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课件(183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课件(183张)

阶段划分 专题四 第 9 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制度及 人文精神的起源 通史线索特征 核心考点突破 热点命题猜想 · · · PART 4 通史线索特征 时空定位 古代希腊、罗马 ( 公元前 8 世纪 — 公元 6 世纪 ) 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 1 .政治上,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经济上,古代希腊、罗马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为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史线索特征 阶段特征 3 .思想上,古代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 通史线索特征 视角一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文明 1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1) 形成条件 ①地理因素:相对隔绝的谷地和海岛地形,易于形成相对隔绝的 城邦政治 。 ②经济因素:形成了以商品生产、 海外贸易 为主的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经济结构。 ③政治因素:城邦制度的确立、贵族制取代君主制。 ④思想因素:海洋文明中形成的集体、 平等 、相对独立和自由的意识。 ⑤个人因素:古希腊思想家、政治家的鼓动和改革。 ⑥推动因素:形成一定数量的 平民阶层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成为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原因。 核心考点突破 通史整合 (2) 民主进程:梭伦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 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3) 基本特征:人民主权、 轮番而治 、 直接民主 、法律至上、权力制约。 (4) 评价 ①积极: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其民主氛围使其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②消极:雅典民主基础狭窄,直接民主过于泛滥,造成雅典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核心考点突破 2 .经济文明的发展: 雅典等希腊城邦,良港众多,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优越,奴隶制工商业经济发达,为古希腊文明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3 .思想文化 (1) 智者学派:强调“ 人是万物的尺度 ” ,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成为近代人文主义的起源。 (2) 苏格拉底:提出“ 美德即知识 ” 的思想,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是人类精神觉醒的表现。 (3) 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著有 《 理想国 》 。 (4) 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 ,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突破 模块 考题 命题视角 政治 2017· 全国卷 Ⅱ ·32  雅典民主选举与僭主 政治 2017· 全国卷 Ⅲ ·32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践 ( 公民宣誓 ) 政治 2016· 全国卷 Ⅱ ·32  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与特点 思想 2016· 全国卷 Ⅲ ·32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 政治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Ⅰ ·32  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政治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Ⅰ ·26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政治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Ⅱ ·32  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 考向一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例 1 [2017· 全国卷 Ⅱ] 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    ) 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 .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D 【 解析 】 本题以僭主的出现和结局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理解能力。由材料可知,僭主是在破坏民主政治的基础上产生的,最终遭受流放等惩罚,表明古代雅典社会主流思想仍是民主政治,由此可知 D 项正确。题干中未体现贵族垄断国家政权,故 A 项错误。 B 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故排除。材料未涉及平民政治权利内容,故排除 C 项。 核心考点突破 例 2 [2017· 全国卷 Ⅲ] 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 18 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    ) A .限制权力滥用 B .防止官员腐败 C .培育权利观念 D .增强责任意识 【 答案 】D 【 解析 】 本题以古代雅典官员、陪审员和青年男子宣誓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古代雅典官员、陪审员就职前宣誓的目的是限制权力滥用、防止官员腐败,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体现了培养其权利观念,故 A 、 B 、 C 三项未反映题干材料的全部主旨,以偏概全,故排除;古代雅典的官员、陪审员就职前宣誓和成年男子参加宣誓仪式均是为了增强责任意识,故 D 项正确。 核心考点突破 例 3 [2016· 全国卷 Ⅱ] 公元前 5 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 答案 】C 【 解析 】 本题以雅典的公共奴隶行使警察职能驱使公民参加公民大会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并未丧失其作用,故 A 项错误;题干中雅典政府有时用上述方式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这只是一种临时手段,并不能说明民众失去政治热情,故 B 项错误;公元前 5 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D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题干的核心信息是公元前 5 世纪,雅典政府有时让公共奴隶行使警察职能,在不能伤害公民的前提下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突出的是公民参政的义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 C 项。 核心考点突破 例 4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Ⅱ] 公元前 340 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 ( 古希腊美丽女神 ) 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 A .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 .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 .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 .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 答案 】A 【 解析 】 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材料反映了经过辩护人的辩护、陪审团的投票等一系列的民主程序的运作,最终陪审法庭判亵渎神灵的女子无罪,排除 D 项; B 项说法错误,妇女没有公民权,被排除在民主政治之外; C 项理解有误。故本题应选 A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 经历了民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从原始社会部落民主制继承发展而来的,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轨道,并未形成真正的奴隶制民主制;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使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 经历了民主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由血缘世袭到以财产、地域为主,由财产等级限制到逐步取消,由贵族共和到公民广泛参与、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3) 民主制度的形式不断创新:抽签选举、差额选举制,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的尝试。 (4) 少数人的民主:以城邦制为基础,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只属于雅典少数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奴隶则不享有民主权利。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二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例 5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Ⅰ]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 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C 【 解析 】 本题以古代雅典法律规定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古代雅典政治,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材料只有一项法律规定,不能说明雅典法律的完备性,故排除 A 项;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强调的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与自杀无关,排除 D 项;雅典公民自杀必须先申请,说明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与法律尊重生命无关,排除 B 项,选 C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1) 它是一种原始的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范围狭小,只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 (2) 它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少数人的民主,同时抽签选举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三 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 例 6 [2016· 全国卷 Ⅲ] 古希腊悲剧 《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 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 A .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D 【 解析 】 本题以古希腊神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他又说“我憎恨所有的神”,这样的戏剧为雅典人所喜爱,体现的是雅典社会对人的尊重,这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故答案为 D 项。 A 项与材料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相矛盾;普罗米修斯本身就是神,故排除 B 项;材料本身不涉及物质生活,故排除 C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在内涵方面的突出特点 (1) 人的属性方面:强调“个体”的人,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 (2) 个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强调人的平等,反对教育、财产、种族方面的不平等。 (3) 学科归属:不但重视社会和人文思想,而且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例如,亚里士多德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 核心考点突破 视角二 古代罗马 1 .古罗马政权的演变 (1) 公元前 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2) 公元前 27 年,罗马帝国建立。 (3)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4)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开始。 (5)768 年查理曼帝国建立, 843 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演变成后来的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封建国家。 核心考点突破 通史整合 2 .罗马法体系 (1) 演变 ① 《 十二铜表法 》 :公元前 5 世纪中期制定 成文法 代替习惯法。 ②公民法:出现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是仅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的法律。 ③万民法:公元 3 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 一切自由民 的法律。 ④ 《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完成于 6 世纪,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 特点: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 历史地位:其蕴含的人人平等、 公正至上 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核心考点突破 3 .经济文明的发展 (1) 古罗马长期对外扩张,使地中海变为内湖,国际交往扩大使得奴隶制商品经济和 海外贸易 得到了充分发展。 (2) 中国的丝绸之路:西迄罗马 ( 当时称罗马为大秦 ) ,东到长安、洛阳等地。 4 .基督教的形成与发展: 1 世纪中叶,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产生。 4 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突破 模块 考题 命题视角 政治 2016· 全国卷 Ⅰ ·32  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政治 2015· 全国卷 Ⅰ ·32  罗马法与司法公正 政治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Ⅱ ·32  罗马法 —— 《十二铜表法》 政治 2012· 新课标全国卷 ·34  罗马法特征的解读 ( 葡萄树案例 ) 考向一 罗马法的特征和影响 例 1 [2016· 全国卷 Ⅰ]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A 【 解析 】 从德国文学家歌德对罗马法的评价可以看出,材料表明罗马法对欧洲的影响深远,它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A 项正确;罗马法只提供“立法规范”而不是“行为规范”, B 项错误;罗马法不仅仅对民主制度有影响,对专制制度也有影响,罗马帝国就是专制政权的政府, C 项错误; D 项夸大了罗马法的影响,排除。 