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2讲 热考题型突破学案
第2讲 热考题型突破 史料主旨类选择题 文字史料型选择题是以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的文字材料作为裁体而设计,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判断、分析、获取历史结论的能力。具有史料来源广、原始性强、命题思路新、考查能力强、历史主旨鲜明的特点。一般此题型的结构特点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上引入史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配置备选项;二是在题干中设置历史概念、历史事实、历史结论、阶段特征等观点,在备选项中设置材料,要求学生根据史料的内容和题干的要求进行甄别判断。 (2012·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 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 本题为史料主旨型选择题,解答关键是紧扣关键信息“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今去农而游手 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已六七分去农”。据题干信息可知反映了明后期松江人绝大部分弃农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经济现象,故选B项。A、C、D 三项题干材料信息未反映,排除。 [答案] B 史料主旨型选择题解答一般运用“读、寻、联、析”四步法解答,其具体做法如下: (1)读:阅读题干文字史料,明确题目立意及考查的角度,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如关键信息“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等。 (2)寻:确定解答的关键词,即求答项,明确求答的方向。解读材料反映的本质现象。 (3)联:根据解读史料,确定题目考查的主干考点,关联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史料有效信息。 (4)析:据题干信息,迁移历史知识和结论,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最后确定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材料情境类选择题 材料情境类选择题试题题干或选项中引入教材以外的历史现象,或是历史故事、或历史传说、历史典故等,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迁移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判断,然后得出结论,具有试题新颖、迁移运用能力强、具体历史情境中解决历史问题的特点;主要考查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嬴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 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解析] 《芈月传》是战国时期的故事,周天子的权力在春秋时期就已开始衰落,故A项错误;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至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才彻底瓦解,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有随从作战的义务,而材料中却“勤王不成”,故C项正确;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材料中说的是分封制,故D项错误。 [答案] C (1)确定时空:理解材料所述情境的时代,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2)关联知识:通读材料情境,搞清楚材料情境的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揭示历史本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 (3)判断选择:据题干情境,结合“设问”和“备选项”进行判断,清楚各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情境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历史图画类选择题 此类试题以历史文物、人物、地图、漫画图片为依托,综合性地考查了多项能力,既有图片的处理能力,也有原因分析的历史阐释的能力,对考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具有试题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地结合等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表历史信息、判断分析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常常会用史实支撑法、理论分析法等。本题型一般有图画型、地图型两种类型。 (2017·高考北京卷)下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①处应填写( ) A.罗斯福新政 B.“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 D.欧洲煤钢联营 [解析] C对: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是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1947年提出的援助欧洲的计划,目的是通过援助使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符合“1949年”“欧洲”“自立”“美国纳税人”等信息。 A错:罗斯福新政与图片中的“欧洲”“自立”没有关系。 B错:“铁幕”演说发表于1946年,当时冷战还没有开始,美国还没有采取冷战措施。 D错:欧洲煤钢联营正式成立于1952年,不符合题干时间。 [答案] C 解答运用“分类法”解答,一般来说,历史图画类主要有图片类、漫画类、地图类等几种情况,注意不同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 (1)图片类采取“三看”“三思”的方法:①“三看”:一看图片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片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②“三思”:主要是据题干图文:对被选项要“三思”: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 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紧要的。 (2)解答漫画类运用“读、定、联、判、”四步法解答:① “读”: 解读漫画时空信息,挖掘蕴含的历史现象;② “定”:通过历史漫画直观形象的图画形态,确定反映作者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或赞扬或讽刺的主题; ③“联”:根据漫画,确定题目考查的主干知识点及解答关键要求,关联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图文史料的有效信息; ④“判”:据题干图文信息,迁移历史知识或结论,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图文漫画和题意要求,分析出漫画的本质主题喻意,最后确定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3)解答地图类试题一般“读图、关联、判断”三部分解答:①读图:通过对图中自然地理名称、政治地理名称及变化,经济和政治地理区域范围及变化等所反映的信息来判定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物、历史特征或形成原因(一般要从历史事物的名称变化、历史事物区域范围的变化和新旧历史事物的兴亡变化三方面来思考)。