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1.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述了夏朝帝王“世及”情况:帝禹崩,其子“启遂即天子位”,“从禹至桀十七君,十四世。”传子十三,传弟二,回传嫡子一。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夏朝禹开创了王位世袭制度 B. 夏朝的宗法制度已较为成熟 C. 夏朝王位世袭以血缘为纽带 D. 夏朝的王位传承以传子为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了夏朝的王位世袭的情况,夏朝王位传递传给子十三次,传给弟弟两次,说明了夏朝王位世袭以血缘为纽带,故C正确;材料体并未体现出夏朝的禹开创了王位世袭制度,故A错误;夏朝的宗法制度并未成熟,故B错误;D选项为表面现象,并未反映本质,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夏朝王位世袭制相关知识。重点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和分析。‎ ‎2.西周初年,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代表周天子镇抚东方徐、奄之民和淮夷。封唐叔虞于晋,成为河东地区捍卫西周本土的重要屏障。封羌族首领姜姓吕尚为齐侯,是控制东方夷族诸部的重要封国。材料表明 A. 周初封国以军事职能为主 B. 周初分封有效防止了地方叛乱 C. 周初分封以同姓诸侯为主 D. 分封的目的是巩固周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 - 18 -‎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讲述了分封周公长子伯禽建立鲁国,目的是代表周天子镇抚东方的人民和少数民族,封叔虞建立晋国,目的是保卫西周本土,封羌族首领姜姓吕尚建立齐国,目的是为了控制东方其他封国,因此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故答案为D;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是以政治职能为主,A错误;材料中不能显示出为了防止地方叛乱,B错误;虽然周初分封制以同姓诸侯为主是分封制的特点,但是不是材料的主要意思,故C选项错误。‎ ‎3.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刺史无固定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其职级仅为六百石,但出巡时代表朝廷,可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高官和王国相,也可以监督诸侯王。与此同时,刺史职权虽重却又不能直接处理地方政务。这一制度设计 A. 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 B. 体现了以小制大的政治智慧 C. 表明了“推恩令”势在必行 D. 标志着汉代监察制度的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其职级仅为六百石,但出巡时代表朝廷,可监察二干石的地方高官和王国相,也可以监督诸侯王”,可知刺史职级较小,但权力较大,体现了以小制大的政治智慧,故B正确;材料未反映出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故A错误;材料体现了刺史制度以小制大的政治智慧,但不能表明了“推恩令”势在必行,故C错误;材料未反映出D的内容,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刺史制度,重点是找出关键词“其职级仅为六百石,但出巡时代表朝廷,可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高官和王国相”。‎ ‎4.唐代的科举录取不仅仅依据考试成绩,也很看重士子的名望。所以考试之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闻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投卷”或“行卷”,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荐”。材料反映了唐代科举 A. 不够成熟完善 B. 不利于人才选拔 C. 请托之风盛行 D. 录取的形式多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也很看重士子的名望”“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可知唐代的科举制度除了看考试成绩,还有自我举荐的形式,从而使科举具有一定的人为性,说明唐代的科举考试规则还不是很严密,不够成熟完善,故答案为A;不能说向达官贵人或名流投呈作品就是不利于选拔人才,B错误;材料内容显示“投卷”“公荐”是通过作品进行自我举荐,并不是请托之风盛行,C错误;材料显示录取的形式主要是通过考试,不能说是多种多样,D - 18 -‎ 错误。‎ ‎5.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朝廷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分掌地方财政、司法、军事以及农田水利等具体事务。路、州、县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宋政府此举是为了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扩大路一级官员权力 C. 强化君主专制 D. 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分掌地方财政、司法、军事以及农田水利等具体事务。路、州、县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可知,这主要是宋朝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答案为A;中央派官员分掌地方各项事务,说明路一级官员权力减小了,B错误;材料是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C错误;材料不能显现出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D错误。