充分的积极自由,但却忽视、压制了消极自由。它构建了多元主义的权力结构和严密的权力监控机制,但权力交叉现象明显,分权制衡机制既不健全,更不科学。它是以大量金钱和时间投入为代价的,运行成本昂贵 ——摘编自程汉大《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材料二独立自主的胜利推翻了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共和国。美国人民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确立美国的民主制度。结果在相当长时间内未能建立起有一定权力的并对各州有约束力的中夬政府。美国人民从自己的痛苦经历中发现,缺失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是年轻共和国的致命弱点。1787年,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主张中央政府相对集权,反对主权在州的人几乎都强调人民主权原则,主张把制定和批准宪法的权力从各州议会手中转交给民选代表。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衡的原则。 ——摘编自张友伦《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宪政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指出1787年美国确立的民主制度原则,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析上述原则确立的背景。 【答案】(1)局限性:民主实现形式原始简陋; 恕视、压制消极自由,自由残缺不全;分权制衡机制缺乏健全和科学性;运行成本商昂。 (2)原则:人民主权;联邦制;分权制衡。 背最:雅典民主政治的经验教训;独立美国的建立;邦联制下美国面临的严峻局面;启蒙思想的影响;华盛顿等美国领导人的推动。 【解析】(1)从材料“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手段是原始而简陋的”“忽视、压制了消极自由”“权力交叉现象明显,分权制衡机制既不健全,更不科学”“运行成本昂贵”中可以概括出雅典宪政的局限性。 (2)从材料“强调人民主权原则”“张把制定和批准宪法的权力从各州议会手中转交给民选代表”“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衡的原则”中可以得出1787年美国确立的民主制度原则。从材料“雅典宪政……存在诸多缺陷”“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共和国”“缺失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是年轻共和国的致命弱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5.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之一。亦称“民族性格”。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 材料一 1337年—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4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14世纪末,欧洲的封建体制向近代政府体制过渡,民族国家化(“民族”从它的自然状态转化为“国家”的政治形态)的进程启动了。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随着民族国家兴起,从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 ——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材料二 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三 如果说“五四运动”主要是民族精英的动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亡国的危险,中国这个总体上仍属前现代的落后农业大国,众志成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长幼”,动员起全民的力量,集合起规模空前的数百万军队,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苦战8年,最后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主义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答案】(1)原因:战争唤醒民族意识;民族语言的使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影响:中央王权兴起,君主专制加强,打破了以贵族为中心的政治格局;教会在政治上的影响削弱;公民利益和权利(“公共利益和公共权利”亦可)受到关注。 (2)原因:19世纪中期以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反帝爱国运动是五四运动的鲜明主题;这次运动由爱国学生发起,工人阶级、商人相继加入,群众基础广泛。 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现了全民族的大团结与总动员,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解析】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由“1337年—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概括出战争唤醒民族意识;由“从 14 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可以概括出民族语言的使用;由“随着民族国家兴起, 从前那种只知有教, 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宗教改革的影响。第二问由“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 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可以分析出中央王权兴起,君主专制加强,打破了以贵族为中心的政治格局;由“随着民族国家兴起, 从前那种只知有教, 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 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 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可以分析出教会在政治上的影响削弱;公民利益和权利受到关注。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主要是结合所学从民族危机加剧、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主题及五四运动群众性广泛等角度组织回答。第二问结合所学从抗战中组成抗日民族统一展现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战胜利后提高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等角度组织回答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