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崇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 学年江西省崇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时量:100 分钟 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2017.10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孔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 取项合适的是 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扮演孔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政以德,爱惜民力”是孔子的“德 政”思想,故 C 项正确;A 项是墨子的主张;C 项是孟子的主张;D 项是韩非的主张。 点睛:首先要确认考查的是“孔子”的主张;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 即可。 2.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有 A. 君舟民水 B. 三纲五常 C. 克己复礼 D. 无为而治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 项是荀子的思想;B 项是董仲舒的思想;C 项是孔子的思想;D 项是老子的思想。所以答案选 A。 点睛:首先要确认考查的是“荀子”的主张;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 即可。 3.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 带有辩证法思想的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A. 墨家 B. 儒家 C. 法家 D. 道家 【答案】D 【解析】材料“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根据所学知 识可知,这是道家思想,故 D 项正确;ABC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4. 近代学者钻研《墨经》,发现其涵盖了哲学、逻辑、心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学科内容。 胡适说:“看《墨辩》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实验,这正是科 学的精神。”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这说明 A.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领先世界 B. 战国学者普遍主张求真务实 C. 传统学派蕴含着近现代价值 D. 唯物与形而下成为文化主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墨经》“涵盖了哲学、逻辑、心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学科内容”可知, 墨家对中国古代早期自然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蕴含着近现代价值,故 C 项符合题意。ABD 项 材料中并未体现。 点睛:材料《墨经》“涵盖了哲学、逻辑、心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学科内容”是解题的关 键。 5.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这里 的“臣”、“陛下”分别指 A. 贾谊、汉昭帝 B. 董仲舒、汉高祖 C. 魏征、唐太宗 D. 董仲舒、汉武帝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臣愿陛下兴太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学,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由此创办太学,推崇儒学,故 D 项正确;ABC 项不符合 题意。 点睛:材料““臣愿陛下兴太学””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6. 有位宋代的儒学大师,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原,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 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这位儒学大师是 A. 程颢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王守仁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材料文字“宋代的儒学大师”首先排除 D 项,王 守仁是明朝的思想家。依据材料文字“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可知该位儒学大 师属于心学家,程颢和朱熹属于宋代的理学家,主张向外格物穷理,AB 两项均排除。故选 C。 7. 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世地位自宋徽宗以后“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成为忠义 的化身享受中国乃至世界华人圈的奉祀。究其根源最有可能的是 A. 关羽的忠勇 B. 理学的推崇 C. 人民的爱戴 D. 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是强调忠和 义的,关羽成为忠义的化身其实是受理学的影响,理学的推崇会导致材料中的现象出现,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关羽的忠勇是一个原因但不是根源,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 不是反映人民的爱戴而是反映统治者的爱戴,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经济的发展和根源 无关,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的推崇 8. 在宋代理学兴起的过程中,出现了尊孟排荀的思潮,宋代学者,特别是理学家对荀子多持 否定态度。这是因为 A. 理学家以孔子儒学为正宗 B. 两者对人性的认识不同 C. 佛教思想影响了理学形成 D. 荀子主张把握自然规律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尊孟排荀……理学家对荀子多持否定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主 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两者对人性的认识不同,而理学家主张天理即儒家伦理道德, 主张致良知,人性本善,故 B 选项正确;荀子和孟子都是儒家,故 A 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 佛教的问题,故 C 选项错误;是否把握自然规律不是理学家尊孟排荀的原因,故 D 选项错误。 故选 B。 9.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 B. 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C. 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来文化的成分 D. 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取代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所学知识得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仍处于正统地位,进步思潮只是一小部分,不占主 流,D 项表述有误,符合题意,正确。ABC 三项表述都与史实相符,但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故选 D。 10.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 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A. “天人感应” B. “工、商皆民生之本” C. “存天理,灭人欲” D.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天人感应”为汉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故 A 项错误;“工、商皆民生之本”为明清之际的 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故 B 项正确;“存天理,灭人欲”为宋明时期理学家的主张,故 C 项错误;“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为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主张,故 D 项错误。故此 题选 B 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1. 马克思说:“……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 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 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括号内应补充的内容依次是 A.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 B. 指南针、火药、造纸术 C.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D.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答案】C 【解析】材料“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是指火药;材料“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是 指指南针;材料“新教的工具”是指印刷术,故 C 项正确;ABD 项不符合题意。 12. 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是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一座命名为 石申。石申的科学成就是 A. 用赤道坐标记录了恒星的位置 B. 记录了世界最早的日食、月食现象 C. 制造了天文观测仪器浑仪 D. 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 365.2425 天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石申的科学成就,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课本所学,石申的 成就是用赤道坐标记录了恒星的位置,正确的选项是 A 项;早在商朝甲骨文中就有日食月食 的记录,排除 B 项;C 项是张衡的科学成就;D 项是郭守敬的科技成就。 13. 下列四部小说哪部取材于一个传统的取经故事,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 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A. 