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高考研究课(六) 中华文明的再造——清末民初(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高考研究课(六) 中华文明的再造——清末民初(学案)

高考研究课(六) 中华文明的再造——清末民初                       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主旋律是觉醒与探索。这一时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是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期,是中国的“痛苦”时期;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高峰时期,自然经济加快解体,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异常活跃,民主政治、工业化进程、思想启蒙、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是中国转型的关键时期。‎ ‎[理清发展线索]        历史时空、特征要记牢 ‎ ‎(一)政治上——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 ‎1.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蔓延开来。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选C 两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冲击了清廷的统治,对民众思想影响不大,A、B两项排除;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使民众改变了对民主国家的看法,民主、共和及立宪思想成为主流,随后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故C项正确;《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早已宣传开来,故D项错误。‎ ‎2.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上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号召;不久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变法维新运动,也提出振兴中国的问题;后来,义和团运动中农民爱国英雄们也提出“振兴中国”的口号。这表明(  )‎ A.民族意识开始不断觉醒 B.革命纲领内容具有继承性 C.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 D.推翻清政府成为大势所趋 解析:选C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因此19世纪末民族意识已经觉醒而不是开始,故A项错误;三者分属不同救亡阵营,不具有继承性,故B项错误;19世纪末,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都提出了振兴中国的口号,表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故C项正确;义和团运动的口号“‎ 扶清灭洋”并不是以推翻清政府为目标,故D项错误。‎ ‎3.“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条款的根本目的是(  )‎ A.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维护共和制 C.扩大内阁权力 D.反对封建专制 解析:选B 参议院可弹劾临时大总统说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交出政权时,仍然希望用法律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限制袁世凯权力是直接目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故选B项。‎ ‎4.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 A.完成中国民主政治的任务 B.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 C.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解析:选C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中国民主政治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建立了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向法制化和民主化发展,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族革命反帝的任务,故D项错误。‎ ‎1.警惕一个易错:‎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几个层面。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而地主阶级的统治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仍广泛存在,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因此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结论是错误的。‎ ‎2.深化一个认知:“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之路的失败 ‎(1)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由“器物”到“制度”层面发展的表现,它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民族危机、变法图强的强烈愿望。但其失败的结果则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但其失败的结局说明资产阶级共和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二)经济上——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1.1914年10月张謇在给大总统的呈文中提出“棉纱土布,无论何种花色种类,所有常关、 海关、厘金、落地捐等项税厘,一律免除。……因吾之工业幼稚,恐为先进国所压制,则发达无期”。呈文反映了(  )‎ 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经济主权意识增强 C.列强经济侵略加剧 D.民族工业缺少保护 解析:‎ 选B 材料所提建议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不能说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免税和保护民族工业的主张说明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国内有识之士维护经济主权意识增强,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列强经济侵略加剧,且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后政府采取了一些政策保护民族工业,故D项错误。‎ ‎2.(2017·济南模拟)如图为近代前期民族工矿企业投资办厂情况(单位:投资万元以上)这反映了(  ) ‎ 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的近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C.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加剧 解析:选B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且材料图表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从1870年到1916年我国的民族工业投资不断增多,说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不断发展,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故B项正确;我国近代的经济结构仍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民族工业始终未得到充分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情况,故D项错误。‎ ‎3.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年代 进口火柴(万罗)‎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万元)‎ ‎1914‎ ‎2 383.58‎ ‎10‎ ‎4.92‎ ‎1915‎ ‎2 097.34‎ ‎9‎ ‎3.30‎ ‎1916‎ ‎2 062.07‎ ‎4‎ ‎1.42‎ ‎1917‎ ‎1 559.43‎ ‎8‎ ‎5.47‎ ‎1918‎ ‎1 334.08‎ ‎3‎ ‎0.66‎ ‎1920‎ ‎848.43‎ ‎23‎ ‎9.67‎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解析:选C 题干中的表格数据反映了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折射了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故C项正确。导致1914~1915年工业发展的直接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故A项错误。从1914年到1916年,火柴进口量递减,但从新厂数和厂均资本额来看,并未呈现递增态势,故B项解读错误。反对“二十一条”发生在1915年,故排除D项。