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ww.ks5u.com 历史试卷 ‎ ‎ 第Ⅰ卷 一、 选择题(共48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1.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汉朝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千耦其耘 D.铁犁牛耕 ‎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各国的税制改革 D.小农经济的出现 ‎3.从西周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代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西周政权被推翻  B.王权的加强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4.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5.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影响深远。这一耕作方式形成于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6.造成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7.据云梦秦简记载,中国粮食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 B.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 C.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厚 D.战乱不断减少,社会稳定 ‎8.浙江绍兴会稽山下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歌颂这位历史人物的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据《史记》记载,传说他“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这副对联歌颂的及《史记》里所盛赞的是 ‎ A.神农教民农耕   B.黄帝创制历法   C.尧舜禅让    D.大禹治水 ‎9.司马迁说:“‎ 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倾,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成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该材料反映了古代哪一工程在秦统一中的作用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坎儿井 D.大运河 ‎10.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 ‎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 ‎④主要是为了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脱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 B.丝绸 C.铁器 D.青铜器 ‎12.下列我国古代手工业成就中,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是 ‎①用灌钢法炼钢 ②用煤做燃料冶铁 ③丝织技术 ④瓷器烧制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一位听书人,身穿暖和的棉布衣服,手里把玩着粉彩蝴蝶鼻烟壶,吃着鲜嫩的熟玉米,津津有味地倾听评书《三国演义》。请推断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4.“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诗句描述的是 A.唐朝长安 B.北宋汴梁 C.元朝大都 D.明朝应天府 ‎15.唐代白居易在《朱陈村》诗中写到:“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下列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农业生产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B.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自然恬适 C.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D.小农经济不受封建政府影响 ‎16.唐代诗人杜牧说:“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草市”的出现 A.突破了政府对商品交易地点的限制 B.促进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C.改变了城市中原有的坊与市的布局 D.促使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17.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商业繁荣的高峰期出现在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18.下列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说明封建社会进入盛世阶段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 D.受到明清王朝压抑而缓慢发展 ‎19.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使民间技术的传习也成为顽固的传统。直至当今各地仍有所谓“祖传秘方”的说法。产生这种传习方式的原因是 A.为避免技术竞争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B.手工业发展促使专利保护意识增强 C.商品流通领域形成了市场垄断现象 D.政府引导社会力量重视工商业发展 ‎20.“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在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北魏至唐前期朝 D.明清时期 ‎21.古罗马普林尼在其《自然史》中写道:“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材料反映出 A.当时中国与罗马有直接贸易往来 B.苏州是当时著名丝织业中心 C.中国的丝织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当时罗马朝廷生活奢侈腐化 ‎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23.南安一中的学生在进行《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的研究性学习中,有位学生搜集到这么一则材料:“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下列与该现象说法一致的是 A.日中而市,交易而退 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24.清朝雍正帝说:“凡士农工商,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与这段话意思相符的是 A.抑农经商 B.贱农重商 C.重农抑商 D.工商皆本 ‎25.宋朝某人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这段话反映了 A.重视商业的作用 B.提倡重农抑商 C.重视农业的作用 D.提倡农商并重 ‎26.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仍坚持“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昏庸的政府 B.封建经济占支配地位 C.抵御外来侵略 D.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 ‎27.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 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人口压力过大 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 ‎ 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28.下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关于该广告发布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①广告反映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②广告发布时孙文已经逝世 ‎③广告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④广告反映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对民族工业的推动作用 ‎⑤广告反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③④⑤ ‎ D.① ②③⑤‎ ‎29.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发展最为迅速的民族工业是 ‎ A.船舶修造业 B.面粉业 ‎ ‎ C.纺织工业 D.钢铁采冶业 ‎30.下面是1921年和1936年中国部分近代工业品产量比重变化图。图中的信息说明 ‎ ‎ ‎ A.国民经济比例趋向了平衡 B.国家重点发展了民生经济 C.重工业经济有了较大提高 D.中国工业近代化有所发展 ‎31.下表是1901—1911年中国各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情况 门类 纺织业 缫丝业 面粉业 火柴业 水电业 机器业 矿冶业 新增数量(家)‎ ‎82‎ ‎70‎ ‎53‎ ‎28‎ ‎60‎ ‎20‎ ‎73‎ 新增资本(万元)‎ ‎1332‎ ‎556.9‎ ‎786.8‎ ‎130‎ ‎3813‎ ‎352.1‎ ‎2272.9‎ 表格中各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情况说明 A.民族工业仍以轻工业为主 B.民族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C.近代工业的结构日趋平衡 D.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极为困难 ‎32.下表为19世纪前半期中国主要农副产品茶、丝的出口变化统计情况。这表明 A.对外贸易给国家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B.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自然经济对外国经济的依赖性增强 D.中国茶丝受到西方国家的普遍好评 ‎3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二三十年代 ‎3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1912—1919年和1927—1936年两个阶段都出现了较迅速的发展。