‎ ‎6.据此表可知 A. 元初重视吸收借鉴汉文化 B. 元初蒙汉政治地位平等 C. 元中央机构汉人占据主导 D. 元初重视任用汉族官员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元朝每年中书省官吏任职情况能看出右丞相、平章政事、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官员构成中汉族官员大部分达到了一半左右,说明了汉族地主是重要组成部分,也说明元初重视任用汉族官员,故D正确;A - 18 -‎ 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题中元朝中书省官吏任职情況只能看出其中由各个民族组成,并不能反映蒙汉政治地位平等,并且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民族关系并不平等,故B错误;根据题中可以看出中书省的官吏任职中左右丞相、平章政事等汉族最多只能达到一半人数,并不能反映元中央机构汉人占据主导,故C错误。‎ ‎7.明成祖时,内阁的主要职责是“进呈文字,商机密,承顾问”。明仁宗以后,这一职责转变为制度化的“票拟”,代替皇帝阅读臣僚奏章,草拟处理意见。内阁已开始给人以“俨然汉、唐宰辅”的印象。这一变化说明 A. 内阁对皇权形成制约 B. 内阁掌握了行政决策权 C. 内阁的地位显著提高 D. 内阁成为法定行政机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内阁在明成祖时期只是顾问,到了明仁宗时期有“票拟”权,“俨然汉、唐宰辅”,从而说明内阁的地位显著提高。答案为C;从材料“代替皇帝阅读臣僚奏章,草拟处理意见”可以看出决策权在皇帝手中,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AB错误;内阁一直没有成为法定的行政机构,D错误。‎ ‎8.柏拉图说:“这(雅典民主政治)看来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柏拉图认为雅典民主政治 A. 无法调动公民参政热情 B. 无法真正保障公民平等 C. 调动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D. 实现了公民的绝对平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说明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是不赞成的;“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说明柏拉图认为雅典的民主过于泛滥,被给予权力的人中可能包括没有管理能力的人,是社会不公平、政治动荡的根源,不能真正保障公民的平等,答案为B;A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过于绝对化,排除。‎ ‎9.在罗马法的原始时期,法律主要操控在祭司手中,而祭司又熟习宗教仪式(宗教仪式一般是由话语或动作、程序组成)。所以,宗教的仪式特征也反映到早期罗马法当中。由此可知。早期罗马法 A. 不解决实际问题 B. 受宗教仪式的影响 - 18 -‎ C. 主要靠祭司推动 D. 兼管了宗教和法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法律掌握在熟习宗教仪式的祭司手中,因此宗教的仪式又反映到罗马法中,说明早期的罗马法受到宗教仪式的影响,故答案为B;说早期罗马法不解决实际问题,显然是错误的,排除A;材料不能说明CD的内容,排除。‎ ‎10.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方案规定:降低选举权的财产限制,取消46个“衰败选区”。空出来的席位,分配给各大城市。选民总数从135万人增加到225万人。材料反映了此次改革 A. 使英国的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 B. 实现了普遍的公民民主 C. 工人阶级在下议院的地位加强 D. 使议会的职能得到加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选民总数从135万人增加到225万人”体现的是英国选民范围的扩大,也体现了英国的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答案为A;单从选民数的增加,不能说实现了普遍的公民民主,B错误;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降低选举权的财产限制,取消46个‘衰败选区’……选民总数从135万人增加到225万人”,体现的普选权的扩大,结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进行分析即可。‎ ‎11.1870年,美国国会出台一项法案,授权总统使用军队以保证《宪法第15条修正案》的实施,这就扩大了总统的军事权。进入20世纪以后,权力向总统手中集中的趋势愈益加强。最后,在威尔逊时代终于出现了“强有力的总统统治”。材料表明 A. 政府的行政权力不断加强 B. 中央的制衡机制遭到破坏 C. 宪法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 D. 美国的民主政治发生变异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美国国会的作用在缩小,从1870年年扩大总统的军事权,到威尔逊时代终于出现了“强有力的总统统治”。可以看出政府首脑(总统)的权力膨胀,从而说明美国政府的行政权力不断加强,故答案为A;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只是说明美国行政权扩大,并没有体现民主政治发生变异,D错误。‎ - 18 -‎ ‎12.马克思指出,当19世纪中期德意志资产阶级“同封建制度和专制制度对抗的那一刻,它发现无产阶级以及市民等级中所有那些在利益和思想上跟无产阶级相近的集团也以威逼的气势同它自己形成了对抗。……而且整个欧洲都对它采取敌视态度。”材料说明德意志 A. 资产阶级无力控制无产阶级 B. 工人阶级力量强大 C. 资产阶级无法独立领导统一 D. 