‎ ‎4.1902年《大公报》刊登了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赞扬者称其为“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批评者认为“观其口气,大有以中国伟人自居之意,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口谈维新的庸人罢了。……当今之世,不仅男择女,女也有择男的权利”。这表明当时中国(  )‎ A.男女的婚恋观不同 B.自由恋爱得到普遍认同 C.男女地位基本平等 D.婚恋传统受到西学冲击 解析:选D 材料反映出人们对自由恋爱的赞同与批评,没有体现男女的婚恋观不同,故A项错误;对自由恋爱仍然有批判者,可见自由恋爱还没有普遍认同,还没有实现男女地位基本平等,故B、C两项错误;赞扬者称其为“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说明传统包办婚姻受到西学自由平等观念冲击,故D项正确。‎ ‎1.把握一个核心:‎ 推动近代中国经济向“工业化”转型的主要因素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2)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影响。‎ ‎(3)洋务运动的刺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开始鼓励近代工业发展。‎ ‎(5)“实业救国”思潮。‎ ‎2.深化一个认知:对实业救国思潮的评价 ‎(1)进步性:实业救国思潮是在中国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疯狂掠夺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爱国思潮。它反映了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的主要途径,他们希望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进步性。‎ ‎(2)局限性:实业救国思潮实质上是一种否定资产阶级革命、主张改良的论调,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近代思潮。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不推翻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民族工业是无从发展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业救国道路是行不通的。‎ ‎(三)文化上——从立宪改良到民主科学的思想嬗变 ‎1.19世纪末,许多知识分子对讲究温文尔雅的传统礼仪观念提出了质疑,而对进化论赞赏有加。如严复曾强调“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这些言行(  )‎ A.旨在重建中国的文化体系 B.带有明显全盘西化的倾向 C.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D.为托古改制作了舆论准备 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剧的环境下,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的主张,其中严复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在中国开始宣传“‎ 进化论”思想,故C项正确。‎ ‎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改变了传统的书面语,使书面语与口语统一起来,从而克服了传统语言的内在分裂;同时重建了全新的文学语言,使文学内容与形式之间获得了内在的和谐与统一。”这描述的是(  )‎ A.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近代传媒方式取代传统传媒方式 C.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 D.民主科学精神取代专制迷信思想 解析:选A 传统文化的书面语是文言文,新文化运动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宣传新思想,符合材料,故A项正确;传媒方式是指传播信息的方式手段,材料涉及的是文字语言的改变,故B项错误;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版本不能体现改变了传统书面语,故C项错误;民主科学精神取代专制迷信思想与材料中“改变了传统的书面语,使书面语与口语统一起来”不符,故D项错误。‎ ‎3.(2018届高三·郑州摸底)《中华文明史》说,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对“兼收众长”理解正确的是(  )‎ A.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B.推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 D.创立三民主义以求实现“民有、民治、民享”‎ 解析:选A 材料考查“兼收众长”,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创造出了五权分立,故A项正确。‎ ‎4.新文化思想家们认为,只有人性、思想的解放,中华民族的振兴与现代化才有希望。在这一理念下,一切旧的思想、道德、文学、风俗习惯、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都受到了极大批判。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B.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C.冲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 D.意在创造一种崭新的思想文化 解析:选C 新文化运动并未完成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因此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主要是思想运动,并未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开辟道路,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一切旧的思想都受到极大批判等信息可以看出它冲击了传统的封建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涉及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冲击,并未说明要创立一种崭新的思想文化,故D项错误。‎ ‎1.明确一个特点:新文化运动所呈现的新旧交替 新文化运动期间,资产阶级激进派以民权、平等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旗号,开展思想启蒙运动,所以前期仍然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可以说是对辛亥革命的补充;但在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新民主主义的曙光开始呈现,因此,新文化运动既是中国人学习西方失败的终点,也是中国人学习俄国的起点,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突出特点。‎ ‎2.把握一个关系:‎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民主革命思想发展的关系 ‎(1)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先后爆发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社会进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无产阶级的队伍逐渐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下,先后发生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传播了民主平等思想,并最终动摇了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深化历史理解]        挖掘背景、联系见解高 ‎ 考查点(一) 清末民初宪政实践 ‎1.(2015·海南高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 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解析] 据材料中从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到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并结合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背景分析可知,目的是为了防止袁世凯的独裁,可见立法服从于政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行政服从于司法的主张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可见并未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故C项错误;这时民主共和政体刚刚确立,因此臻于完善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 ‎[答案] A ‎2.(2012·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 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解析] 解答时一要阐明这一模式的相应观点,二要结合所学近代史知识分析“冲击”“反应”的影响,最后进行归纳概括。‎ ‎[答案] 观点:“冲击—反应”模式是错误的。‎ 评析: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西方的冲击只是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外部因素,不是主要原因。‎ ‎(1)明清时期的中国具备突破传统框架的基本条件。