核心考点突破 例 2 [2012· 新课标全国卷 ]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 《 十二铜表法 》 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 A .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 .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 .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 .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B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阅读与分析的能力,考查的内容是罗马法。解题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材料信息。法庭因为原告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在辩论中说错话而判处原告官司失败,这只能说明罗马法流于形式,故答案为 B 项。 A 项本身与史实相左;罗马法重视程序,程序本身没有问题, C 项错误,排除;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是习惯法的表现,而 《 十二铜表法 》 是成文法,所以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罗马法的特征 (1) 地位: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2) 形式:罗马法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3) 内容: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了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领域。 (4) 作用:罗马法是维系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 (5) 局限性:维护少数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二 罗马法的内容和原则 例 3 [2015· 全国卷 Ⅰ] 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 A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C 【 解析 】 本题以古罗马正义女神像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图片中的古罗马正义女神双眼蒙布,说明法官审案时应坚持理性原则,不被表象所迷惑,故答案为 C 项。道德良知与双眼蒙布无关,故排除 A 项;证人证言有对也有错,侧重听取证人证言并不能体现理性原则,故排除 B 项;双眼蒙布的含义和遵从民众意愿不符,也没有体现理性原则,故排除 D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罗马法的基本内涵 (1) 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调整财产关系,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 (3) 渗透了“自然法”思想,宣扬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和正义法理精神。 (4) 既重司法形式,又重法律内容。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一 从文明传承角度认识雅典的民主政治 【 理由 】 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同时也要理解其无法逾越的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性。复习备考时重点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评价,尤其注意结合中西方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地域特色及二者的不同道路,深刻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1】 学者刘刚在 《 自由的款式 》 一书中说:“ ( 雅典 ) 城邦 …… 以广场取代王宫作为城邦的标志性建筑,表明城邦的缔造者们已将公民的公共生活置于王权的需要之上;以神庙取代王室作为城邦的精神性标志,表明公民的公共精神已从王权的束缚下彻底解放出来。”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A .城邦民主政治直接取代了王权 B .城邦充分保障公民的个体生活 C .发放观剧津贴与此追求正相悖 D .此状况容易侵犯公民个人权利 【 答案 】D 【 解析 】 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贵族制基础上,故不是直接取代了王权,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雅典维护公民的公共利益,故 B 项错误;发放观剧津贴是促进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的措施,与材料中公共精神至上的理念不违背,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雅典以公民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精神为主,故容易忽视公民的个人利益,故 D 项正确。 核心考点突破 【 猜题 2】 ( 雅典城邦的 ) 每个官员在短短一年的任期内,需要接受十次任职审查 …… 期满卸任之时,也同样要接受审查。一方面是账目审查 …… 另一方面是职司审查,官员若顺利完成自己分内事务,他便可顺利离职;若未能完成,将受到渎职处罚。这一做法 (    ) A .督促了公职人员廉洁履职 B .限制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 C .调动了公民参政的热情 D .杜绝了国家权力的滥用误用 【 答案 】A 【 解析 】 对官员任期内及期满卸任之时均进行审查,有效监督公职人员,可以督促公职人员廉洁履职,故 A 项正确;对官员进行审查,与限制公民的自由权利无关,故 B 项错误;对官员进行审查并不能直接调动公民参政的热情,故 C 项错误;国家权力的滥用误用是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材料未涉及直接民主制的弊端,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二 从人类文明延续视角认识罗马法的影响 【 理由 】 罗马法为罗马文明的内核,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启示。复习备考时,一方面要注意罗马法本身的形成过程、基本原则及其对罗马统治和后世的深远影响;另一方面要注意分析罗马法的法律理念及其法治原则对近代东西方立法和司法的深远影响。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3】 蒙森在 《 罗马史 》 中这样论述罗马法的起源:“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 蒙森的论断说明了罗马法蕴含 (    ) A .君权至上的精神 B .公民主权的精神 C .自由平等的精神 D .三权分立的精神 【 答案 】A 【 解析 】 “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表明,并不是在强调君权至上,故 A 项错误;“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表明,法律要依照当事人自身的意愿,即罗马法蕴含公民主权的精神,故 B 项正确;自由平等的精神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 C 项错误;三权分立的精神在材料中也没有涉及,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 猜题 4】 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罗马法陷于衰退,教会迅速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了 12 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为王权至上提供了两句重要的格言“皇帝的喜好具有法律的力量”“皇帝不受法律约束”。这在当时 (    ) A .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 B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 C .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 D .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B 【 解析 】14 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与材料中“到了 12 世纪”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到了 12 世纪”“为王权至上提供了两句重要的格言”表明,皇帝不受教会的约束,实际上表达的深层意思是民族国家不受罗马教皇控制,故 B 项正确; 16 世纪时,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新教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与材料中“ 12 世纪”不符,故 C 项错误; D 项与材料中“为王权至上提供了两句重要的格言”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反君主专制,故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三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体现 【 理由 】 雅典的人文精神成为西方文明之源,为近代人文主义的复兴及成熟奠定了基础。复习备考时,注意从整个西方人文精神发展历程的角度去分析探究人文精神的渊源,东西方早期思想的比较分析也是复习备考的重点内容。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5】 为了装饰神庙,希腊人开始更多地采用神像。按照古希腊“神人同形同性”的观念,神是被道德化了的人,所以经常被塑造成最魁伟、最完美的人的形象。这反映出古希腊人 (    ) A .追求崇尚美的价值观念 B .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实现 C .主张人对自然的改造 D .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 答案 】D 【 解析 】 A 项不能体现材料中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内涵,故错误;根据材料“神人同形同性”可知,这体现的是人文主义观念,并非肯定人的价值尊严而否定神,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古希腊造神的理念,与人改造自然无关,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神人同形同性”可知,以人的标准来造神,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故 D 项正确。 核心考点突破 【 猜题 6】 柏拉图 《 会饮篇 》 中有一个故事:最初人类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不男不女的阴阳人。阴阳人体力和精力都非常强,因此图谋向诸神造反。宙斯需要想出一个两全办法,一方面要让人类活着,否则就没有人类对神的崇拜和牺牲祭祀;另一方面要削弱他们的力量,使他们不敢再捣乱。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 .认识到人的力量与价值 B .宣扬神本主义的宗教思想 C .批判当时希腊人的愚昧 D .否定人类对神的宗教信仰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B 【 解析 】 材料中阴阳人图谋对诸神造反,宙斯并未将他们消灭,而是既要让人类活着,同时又要削弱人类的力量,使其不再捣乱。柏拉图通过这个故事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即认识到人的力量与价值,故 A 项正确;材料中宙斯认识到人的力量和价值,宣传的是人文主义思想而不是神本主义的宗教思想,故 B 项错误;批判当时希腊人的愚昧不符合题意,故 C 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希腊人并没有放弃对神的宗教信仰,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专题四 第 10 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 通史线索特征 核心考点突破 热点命题猜想 · · · PART 4 通史线索特征 时空定位 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 (16 世纪前后 —18 世纪 60 年代 ) 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政治上,欧美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启动,英、美分别确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2 .经济上,伴随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欧洲封建制度迅速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发展。 通史线索特征 阶段特征 3 .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举人文主义大旗,批判封建思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猛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 .科技上,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通史线索特征 视角一 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14—18 世纪 ) 1 .概述: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早期殖民扩张活动以掠夺财富为主要表现形式。 核心考点突破 通史整合 2 .新航路开辟 (1) 原因 ①主观原因:欧洲 商品经济 的发展和 资本主义萌芽 的产生;欧洲人对 黄金 的渴求;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②客观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兴起, 传统商路 受阻;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 地圆学说 的流行。 核心考点突破 (2) 过程 ①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 好望角 。 ②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 美洲大陆 。 ③达 · 伽马: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 印度 的航路。 ④麦哲伦船队: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环球航行 。 核心考点突破 (3) 影响 ①引起“ 商业革命 ”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引起“ 价格革命 ”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但大量白银流入亚洲,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③人类由各民族相对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 整体世界 。 核心考点突破 3 .早期殖民扩张 (1) 荷兰: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 东印度公司 ,垄断东方香料贸易, 17 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 海上马车夫 ” 。 (2) 英国:通过海盗式掠夺、殖民战争、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黑奴贸易等方式,逐步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 殖民帝国 。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突破 模块 考题 命题视角 经济   2014· 全国大纲卷 ·20  新航路开辟 考向一 新航路开辟 例 1 [2014· 全国大纲卷 ] 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    ) A .