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奉新一中2022届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0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到来,王丽的妈妈在家中摆起了香案,供奉家人的祖先。这一风俗源于 A. 分封制 B. 禅让制 C. 宗法制 D. 王位世袭制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供奉家人的祖先”中可以看出,这一制度与血缘有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故C项正确;A项是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BD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首先通过材料“供奉家人的祖先”明确这一制度的特征;然后结合知识找出正确答案。 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 A. 分封制 B. 禅让制 C. 宗法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西周形成了天下一统的观念,主要得益于分封制对国家的管理,故A项正确。夏商周时期已经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排除B。宗法制的原则主要适用于家族内部,与题干强调分封制的影响不符,排除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于秦朝,与题干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3.有学者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存在一种先天性的危险。”以下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周王完全按照血缘进行分封 B. 诸侯拥有独立征税、军事权 C. 诸侯对周王要尽一定的义务 D. 周王对诸侯的任免无能为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国在自己的封地内有世袭统治权,对卿大夫再分封及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力,诸侯国在封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因此材料中“先天性的危险”指的是诸侯拥有独立征税、军事权,从而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的对象有同姓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因此周王不是完全按照血缘进行分封,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对周王要尽一定的义务,但这与材料中的“先天性危险”无关,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分封制度下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力量威胁中央,因而说“先天性的危险”,而与周王对诸侯的任免无能为力无关,故D选项错误。 4.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B. 西周的宗族观念浓厚 C. 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D. 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来看,周代的政治具有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西周的宗族观念问题,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5.“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玉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 A. 秦朝时期人民以金玉为印 B.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行 D.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了秦始皇创立帝制后,为强化皇权和尊显皇权至上而加强了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管理,答案选B项,A项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C D两项说法错误。 考点:秦代皇帝制度 点评:秦代皇帝制度的突出特征是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和皇权世袭,这一制度为秦王嬴政始创,故称秦始皇,他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始。秦代为强化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6.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 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C. 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D. 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太尉负责军事,而“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表明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7.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 实现了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B. 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 实现了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D. 实现了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根据“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这一制度中个人亲信取代了世系,体现了从贵族向官僚政治转变,没有体现出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的转变,更无法说明是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的转变,故排除A、D项;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的转变是经济方面的变化,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项。故选C。 8.秦朝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是( ) A.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减少重大事情决策失误 C. 促使中央官员彼此牵制 D. 体现国家治理民主科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旧材料可知秦朝军政大事的决策经过“朝议”和“裁决”两步。通过“朝议”,可以减少重大觉得的失误,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官制,非中央对地方,排除A项。秦朝是丞相制,丞相掌握国家的行政权,“朝议”体现决策过程,但无法促使官员彼此牵制,故C项错。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朝议”后依旧要由皇帝“裁决”,本质上依旧是皇权专制,故D项错误。 9.公元前127年,身为重臣的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提议旨在 A. 巩固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 B. 削弱王国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 C. 强化刘氏宗室的血缘亲情 D. 以德治国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提议是指推恩令,推恩令是在削弱王国势力解决王国问题,最终是加强中央集权,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推恩令是逐渐瓦解郡国并行体制而非巩固郡国并行体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推恩令是淡化刘氏宗室的血缘亲情,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推恩令和以德治国无关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推恩令是要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的权力。 10.汉武帝设刺史,唐设御史,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 分割地方权力 B. 对地方官的监督 C. 发挥文官的作用 D. 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宋太祖设置通判的本来目的就是让通判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从而最终达到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最终目的。故B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对地方官的监察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1.汉武帝通过举贤良对策等方式,在身边集中了一批有才干的近侍之臣。他们由庶僚加衔待中、诸曹、给事中,从而成为内臣。他们有时奉命与公卿大臣论辩,以致面折廷争而诎大臣。汉武帝的这一举措意在 A. 重用近侍之臣以强化皇帝权力 B. 使内外朝权力平衡 C. 提高内臣水平以使之独当一面 D. 告诫自己人外有人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有才干的近侍之臣……成为内臣。他们有时奉命与公卿大臣论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度,说明汉武帝重用近侍之臣以强化皇帝权力,故A项正确;内外朝权力平衡也是为了加强皇权,故B项错误;汉武帝的主要目的显然不是提高内臣水平,故C项错误;汉武帝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告诫自己,故D项错误。故选A。 12.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傅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祜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A. 参知政事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尚书省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中书、门下、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从材料信息来看,崔祐属于审议部门的官员,所述部门应当是门下省。故答案为C项。北宋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排除A项;中书省负责决策,尚书省负责执行,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D项。 13.唐太宗时期,按照山川形势把天下划分为十道,派遣黜陟使或者观风俗使分巡,但时设时废,没有定制。唐玄宗时期改为十五道,各道设采访处置使,有固定的治所,便成为当时最大行政区。后来,唐王朝宣布废除十五道,但藩镇割据基本还是原来道的势力范围。这表明 A. 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 山川形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管理 C. 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D. 行政官员兼任监察职位成为趋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干材料“唐太宗时期的时设时废,唐玄宗时期有固定的治所,唐王朝宣布废除十五道”可知,唐朝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变迁,结合所学可知,其变迁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唐太宗时期按照山川形势把天下划分为十道体现不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管理,故B项错误。