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社会矛盾尖锐;思想上,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2)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为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等奠定了经济、阶级、思想基础,而外来侵略、民族危机是次要原因。‎ ‎(3)先进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主观努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变迁。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逐步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西方的冲击只不过是加速了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进程而已。材料中的观点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夸大了西方冲击的作用。历史研究要从事实出发,全面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停留在理论上。‎ ‎(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清末民初宪政实践的考量 ‎1.维新变法揭开了清末民初宪政实践的序幕。康有为和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提出的召开国会、制定宪法等主张已突破了专制主义的政治传统,第一次将变封建专制为立宪制的变革提上了实践日程,从而揭开了清末民初宪政转型的序幕。但是,从实际变革情况看,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百日维新乃是有立宪之议却无立宪之举。“维新”的效果实际上是雷声大、雨点小。‎ ‎2.辛亥革命是清末民初宪政转型的一次重要实践。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肇建了民国,引入了内阁、议会、总统等近代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民主观念,给中国带来了近世的文明。但是,从中央到地方的整个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却依然掌控在封建势力手中,先是袁世凯的专制、复辟,后有北洋军阀的称雄割据,《临时约法》已然成为一纸空文。‎ ‎3.对清末民初宪政实践的思考。首先,宪政必须建立在本国历史与国情基础之上,应以符合本国实际情况为宜,要有自己的制度安排和价值选择。其次,宪政的实现离不开民众积极的政治参与,民众积极的政治参与是宪政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社会条件。第三,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为实现宪政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考查点(二) 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2017·全国甲卷)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 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解析] 由材料信息“先得谋补脑”“产品……十分畅销”,说明广告内容得到国民认可,反映了追求新思想成为一种时尚,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材料没有体现“改良社会风俗”,C项错误;材料仅提及广告对产品销售的影响,但不能说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D项错误。‎ ‎[答案] B ‎4.(2015·全国卷Ⅱ)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康有为写作《新学伪经考》的目的。《新学伪经考》倡导变法维新,对于统治阶级是致命打击,因此才会遭到清政府禁毁,故A项错误,C项正确。康有为把西方民主思想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托古改制,利用孔子学说宣传变法,主要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故B、D两项错误。‎ ‎[答案] C 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学习内容 经历了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激烈,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 学习过程 ‎①经历了由鸦片战争前盲目排外到鸦片战争后被动接受(林则徐、魏源和地主阶级洋务派)再到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主动选择(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过程,最终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②各进步思想间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体现主题 救亡图存的主题。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也是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过程,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关联、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 学习目的 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考查点(三)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作用 ‎5.(2017·全国乙卷)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解析] 材料中留日学生区域分布的不平衡表现在长江流域省份与东南沿海省份明显高于内地省份,这一状况与当时中国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有关,A项正确。B项“革命运动”“高涨”与材料信息“1904年”不符,当时清政府正在推行改革,革命运动并不“高涨”,排除;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并未变化,C项错误,排除;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与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没有直接关系,D项错误,排除。‎ ‎[答案] A ‎6.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时间 厂家(数)‎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 824 000‎ ‎270 717‎ ‎1920年 ‎ 1 759‎ ‎500 620 000‎ ‎557 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步 B.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C.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D.推动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的阶段 ‎[解析] 从表格数据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企业数量显著增加,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这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故选D项。A项是洋务运动的作用。B项是维新变法的作用。C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 D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作用 经济方面 它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冲击、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民族资本主义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其生产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政治方面 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阶级条件 思想方面 它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突破思维定式]        依据“材料说话”别忘了 ‎ 关注点(一) 客观认识北洋军阀时期的统治 ‎[新材料]‎ 笔者提出重新认识和评价北洋政府,并不是说要去怀念那个时代。那毕竟是一个军阀混战、社会动乱、国家贫弱的时代,而今天需要的是和平、安定、富裕和民主、强盛。之所以指出北洋政府的某些“优点”和“贡献”,不是要“追寻”它,也不是要歌颂它,而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其在历史上的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北洋政府是武夫当政,但在保障人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方面,还是可以给后人以借鉴和启示的。