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 A. 秦都咸阳 B. 唐都长安 C. 宋代东京 D. 明代苏州 2. 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一”。这一变化( ) A. 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C. 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3. 1624年英国制订《垄断法》,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给发明专利予以肯定。有学者指出,英国若无1624年的《垄断法》,那么“18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专利制度推动了技术创新 B. 政府利用法律保护个人的权益 C. 垄断法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 垄断法推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4. 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波兰则是400%.这种现象导致( ) A. 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 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C. 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D. 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5. 近代民族实业家的代表之一“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股。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 ) A. 在一战以后遭受外国资本打压 B. 在国共内战时期遭受国民政府搜刮 C. 在抗战时期遭受官僚资本排挤 D. 在解放战争时期遭受美国资本排斥 6. 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变化表明( ) A.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 B. 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 C. 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 D.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 1. “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中反映的运动( ) A. 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 B.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 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 D. 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 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3. 以下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长袍马褂 中山装、西装等 中餐 西餐 马车、轿子 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新式婚礼 A.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政治运动的推动 B. 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C. 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的政策 D.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4. 1996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2.1%,为30年来最低水平。1997年5月,美国失业率已降到4.8%,为1973年以来最低水平。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 B. 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 C. 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D. 没有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 1. 1929-1933年,胡佛任总统四年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37 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园增加了40%,森林面积扩大了250万英亩,1930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 ) A. 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对经济进行了大力度的全面干预 C. 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D. 实施的措施成效显著,解救了经济危机 2.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 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3. 1921年至1922年,苏联市场上纷纷涌现出一批私商,而且呈迅速发展之势。他们开始仅仅局限于市场和集市上的小宗交易,后来慢慢地经营范围也就扩大了。从事私商的人也是形形色色、各种各样:有工人、知识分子、退伍军人、旧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以及大量的家庭主妇。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 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商品货币流通 B. 苏联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 国家放弃了对贸易的全部垄断 D. 战时共产主义取消了公开的贸易 4. 2017 年2 月1 日(当地时间),英国议会下院授权首相特雷莎•梅启动“脱欧”程序。2017 年3 月29 日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英国“脱欧”由此迈出标志性一步。“脱欧”问题实质上反映了( ) A. 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矛盾激化 B.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中断 C. 主权让渡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D.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5.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件早已作古的事件,是一部讲述美元与英镑决斗的著作。历史再次走到了一个特殊时刻:今天人民币有能力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吗?世界如何重新建立一个国际货币新秩序?这些问题,人们阅读后都能找到答案。”这本书讲述的应该是(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 B. 马歇尔计划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世界贸易组织 1.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强调的是( ) A. 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国君以德治国 B. 法律应当由进德高尚的君子制定 C. 执法者素质是有效实施法治的关键 D. 执法时应将君子与小人区别对待 2.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 A. 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 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 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 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3. “因念圣人此处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说明王阳明( ) A. 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心中 B. 主张圣人之道就是天理 C. 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思想 D. 提出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4. 顾炎武在《日知录·周室班爵禄》中说:“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这一主张( ) A. 强调了爵禄制度的合理性 B. 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 继承发展先秦的民本思想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5.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 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6. 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4 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这反映出古希腊( ) A. 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 B. 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 C. 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 D. 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 1. 