王室大力支持      B .地理位置优越 C .商业资本发达 D .金银需求量大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A 【 解析 】 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关键是找到西班牙、葡萄牙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 B 项法国、英国、荷兰均有此优势; C 项不符合史实; D 项是西欧各国的共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只有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国家,可以集中物力、财力进行远洋航行,故答案为 A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四大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交汇融合。 (3) 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活动的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核心考点突破 (4) 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给西欧社会带来了发展机遇,促进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是也给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带去了殖民灾难。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二 早期殖民扩张 例 2 [2015· 海南卷 ]1500—1800 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 .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 .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 .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 .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B 【 解析 】 本题考查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大量屠杀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 A 项错误;据材料中“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特别是混血人的出现,反映的是欧洲长期不断征服美洲的结果,故 B 项正确;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只是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 C 项错误;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是表现而不是原因,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多视角认识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 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2) 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 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4) 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核心考点突破 视角二 政治上: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14—18 世纪 ) 1 .英国君主立宪制 (1) 确立过程: 1688 年英国通过“ 光荣革命 ”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1689 年 《 权利法案 》 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地位, 君主立宪制 确立; 18 世纪前期,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 1832 年议会改革 ,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政治权利。 核心考点突破 通史整合 (2) 基本特点: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 国王 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内阁 是最高行政机关,对议会负责; 议会 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中心; 首相 是最高行政首长,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核心考点突破 2 .美国联邦制共和制 (1) 确立背景: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个松散的 邦联 ,政局动荡不安。 (2) 基本内容: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美国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管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具有 三权分立 、分权制衡的特点;美国是 总统制共和制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对宪法负责;美国总统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和政府不对国会负责。 (3) 基本原则:分权制衡; 主权在民 ;联邦制;共和制。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突破 国别 考题 命题视角 美国 2017· 全国卷 Ⅱ ·34  美国 1787 年宪法 英国 2016· 全国卷 Ⅰ ·33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 英国 2015· 全国卷 Ⅰ ·33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 美国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Ⅰ ·33   1787 年宪法和《独立宣言》 英国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Ⅰ ·27   “ 光荣革命 ” 与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Ⅱ ·33  邦联制与 1787 年宪法 考向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 例 1 [2016· 全国卷 Ⅰ]1702 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 A .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 《 权利法案 》 遭到破坏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B 【 解析 】 从材料中“安妮女王 …… 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可知,国王仍然拥有行政大权,仍然能够干涉政务。从深层次上讲,这是因为此时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一直到责任制内阁形成,国王才真正无实权,成为虚君,英国君主立宪制才走向完善,故选 B 项。 1702 年是在 《 权利法案 》 颁布之后, 《 权利法案 》 等法律文件规定议会有权制约国王,故 A 项错误;英国责任制内阁基本确立于 18 世纪中期,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限制,故 C 项错误; 《 权利法案 》 颁布后,国王仍然拥有行政大权,安妮女王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并没有破坏 《 权利法案 》 ,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例 2 [2015· 全国卷 Ⅰ]18 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 …… 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 答案 】D 【 解析 】 本题以 18 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的发言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这是对“光荣革命”成果的维护,故排除 A 项;材料反映了国王让议会参与议事,并未体现国王专权, B 项所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1721 年后英国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 项与题干中“ 18 世纪中叶”的时间信息不符,故排除;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恰恰说明英国国王没有了实权,故答案为 D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中的三个转移、四大特点、四个趋势 (1)“ 三个转移” ①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 权利法案 》 颁布 ) 。 ②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 责任制内阁形成 ) 。 ③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1832 年议会改革 ) ,并下移到全体公民。 核心考点突破 (2) 四大特点 ①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 ②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 ③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下院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由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④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 核心考点突破 (3) 四个趋势 ①延续性。从 《 大宪章 》 到 《 权利法案 》 ,从英国的早期内阁的形成到责任制内阁的完善。 ②渐进性。 1689 年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 1832 年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19 世纪中期以后选举权逐步扩大到普通公民。 ③创新性。如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两党制都具有开创性。 ④法制化。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变化与法制化进程密切相关。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二 美国共和制的特征 例 3 [2017· 全国卷 Ⅱ]1800 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    ) A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 .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 .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 .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C 【 解析 】 本题以美国总统亚当斯罢免内阁成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理解能力。依据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故亚当斯免去皮克林的内阁职务,是在行使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故 C 项正确。此题未涉及联邦政府与各州的关系问题,故 A 项表述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亚当斯此举正是在行使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故 B 项中所说“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是错误的,排除; D 项中所说的党派矛盾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核心考点突破 例 4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Ⅰ] 根据美国 1787 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 《 独立宣言 》 中提倡的 (    ) A .主权在民原则      B .天赋人权原则 C .各州自治原则 D .各州平等原则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B 【 解析 】 本题以美国众议院名额分配为切入点,考查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局限性,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主权在民、天赋人权、自治、平等的内涵。天赋人权指人具有天生的生存、自由、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材料规定选举权按“ ( 非自由人 ) 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就使 《 独立宣言 》 关于天赋人权的规定得不到认真兑现。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美国 1787 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与妥协艺术 (1) 原则:联邦制 ( 中央集权 ) 、权力制衡 ( 三权分立 ) 、人民民主 ( 主权在民 ) 。 (2) 妥协艺术 ①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②在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利益冲突上:参议员每州两名,满足小州的利益要求;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照顾了大州的利益。 ③在南北方关系上:这部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还把 5 个黑人折合为 3 个白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兼顾了南北方的利益,协调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 核心考点突破 视角三 思想文化上: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 (14—18 世纪 ) 一、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1 .文艺复兴 (1) 背景 ①经济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 ,意大利经济的繁荣。 ②阶级方面:新兴 资产阶级 要求思想变革。 ③文化底蕴: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④社会现实:中世纪 天主教会 神学世界观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核心考点突破 通史整合 (2) 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 (3) 实质:资产阶级的 __ 思想解放 __ 运动。 (4) 代表: 但丁 (《 神曲 》) 、薄伽丘 (《 十日谈 》)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 彼特拉克 等。 (5) 扩展: 16 世纪以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代表是英国的 莎士比亚 (《 哈姆雷特 》) 。 (6) 影响: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强烈挑战;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众多艺术家创造了永放光芒的精湛艺术作品。 核心考点突破 2 .