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历史试题
拉萨中学高一年级(2022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以下图表为唐朝进士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确立 B. 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 C. 依旧以门第出身为标准 D. 杜绝了门阀恩荫的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唐朝以前推行九品中正制,选官依靠门第,士族垄断做官,据材料小姓子弟和寒素子弟也占有一定比例,说明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故选B项;据材料“寒素子弟、小姓子弟”可知,选拔的不全是士族子弟,排除A项;唐代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其依据是才学,而不是门第,排除C项;材料中士族子弟仍占大部分,不能说明杜绝了门阀恩荫的现象,排除D项。 2.《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四年建侯卫”“六年制作礼乐”解读正确的 A. 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郡国制 B. 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 C. 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用来代替分封制 D. 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故首先排除A、D;“建侯卫”, 侯即诸侯国,应是指分封制。礼乐是维护等级制度工具,故B正确。D错误,礼乐制度并不是用于丰富周人的生活。综上,本题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 3.下列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卿大夫由周王分封 B. 诸侯可能不是王族 C. 周王处于天下共主地位 D. 士的地位由嫡长子继承 【答案】A 【解析】 【详解】西周分封制下,周王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A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分封制分封的对象有王室,还有功臣、先代贵族,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分封制下,周王是天下共主,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地位都是由嫡长子继承,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4.《史记·平准书》记载:“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溢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汉书·食货志》记载为“秦兼天下,币为二等。”1975年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简《金布律》则提到“金、布、钱”三等币制。这表明 A. 《汉书》的记载比《史记》的记载更可信 B. 研究历史需要运用多种史料进行互证 C. 文献资料比考古发现更接近历史真相 D. 历史文献因其年代久远均变得不可信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所学可知《汉书》和《史记》都是历史文献资料,无所谓哪个记载可靠,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研究历史需要运用多种史料进行互证,B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历史文献的可信度不会因为其年代久远而变化,D项错误。 5.秦朝地方行政机构的运行除主要靠行政法规和由朝廷不断发布的诏、令、制、敇等的指导外,还通过上级考核以及派遣中央官员巡视地方。这种行政机构运行模式 A. 强调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 促使地方监察体系更加健全 C. 消除了地方割据产生的基础 D. 能够提高地方官员的积极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通过上级考核以及派遣中央官员巡视地方”可知体现的是强调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监察制度无关,B选项排除。北宋通过派遣文官做知州,并设置通判做监督,地方设置转运使和收回地方节度使的军权,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C选项排除。提高地方官员的积极性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6.高一(1)班开展了主题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的活动,张华同学以“汉武帝、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不同点”为突破口进行论证,下列能够为张华提供论据的是 A.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 直面地方对中央的威胁问题 C. 设立管理地方财政的官员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针对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又派刺史监察地方官。针对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宋太祖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A、B、D都是宋太祖、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选C。 考点:中央集权的加强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相权不断削落,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落,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 7.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 A. 企图通过分封巩固统治 B. 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C. 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标 D. 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广建封国,拱卫周王室,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统治;根据材料“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可知,西汉统治者通过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办法来巩固统治;故A项正确;无论是西周分封制,还是西汉的封国制,最终都导致了分裂割据,排除B;西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C;君主专制正式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排除D。 8.《儒林外史》中有一则故事,讲到屡试不中的穷书生范进,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这反映出作者认为科举制 A. 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 B. 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 C. 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D. 考试程序繁杂试题艰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写出合乎形式的文章,不重视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故材料范进中举的故事正是科举制消极作用的体现,A项正确。材料强调科举制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没有涉及选拔人才的标准,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公平和正义,而是强调科举制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科举考试的程序和难度,无法推断出考试程序繁杂试题艰涩,排除D。 【点睛】本题以科举制为切入点,考查科举制的局限,紧扣材料信息“屡试不中的穷书生范进,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即可知道作者认为科举制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 9.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举行升舍考试,并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优者依次升人内舍及上舍,“上舍之尤者,直除以官”。此举 A. 实现了科举与教育的逐步分离 B. 可以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C. 打击了士人在校听读的积极性 D. 有利于弥补科举考试的不足 【答案】D 【解析】 科举考试根据一次考试成绩,且只能反映才学,不能考查品行,“三舍法”选拔人才制度可以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有利于弥补科举考试的不足。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错误,这种做法只是对科举制的补充,不能表明科举与教育的逐步分裂;材料所述是对太学生采取的做法,无法“依据才干政绩”,排除B项;C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在校听读成绩操行优异者直接为官,应当是提高积极性,排除C项。 点睛: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才学,主要是通过一次考试所展现的,而材料中的“参考平时的操行”和平时成绩,正好弥补了科举考试的不足。本题应当从科举制的缺陷来分析材料中措施的意义。 10.钱穆说:布衣可以为公卿,公卿亦可为布衣。后一句话其实并不可信。