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级历史科试题 一、 单选题 (共60分)‎ 1、 宋朝规定:“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房亲着价不尽,亦任就得价高处交易。”(《宋刑统》卷13)这说明宋朝(  )‎ A. 田业买卖还会受到家族宗族势力的干预 B. 执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 买方完全可以根据个人自由意志买田业 D. 朝廷对民间土地买卖管理较弱 ‎2、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广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业手工业发展 B.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 C. 大一统局面形成 D. 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3、“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该现象出现于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满载美国货的“中国皇后号”帆船,经过长途航行到达中国后,又把中国土特产带回美国,中美贸易从此开始。到达中国后该货船最有可能停泊的城市是(  )‎ A.泉州 B.广州 C.南京   D.上海 ‎5、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表明他(  )‎ A. 注重提升公民素质 B. 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C. 不满雅典民主现状 D. 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 ‎6、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师徒关系,以下关于他们两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都是人文主义思想家 B. 都注重对人类自身的研究 C. 都属于智者学派 D. 后者对前者非常尊重,但不盲从 ‎7、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 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 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 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 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8.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这些共通之处包括(  )‎ ‎①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②伸张个性,追求自由 ‎③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④遵从理性,反对权威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9、《秦律・金布律》规定:“布袤(长)八尺、福(幅)广二尺五寸。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 不行(流通)。”这反映了当时( )‎ A. 秦朝推行严刑酷法 B. 严禁商品自由流通 C. 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D. 政府统一产品标准 ‎10、唐朝薛元超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不得修国史。”宋代蔡襄则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A. 科举制的产生瓦解了门阀制度 B. 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观念 C. 唐宋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D. 唐宋开放的社会风气已然形成 ‎11、1914年12月《新闻报》发表题为《急起直追》的一幅漫画,画面描绘了一艘出洋远航、满载货物的帆船.货物上写着“国货出口”,被“欧风”吹起的船帆,正促使帆船加速前进以追上前面冒着烟的货轮。作者旨在表达( )‎ A. 辛亥革命促进国货出口 B. 民族工业因欧战快速发展 C. 交通工具使国货落后西方 D.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 ‎12、下图为1949至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统计表,据此可以推知( )‎ 年份项目 ‎1949年 ‎1957年 工农业产值(亿元)‎ ‎466‎ ‎1241‎ 粮食(亿吨)‎ ‎1.1‎ ‎1.95‎ 钢(万吨)‎ ‎15.8‎ ‎535‎ A.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 三大改造奠定工业化基础 C. 经济建设片面强调钢产量 D. 农业技术出现革命性进步 ‎13、罗斯福在竞选时提出,关心“那些经济金字塔底被遗忘的人们”,新政时建立了“更合理更明智地分配国民收人”的一系列救济法。其主要原因是( )‎ A.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成效显著 B. 福利制度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 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 为保障民生而转变政府职能 ‎14、下表是1950年和1957年美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关于出口贸易和国际储备所占世界份额的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美国 欧洲经济共同体 世界贸易出口比例 世界储备份额 世界贸易出口比例 世界储备份额 ‎1950年 ‎16.7%‎ ‎49.9%‎ ‎15.4%‎ ‎6.1%‎ ‎1957年 ‎13.7%‎ ‎15.7%‎ ‎28.8%‎ ‎32.5%‎ A. 美国经济实力日益下降 B. 西欧重建工作已经完成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D. 国际货币体系开始解体 ‎15、一个国际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与运行,体现出“南北共存性”“一国主导性”“经济互补性”‎ 等特征,该经济组织的标志是 ( )‎ ‎ ‎ ‎16、春秋战国时,社会上出现特殊群体——游侠、游士,他们是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的士阶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形成尚武重义轻死的侠义之风。促成这群体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度被破坏 B.争霸战争导致尚武精神的兴盛 C.儒家的重义传统观念得到弘扬 D.兼爱思想促进侠义品格的形成 ‎17、学者李泽厚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關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B.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C.二程倡导“格物致知 D.顾炎武宣扬“经世致用”‎ ‎18、对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理解,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 A.在学习研究中探索自然界万物发展变化的道理 B.通过实际接触研究认识事物的客观真理 C.通过接触事物体认知知识、感知理并融会贯通 D.通过实践得出真知 ‎19、宋明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还是“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其出发点都是( )‎ A.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探究宇宙万物本原 C.吸收佛道思想精髓 D.实现儒学的哲学化 ‎20、黄宗羲认为,君主“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并且更“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其历史意义是( )‎ A.尖锐揭露封建制度是天下之大害 B.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C.号召人民使用暴力推翻封建制度 D.否定了“家天下”行为的合法性 ‎2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是( )‎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是理 C.