②关联:依据历史地图中关键性地名、国家和区域分界线等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与试题的相关信息建立有效的联系。③判断:据图信息,关联与图相关的知识,依据题目要求,作出综合性判断,从而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表格定量分析类型选择题 此类试题以大量的统计资料为依据,用表格、坐标图(曲线图、柱状图)、饼形图、扇形图等计量手段为呈现方式,考查某一历史阶段(时期)的相同历史现象或者不同历史现象的变化表现、原因、特征及趋势。此类题主要有表格类、坐标图类(主要有坐标曲线图和坐标柱状图两种形式) 、饼形图类、扇形图类等四类。一般是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考查历史事件发生原因、逻辑推理获得历史结论和分析概括历史事物的特征,既考查历史学科内综合又考查跨学科综合能力,其求答限制词主要有“反映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结论是”“解读正确的是”等。 (2017·高考江苏单科卷,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时间 主题 1880—1889年 1890—1899年 1900—1907年 禁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介绍外国妇女(篇) 2 19 22 合计 10 36 56 由此推断( )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据表格信息时间和文章类别,可知,“禁缠足”“兴女学”“介绍外国妇女”的文章,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妇女的问题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关注,故选D项。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A项错误;“实现了言论自由”说法绝对,排除B项;C项题意无法体现。 [答案] D 运用“ 审、读、联、析”四步法解答。 (1)“审”:审读题干及求答项,明确考查意图。要明确题干考查主题是什么?明确设问中的中心语、限定语和求答项,这些信息从“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等角度直接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图表,明确阅读图表的方向。 (2)“读”:一般说来解读此类试题主要运用比率对比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相互对比法等解读方法。全面阅读图表,提取图表蕴含的有效信息。一定要注意题干下面图表外所标注的“×××表”“×××示意图”等,这是有助于学生紧扣考查时空和解读表中信息的关键。特别注意:该类试题中坐标轴图、柱状图、饼形图是表格的变化,比表格更直观,读图难度也相对较低;坐标轴图重点看曲线大致的走向和上下波动的幅度、频率;柱状图、饼形图在比较时要注意不仅要和自己比,也要和别人比;不仅要横向比,也要纵向比。 (3)“联”:迁移所学知识,解读图表信息,进行图文互换。历史统计图表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事实,是历史事实的表现形式之一。能否进行准确的图文转换是考生是否真正理解历史事实的重要标准。解读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是成功解答历史定量分析类试题的关键,学生一定要注意多角度、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联系,为图表提供的信息寻找到更准确的史实定位,从而实现图表信息与所学知识的完美对接。 (4)“析”:仔细鉴别信息,展开定性分析。鉴别从图表中所提取的信息是否科学、全面、有效,是我们在解答历史定量分析类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其作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注意思考从图表中提取的信息是否仅集中于某一方面或侧面的阐释,是否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二是全面甄别所掌握的信息,确认信息主流,切忌随意择一 信息就妄加断言,甚或是脱离图表空泛谈论。 因果关系类选择题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是因为”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2016·课标全国Ⅱ卷,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解析] 本题为以果求因的题目,解答时据材料时间“1930年”,迁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的支持,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出现了粮食增产现象,故选A项。其他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答案] A 解答因果关系型选择题时需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四是分清是以因求果型还是以果求因型选择题。 比较异同类选择题 比较型选择题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概念、事件、人物或观点等放在一起,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不同”“相同”“共同”“相似”等。这种类型的试题一般分成两大类:一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共同点,可称为“求同型”;另一类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不同点,可称为“识异型”。从形式上看,比较型选择题有隐形和显性之分,显性比较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点”“本质上的相似处”等词语出现;隐形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从内容上看,这类选择题既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也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通常后一种更常见。 (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 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分析比较。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且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据此判断,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被认为是新版的新经济政策,其依据在于二者同样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选择B项。 [答案] B 解答比较型选择题,应在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1)认真审读题目,弄清题意究竟是让“求同”还是让“识异”, 对“求同型”比较选择题,可采用找反例法来解答,即选项只要不符合比较对象中的任意一个,即可排除,只有都符合的才可以选择;对“识异型”的比较选择题,则要按照题目要求仔细辨别判断,找出正确的选项。(2)明确比较对象,确立比较项,即找准比较的角度,如比较历史事件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3)按照确立的比较项分项比较,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肯定或排除。(4)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如共性与个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关系原理、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等。 评价结论型选择题 评价类历史选择题其结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题干给出被评价是主体,备选项给出改主体的评价,从中选择最符合主体的评价;一种是题干给出的是评价,判断备选项得出的是与该评价相联系的主体,从中选择最符合评价的主体。此类题型大多与材料型选择题相结合,大多以新材料设置新的情境,以新的思维角度设置新的问题,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基本原则,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观点以及历史结论等分析、判断和评价能力。 (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论、准确理解、分析、评价问题的思维能力。解读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据题干材料信息,说明这一论断是为维护斯大林模式,故选D项。结合史实可以判断,当时苏联没有彻底永远的解决谷物问题,排除A项;苏联的工业化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行,排除B项;农业改革源自赫鲁晓夫改革,此时尚未进行,排除C项。 [答案] D 解答此类选择题,多运用以下三种方法: (1)推理反证法。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对主体与评价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进行逐一推理分析,然后再将题干与备选项进行反向推理论证,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2)信息简化法。评价的内容往往过于繁琐,以材料形式出现,不 易读懂,针对此情况可运用信息简化法。首先确定评价的主体,然后结合题意和限定条件对评价内容中所体现的信息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处理,并运用历史知识和语文阅读能力对信息进行简化处理,最后将评价与主体对比分析,找出最佳答案。 (3)史论结合法。运用相应的理论和史实对被评价的主体或对该主体的评价进行客观分析,逐个排除干扰项,最终确定最佳答案。 主题型材料解析题 主题型材料解析题就是围绕以某一个主题为中心(主线),运用图文材料,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主题所涉及的古今中外历史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学科理论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小切口、小跨度或大跨度、深分析”的特点,其设问都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主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层层发问、逐次诱导,较好地考查学生微观和宏观理解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是近年高考命题考查较多的题型。 (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T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墨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 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到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解题指导◆本题以清代移民政策为主题,综合考查阅读理解史料、归纳概括、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等能力。解答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时关键是通过认真阅读材料,分清层次,然后再进行概括。解答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时,关键是要在回答第(1)问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解题思路◆第(1)问,基本属于归纳概括类题型,答案主要来自于材料,所以要尽量穷尽材料中的信息,逐一归纳概括。第(2)问,属于分析说明类题型。需依据材料中的移民活动及清政府的移民政策,再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尽量全面。 [答案]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民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解答此类试题除了运用材料解析题的一般方法外,还要区分不同形式分类解答:(1)主题递进式材料解析题一般解答思路:第一步:紧扣主题,注意递进式材料解析题每个设问之间的递进关系。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其逐步递进的关系,设问与设问之间是有秩序地推进,设问之间的答案互相关联着,前一问对后一问有直接的影响,甚至下一个设问就是上一个设问的间接或直接的答案。第二,注意解答顺序和思维逻辑顺序。解答好第一问是关键,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多角度思考,发掘材料的显性和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同时,要注意思维的逻辑程序,先答什么,后答什么,都要想清楚。如果是一材多问的题目,对解题思路的要求则更高,因此要重视解题思路的培养。 (2)主题中外链接式材料解析题的一般解答思路:第一,依据材料信息,围绕主题,准确判断和迁移所学知识。合理的迁移对于解答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根据主题涉及的问题,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其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第二,根据材料反映的现象,运用全球史观,适当进行中外链接,将中国的历史现象置于世界大背景下分析理解认识。第三,紧扣考查主题,注意历史现象发生历史阶段的特征,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如例题就属于主题链接式材料解析题,需要注意中外知识的链接,从不同角度思考回答。 纵横比较型材料解析题 纵横比较分析类材料解析题是命题者以两则以上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事物、历史现象或历史不同人物的材料,要求考生通过对照、比较,分析背景,判明异同,评论得失,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探究历史发展的共同性和特殊性的一种题型;同时也是体现了主题考查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014·课标全国Ⅰ卷,T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农民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理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 。