宗教改革 (1) 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教会压榨。 (2) 标志: 1517 年 《 九十五条论纲 》 的发表。 (3) 主张:“ 因信称义 ” ;可以通过 《 圣经 》 与上帝直接沟通;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4) 新兴教派: 路德教派 、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 (5) 性质: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政治改革运动。 核心考点突破 (6) 意义 ①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 天主教会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革命旗帜。 ③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核心考点突破 3 .启蒙运动 (1) 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制度与新兴资产阶级矛盾尖锐;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 (2) 核心: 理性主义 。 (3) 内容:提倡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反对专制、等级、特权、愚昧,追求民主法治的理想社会。 核心考点突破 (4) 成就 ① 伏尔泰 :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孟德斯鸠:提出“ 三权分立 ” 学说。 ③卢梭: 社会契约论 、人民主权说。 ④ 康德 :人非工具。 (5) 影响 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 封建专制统治 。 ②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治社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蓝图。 ③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④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核心考点突破 二、近代自然科学 1 .天文学: 1543 年,哥白尼发表 《 天体运行论 》( 日心说 ) ,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 2 .物理学 (1) 伽利略:发现了 自由落体定律 ;创制了望远镜等实验科学仪器。 (2) 牛顿经典力学: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 万有引力定律 等,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总结;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兴起和传播。 3 .生物学: 林耐着重研究群体,主要运用 观察和分类法 ,为进化论的产生打下基础;哈维着重研究个体,为细胞学说的创立开辟道路。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突破 模块 考题 命题视角 文艺复兴 2017· 全国卷 Ⅱ ·33  文艺复兴的背景 —— 意大利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近代科学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Ⅰ ·28  近代科学 —— 哥白尼和 “ 日心说 ” 考向一 文艺复兴的背景 例 1 [2017· 全国卷 Ⅱ]13 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 A .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 .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 .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A 【 解析 】 本题以佛罗伦萨市政府的公告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理解能力。从题干的时间 13 世纪后半期可以判断,此时的意大利处于文艺复兴的前夕,人文主义并未广泛传播,故 B 项错误;教堂的扩建要与众多市民的意志一致,显现出这一时期市民的重要作用,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未出现新教,故 D 项错误。故选 A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1) 意大利在欧洲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 ①意大利当时处于分裂状态,封建主义因素比较薄弱,有利于人们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然人,进入城市,投入市场。 ②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东西方交流的中转站,商品经济发达,手工业和农业初步分离。 ③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地工商业发达。在商品生产中首先出现了雇佣关系。 ④文艺复兴的兴起,使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追求现实生活,尊崇理性和科学。 核心考点突破 (2)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 ①以人和社会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利,肯定人性。 ②批判天主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 ③主张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 ④重视科学实践,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二 近代科学技术成就 例 2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Ⅰ] 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    ) A .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 .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A 【 解析 】 本题以恩格斯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的含义。在中世纪末期,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在欧洲占有绝对统治地位,自然科学处在神学的束缚中。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文艺复兴进步思想的指引下,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日心说”,写出了 《 天体运行论 》 ,这部著作被恩格斯誉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从此,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故选 A 项。 B 项“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 项“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均与题干“自然科学的独立”不符,故排除。 D 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 物理学成就:从经典力学建立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这一过程呈现出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化,一方面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2) 生物学成就:经历了从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这一革命性的变化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3) 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世界的面貌。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一 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英国代议制的特点及影响 【 理由 】 近年高考命题多集中在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原则、工业革命与 1832 年议会改革的内在联系的准确理解上;复习备考时,注意结合不同时期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分析其在政治文明领域的制度创新;运用文明史观及全球史观分析英国政治体制的变革对近代东西方政治文明进步的具体影响。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1】 1700 年,英国议会通过的 《 吏治澄清法 》 规定:“凡接受皇家薪俸及年金的官吏,除各部大臣外,均不得为议会下院议员。”这说明英国 (    ) A .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B .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C .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 D .国王与议会矛盾激化 【 答案 】A 【 解析 】 据材料“凡接受皇家薪俸及年金的官吏,除各部大臣外,均不得为议会下院议员”说明议会要控制与国王有关的官员,也就是说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故 A 项正确;随着 《 权利法案 》 的颁布,英国已经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故 B 项错误;英国责任制内阁形成并得以完善的时间是在 18 世纪中叶而不是材料所述的时间,此后国王实际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 猜题 2】 1832 年议会改革重新分配了议席,增加了城市代表的名额,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使中产阶级有了选举权; 1867 年的议会改革再次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获得了选举权;经过不懈努力,到 1969 年, 《 选举法 》 规定年满 18 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英国普选制逐渐确立起来。材料说明 (    ) A .民主在与专制的斗争中不断发展 B .民主思想与民主实践在互动中完善 C .民主政治与本国国情在调试中创新 D .民主改革在民主实践中不断推进 【 答案 】D 【 解析 】 题干材料说的是议会议席的分配以及选民资格的逐步放宽,直到英国普选制逐渐确立起来的史实,这说明民主改革在民主实践中不断推进,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思想,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只是说明议会议席的分配以及选民资格的逐步放宽,直到英国普选制逐渐确立起来的史实,这并不是民主政治与本国国情在调试中创新,故 C 项错误;民主改革在民主实践中不断推进符合题意,故 D 项正确。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二 从文明史观角度理解美国 1787 年宪法的确立及影响 【 理由 】 美国 1787 年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联邦制与民主共和体制下的权力制衡、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及影响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复习备考时,要注意从微观层面分析理解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史实、特点及原则;从宏观层面梳理美国政治体制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理解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3】 美国总统特朗普 2017 年 1 月签署的暂停中东七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被美国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这一“违宪”裁决直接表明美国总统 (    ) A .受到美国选民的制约   B .受到立法机关的制约 C .受到司法机关的制约 D .受到各州政府的制约 【 答案 】C 【 解析 】 材料中“被美国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表明这是司法机关而非选民对美国总统的制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被美国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表明这是司法机关而非立法机关对美国总统的制约,故 B 项错误;根据美国政治所体现的三权分立原则可知, C 项与材料中“行政命令被美国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相符,故 C 项正确;“各州政府”与材料中的“联邦法院”不符,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 猜题 4】 《 美国历史十五讲 》 中写道:“新宪法的通过 …… 使美国成为‘最完善的’现代国家,从而最终完成了缔造‘美利坚合众国’的任务。”美国“完成了缔造‘美利坚合众国’的任务”主要是指 (    ) A .建立了联邦制体系 B .构建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 .完善了民主选举制 D .实现了各州之间的互相妥协 【 答案 】A 【 解析 】 根据材料中“从而最终完成了缔造‘美利坚合众国’的任务”可知,这指的是美国摆脱了原来松散的邦联体制,建立了联邦制,故 A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构建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内容,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美国的民主选举制,故 C 项错误;联邦制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与各州之间的关系无关,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三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及地位 【 理由 】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大洲在此后数百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图文材料为载体,以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为立意,多角度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及影响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主要形式。复习备考时,注意站在世界历史文明演进的角度去认识新航路开辟,尤其注意梳理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历史发展之间的联系。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5】 对于一个生活在 16 世纪最后几十年的西班牙人来说,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在 1500—1600 年间,英格兰小麦价格上涨了 425% ,法国上涨了 650% ,波兰则上涨了 400% 。这种现象导致 (    ) A .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 .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C .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D .