官僚政治取代了世卿世禄制度,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又保留了后者的一部分变形物。这表明官僚政治 A. 通过阶层流动化解部分社会紧张 B. 并不排斥政治权力世袭制度 C. 仍存在荫子荫孙、子袭父爵的现象 D. 与世卿世禄制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官僚政治取代了世卿世禄制度,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又保留了后者的一部分变形物”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官僚政治下保留了世卿世禄制的部分内容,即存在荫子荫孙,后代承袭爵位的现象,故选C项。 点睛:对材料“布衣可以为公卿”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1.《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 实行察举制度 B. 独尊儒家学说 C. 实行郡国并行制 D. 全面推行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不会造成此类现象,故A项排除;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 12.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 A. 中央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B. 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 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同时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D. 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起到了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的作用,同时,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故选C;AB两项并没有体现出加强皇权的实质,排除;D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排除。 13.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A.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使专制下权力发生转移 C. 国家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D. 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材料可知,作者认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说明在作者眼中,军机处的设立使专制下权力发生转移,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故B正确。A项描述与材料“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转变的描述相悖,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国家行政机构的演变,故无法得出行政机构不断完善的结论,排除C;军机处属于封建专制制度,不可能借鉴西方民主制度,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答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结合所学便轻易作出判断,提醒学生解题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先入为主,尊重材料才是提高成绩的不二法门。 14.汉唐时期,律令和律令格式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简称“照例”。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做出新的指示。这从本质上说明 A. 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 B. 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 C. 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 D. 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可知,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行政管理方式单一、僵化,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效率低下,排除A;材料反映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无法体现标准严格,排除B;材料反映权力集中到皇帝,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联系所学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史实分析解答。 15.中国近代学者罗振玉在评价某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这一制度 A. 最早开创于夏商时期 B. 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 C. 有利于实现中央集权 D. 最突出特点是等级森严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等字眼可以看出材料中的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当然也就有利于实现中央集权,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该制度最早开创于秦朝而非夏商时期,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该制度打破了血缘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等级森严是分封制度的特点而非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6.近代一批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思想观念的藩篱,开始以一种新眼光审视世界。这一新眼光主要“新”在 A. 知识界出现了“经世致用”的呼声 B. 鸦片战争的失败激发了国人的爱国心 C. 一些有识之士开启了学习西方的思潮 D. “强国御侮”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新的眼光”是针对“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思想观念而言的,因此“新”应是指改变“贱夷狄”的观念,关注西方的思想文化。答案为C。 17.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材料认为行省制 A. 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统一 B. 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 C. 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D. 完全摒弃了两宋时期政治制度的缺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认为行省制是中央集权模式的高级演化形态,但又是地方分权的继续,由此说明行省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统一,故选A项;BC项仅反映了中央集权,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18.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材料表明近代中国 A. 通过运用国际法谈判维护了国家主权 B. 在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世界 C. 领事裁判权的丧失促进了外交近代化 D. 在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下转变了外交观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说明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外交逐渐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说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B正确;近代中国虽然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但并没有维护了国家主权,A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领事裁判权,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在国际法著作的影响下,中国转变了外交观念,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19.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便于日本对华资本输出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中“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可判断出应该是《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便于日本对华资本输出,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 《南京条约》签订结束了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而题干中的“新约”指的是《马关条约》,故A、B项排除;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辛丑条约》,故D项排除。 20.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 B. 《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D.