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4 N”高中联合体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4+N”联合体期末联考试卷 高一历史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在对周代墓葬的考古挖掘中,棺椁的重数是辅助判断墓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天子棺椁四重,公、侯伯子男、大夫,等差分别为三重、二重、一重。士不重,但用大棺。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礼乐制度 D. 禅让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材料反映周代墓葬通过棺椁的重数的反映墓主人身份地位,故C正确;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与通过棺椁的重数的反映墓主人身份地位无关,排除A;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与通过棺椁的重数的反映墓主人身份地位无关,排除B;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周代墓葬的考古挖掘中,棺椁的重数是辅助判断墓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据”,结合所学周代礼乐制度的内容和目的分析解答。 2.有学者在研究古代中国某制度时提出:它兼具朝廷派出机构和地方官府两重性质,创了高层政区分寄式中央集权。该学者研究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刺史制 D. 行省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依据材料“它兼具朝廷派出机构和地方官府两重性质,开创了高层政区分寄式中央集权。”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行中书省是中书省派出的行使地方行政权力的机构,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的实施并未实现中央集权;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郡县不是中央的派出机构;C选项错误,刺史制度是监察制度,不具有地方官府的性质。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古代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其宗旨是 A. 协调帝国内部关系 B. 整理传统法律条文 C. 侧重法律程序规范 D. 限制妇女公民权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古代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罗马的万民法,目的在于协调罗马和被征服民族之间的关系,故A项正确。整理传统法律条文是其特征,侧重法律程序规范、限制妇女公民权利是其内容而非宗旨,故BCD项错误, 4.19世纪有位英国人说,“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维多利亚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 内阁对国王负责 B. 国王掌握一切大权 C. 国王统而不治 D. 国王权力超越宪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表明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没有实权,且19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也已经形成,故C正确;内阁对议会负责,排除A项;国王统而不治,排除B项;国王权力需要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D错误; 5.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 A.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推翻了沙皇政府的统治 C. 使得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 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并结合的学可得知,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A正确;B项是二月革命的成果,排除;C项是在二月革命后了现的,排除;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借鉴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排除D项。 6.太平天国制定了繁琐的“礼乐制度”;对诸王及其妻子儿女、亲戚和各级官员的称呼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各级官吏之间,上下的等级界线也十分严格。这说明太平天国 A. 追求合理社会秩序 B. 崇尚绝对平均主义 C. 认同封建等级观念 D. 效法西方礼仪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概括材料“对诸王及其妻子儿女、亲戚和各级官员的称呼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各级官吏之间,上下的等级界线也十分严格”可知是对封建等级观念认同,故C项正确。追求合理的社会秩序与材料题意不符合,故A项错误。材料没体现绝对平均主义和西方礼仪制度,故BD项排除。 7.1948年11月4日,陈毅率领军队于临沂附近向南发动攻势,国民党军队将兵力向徐州集中,两军准备于此决一死战。这反映了 A. 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 B. 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的开始 C. 渡江战役开始 D. 淮海战役已拉开帷幕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1948年11月4日”“徐州……两军准备于此决一死战” 可知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国共双方于1948年11月到1949年1月以徐州为中心进行战略决战之一,故D正确;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故A错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开始于1948年9月的辽沈战役,故B错误;渡江战役是1949年4月,故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淮海战役。由材料“1948年11月4日”“徐州”即可得出使淮海战役。 8.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凯南认为,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的对手,而不是伙伴。美国政府采纳这一建议,首先采取的对付苏联的措施是 A. 提出“杜鲁门主义” B. 将德国一分为二 C. 建立北约组织 D. 发动朝鲜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1946年……把苏联看作是政治的对手,而不是伙伴”可知强调美苏间的对抗,最早采取的对抗措施是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故A正确;将德国一分为二是1949年,不符合材料“首先”,故B错误;北约成立于1949年,不符合“首先”,故C错误;朝鲜战争爆发是1950年,不符合“首先”,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美苏冷战。材料选项都是美苏间的对抗,所以解题关键是题干“首先”,需要选择时间最早的,“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将德国一分为二是1949年,北约成立于1949年,朝鲜战争爆发是1950年。 9.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曾说:“对香港未来地位的谈判取得成功,将毫无疑问地被认为是在当前国际关系中,有效的、静悄悄外交的一项极为突出的范例。”这里“有效的、静悄悄外交”能够实现主要得益于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C.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 中英两国利益一致 【答案】B 【解析】 【详解】 “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问题的重要方针,“有效的、静悄悄外交”能够实现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故B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不适用于香港问题,排除A;C项涉及的是经济领域,与香港问题无关,排除;中英两国的利益是不一样的,排除D项; 10.