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 答案 】B 【 解析 】 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的物价上涨现象,黄金和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是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故 A 项错误;由于欧洲物价上涨,导致封建地主实力衰落,工商业者实力增强,故 B 项正确;在当时物价上涨的形势下,封建地主的财富是减少的,故 C 项错误;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是“商业革命”的表现,与材料内容无关,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四 近代人文精神发展的背景及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理由 】 人文精神是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核心,但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在此知识点上的命题明显偏少,主要考查人文精神的发展在西方崛起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017 年全国 Ⅱ 卷第 33 题以选择题形式进行了考查,主要涉及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复习备考时,要深刻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具体表现,认识人文精神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其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后世影响着重突出其对社会变革的指导作用。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6】 佛罗伦萨人认为,时间和生命像黄金一样宝贵。为了珍惜它们, 1329 年,佛罗伦萨的城楼上安装了最早的机械钟。这一现象说明 (    ) A .佛罗伦萨的钟表制造世界领先 B .佛罗伦萨人对黄金财富的追求 C .人文主义思潮对当地产生影响 D .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答案 】A 【 解析 】 材料“佛罗伦萨的城楼上安装了最早的机械钟”强调的是佛罗伦萨人珍惜时间和生命,不能说明佛罗伦萨的钟表制造世界领先,故 A 项错误;据材料“佛罗伦萨人认为,时间和生命像黄金一样宝贵”可得出,这强调的是佛罗伦萨人对时间和生命的珍惜,而不是对黄金财富的追求,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可得知,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佛罗伦萨人认识到人的力量的伟大和生命的短暂,意识到生命和时间的宝贵,这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故 C 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是人文主义思潮产生的根源,但材料强调的是这一现象受到的思想影响,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专题四 第 11 讲 工业文明时代资本主义 的发展 通史线索特征 核心考点突破 热点命题猜想 · · · PART 4 通史线索特征 时空定位 工业革命时期 (18 世纪 60 年代到 20 世纪初 ) 人类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1 .政治上,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确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善。 2 .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通史线索特征 阶段特征 3 .科技上,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成为推动人类思想解放的重要因素。 4 .文艺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作品生动展现了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风貌。 通史线索特征 视角一 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 (18 世纪 60 年代 —20 世纪初 ) 1 .工业革命 (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 ) (1) 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 在英国确立。 ②资金: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 ③技术: 工场手工业 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④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核心考点突破 通史整合 (2) 成就 ①纺织机器: 18 世纪 60 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纺纱机 。 ②动力机器: 瓦特 制成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 蒸汽机车 。 (3) 影响 ①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 蒸汽时代 ” 。 ②生产组织形式:确立了 工厂制 。 ③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 工业无产阶级 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④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 核心考点突破 2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 世纪中后期至 20 世纪初期 ) (1) 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2) 成就 ①电力的应用:德国人 西门子 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 ②新交通工具: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 内燃机 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③石油化工:提炼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3) 影响 ①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 电气时代 ” 。 ②生产组织形式:出现 垄断组织 ,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③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突破 时期 考题 命题视角 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 2017· 全国卷 Ⅰ ·33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 2016· 全国卷 Ⅱ ·33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 2016· 全国卷 Ⅲ ·33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 世纪 60 年代美国铁路轨距建设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期 2015· 全国卷 Ⅱ ·33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Ⅱ ·33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影响 考向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例 1 [2017· 全国卷 Ⅰ] 综合下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 A .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 .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 .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核心考点突破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 1770 年 约 1790—1793 年 约 1830—1835 年 数额 ( 百万英镑 )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 ( 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 1851 年为 100) 年份 1755 年 1797 年 1835 年 指数 42.74 42.48 78.69 【 答案 】D 【 解析 】 本题以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历史本质的能力。据 1797 年指数为 42.48 、 1755 年指数为 42.74 可知, A 项不正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科技发展和机械发明, B 项排除;“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只从工人角度进行解释,与“国民总收入”中的“国民”这一概念的范围不符,且“整体上没有改善”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排除 C 项;工人实际工资增长的幅度低于国民总收入增长的幅度,说明工业革命期间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 D 项正确。 核心考点突破 例 2 [2016· 全国卷 Ⅱ] 英国 18 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 1816 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 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 14.6 上升到 27.2 ,利物浦由 21 上升到 34.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 答案 】A 【 解析 】 本题以英国不同时期的人口死亡率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有效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才出现化学工业,故排除 B 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故排除 C 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进步,故排除 D 项。题干的主旨是英国在 19 世纪上半期工业城市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破坏了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关。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 A 项。 核心考点突破 例 3 [2016· 全国卷 Ⅲ]19 世纪 60 年代,总长超过 3 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 5 英尺 (1 英尺= 0.304 8 米 ) 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 4.9 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 6 英尺、 5.6 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 A .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 .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 .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 .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 答案 】A 【 解析 】 本题以美国南北地区的铁路轨距不同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的核心信息是一个国家内部铁轨规格不同,这意味着火车无法直接到达全国各地,这说明了这一时期美国国内的问题,即国内市场没有完全统一,故答案为 A 项。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增长与铁路的关系,故排除 B 项;铁轨规格大小与科技水平无关,故排除 C 项; D 项与材料无关。 核心考点突破 例 4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Ⅱ] 有人描述 19 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 A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 答案 】A 【 解析 】 本题以英国妇女纺织方式的变革为切入点,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二是传统纺车、手织机大部分退出了历史舞台。材料表明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纺织业出现了革命性变革,故答案为 A 项。 B 项与材料没有内在关系; C 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史实不符;材料中手织机多半闲置,说明家庭手工业依然存在,排除 D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工业革命对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科技发展的影响 (1) 政治方面: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健全,法德崛起。 (2) 思想方面: 19 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形成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在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盛行。 (3) 科学技术: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科学和理性日益主宰人类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 例 5 [2015· 全国卷 Ⅱ] 下表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由上表可以推知, 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 (    ) A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 .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 .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核心考点突破 年代 1870 年 1896—1900 年 1913 年 比例 78% 74% 72% 【 答案 】B 【 解析 】 本题以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表格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表明,世界上四个经济最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小,这说明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取得一定的发展,故答案选 B 项。 A 项与史实不符;英、美、法、德四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就显著,拉大了与其他国家工业发展的差距,故排除 C 项;材料与世界经济结构变化无关,世界经济结构也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故排除 D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以多元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明为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 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核心考点突破 (4) 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 ( 包括童工问题 ) ;城市化问题 ( 如伦敦人口剧增 ) ;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 ( 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 ) 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 ( 社会工作 ) 等方面的问题。 (5) 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核心考点突破 视角二 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拓展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 世纪初 —20 世纪初 ) 1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扩展 (1) 英国: 1832 年议会改革壮大了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 的力量,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2) 美国: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内战后,美国形成了 两党制 。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核心考点突破 通史整合 (3) 法国与德国 核心考点突破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背景   ① 法国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② 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建立 法兰西 第三 共和国   ① 分裂状态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 普鲁士通过三 次 王朝战争 统一 德国 内容   ① 立法权属 于 议会 , 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② 行政权 由 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   ① 皇帝 掌握 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② 宰相 主持 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并对其负责  ③联邦议会 和 帝国议会 是 立法机构,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其对政府缺乏监督作用 核心考点突破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特点  保皇派 和 共和派 相 妥协的产物;共和政体并不稳固  带有浓厚 的 专制主义 和 帝国主义色彩 影响  共和制确立,标志着法国人民反封建斗争任务的完成, 为 资本主义发展 创造 了条件  确立 了 君主立宪制 和 联邦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但 其 军国主义色彩 留下 了隐患 2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历史条件 ①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 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 ②思想来源: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 空想社会主义 、德意志的古典哲学。 ③阶级基础: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 无产阶级 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个人因素: 马克思 、 恩格斯 的努力及相互合作。 (2) 诞生标志: 1848 年 《 共产党宣言 》 的发表。 (3) 历史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 科学理论 的指导;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核心考点突破 3 .巴黎公社 (1) 背景: 普法战争 中法国战败,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屈膝求和,人民强烈不满。 (2) 建立: 1871 年 3 月 18 日,巴黎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 3 月 28 日, 巴黎公社 建立。 (3) 意义: 无产阶级 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突破 国家 考题 命题视角 法国 2017· 全国卷 Ⅲ ·33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793 年宪法 法国 2016· 全国卷 Ⅲ ·35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958 年法国政治体制的变化 德国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Ⅱ ·34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向一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例 1 [2017· 全国卷 Ⅲ] 雨果在小说 《 九三年 》 中描述 1793 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 A .三权分立       B .君主立宪 C .人民主权 D .法律至上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C 【 解析 】 本题以雨果的小说 《 九三年 》 中的描述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民主权是指国家是由人民根据自由意志缔结契约的产物,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国民公会“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体现了人民主权,故 C 项正确。三权分立是关于国家政权架构和权力配置的政治学说,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相互制衡,故 A 项错误;君主立宪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限制君主权力,故 B 项错误;法律至上是指法律作为公众意志的体现,应当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尊严,任何人的行为都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例 2 [2016· 全国卷 Ⅲ]1875 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 1958 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    ) A .有利于政局稳定 B .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 .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 .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 答案 】A 【 解析 】 本题以法国政体演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的核心信息突出了法国不同时期政体差异与政局变化的关系。 1875 年到 1958 年,法国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 1958 年,则是扩大了总统权力,着眼点是改变前一时期的政治状况,稳定政局。故答案为 A 项。 B 项错误, 1875 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为国家元首; C 项错在把总统可以解散议会和总统剥夺议会的权力这两个概念混淆;法国是多党制国家,故排除 D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法国共和制确立艰难的原因及其特点 (1) 原因 ①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是君主制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 ②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主张君主专制的传统势力较为强大。 ③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 特点 ①法国共和政体历经曲折和反复最终确立,是一种不太完善的代议制。 ②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是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基本特征。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二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例 3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Ⅱ]19 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 A .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 .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 .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 .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A 【 解析 】 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德国经济迅速发展。而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使德意志帝国成为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1871 年德意志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排除 B 项; C 项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决定政治”的基本原理; D 项表述有误。故本题应选 A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近代德国民主脆弱的原因及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 (1) 原因 ①德国是容克地主阶级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的,统一后,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专制残余。 ②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因此德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资产阶级不敢也不愿行使对皇权的制约与监督权,在涉及国家发展的一些重大方针问题上经常“缺位”,使得民主制度徒有其表。 核心考点突破 (2)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 ①德国的议会权力很小,帝国议会甚至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②德意志帝国是披着议会外衣的半专制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普鲁士贵族居于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从属地位。 核心考点突破 视角三 文化上:近代科技与文艺成就 (19 世纪初 —20 世纪初 ) 1 .物理学 (1) 成就: 20 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 相对论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1900 年,德国普朗克提出了 量子假说 。 (2) 意义: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构成了 现代物理学 的基础,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核心考点突破 通史整合 2 .进化论 (1) 标志: 1859 年,达尔文 《 物种起源 》 的发表。 (2) 意义:是对 封建神学创世说 的有力挑战;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3 .技术进步: 蒸汽机、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改变着 社会结构 和世界形势,也促使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核心考点突破 4 . 19 世纪的世界文学 (1) 浪漫主义文学 ①特点: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②代表作:雨果的 《 巴黎圣母院 》 、雪莱的 《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 等。 (2) 现实主义文学 ①特点: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 ②代表作:法国 巴尔扎克 的 《 人间喜剧 》 、俄国列夫 · 托尔斯泰的 《 战争与和平 》 等。 核心考点突破 5 .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艺术 (1) 世界美术 ①浪漫主义:法国德拉克洛瓦的 《 自由引导人民 》 。 ②现实主义:库尔贝的 《 石工 》 ,列宾的 《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米勒的 《 拾穗者 》 。 ③印象画派 特点:注重“光”与“色”的效果。代表作: 莫奈 的 《 日出 · 印象 》 ,凡高的 《 向日葵 》 。 (2) 音乐和影视 ①音乐: 贝多芬 是架起欧洲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桥梁的人。 ②电影: 1895 年,法国 卢米埃尔兄弟 放映第一部电影,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突破 考向突破 模块 考题 命题视角 文化 2016· 全国卷 Ⅲ ·34  近代以来美术流派的演变趋势 考向 近代以来美术流派的演变 例 [2016· 全国卷 Ⅲ] 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四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    ) A .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 .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 .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 .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核心考点突破 【 答案 】D 【 解析 】 本题以世界近代以来的美术作品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 项本身错误,艺术流派不断出现是艺术发展的特点,是时代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但传统美术流派并没有被全部淘汰;题中绘画作品与理性思维不断深化没有内在关系,故排除 B 项; C 项仅仅是材料部分作品的反映。故答案为 D 项。 核心考点突破 【 考向深化 】 19 世纪以来世界美术的发展 (1)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法国,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代表作是大卫的 《 马拉之死 》 。 (2)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感到苦闷,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代表作是德拉克洛瓦的 《 自由引导人民 》 。 (3) 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作是列宾的 《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 核心考点突破 (4) 印象画派: 19 世纪 60 年代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青年画家开始运用光和色来描绘外部的世界。作品色彩清新、明亮,表达了丰富的生命力和光色和谐的艺术风格。早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作是法国莫奈的 《 日出 · 印象 》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产生了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作是凡高的 《 向日葵 》 。 (5) 现代主义美术: 20 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艺术家们敏感地关注到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新问题;在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风格的基础上,现代派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进行绘画。代表人物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一 从文明多样性和统一性看待法德代议制的确立 【 理由 】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体现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但是法治取代人治、民主取代专制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复习备考时,注意分析法国代议制的曲折性以及德国君主立宪制不彻底性的原因,理解近代代议制确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1】 美国学者菲利普这样评价一部宪法:“这部宪法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对这部宪法描述正确的是 (    ) A .总统任命内阁须经参议院同意 B .内阁和总统须对议会负责 C .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与平衡 D .利用内阁限制袁世凯专权 【 答案 】B 【 解析 】 据材料可得出,题干中学者评价的是 1875 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 1875 年宪法规定总统任命内阁须经众议院同意,故 A 项错误;法国内阁和总统须对议会负责,是导致议会强大,总统行政权微弱的原因,故 B 项正确;据材料可知,这里的总统不能制衡议会,故 C 项错误; D 项是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的内容,故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 猜题 2】 《 德意志帝国宪法 》 规定:“皇帝任命帝国首相”“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当时的德国皇帝与英国国王相比 (    ) A .产生方式不同      B .制衡机构不同 C .任期长短不同 D .权力大小不同 【 答案 】D 【 解析 】 德国皇帝与英国国王都是世袭,因此二者产生方式相同,故 A 项错误;当时德国与英国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都有享有立法权的议会机构制约皇权,只是制约程度不同,故 B 项错误;德国皇帝与英国国王都是终身任职,故 C 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德国皇帝有任命首相、签署公布法律、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力,而英国国王则是“统而不治”,无实权,故 D 项正确。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二 工业革命的拓展及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 理由 】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融合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对世界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复习备考时,注意运用多种史观解读工业革命的影响,尤其注意从社会发展角度、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角度进行思考,抓住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冲击,如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变化。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3】 19 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 20 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 6—12 岁的儿童都要上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 .民主政治对特权阶级的冲击 B .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C .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反抗斗争 D .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 【 答案 】B 【 解析 】 民主政治对特权阶级的冲击不是各国建立义务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因,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 19 世纪以前 …… 到了 20 世纪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是推动义务教育逐渐普及的主要原因,故 B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反抗斗争,故 C 项错误;选项中“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只是可能因素,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启蒙运动都在推动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然而 19 世纪时,大部分教育资源仍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 猜题 4】 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 1877 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 · 本茨 1885 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 1903 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 1909 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 100 家工厂 …… 从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 .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B .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 C .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D .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 答案 】D 【 解析 】 材料反映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故 A 项错误;社会进步是科技发展的原因,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重工业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题干中强调的并不是重工业的发展,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贝尔、爱迪生、卡尔 · 本茨等科学家的行为,说明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故 D 项正确。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三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重大科技发明 【 理由 】 近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飞跃发展。复习备考时,可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认识近代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例如从生产力的飞跃、生产关系的变革、阶级关系的巨变、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关系的影响等方面认识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5】 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 17 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基础上的。在 18 世纪,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他和当时的主要科学家有着经常的联系,并于 1785 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这说明 (    ) A .科学家通过仪器实验的方式了解世界 B .英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活动 C .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D .科研技术成果能及时地应用于生产 【 答案 】C 【 解析 】A 项属于无关项,故排除;材料强调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未体现英国政府的作用,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 17 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基础上的”“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可知,科学发现成为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故 C 项正确;材料强调科学发现推动了技术的创新,并未表明科研技术成果能及时地应用于生产,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猜想四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的成就及社会映照 【 理由 】 近几年,全国卷对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的考查力度较弱,仅在 2014 年新课标全国卷 Ⅱ 的第 34 题中以影视艺术的方式展现 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2016 年全国卷 Ⅲ 的第 34 题考查了近代美术流派的发展历程; 2016 年全国卷 Ⅱ 第 35 题将音乐艺术与美苏争霸相联系。考查主要侧重于文艺成就及社会关联方面。 热点命题猜想 【 猜题 6】 《 唐璜 》 从出版之日起,便在整个欧洲大陆造成了风暴一般的影响。鲁迅说:“其力如巨涛,直薄旧社会之柱石。余波流衍。”文学界一时将拜伦作为模仿的对象,写出自己心中“唐璜”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典型的如 (    ) A .雨果 《 巴黎圣母院 》 B .海明威 《 老人与海 》 C .德拉克洛瓦 《 自由引导人民 》 D .罗曼 · 罗兰 《 约翰 · 克里斯朵夫 》 【 答案 】A 【 解析 】 材料中的 《 唐璜 》 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而雨果的 《 巴黎圣母院 》 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 A 项正确; 《 老人与海 》 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 B 项错误; 《 自由引导人民 》 是美术作品,与材料中“文学作品”不符,故 C 项错误; 《 约翰 · 克里斯朵夫 》 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 D 项错误。 核心考点突破 专题四 专题归纳总结(四) PART 4 专题一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专题网络 专题归纳总结(四) 专题主线 1 .古代雅典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率先创制的民主政治制度。公元前 6 世纪,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后来的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继续打击贵族特权、完善民主机构及鼓励公民参政,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以确立并达到顶峰。它铸就了雅典的辉煌,为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奠定了基础。 2 .古罗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方面。公元前 6 世纪以来,在罗马平民反对贵族专权的斗争中,在罗马扩张导致的不同民族的矛盾尖锐及经济社会纠纷日益增多的过程中,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体系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罗马统治,对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专题归纳总结(四) 3 .西方人文精神起源阶段主要特点是重点研究人与社会,强调人的价值与作用。公元前 5 世纪,在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繁荣的背景下,智者学派思想兴起,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充分肯定人的尊严与权威。苏格拉底更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提出了“认识你自己”和“美德即知识”的观点。雅典的人文精神后来成为西方文明之根,为近代人文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专题归纳总结(四) 专题拓展 1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和特征 (1) 民主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是公民剥削和压迫非公民的工具。 (2) 基本特征:直接民主;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人人平等;法律至上;权力制约。 专题归纳总结(四) 2 .对雅典民主政治认识的四个误区 (1) 从民主运作形式上看,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不可误认为直接民主是最理想和完美无缺的民主运作方式。 (2) 从局限性上看,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能说成是全体雅典男性居民的民主。 (3) 从实质上看,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专政,不可误认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 (4) 从影响上看,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不可误认为其为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提供了完备的体系。 专题归纳总结(四) 3 .罗马法的特点 (1) 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较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2) 从形式上看,罗马法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3) 从内容上看,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许多领域。 专题归纳总结(四) (4) 从作用上看,罗马法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 (5) 从局限上看,罗马法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专题归纳总结(四) 4 .罗马法的影响 (1) 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重视证据、注重程序、倡导理性等诉讼原则,甚至政治制度的某些方面也都源于罗马法。 (2) 近代初期西方资产阶级都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如美国的 《 独立宣言 》 和 1787 年宪法、法国的 《 人权宣言 》《 民法典 》 等,并且从中发展性地提出了“天赋人权”“权力平等”等口号。 (3) 罗马法中关于买卖、借贷、债权、合同契约、遗产继承以及伤害赔偿等方面的规定,在日益重视私有财产和人权的今天,更具有现实借鉴意义,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影响密不可分,成为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专题归纳总结(四) 5 .