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以夷制夷”可以理解为在《马关条约》中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以夷制华”应理解为在太平天国后期清政府借英、法的力量剿灭太平军,即中外反动势力首次联合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以华制华”即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选项错误,排除。 21.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A. 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 B. 迎合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 C. 顺应世界潮流发展趋势 D. 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规定不能反映太平天国要求社会平等的愿望,不能选A选项。平均分田才能体现追求绝对平均主义,不能选B选项。C选项说法错误,这依旧是传统的中国小农思想。从本题所规定的内容来看只是在考查太平天国是要进行原来的男耕女织的生活,是典型的小农意识,故本题选D选项选项。 【详解】 22.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 禁烟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洋务运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民族主义”表现了以中华民族为中心的情感;“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说明该历史事件具有较大的盲目性;“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说明最终失败的结果。综合上述分析,能够论证题干观点的是义和团运动。故答案为C项。禁烟运动是理性的,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不存在被利用,排除B项;洋务运动同样是理性的、不存在被利用,排除D项。 23.下表反映了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示完全正确的是 战争名称 时间 战争影响 A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圆明园遭到破坏 C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清政府被迫开放上海、苏州等地商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列强开始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圆明园大劫难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所为,故B正确;《南京条约》是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是英法,故A错误;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开放是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的,故C错误;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不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故D错误。 24.如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 中国现形记 A.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近代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C. 中国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 D. 近代中国呈现国富民穷的格局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时间“1907年”可知发生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处于清政府统治末期,民族危严重,另外漫画常带有讽刺意义,题干中漫画寓意为提壶(官)将坛(民)中的油水通过漏斗(政府)提到壶(外国)中,比喻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A项正确;漫画不能说明近代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化,故B项错误;漫画没有体现出中国领土主权破坏的信息,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并不是富裕的国家,漫画也体现不出国富民穷的格局信息,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漫画为切入点考查阅读漫画,获取信息、理解其本质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关键词“1907年”、“政治寓意”等知识即可解题。 25.下图是美国《马蜂杂志》登载的一幅题为《中国问题》的漫画,图中头顶斗笠、手持烟锅昏昏欲睡的农夫代表中国,其他为了争夺农夫果实打得不可开交的人代表日本、法国、德国与俄国,墙头上的英国和意大利也正跃跃欲试。据此推断,该图最早绘制于 A. 1860年 B. 1894年 C. 1898年 D. 1901年 【答案】C 【解析】 【分析】 漫画中提及日本、法国、德国和俄国的信息说明甲午战争后日本割让中国辽东半岛,法国、德国和俄国参与干涉还辽,预示开始瓜分中国,此时时间应是1898年,故C正确;A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时间;B是甲午中日战争开始时间;D是《辛丑条约》签订时间。 【详解】 26.下表为现行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同一历史事物(现象)的叙述。 高中教材版本 课文表述 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II)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人民出版社(必修II)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 岳麓书社(必修II) 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据此推断,三种教材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鸦片战争与自然经济的解体无关 B. 进入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 战争是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 D. 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某种特例 【答案】B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列强的经济侵略,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A;表格表明近代以来我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故选B;主要是列强的经济侵略瓦解我国自然经济,排除C ;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就是自然经济。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经济特征,故属于自然经济,所以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表现,排除D。 27.史料记载,汉初御史、丞相负责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时期创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还有地方郡国的二千石官员。这一变化体现出 A. 汉武帝有效地加强了君主权力 B. 王国割据问题依然存在 C. 地方官员完全受制于刺史 D. 汉代监察体系逐渐趋于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题干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监督,而非加强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的是汉代监察制度,王国问题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地方官员完全受制于刺史说法绝对,故C项错误;从汉初“察无专区、责任不明”到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的变化,说明汉代的监察体系日趋完善,故D项正确。 28.“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此诗反映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虎门销烟 D. 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的“兄弟”、“一秤分”、“天国”等信息可知是太平天国运动。所以答案选D。其它三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详解】 29.“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 宗法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突出的是血缘关系,二者相符,A选项正确。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郡县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选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30.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的士兵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B选项排除。材料与对地方控制无关,强调的是军事力量,C选项排除。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无关,D选项排除。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两种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变化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清代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三,总结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认识。 