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期间说:我在北京逗留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历史的一个星期。这里的“改变”是指 A. 推动了中国重返联合国 B. 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C. 加剧了中日之间的对抗 D. 导致西方国家敌视中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中国期间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B项正确。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故A项错误。直接促进中日建交,故C项错误。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西方国家敌视中国的态度得到改变,故D项错误。 11.太和九年魏孝文帝正式下均田诏,大意谓:“富强者并兼山泽……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据此可知 A.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B. 所受土地农民均可自由买卖 C. 根本目的是维护农民利益 D. 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田赋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A选项符合题意。均田制之下的土地不能买卖,B选项排除。均田制维护的是统治者的利益,C选项排除。均田制之下的农民不光需要向国家缴纳田赋,还要服兵役,D选项排除。 12.唐代长安城坊市格局井然,尊卑秩序鲜明.宋代开封、临安却展现一种开放式的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混杂毗邻。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B. 贸易不再受政府监控 C.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D. 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答案】C 【解析】 【详解】南宋时期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但开封属于河南地区,并不是南方,故A错误;宋代政府对商业贸易有相关管理制度,并不是不再监控,故B错误;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宋代开封、临安展现一种开放式的街市状态,坊市界限被打破,故C正确;坊市界限不复存在,这属于结果,不是原因,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设问关键词“主要原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因果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3.明清时期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妨碍了对海外市场的拓展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④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海禁”和“闭关锁国”不会保护民族工业发展,也不能避免西方殖民侵略,但却妨碍了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导致了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所以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4.15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充满饥渴”的欧洲。这使他们走上发现新世界之路。这种“饥渴”产生的根源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文萌芽 B.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道 C. 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D. 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充满饥渴”的欧洲,走上发现新世界之路,是指新航路开辟,而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故A项正确。B项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与设问的根源不符,故错误。C项属于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之一,但与设问的根源不符,故错误。D项也是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与设问的根源不符,故错误。 15.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入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表明 A. 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 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 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英国在欧洲的殖民地,A选项排除。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的说法过于绝对,B选项排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D选项排除。 16.19世纪中后期英国总人口约180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52%,法国总人口约360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25%,导致这种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数量不同 B. 政局稳定程度不同 C. 统治阶级不同 D. 工业化的水平不同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1851年,英国的工业化程度最高,因此,城市人口的比例最高,法国虽然也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但是工业化的程度相对较低,城市人口的比例相对较低,因此,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的水平不同,选D项;A是现象,不是原因,排除;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英国和法国的统治阶级都是资产阶级,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19世纪中后期英国总人口约180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52%”,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影响----加快城市化进程分析解答。 17.下表为现行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同一历史事物(现象)的叙述。据此推断,三种教材都认定 A. 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例 C. 战争是自然经济解体重要原因 D. 鸦片战争与自然经济解体无关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三种版本教材的表述可知,都认为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A选项符合题意。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组成部分,B选项排除。人民版教材认为在鸦片战争之前自然经济就已经解体了,C选项排除。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D选项排除。 18.近代中国“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请观察下图,指出“火柴大王”和重庆“大老板”分别代表的经济力量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① D. ④② 【答案】B 【解析】 ①代表封建自然经济,②代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③代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④代表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题干中“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伙计”。