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B. 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 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 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作用的掌握。B、C两项不符合史实,A、D两项比较,D项是A项的组成部分之一,A项更能反应材料的内容,选A。‎ ‎2. 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实质是 A. 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不断交往的过程 B. 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C. 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D. 中原先进文化向边疆扩展的过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实质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因为各少数民族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落后与汉族政权,所以在融合过程中其实就是自身封建化的过程。A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不断交往的过程是含义;B项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是在社会生化方面的表现;D项中原先进文化向边疆扩展的过程也是表现而非实质,故此题选C项 考点: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实质 点评:对于民族融合这一考点,除知道其实质外,民族融合的方式也是常考点,①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②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联系更加密切。③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④各族间的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于民族融合。⑤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3. 春秋后期鲁国“履亩而税”产生的最深刻社会影响是 A. 巩固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B. 有利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 增加了周天子的财政收入 D. 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春秋后期鲁国“履亩而税”,即鲁国实行“初税亩”税收制度,它的实施实际上是公开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可巩固了鲁国的霸主地位、有利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增加了的财政收入,但并不是深刻社会影响;最深刻社会影响是社会的变革,即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土地私有制经济兴起,故排除AB项,D项正确,而C项“周天子”之说错误。正确选项为D。‎ 考点:春秋战国各国的改革 点评:本题结合时代特点即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可得出答案。‎ ‎4. 下列关于日本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说法有误的是 A. 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属统治阶级 B. 幕府与藩国并存 C. 士、农、工、商属被统治阶级 D. 强化统治,巩固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知识,17世纪德川家族建立幕府统治,是幕藩体制,建立了等级森严地封建等级制度,即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和商,而士包括将军、大名、武士,而它们属统治阶级。故ABD项说法正确,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背景 ‎5. 图再现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实质上是 A. “塞私门之请”‎ B.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C. 承认土地私有 D. 实行“田里不鬻”原则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图片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开阡陌,废井田的主张,实质上是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故选C。A项是说的商鞅变法的公正。B项说的是政治方面,实行县制;D项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原则,不许买卖土地。‎ 考点:商鞅变法 点评: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商鞅变法在推动秦国的富强、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涉及到商鞅变法的措施、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6. 梭伦改革的积极作用有 ‎①从根本上解决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②大大促进了雅典农工商业的发展 ‎③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④解除了雅典平民沦为奴隶的威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项说法明显错误,梭伦改革只是缓解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并没有根本上解决。因此①错误,从而排除AD项;梭伦改革大大促进了雅典农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废除债务奴役制,解除了雅典平民沦为奴隶的威胁,这些都产生了积极地作用。故选B。‎ 考点:中外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改革的作用 ‎7. 下列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实现富国强兵是其基本出发点 B. 其改革从根本上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C. 改革彻底解除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D.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内忧外患,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实现富国强兵是其基本出发点;其改革从根本上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因而其变法的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因此A、B、D 三项均符合史实,C 项说法明显不合史实。故选C。‎ 考点:王安石变法 点评:王安石是在北宋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的情况之下进行的,主要内容就是理财上。包括: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但是遭到了大官僚的抵制最终失败。‎ ‎8. 商鞅之死是悲惨的,其悲惨结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B. 变法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 商鞅本人具有天资刻薄的性格 D. 变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商鞅之所以出现悲惨的结局,在于变法从根本上触犯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故选A。B项说法不准确,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但是新法并未废除;C项不是主要的原因,只是说的个人原因;D项说法错误,商鞅变法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 考点:商鞅变法 点评:商鞅虽死,新法不灭,商鞅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场改革能否成功,有许多因素必不可少。最根本的是看这场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社会的进步,阻碍历史潮流的改革必然是以失败告终;同时改革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统治者的支持、方法策略等。‎ ‎9.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这段史料可以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鞅变法的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等 ‎②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 ‎③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④商鞅变法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商鞅变法处在一个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使变法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不可能是一场彻底的变法改革,②错误,排除;排除所有含②的选项,所以B正确。‎ 点睛:历史语言表述应当准确、严谨,语言表述过于绝对的容易犯错误,如本题中“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最彻底”表述欠妥。‎ ‎10.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说明宋朝 A. 