统一违背历史潮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资产阶级在对抗封建制度时,无产阶级和市民阶层也形成了与资产阶级的对抗,还有欧洲大陆对德意志资产阶级也是敌对的,从而说明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资产阶级不能独立领导,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涉及AB内容,排除;统一是历史发展潮流,D错误。‎ ‎13.咸丰皇帝在批准《天津条约》之后,又令桂良等在上海利用与英、法代表谈判通商章程时,交涉修改《天津条约》,宁愿免除关税来换取取消公使驻京、内地游历、内江通商等条款。这说明了清政府 A. 重视捍卫国家主权 B. 仍然固守华夷观念 C. 熟悉国际外交惯例 D. 重视维护政治利益 ‎【答案】B ‎【解析】‎ ‎【详解】清政府不愿意公使驻京,实际上是不愿和西方列强处于一种平等的外交,仍然固守天朝上国思想、固守华夷观念,故答案为B;材料的关键词“宁愿免除关税来换取取消公使驻京、内地游历、内江通商等条款”显示不是重视捍卫国家主权,A错误;C与材料无关,排除;公使驻京是正常的外交活动,不允许公使驻京不能说是重视维护政治利益,D错误。‎ ‎14.1861年12月27日,英国海军舰队司令何伯命令舰长宾汉照会太平天国,并提出凡是挂有英国国旗的船只,“得自由航行江上,不受检查及任何其他侵扰”等四项严重损害太平天国主权的不合理要求。太平天国领导人逐条驳斥并全部拒绝。这体现了太平天国 A.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 B. 维护国家独立的坚定立场 C. 抵抗侵略保卫政权的努力 D. 坚定反帝反封的政治目标 ‎【答案】B ‎【解析】‎ ‎【详解】太平天国严词拒绝英国军舰在长江上自由航行的不合理要求,表明太平天国是从维护国家独立的立场出发的,国家主权不容侵犯,故答案为B;A - 18 -‎ 是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英国对太平天国的侵略,C错误;当时还没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当时是反侵略不是反帝,材料没有体现反封建,故D错误。‎ ‎15.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凭借其宣传和战场上的有利地位,成功操纵国际舆论把自己划在了“文明”的阵营,清政府则被贴上了“野蛮”的标签,不仅承受了旅顺大屠杀和割地赔款,而且没有得到西方国家大多数媒体的理解和同情。这反映了 A. 国际舆论决定战争胜负 B. 日本顺应了文明的潮流 C. 西方舆论霸权影响战局 D. 中国的近代化尚未开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日本凭借其宣传和战场上的有利地位,成功操纵国际舆论”“不仅承受了旅顺大屠杀和割地赔款,而且没有得到西方国家大多数媒体的理解和同情”可知舆论宣传可以颠倒黑白,同时又对战局产生重大影响,故答案为C;战争胜负靠的是实力不是国际舆论,A错误;日本对外侵略,制造野蛮的旅顺大屠杀,明显是一种不“文明”,故B错误;材料与近代化没有关系,D错误。‎ ‎16.晚清时期,“总署(总理衙门)外交”和“地方洋务体制”长期并存。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谕准各省将军督抚“一律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之衔”,在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处置外交的权力。这表明 A. 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 中央集权受到了挑战 C. 符合外交近代化趋势 D. 总理衙门的地位下降 ‎【答案】B ‎【解析】‎ ‎【详解】总理衙门代表中央政府与各国交往,但是1898年“清政府谕准各省将军督抚‘一律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之衔’”,从而说明地方政府可以代表中央处理与各国事务,表明中央权力的削弱,中央集权受到了挑战,答案为B;第二次鸦片战争标志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而材料时间是1898年,A错误;总理衙门的设立,代表清政府进行外交符合外交近代化趋势,但是材料主要讲的是地方有权进行外交,C错误;由“总署(总理衙门)外交”和“地方洋务体制”长期并存,不能说明总理衙门地位下降,D错误。‎ ‎17.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联合会在汉口英租界举行,与会代表成份十分复杂,革命派与立宪派占有几乎相等的席位,另有少数旧官僚和封建士绅。1912年1月28日,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临时参议员中,同盟会会员30人,立宪派不足10人。这一变化反映了 - 18 -‎ A. 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民主原则的切实贯彻 D. 革命形成坚强领导核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武昌起义后的各省代表有立宪派、革命派、旧官僚和封建士绅,立宪派的目标是保留皇帝建立君主立宪制,但是随着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即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同盟会成员掌握了南京临时政府各部门的实权,资产阶级革命派居于领导地位,从而使君主立宪派减少,故答案为A;民主共和观念是推翻帝制后不允许复辟,而当时清帝还没有退位,B错误;当时参议员组成中只有同盟会会员和立宪派等,不能体现民主原则,C错误;材料不能说形成坚强领导核心,D错误。‎ ‎18.李大钊在“问题与主义”的讨论中指出:社会改造必须一方面“研究现实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这是并行不悖的。他同时指出,这种把启蒙与行动统一起来的救国运动始于五四运动。由此可知,李大钊认为五四运动 A. 将思想启蒙与社会运动相结合 B.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使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种把启蒙与行动统一起来的救国运动始于五四运动”可知“启蒙”指马克思主义;“行动”是指革命运动。