这句话很形象地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后来受到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榨,故“火柴大王”和重庆“大老板”分别代表③和④。答案为B。 点睛:此题关键是要知道图中的①、②、③、④各代表什么经济成份,从各类经济的产生时间以及发展趋势结合近代经济状况判断得出。然后根据关键信息“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分析解答。 19.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对此时间观念改变影响最大的是 A. 服饰的中西合璧 B. 移风易俗的推进 C. 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 D. 交通通讯工具的改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选项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化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们对时间的要求更加准确,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与时间观念的加强无关,排除。 20.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学者评述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 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 其倡导者的思想极其守旧 C. 其尝试完全排斥西方文化 D. 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选项符合题意。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不能说其思想守旧,B选项排除。C选项说法明显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洋务运动并未上升到政治制度层面的学习,D选项排除。 21.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 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 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 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 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 苏联撤销几个全联盟部,设立地方经济行政区来进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扩大地方的经济自主权,故C项正确;上述举措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但是不可能从根本突破,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经济所有制问题,故D项错误。 22.有人说,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管理 B. 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 C. 政府投资兴办企业 D. 企业实行国有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政府由单纯的“守夜人”到兼二老板,这体现了政府干预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干预到企业的内部管理,而是把握经济运行的方向。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B正确,排除A项;CD两项只是政府干预的表现之一,解读的不够全面与准确,排除; 23. 里根(1981~1989年任美国总统)经济学认为,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方法,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使穷人受益。依据里根经济学,美国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奉行凯恩斯主义 C. 减少国家福利的投资 D. 大力发展私有经济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临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的滞胀,里根上台之后,采取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不符合里根政府上台采取的措施和指导思想,排除。 24.1933年底,美国经济形势刚有好转,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这位国会议员的主旨是 A. 讽刺希特勒、墨索里尼独裁 B. 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 反对实行自由市场经济 D. 批评罗斯福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答案】D 【解析】 这位议员批评罗斯福是独裁者,这主要是因为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扩大了政府的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未讽刺希特勒、墨索里尼独裁,故A项错误;议员在批评罗斯福,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说明该议员主张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故C项错误。 25.1927年,苏联农村爆发了粮食收购危机,国家采取从富农手中强行征购粮食的非常措施,为了应对粮食收购危机,防止整套以工业化为先导的现代化战略破产。苏联实施了 A. 固定粮食税 B. 余粮收集制 C. 指导性计划 D. 农业集体化 【答案】D 【解析】 由于1918—1921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排除A;由于苏联农业落后,出现粮食收购危机。为配合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信息,排除C。故选D。 26.1921年10月,列宁在党的代表会议上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这里,列宁主要强调 A. 利用市场机制 B. 建立工农联盟 C. 生产资料公有 D. 按劳分配产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从而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因此选A 考点:新经济政策 点评: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故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内容上看,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等。从命题方式上看,注重把苏联不同时期的改革作纵向比较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罗斯福新政作比较。 27.二战后,苏联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农业改革,如赫鲁晓夫改革时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这说明当时 A. 农业落后的局面得到根本解决 B. 试图改变斯大林体制弊端 C. 都把农业作为改革的重点 D. 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采取措施的最主要特点是试图利用物质利益来刺激生产,都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选项符合题意。苏联农业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A选项排除。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在工业,C选项排除。二者只是在斯大林体制之上的小修小补,并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D选项排除。 28.1929年,面对经济危机,美国胡佛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帮助资本家度过难关。