这两个阶段能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 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中提倡国货 D.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35.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的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南沿岸的部分高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刻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为持久抗战作出了贡献 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彻底粉碎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36.下表为1840年前、1894年国产粮食商品量、值估计,这从侧面反映出 国产粮食商品量 国产粮食商品值 亿斤 占产量(%)‎ 万两 ‎1840年前 ‎20‎ ‎10.0‎ ‎1553‎ ‎1894‎ ‎372.5‎ ‎15.8‎ ‎37250.0‎ A.农业生产有了长足进步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C.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37.下面是1920—1949年中国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生产技术的更新缓慢 B.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C.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 D.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 ‎38.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这一现象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中法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后 ‎39.下表反映了1912—1921年我国民族工业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A. 轻工业发展较慢 B.地区分布失衡 C.重工业发展较快 D.工业结构比例失调 ‎40.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因此他 A.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 B.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C.在无锡创办保兴面粉厂 D.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41.“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促进了重庆地区的工业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而来不及内迁的民族工业则被日军霸占、或被战争所毁。”这一状况发生于 A.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B.一战期间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的外部条件是 A.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 C.“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D.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控制 ‎43.1931年10月5刊登在《申报》上的美丽牌香烟广告,分别有以下文字:“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有美皆备,无丽不臻”、“请国人注意东北形势”、“外辱日亟”,并配有香烟的图案和东北地图。这表明 A.列强经济侵略的重心在东北地区 B.广告体现商人爱国情感 C.中国民族卷烟业的发展异常艰难 D.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 ‎44.《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公司)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这一现象出现的国内因素是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45.近代中国的问题千头万绪,但论其主题,就是中国能否从农业文明中走出,从传统中走出,重建合乎世界潮流趋势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化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46.江南圣地,钟灵神秀,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曾人才辈出,下列三位在我国近代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们的共同之处有 ‎①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②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7.在中国大地上,出现近代机器生产的企业先后顺序是 ‎①洋务企业 ②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③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④外商企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48.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这“三次热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不包括 A.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B.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C.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 ‎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49.(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1)材料一中机户和工匠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2分)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2)材料二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现象?(2分)这种经济现象的特点是什么?(4分)‎ ‎ (3)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2分)对前面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出的经济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4分)‎ 50.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图2‎ ‎ 有人说,欣赏《清明上河图》“恍然如入汴京(东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石渠宝笈三编》‎ 材料二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浮现……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1)说明材料一中图1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4分)‎ ‎(2)从材料一图2、图3中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4分)‎ ‎51.(22分)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过程历经沧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6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1865年由英商佛南于创办耶松船厂于上海虹口。… …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5%,第二年即升至21%。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批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摘自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材料二 下图为1913、1919年轻工业、重工业生产发展情况表 材料三 ‎ (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 ‎——陈安吉主编《名人与南京》‎ ‎(1)上海发昌机器厂的性质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一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永利铔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6分)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6分)‎ 历史试卷 ‎ ‎ 第Ⅰ卷 一、 选择题(共48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1.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汉朝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D )‎ 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千耦其耘 D.铁犁牛耕 ‎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B )‎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各国的税制改革 D.小农经济的出现 ‎3.从西周时期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代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C )‎ A.西周政权被推翻  B.王权的加强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4.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C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5.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影响深远。