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大足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重庆市大足区2018-2019学年度上期期末联考 高二历史 试题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同时用2B铅笔涂黑准考证号对应的标号位置。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追溯历史,我国古代思想家中在这方面有过主张的是 A.老子和孟子 B.孔子和荀子 C.孔子和韩非子 D.荀子和庄子 2.下列观点与人文主义思想不符的是 A.“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B.“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C.“人具有伟大的力量” D.“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 3.“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A.封建专制制度建立并巩固 B.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C.欧洲社会政局不稳 D.欧洲开始进入神学统治黑暗时期 4.鲁迅曾经说过:中国的好诗在唐代已经写完了。鲁迅说这话的本意应该是 A.说明唐朝诗歌发展达到高度繁荣 B.阐明唐朝开放政策与诗歌繁荣的关系 C.强调唐诗是辉煌灿烂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D.论证唐朝以后诗歌没有得到发展 5.下图(《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上的巅峰之作。图中透露的历史信息是 A.战国时期帛画造型艺术水平高 B.题材广泛,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 C.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 D.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6.“人性”是中外思想家一直讨论的问题,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关于中外“人性”认识上的这种差异,根源于 A.道德标准大相径庭 B.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C.文化教育差距甚大 D.个人文化素质良莠不齐 7.“同一御敌,而知其形与不知其形,利害相百焉;同一款敌,而知其情与不知其情,利害相百焉。”(魏源《海国图志·原叙》)。魏源说这话是为了 A.强调“御敌”“款敌”的必要性 B.说明“御敌”“款敌”的可能性 C.阐明“御敌”“款敌”的利害关系 D.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 8.《论法的精神》中说:“国家的形式取决于领土的大小,不大的国家应该是共和政体,中等国家应该是君主政体,幅圆广阔的国家应该是专制政体。”作者的用意是 A.说明国家政体具有多样性 B.主张国家政体模式趋向统一 C.阐明三权分立学说的内涵 D.提倡政体相互借鉴和不断创新 9.阅读《明清之际思想家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比较表》,由此可知 思想家 主要观点 黄宗羲 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思想。 伏尔泰 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法国思想家侧重人权 B.他们都否定封建制度 C.他们阶级属性相同 D.二位思想家观点对立 10.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对“中体西用”评价说:“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他的评述 A.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B.遵循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C.排斥了资本主义文化对中国社会的作用 D.运用了革命史观考察历史事物 11.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下列主张符合这一方针内涵的是 ①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③“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④“一己之学说,不得束缚他人;而他人之学说,亦不束缚一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清末某著名官员曾经说:“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体现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求富”“自强” C.“工商皆本” D.“民生主义” 13. 有学者曾经说:中国人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这位学者的话 ①揭示了事物的矛盾规律②描述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③ 剖析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史原因④客观评价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功与过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4.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孙中山说这话是因为 A.满洲贵族的统治已被推翻 B.帝国主义仍在压迫中国人民 C.资产阶级共和国已经建立 D.袁世凯复辟帝制已经失败 15.以下分别是1949年和1979年《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他们的理论成果包括 ①《论民主联合政府》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③“三个代表”④“一国两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但此后却是二千多年如“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又经历了1956年的昙花一现和改革开放以后的欣欣向荣。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学术思想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B.学术思想繁荣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素质 C.学术思想状况与国家政治息息相关 D.学术思想成果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 17.观察下图,图中所示场景表明 1960年5月,毛泽东在上海参观中国研制的第一枚探空火箭 A.中国的火箭技术已领先世界 B.中国已经打破美苏核垄断 C.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中国已实现了国防现代化 18.阅读《1957~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据此得出的正确信息不包括 1年份 1957 1960 1965 1971 1997 学校数目/所 229 1289 434 328 2170 A.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B.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C.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进入停滞发展时期 D.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呈上升势头 19.在19世纪以来的欧洲和美洲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是 A.《安娜·卡列尼娜》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老人与海》 D.《人间喜剧》 20.近代西方一些画家“竭力回避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下列作品对此能够体现的是 《日出·印象》 《格尔尼卡》(局部) 《自由引导人民》 《马拉之死》 A B C D 21.“(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此材料反映出商鞅变法的措施是 ①废除井田制②推行县制③奖励军功 ④统一度量衡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梭伦改革调节了雅典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权利,史书记载,“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促成这一局面的因素不包括 A.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人身自由 B.平民获得了选举权(或表决权) C.平民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 D.所有雅典人都成为了社会公民 23. 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商鞅变法“提供了新的东西”是指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确立了君主专制政体 24.孝文帝宣布:“凡属鲜卑旧制一概都在废除之列。政权机构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由此表明他 A.彻底否定民族传统 B.保守固执的封建意识 C.开拓创新的治国理念 D.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25.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封建君主权力可以支配教权 B.教会权力仍然至高无上 C.废除基督教的一切权利 D.封建君主权力与教权平起平坐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6题16 分,第27题 24 分,第28题10 分,共50分。 26.