《西游记》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三国演义》 【答案】A 【解析】材料“传统的取经故事”“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部小说是指《西游记》,故 A 项正确;BCD 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材料“传统的取经故事”“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是解题的关键。 14. 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 图一是唐朝顾恺之的作品,具有外来文明的特点 B. 图二是东晋吴道子的作品,具有风俗写意的特征 C. 图三是宋代关汉卿的作品,具有质朴真切的特点 D. 图四剧种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故 A 项错误;《天王送子图》 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故 B 项错误;《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作品,故 C 项正确;京剧在清 朝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故 D 项正确。 15. 中国书画在世界艺术领域中享有盛誉,其基本特征包括 ①汉字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性和气势 ②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意境美 ③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④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16. 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 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 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取代昆 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 A. 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 内容贴近民众生活 C. 符合晚清政治潮流 D. 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京剧之所以能取代昆曲,因为它是市民文化的体现,它在演出市场上, 更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故 D 项正确。A 说法与材料不符。C 项错误,它与政治无关。B 项错 误,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昆曲没有贴近民众生活,无法对比。 17. 1821—1850 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 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 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 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 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 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 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寻求经世之道”、“着意边疆地理研究”、“重视研究外国史地、 议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寻求经世之道”“边患危机”“西方殖民者东来” 等,这反映了人们关注社会现实和世界形势,故选 A。材料中未体现对传统史学之法的改变, 排除 B 项;C 项与材料不符。D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向西方学习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 题以近代中国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考查学生对清末代中国应对社会形势的变化而进 行的调整。 18. “正是有这样的对夷情零碎、模糊的了解,使经世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之后能够正视对 手即来自异邦的夷人……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压力下开出的“外来药”,较之先前的“古时 丹”无疑是变革性的进步。文中的“外来药”在当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 推动了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 B.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C. 为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D. 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经世思想 家们在鸦片战争之后能够正视对手即来自异邦的夷人”,联系所学,所谓“经世思想家们” 指地主阶级抵抗派,以魏源为代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引导国人引导人们关 注世界形势,故 A 项正确。B 只是现象,不符合题意,排除;C 派别属性错了,排除;D 不符 合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属性,排除。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思想的萌发·新思想的萌发 19. 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到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公举一大酋总摄 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 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 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 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 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 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公举一大酋总摄之”“不四载即受代”,不难 看出,这个国家应该是美国,排除 B、D 两项;结合当时中国国内具体社会背景,可知,魏源 的这一主张在当时是很少有人理解的,从而,A 项不符合事实。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学东渐”·魏源的思想 20. 下图是 1919 年一位学者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当时 A. 该学者支持五四运动 B. 该学者反对新文化运动 C. 《新潮》杂志深受国人喜欢 D. 出现一股尊孔复古逆流 【答案】B 【解析】解读这位学者日记信息,该学者把新文化运动中主张文学革命的人称作“无知狂 徒”,认为其“妖言煽惑,贻害邦家”,并主张“白话文学”会导致“文学益将堕落”,据 此可以判断,当时该学者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是否定反对,故 B 项正确,AC 项错误;D 项材 料中没有体现。 点睛:材料“妖言煽惑,贻害邦家” “文学益将堕落”是解题的关键。 21. 有人说:“如果没有康有为、梁启超在上海创办《强学报》、《时务报》,就没有陈独秀在 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段话说明 A. 不同阶级政见相似 B. 变法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C. 上海多元文化并存 D. 上海是近代化先行地 【答案】B 【解析】A 项说法错误,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而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 思主义研究会’是无产阶级思想;由“如果没有康有为、梁启超在上海创办《强学报》、《时 务报》,就没有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可以看出康梁维新思想促进了思想 解放,为后面的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故 B 项正确;C 项错误,康梁思想与陈独秀在上海 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不是同时并存的;D 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上海的地位。 22. 近代某乡绅有感于时事写了《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 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判断此诗写作时间的最有价值的信息当是 A. “新制初更” B. “帖子”“新样” C. “家家彩胜” D. “三民”“五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诗 中反映了人们过“阳历年”的情景,这是民国成立后的史实。“宜春帖子”大半是“三民对 五权”,可见是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影响。综合上述两个方面,D 项符合题意。 考点: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内容 23. 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故 B 项正确;A 项是前提;C 项是 补充;D 项不属于三民主义的内容。 24. 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其要旨是“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 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由此可知, 其主要目的是 A. 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B. 提高民众的政治地位 C. 以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本 D. 限制外国资本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材料“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赶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 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为了防止出现“独占”即垄断,所以才 主张“节制资本”,由此可见孙中山的出发点是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故 A 项正确;B 项民权主义的内容,不符合题意;C 项错误;D 项没有体现出。 点睛:材料“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赶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 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是解题的关键。 