中西早期政治文明的不同发展方向及认识 (1) 不同发展方向:春秋战国与同时期古希腊均处于分裂状态。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逐步从分裂走向统一、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古希腊是小国寡民、城邦林立,城邦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实行民主政治,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2) 形成差异的原因 ①中国平原多,简陋的生产技术为形成统一提供了可能性,为农业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需要国家统一,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提供了经济基础。 ②多山、多港湾适宜工商业和航海业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平等、民主、协作的民主精神,有利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政体。 专题归纳总结(四) (3) 利弊认识 ①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政体后来逐渐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平等意识和社会进步的障碍。 ②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拥有民主自由的权利,但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管理者具有专长和学识,这种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专题归纳总结(四) 【 训练 1】 “ ( 雅典 ) 使普通公民成为精英政策分歧的裁决者,从而为解决领袖之间的政治冲突找到了一个相对和缓的办法。”下列选项最能诠释这一观点的是 (    ) A .一位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上控告官员盗取神庙财产 B .五百人议事会声讨并剥夺战神山贵族议事会的权力 C .雅典连续三年通过陶片放逐法流放僭主的支持者 D .雅典进行了抽签选取执政官的选举方式改革 专题归纳总结(四) 【 答案 】C 【 解析 】 本题考查克利斯提尼改革。依据题干材料“使普通公民成为精英政策分歧的裁决者,从而为解决领袖之间的政治冲突找到了一个相对和缓的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片放逐法通过公民团体的命令,将其中一方有条件地流放国外,但失败者的被流放不是直接源自政治对手,而是雅典公民的选择。普通公民从此成为精英阶级政策分歧的裁决者,从而为解决领袖之间的政治冲突找到了一个相对和缓的办法,实际确立了人民在这个问题上最高主权者的地位,故 C 项正确。 专题归纳总结(四) 专题二 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网络 专题归纳总结(四) 专题主线 1 .从世界古代文明分布的情况看,古代文明基本处于隔绝或完全隔绝的状态。总之,人类处在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 15 世纪末以来,由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分散的世界文明逐渐开始交流与融合。 2 . 17 世纪的荷兰已发展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18 世纪 60 年代起,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并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开始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专题归纳总结(四) 3 . 19 世纪 70 年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等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过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专题归纳总结(四) 专题拓展 1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特点 (1) 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2) 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 (3) 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4) 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人类进步。 (5) 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 专题归纳总结(四) 2 .以通史视角审视工业革命的影响 专题归纳总结(四)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社会结构  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无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了国家政权 政治制度  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巩固  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特点;列宁主义诞生 专题归纳总结(四)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国际格局  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英国确立世界霸权,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  美、德等工业国冲击了英国的霸权,但欧洲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 殖民扩张  武力扩张;商品输出;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瓜分世界;资本输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文学艺术  现实主义文学、绘画、音乐艺术  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艺术 【 训练 2】 1830 年,英国议会颁布了 《 啤酒法 》 ,解除了地方官对啤酒经营长达近两个世纪的管制,导致了酗酒等社会治安问题的出现。直到 1879 年,英国议会才通过 《 酗酒法 》 ,重新强化地方对酒类的管理权。这一过程反映了英国 (    ) A .自由主义理论内涵的渐变 B .立法服务于经济利益的原则 C .工业化带来议会制度改革 D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较量 【 答案 】A 【 解析 】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依据题干“ 《 啤酒法 》 ,解除了地方官对啤酒经营长达近两个世纪的管制”“通过 《 酗酒法 》 ,重新强化地方对酒类的管理权”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理论的变化,故 A 项正确。 B 、 C 、 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专题归纳总结(四) 专题三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专题网络 专题归纳总结(四) 专题主线 1 .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文艺复兴 —— 宗教改革 —— 启蒙运动的历程。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具体各不相同。 (1) 文艺复兴是近代人文主义出现的标志,肯定人和人性,突出人的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与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2) 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的发展阶段。宗教改革者们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力,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提倡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沉重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统治。 专题归纳总结(四) (3) 启蒙运动是人文主义发展到高峰的标志。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科学、自由、平等,反对特权等级;主张实行法治;对未来社会进行了设想。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把反封建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理性王国上来。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作了舆论准备,成为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 专题归纳总结(四) 2 .英、美、法、德因国情不同,形成了两种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但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又不尽相同,美、法两国的共和制也各具特色,体现了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性、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相同的代议制基本特征,即选举、议会立法、权力制约与平衡等。 (1)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的 17 、 18 世纪,英国 1689 年 《 权利法案 》 颁布以后,逐步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君主立宪制,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美国独立后,颁布 1787 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政体。 (2)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 18 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 70 年代,法国通过 1875 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政体,德国通过 1871 年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专题归纳总结(四) 3 .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1)《 共产党宣言 》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2)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昙花一现。 (3) 十月革命一举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最终变为现实。 专题归纳总结(四) 专题拓展 1 .多元史观理解近代西方的人文精神的发展 (1) 唯物史观:西方人文精神发展与同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变革结合起来,明确精神层面与经济、政治层面之间的辨证关系。 专题归纳总结(四) (2)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关注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政治变革之间的比较、联系,形成对欧洲文化、世界文化的整体性认识。 如:①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 如严复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对维新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 。②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翻译了卢梭、孟德斯鸠的作品 ) 。③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 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以民权、平等为指导思想 ) 。 (3) 革命史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都没有否定宗教,也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它们只是批判了封建社会,主张把封建势力从宗教中驱赶出去,特别是力图通过宗教改革建立起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宗教。 专题归纳总结(四) 2 .正确认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1) 背景 ①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上: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力。 ③思想上: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2) 运作模式 ①议会权力:议会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②运行原则: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实行权力制衡原则,民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 ③政党政治:实行政党政治。政党在执政期间推行本党意志和政策。 专题归纳总结(四) (3) 影响 ①政治上: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促进了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思想上: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专题归纳总结(四) 3 .英美资产阶级政体的异同 (1) 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政体;都实行普选制;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 ( 只不过分权程度不同而已 ) ;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2) 不同点 ①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互相妥协的产物,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结果。 ②君主立宪制设君主为国家元首,世袭继承,没有任期限制,是终身制;民主共和制不设君主,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有一定的任期。 ③君主立宪制的国王 ( 或王后 ) 无实权,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元首掌握大权。 专题归纳总结(四) 【 训练 3】 美国学者帕尔默认为:“从 1871—1890 年,俾斯麦在他任联邦帝国宰相的二十年间,往往设法使下议院多数支持自己,不过他并不认为在原则上非依赖多数不可,他奉行的信条是:只有皇帝和他的宰相才有权统治这个国家。”这说明当时的德国 (    ) A .帝国宰相需对下议院负责 B .帝国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C .皇帝和宰相存在权属关系 D .君主立宪具有实质性内容 【 答案 】C 【 解析 】 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可以看出,俾斯麦认为真正统治这个国家的“只有皇帝和他的宰相”,从中可以看出皇帝处于绝对的核心地位,享有最高统治权,帝国宰相需对皇帝负责,两者存在权属关系,故排除 A 项、 C 项符合题意。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帝国议会完全处于从属地位,而非最高权力机构, B 项不符合史实。当时的德国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故排除 D 。 专题归纳总结(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