这一耕作方式形成于( B )‎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6.造成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B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7.据云梦秦简记载,中国粮食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B )‎ A.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 B.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 C.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厚 D.战乱不断减少,社会稳定 ‎8.浙江绍兴会稽山下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歌颂这位历史人物的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据《史记》记载,传说他“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这副对联歌颂的及《史记》里所盛赞的是( D )‎ A.神农教民农耕  B.黄帝创制历法    C.尧舜禅让    D.大禹治水 ‎9.司马迁说:“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倾,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成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该材料反映了古代哪一工程在秦统一中的作用( B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坎儿井 D.大运河 ‎10.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B )‎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 ‎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 ‎④主要是为了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脱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 )‎ A.瓷器 B.丝绸 C.铁器 D.青铜器 ‎12.下列我国古代手工业成就中,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是( D )‎ ‎①用灌钢法炼钢 ②用煤做燃料冶铁 ③丝织技术 ④瓷器烧制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一位听书人,身穿暖和的棉布衣服,手里把玩着粉彩蝴蝶鼻烟壶,吃着鲜嫩的熟玉米,津津有味地倾听评书《三国演义》。请推断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D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4.“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诗句描述的是( A )‎ A.唐朝长安 B.北宋汴梁 C.元朝大都 D.明朝应天府 ‎15.唐代白居易在《朱陈村》诗中写到:“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下列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D )‎ A.农业生产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B.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自然恬适 C.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D.小农经济不受封建政府影响 ‎16.唐代诗人杜牧说:“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草市”的出现( A )‎ A.突破了政府对商品交易地点的限制 B.促进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C.改变了城市中原有的坊与市的布局 D.促使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17.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商业繁荣的高峰期出现在( C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18.下列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说明封建社会进入盛世阶段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 D.受到明清王朝压抑而缓慢发展 ‎19.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使民间技术的传习也成为顽固的传统。直至当今各地仍有所谓“祖传秘方”的说法。产生这种传习方式的原因是( A )‎ A.为避免技术竞争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B.手工业发展促使专利保护意识增强 C.商品流通领域形成了市场垄断现象 D.政府引导社会力量重视工商业发展 ‎20.“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在( A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北魏至唐前期朝 D.明清时期 ‎21.古罗马普林尼在其《自然史》中写道:“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材料反映出( C )‎ A.当时中国与罗马有直接贸易往来 B.苏州是当时著名丝织业中心 C.中国的丝织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当时罗马朝廷生活奢侈腐化 ‎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B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23.南安一中的学生在进行《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的研究性学习中,有位学生搜集到这么一则材料:“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下列与该现象说法一致的是( D )‎ A.日中而市,交易而退 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24.清朝雍正帝说:“凡士农工商,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与这段话意思相符的是( C )‎ A.抑农经商 B.贱农重商 C.重农抑商 D.工商皆本 ‎25.宋朝某人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这段话反映了(D)‎ A.重视商业的作用 B.提倡重农抑商 C.重视农业的作用 D.提倡农商并重 ‎26.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仍坚持“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B )‎ A.昏庸的政府 B.封建经济占支配地位 C.抵御外来侵略 D.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 ‎27.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人口压力过大 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 ‎ 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28.下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关于该广告发布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广告反映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②广告发布时孙文已经逝世 ‎③广告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④广告反映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对民族工业的推动作用 ‎⑤广告反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③④⑤ ‎ D.① ②③⑤‎ ‎29.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发展最为迅速的民族工业是( C )‎ ‎ A.船舶修造业 B.面粉业 C.纺织工业 D.钢铁采冶业 ‎30.下面是1921年和1936年中国部分近代工业品产量比重变化图。图中的信息说明 ( D )‎ ‎ ‎ A.国民经济比例趋向了平衡 B.国家重点发展了民生经济 C.重工业经济有了较大提高 D.中国工业近代化有所发展 ‎31.下表是1901—1911年中国各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情况( C )‎ 门类 纺织业 缫丝业 面粉业 火柴业 水电业 机器业 矿冶业 新增数量(家)‎ ‎82‎ ‎70‎ ‎53‎ ‎28‎ ‎60‎ ‎20‎ ‎73‎ 新增资本(万元)‎ ‎1332‎ ‎556.9‎ ‎786.8‎ ‎130‎ ‎3813‎ ‎352.1‎ ‎2272.9‎ 表格中各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情况说明 A.民族工业仍以轻工业为主 B.民族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C.近代工业的结构日趋平衡 D.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极为困难 ‎32.下表为19世纪前半期中国主要农副产品茶、丝的出口变化统计情况。这表明( B )‎ A.对外贸易给国家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B.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自然经济对外国经济的依赖性增强 D.中国茶丝受到西方国家的普遍好评 ‎3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 A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二三十年代 ‎3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1912—1919年和1927—1936年两个阶段都出现了较迅速的发展。这两个阶段能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B )‎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 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中提倡国货 D.