‎ ‎——李殿元《论北洋政府的“硬”和“软”‎ ‎——应该重新认识和评价北洋政府》‎ ‎[新视角]‎ 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对内独裁,对外出卖国家主权,民众生活困苦,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材料则认为不应抹杀北洋军阀的某些历史贡献,对其统治应给予客观评价。‎ ‎[新思维]‎ 北洋军阀统治中国长达16年之久,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学习北洋军阀的历史,除了要掌握北洋军阀的反动性质和它在历史上的反动作用,还要认识到其统治在某些方面对社会转型起到的推动作用。‎ 政治上 北洋政府的封建统治是一种不完整的封建统治,具有某些资本主义的性质。北京政府打着“民国”招牌,披着法统外衣,再也不可能完全按照封建专制时代的方式行事了。由“家国”转为“民国”,政治生态的大换血,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尽管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所希望的“真正民国”,但较之清朝统治已是历史的进步。可以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共和政体逐步稳定,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有一定的发展 经济上 北洋政府对新经济的发展施加了积极的影响。北洋政府在经济上并不排斥资本主义的发展,其颁布和推行的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较大发展 外交上 北洋政府曾经争得了部分主权,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如:坚决拒绝承认“麦克马洪线”‎ ‎,使英国分割中国神圣领土西藏的阴谋活动失去了法律依据;一战期间,废除了德国的治外法权等特权;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维护国家主权,最后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在华盛顿会议上迫使日本撤出山东、英国归还威海卫等 思想上 北洋军阀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各种结社与言论自由的限制,有利于中国的思想近代化 ‎1.漫画是一个时期历史的特殊表达。如图漫画中反映的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时期 解析:选D 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列强失去了统治中国的共同代理人,为维持和扩大在华利益,它们各自寻找新的工具,扶植军阀派系。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导致了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大小军阀各霸一方,连年内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的《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系根据清末各商会所商讨拟订的《商律总则》和《公司律》草案,由农商总长张謇邀请原起草员来京,复加审视,修正十余条,再交付国会议决公布。这表明北洋军阀政府(  )‎ A.重视经济立法程序的规范性 B.成为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代表 C.经济立法借鉴清政府的经验 D.提倡实业救国发展经济 解析:选A 材料中经济立法时,由农商总长邀请原起草员“复加审视”,“再交付国会议决公布”,可见重视经济立法程序的规范性,故A 项正确;由材料无法推断北洋军阀政府经济立法维护的特定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材料中经济立法借鉴清末各商会,而非清政府的经验,故C项错误;由材料无法表现实业救国,故D项错误。‎ 关注点(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并非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 [新材料]‎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拥护者虽然具有相当的反传统精神,但是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全盘性的反传统”。当然我们也承认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破得多,立得少,批判得多,创造得少,但是,没有创造,更不等于“全盘性的反传统”‎ ‎。而且就事物发展的逻辑而言,破和批判是立和创造的必要前提,正是由于有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对礼教、对中国旧的传统的猛烈批判,使人们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与迷信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才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才有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确立,才有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创造。因此无论从那一方面而言,我们都不能用“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来界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说“五四”是“全盘性的反传统运动”。‎ ‎——郑大华《“五四”是全盘性的反传统运动吗 ‎——兼与林毓生教授商榷》‎ ‎[新视角]‎ 史学界一般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坚决否定态度,从而造成了传统文化某种程度的断裂。材料则指出不能用“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来界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新思维]‎ 五四新文化运动激烈地批判儒学和孔教,但这不等于全盘性的反传统。‎ ‎1.倡导者没有全盘否定孔子本人及其学说 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反儒学、反孔教,但对于孔子本人及其学说并没有采取简单地全盘否定的态度。胡适自己说过:“有许多人认为我是反孔非儒的,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严厉的,但是就全体来说,我在我的一切著述上,对孔子和早期的‘仲尼之徒’如孟子,都是相当尊崇的,我对十二世纪‘新儒家’的开山宗师朱熹也是十分崇敬的。”李大钊及反儒学、反孔教最为激烈的陈独秀也表达过类似观点。‎ ‎2.倡导者呈现出色彩斑驳的传统底色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拥护者一方面在反儒学、反孔教或反传统,但另一方面他们自身又是传统的载体,没有也无法脱离传统。他们是够“西化”的知识分子,但这并没有改变他们从小就浸染其中的文化传统,可以说他们与传统的关系是形离而神合。正因如此,无论是对传统的批判,还是对西学的输入,他们都无不受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他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二元的倾向,他们既要学习西方,拥抱西方文化的价值体系,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恋于传统的价值,无法完全从传统的网罗中冲破出来,学习西方的呐喊不时被回归传统的吆喝声所校正和吞没。‎ ‎3.倡导者兼顾批判和发掘传统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拥护者不只是在批判儒学,批判传统,而且也在发掘传统,整理传统。批判传统和整理传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只讲前者而不论后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主要体现在他们整理国故的活动中。由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的提倡和实践,传统文化的整理在“五四”时期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1.“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材料反映新文化运动重大缺陷是(  )‎ A.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B.对权威的蔑视与挑战 C.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D.具有崇洋媚外的特征 解析:选A 材料“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包含了所有与传统有关的内容,更具有形式主义倾向,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不一定是缺陷,故A项正确,C项错误;对权威的蔑视和挑战并不是其重大缺陷,故B项错误;“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不能体现崇洋媚外,故D项错误。‎ ‎2.(2017·泉州模拟)1917年3月,陈独秀在《答俞颂华(宗教与孔子)》一文中指出:“中外学说众矣,何者无益于吾群?即孔教亦绝非无可取之点,惟未可以其伦理学说统一中国人心耳。”据此可知陈独秀(  )‎ A.认为儒学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B.已经摒弃资产阶级的价值观 C.并未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正确认识 解析:选C 据材料“即孔教亦绝非无可取之点,惟未可以其伦理学说统一中国人心耳”可知陈独秀并未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故C项正确。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