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十分激烈 B.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激烈 C.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十分激烈 D. 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十分激烈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王安石变法主要是因为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导致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和王安石同属于统治阶级,他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所以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说明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激烈,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王安石变法 点评: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是常考点。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原因: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失去宋神宗的支持;新法推行中的缺陷,执行过程中的用人不当,引起民众不满 ‎11.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19世纪末日本对外扩张事件,正确的是 ‎①打开朝鲜的门户 ‎②吞并琉球 ‎③侵略中国台湾岛 ‎④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A. ①③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②③①④‎ ‎【答案】C ‎【解析】1876年《江华条约》的签订日本打开朝鲜的门户,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故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都是③①②④,故选C。‎ ‎1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①制定官吏傣禄制,严惩贪污 ‎②设立三长制 ‎③迁都洛阳 ‎④移风易俗,推行汉化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内容——俸禄制、三长制、迁都、汉化,是一个非常容易的问题,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13. 下列关于德川幕府实行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幕府的统治 B. 按身份等级确定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C. 工商业者大都住在城市,但仍受歧视 D. 天皇、将军、大名、武士都属于“士”这一等级 ‎【答案】D ‎【解析】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士是统治阶级,上至将军、大名,下至一般武士,都属于“士”这一等级,天皇是第一等级,天皇不属于“士”,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AB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14. 甲午战争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这反映了维新派的教育理念是 A. 培养人才 B. 开启民智 C. 普及科学 D. 废除八股 ‎【答案】B ‎【解析】从材料“教育……当下达于民……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可看出维新人士主张对全体国民进行教育,这样才能提高国民的参政意识,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题意。‎ ‎15. 新政的推行,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主要原因是 A. 维新志士要推翻君主制 B. 新政法令要推翻清政府统治 C. 新政法令损害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D. 新政反映了人民的反帝要求 ‎【答案】C ‎【解析】改革的推行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主要原因是改革法令损害了旧势力的利益,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符合基本史实,故ABD排除。‎ ‎16.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A. 烈士精神 B. 种族成见 C. 浪漫性格 D. 厌世心态 ‎【答案】A ‎【解析】通过谭嗣同的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有之,请从嗣同始”,表明了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的烈士精神,A正确;B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点睛:根据关键信息“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有之,请从嗣同始”结合谭嗣同的事迹分析解答即可。‎ ‎17. 下列不属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的是 A. 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B. 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C. 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D. 英国入侵埃及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核心史实的记忆与理解能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让埃及盛极一时,但是埃及对外扩张带来的国内阶级矛盾、国外的利益矛盾,加之改革本身就未能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制生产关系,导致改革最终失败,英国入侵埃及不是其失败的原因,故D项符合题意。‎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默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原因 ‎18. 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 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 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 C. 否定了科举制度 D. 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王安石变法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采取措施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等。分析各选项,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故选B。A项和材料明显无关;C项错误,王安石只是改变考试的内容,并未否定科举制度;D项错误,王安石关于科举选官制度遭到大官僚的反对而失败。‎ 考点:王安石变法 点评:王安石变法主要是在理财方面,但是在其它方面也是有所涉及。主要变现为强军和选官制度上。在选官制度上反对北宋的恩荫制,主张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物,但是因为触动了大官僚的利益最终改革失败。‎ ‎19. 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精神,对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A. 商鞅变法 B. 孝文帝改革 C. 庆历新政 D. 王安石变法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畏”精神推行变法的是王安石,故选D;商鞅变法主要削弱贵族特权,排除A;孝文帝改革没有削弱大地主特权,排除B;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不符合“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排除D。‎ ‎20. 下列各项,说明俄国农奴在摆脱人身依附关系方面不彻底性的是 A. 地主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分给农民 B. 保留了农民对于地主所承担的劳役地租 C. 农民需付高额的现金才能真正获得土地 D. 地主控制的村社束缚农民的自由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判断。本题考查的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的认识。题干中要求“摆脱人身依附”方面的,AC项属于对农民经济上的剥削,B项是有条件的保留。D项是最不彻底的改革,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农奴制改革·内容 ‎21.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A. 实行均田制 B. 与汉族通婚 C. 迁都洛阳 D. 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一般从经济的角度来思考,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不属于根本性措施,排除;C项不属于根本性措施,排除;D项不属于根本性措施,排除。故选A。‎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概况 ‎22.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久就走上对外扩张之路,主要是因为日本 A. 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 B. 明治维新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C. 