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D.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22、普罗塔格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是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 )‎ A.资产阶级的本质 B.封建主义的本质 C.人文主义的本质 D.启蒙运动的本质 ‎23、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 ‎①儒家学派 ②墨家学派 ③苏格拉底学派 ④智者学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则强调“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较之前者,后者( )‎ A.肯定了人的价值与地位 B.把人作为研究的主体 C.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D.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 ‎25、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 )‎ A.秦始皇 B.隋文帝 C.汉武帝 D.唐太宗 ‎2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 )‎ A.吸收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儒家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27、“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遭到训斥,“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这主要反映了( )‎ A.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 B.汉家制度往往用儒学包装法治思想 C.汉宣帝不再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 D.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一落千丈 ‎28.古希腊某思想家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感觉,感觉就是知识,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下列体现该思想的名言(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D.“万物皆有水而生成”‎ ‎2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的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亚非会议 C.万隆会议 D.南非会议 ‎30、下列关于抗战胜利意义的评述,不恰当的是( )‎ A.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面两幅图片为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 材料二:“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赦罪或全部免罚。 ——摘自“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在(宗教改革)不长的时间后,1581年7月,新教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荷兰共和国,紧跟其后的英国清教徒(基督新教中加尔文主义者)在1649年将查理一世推上了断头台,成立了共和国,1688年经过光荣革命,迎来了新教国王,实行了“君主立宪”的宪政体系。……1620年为反抗宗教压迫而逃往北美的清教徒,在大洋彼岸建立了自己的家园。1776年,缔造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 意大利从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四分五裂,在1870年才成为一个统一的王国。1946年才成立民主共和国。法国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却出现了一个混乱不堪、草菅人命、革命恐怖和专政暴力为特征、令文明世界非常尴尬的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出现了革命专制、君主立宪、恐怖统治、自由共和等多种政体,最后以拿破仑的军事独裁、帝制告终。1848年建立了短暂的第二共和国,1870年才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第三共和国。‎ ‎——摘编自曼德《中国需要的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精神》‎ ‎(1)概括材料一中两幅作品的共同特点。‎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4)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鸣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方且割万有,专己私,侈身臂,矜总持,不纵以权,不强其辅,则所以善役天下而救其祸者,荡然无所利赖。 ——王夫之《黄书》‎ 材料四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 ‎(2)针对材料一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理由是什么?‎ ‎(3)材料三中王夫之实际上是否定了当时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 ‎(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三者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材料四,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产生这种进步思想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评价。‎ 一、选择题(每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B C C D A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B C D A B C A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A C C C B A A C ‎ ‎ ‎31.【答案】(1)取材于宗教故事;突出了人文主义的的特征。‎ ‎(2)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提倡因信称义。‎ ‎(3)二者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产物;前者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为后者奠定了基础,后者则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 ‎(4)观点: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更有利于促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看法:作者的观点有失偏颇,因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解析】第一问只要能判断出两幅画的时代即可解答。第二问从“九十五条论纲”可知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第三问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联系,比较简单。第四问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要发生地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来判断其对民主政治的贡献,应该了解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虽然和思想解放有关系,但肯定不是决定因素,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 ‎ ‎32.(1)观点:抨击君主专制。‎ ‎(2)方法:分天子之权,实行“众治”;理由:集权导致混乱;天下之大,非人君所能独治 ‎(3)家天下、世袭等级制、中央集权制。‎ ‎(4)共同:抨击君主专制;‎ 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评价:积极: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为反对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消极:提不出新社会方案,思想不完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