从唐太宗时期到唐玄宗时期的疆域变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唐玄宗时期各道设采访处置使,后废除,不能说明行政官员兼任监察职位成为趋势,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查唐朝的中央集权措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和对唐朝的中央集权措施的认识以及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的掌握。关于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一下知识:(1)识记汉至元朝中央政治制度演变中的重要制度(如汉削弱相权、三省六部制、宋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元朝中书省),认识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为削弱。(2)识记汉至元朝地方政治制度演变中的重要制度(如汉郡国并行与王国问题解决,唐节度使与藩镇割据,宋收地方军事、行政、司法和财政权,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宣政院和宣慰司等),认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3)识记汉至元朝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如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科举制),认识封建君主通过控制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4. 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再现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①“三公”坐着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情况汇报。②中书省按照皇帝的决定起草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通过后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所属部门交给六部办理。情景①、②分别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制 ( ) A. 秦朝、唐朝 B. 唐朝、明朝 C. 汉朝、宋朝 D. 秦朝、汉朝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情景①中“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是秦始皇在中央设立的官职,他们可以坐着与皇帝面对面议论朝政,发生于秦朝;情景②中的中央机构有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和六部,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故选A。 考点: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点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斗争一直存在,但每个王朝的措施、特点各不相同。2012年高考在考查本部分内容时,仍以考查各个历史阶段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及其特点为主。 15.北宋朝廷尽收州县之财,州县日常开支全仰上司批拨。由于州县额定行政费用之外,所收赋税“不留盈余”。或者“水旱洊至,闾里萧然,农民菜色。而郡县且不能以赈救,而坐至流亡”。这说明了 A. 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划调整 B. 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C. 中央集权制阻碍社会进步 D. 过分削弱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后,地方无财权,当水涝灾害来临时,只能“坐至流亡”,说明过分削弱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论述是地方行政区划导致经济发展不利,故A项错误;经济手段并不都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地方权力过于弱小导致现象,并不是说中央集权阻碍社会进步,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如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的影响要掌握。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北宋朝廷尽收州县之财,州县日常开支全仰上司批拨”切入,结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思考。 16.据史料载,宋仁宗朝的参知政事吴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于上”。可见当时 A. 参知政事地位高于宰相 B. 皇权旁落导致宰相专权 C. 政治清明有赖于贤相 D. 宰相的权力受到了制约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参知政事……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于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宰相的权力受到了参知政事的制约,故D项正确;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地位不是高于宰相,故A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皇权旁落,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政治清明有赖于贤相,故C项错误。故选D。 17.元初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设 A. 中朝 B. 中书省 C. 三省制 D. 都察院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朝设立于西汉,时间不符,排除A;“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揭示元朝时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故排除C,选B。明代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负责监察,排除D。 18.忽必烈即位初期,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元朝此措施 A. 导致了国家贫弱 B. 废除了丞相制度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结束了郡县体制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元朝行省制的实行,行省制与国家贫弱没有因果关系,故A项错误;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故B项错误;元朝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行省制是对郡县体制的发展,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所述的史实,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行省制的内容,据此即可排除错误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9.“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 A. 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继承历朝传统 B. 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 C. 元代行省划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可知,元朝划分行省不再依照地理条件,这是为了防止地方利用地理优势进行分裂割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为C项。AB项,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继承历朝传统、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的表述与材料信息相反,排除;D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大的地区划入一个行政区划,削弱地方经济、文化认同感,认为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但是材料并未体现作者对这种划分依据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20.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 A. 宰相制度 B. 内阁制度 C. 宦官集团 D. 胡惟庸集团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380 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因此选A。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自秦朝至明朝君权与相权的演变及其趋势 21.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职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 A. 汉代的内外朝制 B.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C. 明代的内阁制 D. 元代的一省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代的内阁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明成祖朱棣为减轻皇帝沉重的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即“虽无相名,实有相职”;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没有决策权即“既有相职,却无相权”;内阁首辅是皇帝直接任命并且担任皇帝的最高幕僚即“既无相权,却有相责”,故选C。 22.钱穆说:“明朝大学士的官衔,却始终是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大学士还是一个五品官。不过上朝时,他以尚书身份而兼大学士,已经是站在其他尚书的前面了。然照制度正轨论,他之所以尊,尊在其本官,不尊在其兼职。”对于内阁成员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大多具有临时性,且多为兼职 ②兼职职位低,便于皇帝控制 ③身份与地位逐渐有所提高 ④逐渐取得了行政决策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大学士还是一个五品官”可得出③错误。内阁只是顾问机构,只是临时性的机构,且多为兼职,职位低,便于皇帝控制没有决策权,④错误,①②正确。故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 23.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时,八旗固山额真合称八大臣,与诸王贝勒共议国政。诸王兼领六部事,议政纷纭难决。这不能说明 A. 议政王大臣会议有较大的决策权 B. 六部处于从属地位 C. 王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 D.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干说到皇太极时,八位议政大臣与诸王贝勒共议国政,说明AC与题干所述相符;由题干中的“诸王兼领六部事”可知B与题干所述相符,故排除ABC;由于议政王大臣会议有较大的决策权,王权受到其限制,所以D的说法是不符合史实的,故选D。 【点睛】这一题属于反向选择题(也叫否定式选择题),即选择不符合史实或者不正确的说法,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看清题目要求中的“不”或“错误”,判定是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或者不符合史实的选项,这是最重要的;另外,看全选项再选择,也是防止审题错误或者看不清题目导致错选的手段,就是把题目设置的ABCD四个选项都看完,才可以作答,这样就会发现选项中会有三项是正确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没看清题目只看了一个选项就感觉表述正确而仓促选择,最终错选而失分的结果。 