同时政府用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亿美元,这说明胡佛政府 A. 继续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从根本上克服了经济危机 C. 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D. 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复兴金融公司”、“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亿美元”可知体现的是胡佛政府对经济采取有效的干预,D选项符合题意。继续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因此胡佛的措施不能解决经济危机,B选项排除。胡佛政府对经济的指导思想仍然是自由放任主义,C选项排除。 29.以下是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导致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图示所示三个时间内社会主义工业所占比重分别为45%、57%和67%,国家资本主义所占比重分别为18%、29%和33%,由此可知,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加,这和1953-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相关,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A;1958年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1935年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D不符合题意,排除。 30.如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A. 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 “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 “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图片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大跃进......(使)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即可排除A、B、D三项,选择C项。 31.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指出: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这表明我党 A. 部分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失误 B. 对“左”倾错误有了根本认识 C.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字方针部分纠正了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失误,A选项符合题意。对“左”倾错误有了根本认识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B选项排除。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90年代,C选项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选项排除。 32.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表中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 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答案】A 【解析】 表格数据反映了1982年到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中,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产业迅速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故A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出城乡一体化的信息,B不正确;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与史实不符;材料只是反映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整个国家工业结构是否合理,D不正确。 点睛:本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主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的理解。解答图表类选择题一般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图表形式呈现,较直观地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历史的本质。解答该类试题要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信息,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33.1986年《理论月刊》第10期载文《实行厂长负责制后党委书记工作的三个转变》。实行“厂长负责制”的直接目的是 A. 实行市场经济 B. 增强企业活力 C. 建立现代企业 D. 加快中外接轨 【答案】B 【解析】 根据“1986年”“《实行厂长负责制后党委书记工作的三个转变》”,结合所学,1984年我国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企业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故B正确;“厂长负责制”的直接目的是增强企业活力,A实行“厂长负责制”的直接目的,排除;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排除C;材料反映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中外接轨”属于对外开放问题,D不符合题意,排除。 34.1979年广东设想划一个地方出来,搞改革开放,然后全面推开。邓小平很赞成,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从上文中可以看出,特区“特殊性”的实质是 A. 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 B. 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 C. 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可知,经济特区的实质是要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C选项符合题意。AB选项属于经济特区的特殊性的表现,排除。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D选项排除。 35.1985年3月8日国务院《关于上海市进一步对外开放有关问题的批复》指出,上海市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范围除老市区外,还包括上海市所辖的十个县的城关区和重点卫星城镇。该批复出现的背景是 A. 设立上海经济特区 B. 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C.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85年3月8日国务院《关于上海市进一步对外开放有关问题的批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批复的主要背景是设立沿海开放城市,B选项符合题意。没有上海经济特区的说法,A选项排除。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新区,C选项排除。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选项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为辛亥革命前已经萌生的中华民族观念的广泛流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民国初期,孙中山接受“五族共和”思想作为处理国内民族关系的准则,少数民族在观念上第一次被置于平等地位,从而令统一多民族共和思想开始深入人心。