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两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审明立意◆本题以文字材料为载体,以明代宋应星与牛顿的科学成就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科技与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不同特点、原因及影响的分析、比较及认识。 ◆审清设问◆(1)特点(宋应星、牛顿两人科技成果);背景(宋应星、牛顿两人科技成果)。(2)原因(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 ◆信息内涵◆(1)材料一:宋应星个人简历及科学成果。(2)材料二:牛顿个人品质、科学成就及影响。 ◆解答方式◆(1)指出(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2)分析(据材料或者材料分析归纳历史结论,含有阐述、说明之意 )。 ◆定位知识◆(1)明代(时间范畴)、宋应星与《天工开物》(内容范畴)。(2) 17、18时间(时间范畴)、牛顿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或牛顿三大定律(内容范畴)。 ◆答案来源◆(1)材料一有效信息的获取;调动明代社会背景与古代中国科技的相关知识、牛顿生活的社会背景及近代科技成就。 (2)材料一、二有效信息的判断;迁移明代与同时期西方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知识,结合科学技术是否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原理综合分析。 [答案] (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运用“审读、判点、比较、归纳”四步法解答。 (1)“审读”:阅读题干材料 ,明确材料叙述历史现象或主题,确定求答比较对象和方向。 (2)“判点”:根据设问,阅读材料,设置两个历史现象的分析比较点,分析其异同点,注意前者对后者其继承与发展的要点。 (3)“比较”:从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性质、影响、评价等方面寻找历史的共同性与特殊性,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 (4)“归纳”:根据图文信息,紧扣设问,关联所考主题知识,归纳符合题意的答案。 评述、说明类开放性解析题 观点评述(说明)型材料解析题,是开放性探究题目的一种类型,也是类似于历史论文型的开放性题目,就是命题者运用一段或几段材料,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判断材料中的几种观点支持哪一种或者 判断其正确与否,试题也没有明确的答案,只是提出评分参考意见的试题。其特征具有开放性、独特的角度;对有关历史知识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考查;其答案一般具有非唯一性和不确定性,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并且允许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考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对考生创新精神的考查。 (2017·课标全国Ⅲ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审答模板]本题为开放性主题阐释型 材料解析题,解答可以从以下三步骤进行。 第一步:审设问:(1)知识角度:学者对近代中国近代化的演变史实的认识。 (2)设问角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3)设问限定: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第二步:审材料:(1)关键信息:“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2)关联教材: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第三步:列思路:(1)“是什么”:依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拟定论题:材料反映了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西方文明给中国造成了冲击,中国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 (2)“为什么”: 迁移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民族工业的发展、思想解放的潮流等相关史实,可选择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中的某一方面对中国相应的影响为题进行阐述。 (3)“怎么样”:迁移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史实及中国近代的抗争与探索的史实,围绕主题总结阐述,升华主题。 [答案] (略) 注意区分答题术语及解答技巧: (1)评述就是评论性叙述,偏重于叙述,主要是对历史现象从叙述的角度作概括归纳;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评价就是评定历史现象或人物的功过是非(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特指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与评论具有一致性,但评价偏重于结论。 (2)解答评述、评论、评价类设问题目,在分清设问方式的基础上,注意掌握以下原则:①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评价。如运用“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思想领域里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还要注意表达的要求,划分出不同阶段,归纳成不同的方面(肯定、否定)等。②运用一分为二评价法。坚持看问题的辩证性,同时需要坚持重点论,分清主次;掌握好评价的标准。这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准。③坚持阶段评价法:一是注意紧扣历史阶段特征;二是同一历史现象分阶段评价。注意将所评对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包括特定的时空范围,特定的时代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试题本身所限定的条件等。④主客观性评价法:即在具有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的历史进步性,或者主观目的与客观作用方面分析评价。 (3)关联评述论证:解题时,要从历史角度出发,注意“ 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特点,有据有理有情;呼吁正视历史,引以为训;要灵活运用正确的观点、方法,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要尽量围绕材料观点的判断,达到论点新、角度新,评论、论述恰到好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