24.“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巨相见,无论宣寺不得参,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一现象主要是清代 A. 政治体制不断强化的产物 B. 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C. 提高办事效率的必然选择 D. 弥补废丞相弊端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清朝军机大臣只能承旨办事,没有决策权,这是君主专制体制不断强化的产物,故A正确;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只是军机处设立的直接原因,故B错误;提高办事效率也不是设军机处的主要目的,故C错误;军机处和废丞相都是加强皇权的产物,故D错误。故选A。 25.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 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B. 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C. 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答案】C 【解析】 明成祖时设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后来,阁臣的权力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但没有决策权。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加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军政要务,但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故选C项;A、B、D项的叙述与所学史实不符,故排除。 26.遂宁某中学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A. 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 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 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 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明代内阁。秦始皇开创了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并且为后世所继承,成为绵延了2000 多年的政治制度;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相当于宰相,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雍正皇帝设置军机处,实现了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设立内阁。所以A、B、D项与史实相符,故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故选C。 27.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A. 德才兼备 B. 家庭背景 C. 个人声望 D. 考试成绩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孝悌”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以德才为主,故A项正确;B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对材料信息概况不准确,排除。 28.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 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C.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D.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C项“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反映科举制的内容,科举制确立于隋朝,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故答案为C。A项“立嫡以长不以贤”体现了宗法制的原则嫡长子继承制,与科举制无关,排除A;B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排除B;D项反映的是察举制的内容,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29.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 君主专制被颠覆 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 君权至上的后果 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在皇帝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选择可以信赖的人来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态形式,故C项正确;君主专制被颠覆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现象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B项错误;皇权至高无上,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30.下列图示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主题是 A. 地方制度的沿革 B. 宰相制度的完善 C. 选官制度完善 D. 中枢机构的演变 【答案】D 【解析】 A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与表格不符。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这不能说明宰相制度的完善,排除B。材料体现的不是选官制度,故C错误。上表反映的是中枢机构的变化,从丞相制度的出现到三省六部制直到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立,这反映的是中枢机构的变化,故选D。 二、材料分析题 31.地方政治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的主要对象,说明受到分封的诸侯对天子应承担哪些义务?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分析这一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疆域的特点。为此,当时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 【答案】(1)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姬姓子弟、异姓功臣、先代贵族。(三点义务:保护周王室;忠于职守,保卫封地;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诸侯服从天子。) (2)制度:郡县制。 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 作用: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一。 (3)特点:疆域辽阔。制度:行省制度。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的主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然后再包括异姓功臣、先代贵族。结合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可概括出义务,主要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方面。 (2)根据材料“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廷尉议是。” 可得出是郡县制。结合郡县制的内容可概括出其管理方式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官员任命是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 (3)根据材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可得出疆域辽阔的特点。结合所学可知,元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推行行省制度。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至东汉末年封建统治者不断补充健全岁举孝廉的有关规定,察举标准为“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宰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后汉书·左雄传》)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葛洪《抱朴子·审举》 材料三 隋炀帝能够在传统取士科目之外创设足以开启新局面的新科目,无论如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刘海峰《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 材料四 汉代的察举与唐代的科举基本一致……皆朝廷统一部署下,以按科取士、考试进用为特征的官僚选拔制度。 ——徐连达、楼劲《汉唐科举异同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察举制的基本特点。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西汉时期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察举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对后世有何不利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隋炀帝所开设的“新科目”是什么?在当时有什么有何意义”? 【答案】(1)特点:注重道德修养(孝廉)自下而上地方推荐 作用: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扩大了官吏来源;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2)不足:不重视德才,被世家大族把持,按门第标准 影响:发展成九品中正制 (3)新科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影响:扩大官吏来源;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抑制了门阀士族;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论证观点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宰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遇事不惑”的信息分析归纳;第二小问作用依据所学从“扩大了官吏来源.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角度回答。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论证观点并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发展从“发展成九品中正制”角度来回答。 (3)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论证观点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中“隋炀帝”从科举制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扩大官吏来源;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抑制了门阀士族;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角度思考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汉代元政治制度演变•古代选官制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