“中华民国”国号的使用本身,就极大地增强了国人对“中华”一词所代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认同感与自觉归属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以法律形式将人民平等规定下来,如第一章总纲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摘编自李帆《以中华为族称——辛亥革命前后的民族认同》 材料二 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摘编自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1)依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期“中华民族”观念广泛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精神时代内涵,并简析其影响。 【答案】(1)原因:中华民国的建立及中华民国国号的使用,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民族观念的认同;“五族共和”思想有利于民族平等,使统一多民族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用“中华”一词来命名各种事物的行为,促进了中华民族观念的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有了法律保障。 (2)内涵:①忧患意识;②反抗精神;③爱国精神;④自强不息。 影响:①促进了民族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②有利维护国家主权减缓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进程;③有利于最终洗雪百年国耻。 【解析】 【详解】(1)根据“民国初期,孙中山接受“五族共和”思想作为处理国内民族关系的准则,……从而令统一多民族共和思想开始深入人心。”““中华民国”国号的使用本身,就极大地增强了国人对“中华”一词所代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认同感与自觉归属感。”等信息可从民族观念的增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法律的保障等角度概括。 (2)第一小问的时代内涵,根据材料二“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国存的反抗精神”可以知道,时代内涵是①忧患意识;②反抗精神;③爱国精神;④自强不息.第二小问的影响,根据材料二“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国存的反抗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可以得出影响是①促进了民族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②有利维护国家主权减缓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进程;③有利于最终洗雪百年国耻.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郭嵩焘是晚清首任驻外公使,1876年12月赴英途中,他历经香港、新加坡、锡兰等地,游览了各地名胜古迹,参观了学校、官署,对当地的社会现状有了较真切的了解。他逐日详记所见所闻,成书《英轺纪程》。驻外期间,郭嵩焘走访英国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和各种学会等,结识了不少数学、化学、天文、地理、海洋、测量、植物、医学等方面的科学家;他虽年已六旬仍孜孜学习英语;在出使英、法期间,上疏清廷要求在海外设立领事,保护侨民;在太古洋行趸船移泊案、厦门渔民被英商残害案、英轮撞沉华船赔偿案、英商虐待华工案等项交涉中,郭嵩焘都能据理力争,维护或挽回了一些民族权利。 材料二 1868年,耶鲁大学第一位中国毕业生容闳正式向清政府提出“派遣留学生计划”,即“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国家储蓄人材。派遣之法,初次可定一百二十名学额以试行之。此百二人中,又分为四批,按年递派,每年派送三十人,留学期限定为十五年。学生年龄,须以十二岁至十四岁为度。视第一、第二批学生出洋留学著有成效,则以后即永定为例,每年派出此数。派出时并须以汉文教习。至学生在外国膳宿入学等事,当另设学生监督二人以管理之。此项留学经费,可于上海关税项下,提拔数成以充之””。 ——摘编自李华兴《容阂:中国近化的卓越先驱》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郭嵩焘驻外期间的主要贡献。 (2)核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容闳“派遣留学生计划”的特点。 【答案】(1)了解当地社会现状,撰写见闻录,有利于国人了解西方世界,更新观念;走访文教机构,了解、学习西方文化;在对外交涉中维护和挽回了部分民族权利;推动涉外领事馆的建立,促进中国外交近代化进程的发展。 (2)以政府为主导,渐进推进;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加强对幼童的监督管理,实行国家资助。 【解析】 【详解】 (1)根据“他逐日详记所见所闻,成书《英轺纪程》。”“郭嵩焘走访英国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和各种学会等,结识了不少数学、化学、天文、地理、海洋、测量、植物、医学等方面的科学家”“ 上疏清廷要求在海外设立领事,保护侨民”“ 郭嵩焘都能据理力争,维护或挽回了一些民族权利。”等信息可概括得出答案。 (2)根据“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国家储蓄人材。”“初次……又分为四批,按年递派,每年派送三十人,留学期限定为十五年。”“派出时并须以汉文教习。至学生在外国膳宿入学等事,当另设学生监督二人以管理之。此项留学经费,可于上海关税项下,提拔数成以充之””等信息,从政府的主导、推进的方式、对人才的尊重、留学经费等角度概括。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在罗斯福的倡议下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案,拨款5亿美元补助各州进行劳动救济和失业救济。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是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担义务的、以解决老年和失业问题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立法。 ——摘编自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二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其中各国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在住房保障方面,英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运营、住房建设进行管理,保障低收入居民能租到房屋;法国、日本等国家则采取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在住房补贴方面,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 ——摘编自陈小春杨鹏《廉租房制度的国际比较》 (1)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政府为发展社会保障采取的做法。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廉租房制度形成的条件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1)做法:通过紧急救济法;政府拨款,发放救济金;通过社会保障法。 (2)条件: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福利国家”的发展;普遍奉行国家干预。 影响:一方面使穷人(低收入家庭)受惠不少;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本主义统治;另一方面也使财政不堪重负;不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 【解析】 【详解】(1)做法:根据“在罗斯福的倡议下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案,拨款5亿美元补助各州进行劳动救济和失业救济。”“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过紧急救济法;政府拨款,发放救济金;通过社会保障法。 (2)条件:根据所学可从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福利国家”的发展、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等方面概括。 影响:根据“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并结合所学,从一分为二的角度考虑,从而得出可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本主义统治、不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等方面概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