【答案】(1)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趋势: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2)措施:皇帝亲理朝政;设立军机处。 (3)模式:宰相相互牵制、监督;—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互牵制、监督;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在正式体制外设非正式机构——汉武帝时的“中外朝制度”;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 (4)认识: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巩固加强。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制度依据材料一中“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和“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的信息可归纳出分封制、郡县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来分析,可归纳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2)具体措施结合材料二中“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的信息可归纳出皇帝亲理朝政;再联系清代君主专制加强的史实,可归纳出军机处的设立。 (3)第一小问模式从材料三中“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的信息来归纳,史实结合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过程来分析列举即可; (4)认识可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趋势,特点等角度来分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 【详解】 32.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各阶层不断斗争探索。争取民族独立自强、追求社会进步成为近代中国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高一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材料二 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三 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原文。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伸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炯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材料四 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 徐中约 费正清 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掐住满清王朝。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 ——摘自《中国近代史》 到了1860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 ——摘自《剑桥晚清史》 材料五 以下三幅图片分别是中英《南京条约》 、1945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中英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香港回归。 (1)请判断材料一中的“救亡图存运动”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二所说“政治纲领”名称叫什么?从主观方面分析这一纲领没有真正实行过的原因。 (2)据材料三,从国际因素的角度分析两则原文的最大不同之处。 (3)据材料四,评价关于近代中国条约体系的观点。(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据材料五,提取三幅图中代表中国签字的政府对外政策的不同信息。据此说明哪一种场景对你震撼最大。 【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原因:具有空想性,违背了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私有和自私的本性,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2)不同: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商品输出成为其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到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成为其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 (3 )观点:我赞同徐中约的观点。徐中约是民族主义角度(或侵略与反侵略角度或民族危机角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和西方国家通过攫取在华特权和割占中国领土,破坏中国主权,扩大经济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 我同意费正清的观点。费正清是全球化角度(或近代化角度或文明融合角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国家在入侵中国的同时,既推动中国融入世界,也传播了工业文明,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两种观点同等得分,学生可任选角度作答,不拘泥于答案,论述合理充分即酌情给分) (4)信息:清政府——妥协投降;南京国民政府——由“不抵抗”到国共合作抗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收回国家主权。 场景:中英《南京条约》:“悲愤”、“悲伤”―中华民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愤怒”―清政府苟且偷安,丧权辱国。 1945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备受鼓舞―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御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 中英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无比自豪―祖国的强大提高了国际地位,香港将结束被英国侵占的历史,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开了关键性一步。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农民阶层的救亡运动”、“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以反清革命为斗争目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所述事件为太平天国运动。第二小问,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可以得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为《天朝田亩制度》。第三小问,据材料“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天朝田亩制度》强调绝对平均,违背了农民阶级私有和自私的本性,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因此没有得到实施。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一则材料体现的是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究其原因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列强积极寻求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该时期对华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第二则材料反映的是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建厂,就其原因在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西方对华经济侵略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3 )据材料“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可以得出徐中约认为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主要是从侵略和反侵略的角度对鸦片战争加以评价的,结合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的经过和《南京条约》的内容等方面加以说明。据材料“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可以得出费正清是从鸦片战争的建设性,即对中国产生的客观积极作用的方面加以评价的,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可以得出,鸦片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4)第一小问,结合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条约的签订体现出清政府的妥协退让。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日本投降体现出国民政府坚持抗战的方针政策。结合香港回归的基本史实可以得出,声明体现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坚决捍卫利益,收回国家主权的政策。第二问结合三个事件的影响或评价的相关知识,任意选取一个加以说明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