苏格拉底针砭时弊、批判雅典政治领袖,雅典陪审法庭通过民主程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临刑前,苏格拉底说:“我是被国家判决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应有的效率和权威。”材料最能说明( ) A. 公民普遍参与政治导致权力泛滥 B. 苏格拉底的反叛精神和蔑视法律的态度 C. 雅典政治民主是法律公正的保障 D. 苏格拉底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的局限 2. 一历史故事中的主人公猗思梦达(郡主)恋上了自家仆人,其父发现后暴跳如雷。猗思梦达却宁死不屈,愤然驳斥:“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 A. 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 B.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主张 C. 宗教改革王权至上的思想 D.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精神 3. 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但此后,他一改原有的主张,积极推行用德语传教,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这一变化( ) A. 彰显反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B. 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 C. 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 D. 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 4. 《鲁滨逊漂流记》是l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 A. 人文主义者要求现世享受的精神 B. 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C. 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D. 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8分)工业革命,一方面创造很多奇迹,一方面带来很多问题,如环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三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据材料一,分析引起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 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8分)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并指出英国政府治污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10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6世纪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到16世纪西方人开始由海上侵入中国,这1000年是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空前稳定的时期。然而,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种稳定既是好事,又是坏事。说它是好事,是因为比较起世界上其他任何社会。中国社会在这1000年中向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物质利益和心理安全感。说它是坏事,是因为中国是如此成功和舒适,以致它虽未完全停滞不前,但却相应地保持不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稳定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8.(20分)《中国梦——民主路》解说词中说:“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已超越了传统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旧民本思想,开始走向民主、民治的新民本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民本思想,就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将民众视为安邦治国根本的政治学说,是一种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学说。它重视、承认民众在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民本思想不但没有撼动专制政治,反而加固了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天爱民,并把履行爱民的任务交给了地上的君王;君王是天的代表,是“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君主要实现对全民的统治,就必须建立严密的等级制。君本民末是实实在在的,民贵君贱则是虚幻缥缈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启示》等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积极评议时政,对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了理论的升华,使其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摘编自《民本与民主的比较研究》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补救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中国文化概论》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体现。(6分) ⑵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末清初思想家对传统民本思想做出“升华”的表现,分析“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是中世纪末期产物”的原因。(10分) ⑶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4分) 2018年9月开学检测答案 1. C 2. D 3. D 4. B 5. C 6. C 7. B 8. B 9. D 10. C 11. C 12. D 13. A 14. C 15. A 16. C 17. A 18. A 19. C 20. D 21. A 22. D 23. B 24. B 25. B 26. (1)市场的不断扩大。(2分) (2)原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环保观念缺乏;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破坏环境。(3分) (3)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2分) (4)启示:依法治污;培养环保意识;加强政府监管;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3分,任答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27. 论题一:中国的空前稳定促进社会繁盛。 论述:政治上,中央集权加强,战乱较少。经济上,农业经济发达,农业产量和农产品的商品率提高;传统手工业技术先进,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城市发展,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商品经济繁荣,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思想文化上,儒学复兴,理学兴盛,科举制度富有活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综上所述,稳定促进农耕文明高度繁荣,国力强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论题二:中国的空前稳定导致社会停滞不前。 论述:政治上,皇权不断加强,专制统治强化导致富有活力的制度走向僵化,如科举制度。经济上,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仅在江南地区稀疏出现;明清时期闭关自守,对外贸易得不到发展。文化上,八股取士相大兴文字狱束缚人们的思想,科技大多停留在前人经验的总结,缺乏创新,没有起到促进中国社会形态发生质变的作用。综上所述,稳定导致固守农耕文明,缺乏创新,导致近代礼会发展落后。 论题三:变与不变是中西方国力易位的关键。 论述:明朝中后期,中国仍同守农耕文明,强化君主专制,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思想文化专制进一步加强、科技缺乏创新,推行“海禁”政策,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制约了新经济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衰弱。而同时期的西方国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冲破了教会神学的束缚,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西方列强国力日益强大。综上所述,固守农耕文明,缺乏创新,终究抵挡不住新兴工业文明的冲击,导致中西方国力易位。 论题四:中国的空前稳定一方面促进社会繁,另一方面导致社会停滞不前。 论述:综合第一、第二两个史实史实进行论证即可。 提出论题2分,论述10分。 28. (1)孔子的“仁”(或 “德治”);孟子的“仁政”“君轻民贵”;荀子的“君舟民水”。(6分) (2)表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限制君主权力;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6分) 原因:经济上,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理论上: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4分) (3)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