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以政治上的统一为大)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不同)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某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泛指儒家之外的其他学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本只是一太极(理),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 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拜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至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其实质是什么?(6分) (2)有学者认为,儒学发展经历了“传统”与“变迁”的过程,请依据材料二作简要说明。(4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孔子“总是当着‘敲门砖’差使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原因。(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许多思想史家和文化史家仍然多少认为,中国有过人文科学,但没有自然科学……但是,我们的经验证明,那些不为一般人所知的中国科技成就,信手拈来就可以写满几大卷。有案可查,早在欧洲人注意到太阳上有黑点以前1500年,中国人就在记录太阳黑子周期了;在欧洲人开始研究日珥现象一千年前,中国人已给出日珥系统各部分专门名称;科学革命的关键仪器──机械钟8世纪首先出现在中国,而不是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出现于14世纪的欧洲。欧几里得几何学和托勒密行星天文学无可置疑是起源于希腊,然而还有第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磁现象的知识和基础都是中国提供的,当西方人对磁极性还一无所知时,中国人已在关心磁偏角和磁感应的性质了。 ──摘自《李约瑟文集》(中) 材料二 有一次,瓦特从一个学生的口里,听到有关纽昆门抽水机的故事。结果立刻引起他对蒸汽机的兴趣……然而瓦特最初想象的蒸汽机,也是利用大气的压力来推动活塞,这和纽昆门的抽水机并没有什么不同。到后来瓦特在活塞的上面,用蒸汽代替了大气的压力,如此一改良才算发明了真正的蒸汽机……后来瓦特又继续改良,用蒸汽的压力使活塞在上面也能动……瓦特为了把往复运动改成回转运动,就又研究出“曲柄”……结果又被歹人窃取设计图……瓦特又研究出“日月齿车”……瓦特完成回转运动以后,他所发明的蒸汽机就可以用来发动各种机械……瓦特所发明的蒸汽机,就是欧洲产业革命的原动力,的确是一件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大事。 ──冯作民《西洋全史》 材料三 中国历年主要科技计划表 年份 计划名称 研究领域 1983年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促进农业发展,加快传统工业更新,鼓励开拓新兴领域。 1985年 星火计划 抓一批短评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 1986年 863计划 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 1988年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促进新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1988年 火炬计划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技术等。 1997年 973计划 农业、信息、能源、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 1999年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 2001年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2004年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 ──中国科技创新网 (1)依据材料一,指出李约瑟和某些“思想史家”“文化史家”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在观点上的分歧,并扼要说出你支持其中一方观点的理由。(4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的主要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瓦特发明蒸汽机“是一件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大事”。(7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科技计划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实施这一计划的直接效果。(9分) (4)综上,你能得到哪些启示?(4分) 28. 王安石变法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吕惠卿是改革派新锐,王安石的得力助手。有一次,司马光和吕惠卿在宋神宗面前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吕惠卿说,先王之法,有一年一变者,有五年一变者,有三十年一变者,如刑法、巡狩制度等;政治法律制度等随时都在变化,不变化的只是伦理道德而已。司马光说了一段非常有名的话:“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将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 此话把吕惠卿说得无地自容,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在背后诋毁司马光。当时两人的情绪都很激动,宋神宗不得不出面打圆场说:“这只是争论而已,何必伤了和气。”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1)教师用书(人教版) 材料二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摘自《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司马光和吕惠卿辩论的焦点和各自的理由。(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面临的严重问题。(3分)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得到哪些启示?(3分) 重庆市部分区县2014-2015学年度上期期末联考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D B A C B D A A B C B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B C C D D A C D B C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24分,第28题10分,共50分。 26.(1)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实质:适应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2分) (2)传统:仁、义、礼、智;(2分) 变迁:融合佛道思想,丰富了儒学内涵。(2分) (3)说明:袁世凯借祭孔复辟帝制。(2分)原因:两千多年封建帝制根深蒂固;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4分) 27.(1)分歧: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自然科技成就突出,某些“思想史家”“文化史家”认为中国古代没有自然科学。(2分)观点:支持李约瑟的观点,因为我国古代在自然科技方面取得了记录太阳黑子周期、给出日珥系统名称、发明机械钟、认识磁现象等系列突出成就。(2分) (2)过程:纽昆门抽水机的故事的启发;蒸汽代替大气的压力推动活塞;研究出“曲柄” “日月齿车”,把往复运动改成回转运动。(3分) 说明: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生产,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和英、法、美等工业国家;蒸汽机促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变化,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4分) (3)特点:研究领域广,突出重点研究;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重视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建立和不断完善科研机制。(6分)效果:科研计划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科研硕果累累。如: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疾病的药物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神州5号”飞船升空并成功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等。(3分)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热爱科学,积极投身科学事业,锲而不舍;科教兴国,重视教育;建立、完善和创新科研机制等。(4分。言之成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得分,每点1分,但总得分不超过4分。) 28.(1)焦点:变与不变。(2分)理由:吕惠卿认为先王之法及政治法律制度都在变;司马光认为变法缺少“良将与美材”。(2分) (2)人民负担加重;用人不当以致于官吏扰民现象;民间不满情绪严重。(3分) (3)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变法会有阻力和困难,不可能一帆风顺;变法要讲究策略和方式方法;变法需要群众基础等。(3分。言之成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得分,每点1分,但总得分不超过3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