25. 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 A. 它和中共的纲领完全一致 B. 它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C. 它和中共的纲领有相同点 D. 它是在中共帮助下制定的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三民主义能够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新三 民主义理论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着相同的革命目标和相似的主张,即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 争,故 C 项正确;A 项错误,错在“完全一致”;BD 项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26 题 18 分,27 题 20 分,28 题 12 分,共 50 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 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 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 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 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 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 (2)材料一、二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材料三的政治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二、材料三对待封建君主专制的态度各是什么?并分别指出出现这种态度的原 因。 【答案】(1)时代:战国、西汉、明末清初(或明清之际)。 (2)政治观点:材料一韩非子主张法治 材料二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影响: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3)态度:材料二肯定(或维护),材料三批判(或抨击)。 原因:前者处于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后者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解析】(1)从材料“《韩非子》”“《汉书•董仲舒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可 以得出三位思想家各自所处的时代。 ........................ (3)从材料二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董仲舒对封建君主专制持肯定的态度;从材料“然则为天下 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材料三持批判的态度。从社会发展的阶段来分析原因。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的科学史权威薮内清精辟地指出:“在古代文明中,天文学一直属于高层次 的科学,而且深深地染上了世界各种文明时代所具有的特色。构成中国天文学史主流的是历 法研究和以占星术为目的的天文观测。”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中国古代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部分)(%) 朝代 北宋 南宋 明朝 清朝 理论类 4 9 16 30 实验类 12 10 3 1 技术类 84 81 81 69 材料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材料四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 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请回答: (1)列举元代的历法成就。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科学成就取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两宋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文学体裁,概括材料三文学体裁繁荣的原因。 (4)据材料四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 【答案】(1)成就:郭守敬编订《授时历》。 背景:专制统治的需要(或统治者的重视);农业生产的需要;“天人感应”思想。 (2)两宋与明清时期的技术类成果都占主导地位;明清时期的实验类成果减少;明清时期科 技理论类成果比重上升。 (3)文学体裁:唐诗(或答诗歌。) 原因:第一,繁荣的社会经济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第二,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的清明; 第三,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或答帝王的提倡); 第四,开明兼容、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 第五,国内各民族的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流。(答唐朝的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亦可以得分, 但答了第一和第四点不能重复给分,任答三点) (4)新特点:通俗化,平民化(或大众化)。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郭守敬编订《授时历》。从政治、小农经济、思想等方 面来分析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结合材料中表格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可以得出两宋与明清时期科学发展的特征。 (3)材料“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体 裁是唐诗。从唐朝政治、经济、科举的发展、文化政策、对外交往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第二小 问的答案。 (4)主要概括明清时期 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平民化和文人画的特点。 28.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走向深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戊戌新党之思想为反对民族,轻视民权之思想。……彼等思想中之“开明专制” 不啻欲为异族君主立万世之基业。故戊戌维新较同治维新(洋务运动)进步者,在觉悟徒恃 西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其仍蹈同治维新之故辄者,则迷信清 廷之足与有为,欲籍保皇以救国。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夫西洋之民主主义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而非为民”者是也。所谓民 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旨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此 等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主义 之民主政治,绝非一物。 ——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1919 年 2 月) 材料三这些新知识分子都是转型时期的产物——他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 同时也深谙西方文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和民主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 印记,……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 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维新的进步主张,并指出戊戌思想存在哪些局限? (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民主”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看法在当时出现 的思想因素。 (3)据材料三,归纳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具有的学术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评价近代中 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实践。 【答案】(1)主张习西方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局限:对清政府抱有幻想;轻视民权。 (2)看法:西方以人民为主体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传统民本主义以维护君主统治为本位。 因素: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洗礼;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3)特点:贯通中西;批判继承与引介相结合。 评价习西方不断走向深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认识走向理性、科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民主的发展。从维新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新文化运 动等方面来分析理解。 (1)第一小问审题注意从进步角度,从材料一中“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来概括 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反对民族,轻视民权之思想”所指戊戌思想的局限。 (2)第一小问,注意“民主”从中外不同角度思考,关键信息有“夫西洋之民主主义乃以人民 为主体”“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皆以君主之社稷??为本位??自根本上 取消国民之人格”;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引文出处的“1919 年 2 月”明确“当时”是何时, 据所学从思想角度回答。 (3)第一小问据材料三中“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同时也深谙西方文明”“对‘国粹’进 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等信息归纳;第二小问,紧扣题干导语,据材料 一及上述两问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的线索和特点角度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