李大钊将科学理论的指导与革命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主张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即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答案为B;材料中的“启蒙”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启蒙运动,A错误;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9.据统计,到1927年二三月间,全国工会会员由北伐战争前120万人发展到200万人,许多城市的工会组织都建立了工人武装纠察队,直接支援了北伐战争。其中,上海工人的第三次武装起义,配合了北伐军进军上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反动统治。材料表明 A. 北伐战争消灭了军阀统治 B. 工人阶级是北伐战争领导阶级 C. 国内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D. 北伐战争与工人运动相互促进 ‎【答案】D ‎【解析】‎ - 18 -‎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北伐战争的进行推动工会会员的增加,说明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又配合了北伐军进军上海,说明了北伐战争和工人运动是相互促进作用的,故答案为D;北伐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并没有消灭军阀统治,A错误;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错误;材料主要是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不能说国内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C错误。‎ ‎20.1930年底,国民党四中全会决议,地方施政要以“清查户口,兴办保甲”为中心工作,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同时蒋介石电令湘鄂赣三省厉行保甲。其目的是 A. 适应围剿红军和苏区的需要 B. 提高行政效能应对日本侵略 C. 争取农民对国民政府的支持 D. 与共产党争夺革命的领导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蒋介石电令湘鄂赣三省厉行保甲”结合所学可知湘鄂赣三省是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集中的地方,蒋介石目的是杜绝人民与根据地的联系,为适应对根据地和红军的围剿,故答案为A;1930年日本还没有侵略中国,B错误;C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1930年中国是国民党统治,共产党当时无力争夺领导权,D错误。‎ ‎21.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前两年,中共武装力量抗击了58%至62%的侵华日军(不包括关东军)和全部伪军,作战万余次。1944年,中共武装力量在华北、华中、华南三大敌后战场,共计抗击日伪军110余万,占总数的84%,材料表明中共的抗战 A. 对战争胜利有决定意义 B. 牵制了日军大量的兵力 C. 使日本的防线日趋崩溃 D. 与国民党军队配合密切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前两年,中共武装力量抗击了58%至62%的侵华日军”“1944年,中共……共计抗击日伪军110余万,占总数的84%”可知在抗日战争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抗击的日军比例都是非常大的,说明中共牵制了日军大量的兵力,故答案为B;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2.1945年8月14日,苏联同中国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几个协定,国民政府承认苏联在华的既得权益。8月下旬,斯大林致电中共中央,要求中共交出军队并参加蒋介石的政府,并说“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材料说明 A. 苏联支持国民党奉行积极反共的政策 B. 苏联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对华政策 - 18 -‎ C. 苏联希望促成国共再次合作和平建国 D. 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及对华政策趋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斯大林要求中国共产党交出军队,不进行内战,是因为国民党政府承认苏联在中国的既得利益,而要共产国际支持的中国共产党放弃争夺革命领导权,从而说明苏联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对华政策,答案为B;A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美苏两国意识形态不同,D错误。‎ ‎2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最重要的表现是 A. 会议代表具有广泛性 B. 讨论了新中国成立问题 C 通过了《共同纲领》‎ D. 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策 ‎【答案】C ‎【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故C项正确;会议代表的广泛性问题,不是立法权的主要依据,故A项错误;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也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规定国家的基本政策,并不属于立法权的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C。