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 一、单选题 1.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了 ( ) A.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C.手工业生产方式 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2. 清代俞森《荒政丛书》卷五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 ) A.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B.农业是财政经济的主要来源 C.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D.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交织 3.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C.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D.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4.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B.三角贸易的形成 C.新航路的开辟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 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之下,哥伦布在美洲大陆游历了一番,表示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据此可知 ( ) 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明显 B.哥伦布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路 C.世界市场的雏形并未形成 D.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标模糊 6. 下表为德国劳动力比重变化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1.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 ”。这反映出( )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2. 1988年,海南省设立,并且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当时海南岛可以 ( ) ①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 ②所有制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 ③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 ④拥有独立的经济管理权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意义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某些最贫困的省份领导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这种变革主要针对 (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按劳分配 C.人民公社的弊端 D.农业集体化 4.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1984年底,全国各地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建立9.1万个乡(镇)政府,92.6万个村民委员会。这实际上 ( ) A.宣告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结束 B.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C.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的范围 D.揭开了农村政治经济改革的序幕 5. 下图是一张年历画,画中题诗:“人民公社顶呱呱,工农商学兵一家。人众财多好建设,工农业遍地开花。”此年历画应该出现在 (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一五”计划期间 D.“大跃进”时期 1.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决策。媒体普遍认为: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______,21世纪看雄安。______线中的地点位于图( ) A.① B.② C.③ D.④ 2. 下面是商务印刷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 )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 199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提出对个体私营经挤实行“四个不限”: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材料中“四个不限”说明 ( ) 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完全建立 B.浙江省最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C.个体私营经济受到法律保护 D.个体私营企业自主权得到认可 4.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那是十多年前,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一首名为《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的诗曾风靡一时,道出了全国上下热切的渴望。中国,需要找到那把钥匙,重新启动历史前进的时间,打开融入时代潮流的窗口。材料中的“钥匙”是 (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1. 1980年4月,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领取了国家外资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外资审字(1980)001号”营业执照。这反映出当时 ( ) A.实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 D.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誉为“新中国第三次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主要是 ( ) A.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 B.极大地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C.让农民拥有了买卖土地的权利 D.深刻地调整了农村生产布局 3.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20世纪某一时段具有的一些特征。该时段为 (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时代 4. 1921年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5. 在斯大林时期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一个苏联的工厂,当局就预先教工人要怎样回答代表团的提问。当问到一个老工人每月的工资是多少,老工人说3000卢布;代表团又问有多少存款,他回答10万卢布。代表团疑惑:“你存了这么多钱准备干什么呢?”老工人回答:“我准备买一双靴子。”这则笑话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 A.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B.行政管理经济加速工业化 C.个人崇拜和家长制盛行 D.计划经济体制提高生活水平 6. 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 )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1.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面两则史料,最适合于研究什么问题?( ) A.近代中国满清政府的腐朽与反动 B.西方与近代中国习俗的变迁 C.近代中国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D.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根源 2. 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媒进入中国,始于19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外国人办了一些外文报刊,但大都影响不大,直到1833年德国人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这是在中国境内的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中文报纸。早期外国报刊的出现 ( ) A.加深了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 B.激发了中国人创办民族报刊的意识 C.加快了英国列强侵略中国的步伐 D.使大众传媒在中国的影响迅速扩大 3. 1938年,罗斯福在谈到“新政”时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严重缺点”主要是指 ( ) A. 高度垄断 B. 自由放任 C. 忽视农业 D. 通货膨胀 4. 二战后,西欧和美国的领导人一致认为,一支心满意足的和稳定的劳动力队伍将会增加利润,慷慨大方的社会开支将会提升经济增长。为此,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实行了 ( ) A.经济国有化 B.人民资本主义 C.福利国家制度 D.经营者革命 5. 20世纪70年代,欧美经济出现了“滞胀”现象,为此西方国家 ( ) A.适当增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确立了市场经济 C.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实行了计划经济 6. 1947年联合国大会上苏联代表发言指出:“某一世界经济体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 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该体系它还( ) A.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 B.确立了欧元的中心霸主地位 C.标志着贸易自由化组织形成 D.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 1. 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大嘴”特朗普等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这些现象表明 ( ) A.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D.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 2. “起初,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抱敌视态度的,还在西欧六国酝酿筹组共同市场时,英国政府就赶忙于1956年10月抛出了所谓的'C.'计划,企图用一个包罗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所有成员国在内的'工业自由贸易区',把拟议中的六国共同体'化'掉。”英国此举 ( ) A.确立了其在欧共体中的核心地位 B.旨在抗衡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 C.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 D.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3.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沃尔玛公司在墨西哥经营困难;2008年,它在墨西哥的分店却超过600家。这一状况主要得益于 ( ) A.墨西哥人的生活习惯改变 B.各种贸易障碍的逐渐消除 C.美国完全操纵墨西哥市场 D.美洲完全实现贸易自由化 二、 材料题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 目前……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是小生产小私有者的生产关系,即所谓小农经济。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 (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 (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总结报告》1953年 材料三 1953~1977年中国的人口迁移(估计) ——薛风旋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 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6分)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党中央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9分) (3) 上表人口迁移反映了1953~1977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什么状况?试分析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 32.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说“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的美国生产水平比1929年下降了,失业人口达到了1100万,饥 寒交迫的人们把时任总统胡佛讥讽为“饥饿总统”,失业人口聚居地被戏称为“胡佛村”,人们开始怀疑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将来是否能够存在下去,整个社会出现了严重的混乱,1929~1932年,各地罢工就有2700多次。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二 材料二 “新政绝不是一种政治游说,而是战斗口号!”“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演说 材料三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1) 材料一反映出美国社会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 (2) 依据材料二,说说罗斯福总统为应对问题所采取的行政策略。(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策略的主要内容。 (4分) (3)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罗斯福这一策略的特点是什么?他的成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4分) 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计划经济对期我国经济波动大起大落,几个经济周期表现为古典型经济周期: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调拉经济,经济增长仍然有所波动,但即使在经济周期的谷底,仍保持一定的这度在增长。 ——《新中国60年统计汇编》(2009年前)和《2011中国统计摘要》(2009年,2010年) 结合中国现代史相关史实从上述图文材料中提取一条有效信息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DCCA 6——10 BBACA 11——15 DBCCD 16——20 CAABA 21——25 BBBBC 26——30 CDADB 二、材料题 31.(1)(6分) 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 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 (2) (9分) 制约因素:生产资料的缺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薄弱、生产技术的落后。 措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影响: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 (2) (6分)状况:城市化进程由发展到“停滞”。 发展原因:“一五”计划的实施;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和“大跃进”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停滞原因:国民经济调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32.(1) (2分)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民主制度的信任危机。 (2) (5分) “新政”。整顿银行业、恢复工农业生产、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答出任意四点) (3) (4分) 特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启示:结合国情、与时俱进。(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33.(8分)示例: 信息:改革开放后三十年,中国已基本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2分) 阐释: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上来的决策,经济发展的环境大为改善。(2分)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相继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1世纪初基本确立,经济稳定提速;(2分)1980 年对外开放拉开了序幕,经过三十多年,最终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