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35‎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的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南沿岸的部分高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刻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 )‎ A.为持久抗战作出了贡献 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彻底粉碎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36.下表为1840年前、1894年国产粮食商品量、值估计,这从侧面反映出( C )‎ 国产粮食商品量 国产粮食商品值 亿斤 占产量(%)‎ 万两 ‎1840年前 ‎20‎ ‎10.0‎ ‎1553‎ ‎1894‎ ‎372.5‎ ‎15.8‎ ‎37250.0‎ A.农业生产有了长足进步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C.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37.下面是1920—1949年中国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 )‎ A.生产技术的更新缓慢 B.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C.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 D.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 ‎38.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这一现象开始于( A )‎ A.鸦片战争后 B.中法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后 ‎39.下表反映了1912—1921年我国民族工业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D )‎ A. 轻工业发展较慢 B.地区分布失衡 C.重工业发展较快 D.工业结构比例失调 ‎40.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因此他( D )‎ A.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 B.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C.在无锡创办保兴面粉厂 D.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41.“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促进了重庆地区的工业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而来不及内迁的民族工业则被日军霸占、或被战争所毁。”这一状况发生于( C )‎ A.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B.一战期间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的外部条件是( D )‎ A.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 C.“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D.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控制 ‎43.1931年10月5刊登在《申报》上的美丽牌香烟广告,分别有以下文字:“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有美皆备,无丽不臻”、“请国人注意东北形势”、“外辱日亟”,并配有香烟的图案和东北地图。这表明( B )‎ A.列强经济侵略的重心在东北地区 B.广告体现商人爱国情感 C.中国民族卷烟业的发展异常艰难 D.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 ‎44.《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公司)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这一现象出现的国内因素是( C )‎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45.近代中国的问题千头万绪,但论其主题,就是中国能否从农业文明中走出,从传统中走出,重建合乎世界潮流趋势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化开始于( B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46.江南圣地,钟灵神秀,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曾人才辈出,下列三位在我国近代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们的共同之处有( B )‎ ‎①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②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7.在中国大地上,出现近代机器生产的企业先后顺序是( C )‎ ‎①洋务企业 ②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③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④外商企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48.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这“三次热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不包括( A )‎ A.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B.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C.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49.(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1)材料一中机户和工匠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2分)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雇佣关系。(2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分) (2)材料二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现象?(2分)这种经济现象的特点是什么?(4分)‎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2分) 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封闭性、分散性、稳定性、脆弱性(每点1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得满分4分) (3)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2分)对前面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出的经济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4分)‎ 重农抑商(2分) 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2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 ‎50.(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2‎ ‎ 有人说,欣赏《清明上河图》“恍然如入汴京(东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石渠宝笈三编》‎ 材料二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浮现……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1)说明材料一中图1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4分)‎ 长安,唐代。‎ ‎(2)从材料一图2、图3中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突破“坊”“市”制空间限制;突破“坊”“市”制时间限制;出现专门市场。(如答商业活动繁荣也可)‎ ‎(3)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4分)‎ 商人群体形成;工商业市镇兴起。‎ ‎51.(22分)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过程历经沧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6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1865年由英商佛南于创办耶松船厂于上海虹口。… …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5%,第二年即升至21%。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批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摘自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材料二 下图为1913、1919年轻工业、重工业生产发展情况表 材料三 (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 ‎——陈安吉主编《名人与南京》‎ ‎(1)上海发昌机器厂的性质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一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4分)‎ 性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分)‎ 条件: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4分)‎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永利铔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6分)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6分)‎ 条件:国民政府鼓励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币制改革、提倡国货运动、实业救国思潮。(6分)‎ 因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民众及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热情、政府的决策。(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