‎ ‎24.有学者指出,建国初的“一边倒”政策不是盲目的顺从苏联,而是指在世界斗争的格局中,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并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作坚决斗争。由此可见,“一边倒”政策 A. 是基于形势的正确选择 B. 违背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 C. 未关注意识形态的对立 D. 是指不与资本主义国家往来 ‎【答案】A ‎【解析】‎ - 18 -‎ ‎【详解】根据材料“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并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作坚决斗争。”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一边倒”是使中国在维护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是基于形势的正确选择,答案为A,排除B;与苏联意识形态是一致的,C错误;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作坚决斗争”而不是不予资本主义国家往来,D绝对化,排除。‎ ‎25.1847年底,共产主义者同盟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将同盟的目的由“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改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这一变化说明 A. 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B. 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C.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斗争理论更加科学 D. 工人运动从此有了系统的理论指导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共产主义同盟的目的由“使人类得到解放”改为“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表明共产主义同盟的目的由宽泛笼统到斗争目标更加明确科学,故答案为C;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AB错误;D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排除。‎ ‎26.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有人主张“革命护国主义”,即为了保卫俄国革命必须护国,必须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观点 A. 有利于推动俄国革命进程 B. 符合《四月提纲》的精神 C. 不符合当时俄国具体国情 D. 导致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二月革命后有人主张继续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当时的俄国经济濒于崩溃,物资和粮食十分匮乏,俄国武力再进行世界大战,故答案为C;在一战前线冒险进攻导致失败,后方出现七月流血事件推动了俄国革命的进程,而不是“坚持一战论”,A错误;《四月提纲》内容是夺取资产阶级政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不是继续参战,B错误;导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是是七月流血事件,D错误。‎ - 18 -‎ ‎27.新中国成立之初,多边外交活动并不多,在国际社会的许多领域都没有中国的席位。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的多边外交有了突破性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对外战略开始由“否定性批判转为建设性的逐步参与”,加速融入国际体系的步伐。材料表明 A. 多边外交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B. 多边外交经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C. 中国始终积极地参与多边外交活动 D. 中国外交原则随国际形势不断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一直受到美国的压制,多边外交没有主动权,自从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有了突破性进展,20世纪80年代加速融入多边外交的国际体系,表明中国的多边外交经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答案为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A错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C错误;中国外交原则自新中国建立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错误。‎ ‎28.1948年3月,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五国代表在布鲁塞尔缔结《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规定:当任何缔约国在欧洲遭到侵略的时候,其他缔约国应给以他们所能及的一切军事或其他援助。美国也表示将以适当的方式,根据形势的需要,给予这些国家支持。由此可见,五国缔结该条约的目的是 A. 遏制苏联 B. 拉拢美国 C. 