资本主义发展,国力提升 D. 明治维新时期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答案】C ‎【解析】ABCD都是日本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国力提升,是日本走上侵略扩张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故选C。‎ ‎【名师点睛】‎ 日本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这是走向对外扩张之路的决定性因素。‎ ‎23. 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 A. 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 B. 对外赔款量(单位:千万两)‎ C. 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 D. 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该数据在1895年后迅速上升并在1898年达到最高峰,之后急剧下降,‎ ‎20世纪初开始走向复兴,于1907年前后达到顶峰,之后又处于下降态势。C项,19世纪末,随着维新运动的兴起,强学会、保国会等政治团体大量出现;戊戌变法失败后,众多政治团体的活动进入低潮;20世纪初期,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同盟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不断涌现,但伴随着清政府的镇压和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的受挫,各革命团体处于在曲折中发展的状态;故C项正确。A项,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企业数量不可能在1898年和1907年达到最高值,排除。B项,1895~1911年间的对外赔款主要是指1895年《马关条约》和1901年《辛丑条约》的订立,与上图中两次高峰出现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状态,排除。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图表提取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的能力,关键是弄清曲线的变化趋势,参照曲线变化趋势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24. 宗教改革(英语:Reformation),开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中世纪末期,欧洲人民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是以“异端”的形式出现,根本原因是 A. 天主教教会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 天主教教会对人民的影响无处不在 C. 资产阶级早期力量比较弱小 D. 天主教教会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信息“中世纪末期,欧洲人民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是以 “异端”的形式出现”等反映了当时欧洲封建势力的强大,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故选C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资产阶级改革·宗教改革 ‎25.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明治政府强兵措施包括 a.实行义务兵役制 b.改进军备 c.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A. a B. ac C. abc D. bc ‎【答案】C ‎26. 梁启超说:“凡改革这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下列戊戌变法的措施中,兼有“除旧”和“布新”的是 A.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 裁撤冗员 C. 以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 D. 设立京师大学堂 ‎【答案】A ‎【解析】戊戌变法中的“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其中的“民”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因此兼有“除旧”和“布新”的特点。故答案为A项。裁撤冗员属于“除旧”,设立京师大学堂属于“布新”,C项不是戊戌变法中的措施,排除BCD项。‎ ‎27. 晚清一些仁人志士鼓吹“西学中源说”,梁启超也认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这说明“西学中源说”‎ A. 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 B. 有助于推动时人向西方学习 C. 为学习西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D. 受国人盲目排外旧观念的影响 ‎【答案】B ‎.................................‎ ‎28. 下表中两位历史人物的言论,共同指向王安石变法措施中的 人物 言论 王安石 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 苏辙 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以夺富民之利 A. 青苗法 B. 保甲法 C. 均输法 D. 市易法 ‎【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中的“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以邀倍息”“贷者常苦于不得”及“破富民以惠贫民”可知体现的是变法中的限制高利贷,由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的青苗法,故A项正确;保甲法是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闲时练兵战时入军,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均输法是政府设发运使,“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采购物资,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市易法是政府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29. “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在当时看来,“我”能做的应是 A. 改革上层建筑,发展资本主义 B. 解放农奴,给予土地 C. 进一步强化农奴制度,以巩固统治 D. 开办手工工场,以发展工商业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中可以看出,“我”是指亚历山大二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二世能做的应是解放农奴,给予土地;亚历山大二世其目的是维护其统治,故A项错误;C是目的,不是措施;D项与材料无关。所以答案选B。‎ 考点:历史上的改革回眸·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 ‎【名师点睛】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特点:‎ ‎1.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措施,旨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扩大市场,巩固沙皇统治;‎ ‎2.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0. 明治维新前夕,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反对幕府将军的统治。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政权建设是明治政府一切举措的重中之重,维新势力打着‘尊皇’的旗号,把远离权力中心几个世纪之久的天皇重新抬出来。”日本维新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 A. 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 B. 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目标 C. 重建以天皇为首的专制统治 D. 借助中央王权推动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把“天皇重新抬出来”是为了结束封建专制的幕府统治,故A项正确; BD两项表述材料信息都不能反映,均排除;日本明治维新建立的是以天皇为首的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31.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孝公启用商鞅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其目的在强国,而非富民。随着改革的深化,秦国对全民、全军和经济的动员能力越来越强,席卷天下、并吞八荒的“秦国梦”正在一步步逼近。然而,任何一场改革,如果缺乏全民共识,不能构建上下认同的所谓“核心价值观”,要想“从胜利走向胜利”,结果可想而知。‎ ‎——王立新《商鞅改革何以为秦帝国灭亡埋下伏笔》‎ 材料三我给人民以恰好满足的权力,所得不短少也不多加,有权势有令人羡慕的财产的人,我劝告他们不要过分,我手持盾牌站稳,为双方挥舞,不容任何一方非法战胜。‎ ‎——梭伦 材料四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梭伦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2)材料二认为商鞅改革“为秦帝国灭亡埋下伏笔”,你是否赞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材料三梭伦为“不容任何一方非法战胜”相应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三、四体现了梭伦怎样的价值观?‎ ‎【答案】(1)措施:推行什伍连坐制度;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2)赞同。理由:商鞅变法法律残酷;并非富民,缺乏全民共识;焚烧诗书,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不赞同。秦朝灭亡是秦暴政导致的,与商鞅变法没有多大关系。‎ 理由: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推动了秦国的社会发展;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增强了国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3)措施:颁布《解负令》,取消债务奴隶,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确保经济上的独立;组建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使平民获得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按土地收入多寡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在维护贵族利益的同时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 ‎(2)价值观:崇尚正义、法制,试图采用法律的途径,以“不偏不倚”的中庸政策来调解社会矛盾。‎ ‎【解析】商鞅变法的措施据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等信息逐条归纳回答。‎ 第一小问属于开放题型赞同或者不赞同都要说出理由;第二小问理由赞同可以从商鞅变法中严刑峻法以及思想文化专制等角度回答;不赞同可以从富国强兵以及促进国家统一等角度说明回答。‎ 第一小问结合梭伦改革内容从政治、经济以及司法等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四中“无分贵贱,一视同仁”的信息从“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回答。‎ ‎17.(1)平民和贵族。措施:颁布《解负令》,取消债务奴隶,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确 保经济上的独立;组建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使平民获得参加国 ‎ 家政权的权利; 按土地收入多寡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在维护贵族利益的同时提高公民大 会的地位。(2)价值观:崇尚正义、法制,试图采用法律的途径,以“不偏不倚”的中庸 政策来调解社会矛盾。‎ ‎32. 材料腓特烈二世(1712~1786年),1740年登上普鲁士国王宝座。他信奉“强权即公理”,在伏尔泰等人的见证下,通过不断的对外战争,使普鲁士迅速崛起,历史上又称其为腓特烈大帝。‎ 在他统治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内政改革。他设立新的政府部门,建立了廉洁高效的公务员制度,但事实上只对他一人负责,大臣无任何实权,“国王是国家的第一公仆”。他奉行“人人平等”的原则,对移民和小宗教信徒(胡格诺教徒,天主教徒)宽容开放,为国家注入开明、公正的新精神。普鲁士是欧洲第一个享有有限出版自由的君主国。他不拘泥于传统的农奴制剥削方式,倡导大力发展工商业,采取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实行保护性关税等政策,竭力增加税收以扩充军力。军事方面,主要从严训、精械、创新战术、改革军制和加强补给等方面强化军队建设,把“军纪”上升到了“军魂”的高度,使普军成为欧洲效率最高的军队。此外,他还兴建数以百计的学校,奖励科技和扶助艺术发展等。‎ ‎——摘编自陈潇《制度改革、军力建设与国策权变:腓特烈大王的大战略》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腓特烈二世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腓特烈二世改革的影响。‎ ‎【答案】(1)特点:开明与守旧并存,带有鲜明的“开明君主”制色彩;改革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方面;核心是军事、政治改革,旨在加强中央集权,推进近代化,实现富国强兵;是君主推行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2)影响: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项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国家近代化;实现了富国强兵,大大增强了普鲁士的军事实力,为国家统一和国家地位提升奠定了军事基础;推动了德意志民族内部联系,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形成,为德意志的统一和复兴奠定了基础;强化了德国军国主义传统,对德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腓特烈二世改革的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概括,例如,可以从内容方面概括为内容全面、领域广泛,也可以从改革的性质方面概括为腓特烈二世改革是一场君主推行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2)腓特烈二世改革的影响既要回答积极影响又要回答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突出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家近代化、‎ 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等,消极影响则主要从军国主义的出现的角度进行解释。‎ ‎33. 19世纪中期的日本、中国、俄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异,但这些国家的有识之士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三国改革的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明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大陆推进了。‎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量及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体制,然后是皮毛。”‎ ‎(1)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 ‎(2)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大陆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3)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国变的“皮毛”是指什么。而日本先变的是“体制”,指出明治维新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4)三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答案】(1)事件: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措施: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 ‎(2)①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实行地税改革;②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③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3)“皮毛”是指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内容: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颁布《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度。‎ ‎(4)封建统治危机;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三国有识之士的大力提倡。‎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事件,根据设问要求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50年代,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第二小问,根据设问和所学知识可知,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实行农奴制改革。‎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量及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农业改革、工业化、政府政策等方面概括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3)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皮毛,根据材料“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皮毛”是指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第二小问内容,根据材料“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体制,然后是皮毛。”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废除封建等级制度、颁布宪法等方面指出明治维新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4)本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三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统治危机、工业革命推动、有识之士努力等方面归纳原因即可,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整体分析:本题以“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洋务运动”等材料为切入点,考查这些改革的背景、内容、及认识等方面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内忧外患的背景下,19世纪的日本、中国、俄国等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但由于国情、国际环境等各方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