加强合作 D. 稳定政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布鲁塞尔条约的规定就是一个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条约,通过相互的军事援助来维护安全,并且美国以适当方式援助,联系当时的冷战政策,可知五国缔结的条约是针对苏联的,故答案为A;美国主动介入,B错误;材料主要是军事同盟,CD错误。‎ ‎29.有学者指出:当今的世界,无政府状态开始让位于讲求在统一管理和规则之下和平处理,哪怕是十分尖锐冲突的国家社会……全球经济健康地相互依赖十分重要,视战争为全球经济繁荣的拦路虎。这反映出 A. 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B. 相互理解是解决矛盾最好的方式 C. 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 D.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答案】D ‎【解析】‎ - 18 -‎ ‎【详解】根据材料“当今的世界,无政府状态开始让位于讲求在统一管理和规则之下和平处理”表明和平问题是当今社会主流;根据材料“全球经济健康地相互依赖十分重要,视战争为全球经济繁荣的拦路虎”可知国家发展渴望和平和发展,故答案为D;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说法绝对化,排除;材料并没有说明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C错误。‎ ‎30.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的组成情况发生变化。六十年代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七十年代接纳的33个新会员国中除了两个德国以外也都是第三世界国家。这反映了 A. 不结盟运动蓬勃发展 B. 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 C. 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D. 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联系所学可知二战以后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民族独立的浪潮,许多殖民地摆脱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这些国家都属于第三世界,他们纷纷加入联合国,说明了第三世界的发展,答案为D;不结盟运动是1961年建立的,不是加入联合国,A错误;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绅士,是指通过儒学教育和科举考试而取得功名、学品、学衔和官职的人,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权阶层。当绅士拜会官员时,无须像平民一样行下跪礼;平民百胜面见绅士时则必须称其为“老爷”。绅士犯罪,官府不可上刑。如果罪行很重必须惩治,首先要革去其绅士身份再行处置。绅士还可以根据品级免除自身或家人的徭役,并且对他们求功名还给予例银或其他津贴。绅士在享有特权的同时也承担若干社会职责。他们视自己家乡的福利增进和利益保护为己任。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兴修公共工程等事务。还负责弘扬儒学社会所有的价值观念以及这些观念的物质表现,诸如维护寺院、学校和贡院等。‎ ‎——摘编自张仲礼《中国绅士》‎ 材料二 ‎ - 18 -‎ ‎ 在传统社会,官、绅、民基本利益和权力结构中,无论对于乡民还是对于官府而言,地方秩序的稳定和利益调节,通常都倚重于绅士阶层。晚清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和体制变迁,由于绅士逐渐被推向了基层社会权力的中心,出现“权绅”、“劣绅”,形成了绅、民利益及其关系的冲突和恶化,构成晚清“民变”大潮持续涌动的基本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晚清绅士的来源和出身已呈多元化趋向,出现了绅与商交互渗透的“绅商”阶层,以及向近代知识分子的转化趋势,绅士阶层逐渐分化,对近代中国的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王先明《士绅阶层与晚清“民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绅士的主要特权和职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绅士阶层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1)特权:礼仪上,高于平民,受官员礼遇;法律上,享有一定的司法保护权;经济上,可免除徭役并享受政府财政补贴。‎ 职责:维护家乡地方利益;承担地方公共事务;充当文化和道德领袖。‎ ‎(2)影响:绅士阶层权绅化和劣绅化是导致晚清地方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绅士阶层对晚清政治活动的参与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绅士积极参加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等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转型 ‎【解析】‎ ‎【详解】(1)特权:依据材料“当绅士拜会官员时,无须像平民一样行下跪礼;平民百姓面见绅士时则必须称其为老爷。绅士犯罪,官府不可上刑”可知,中国古代绅士在礼仪上,高于平民,受官员礼遇;法律上,享有一定的司法保护权;依据材料“绅士还可以根据品级免除自身或家人的徭役,并且对他们求功名还给予例银或其他津贴”可知,中国古代绅士在经济上,可免除徭役或享受政府财政补贴。职责:依据材料“他们视自己家乡的福利增进和利益保护为己任”可知,绅士维护家乡地方利益;依据材料“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兴修公共工程等事务。还负责弘扬儒学社会所有的价值观念以及这些观念的物质表现”可知,绅土承担地方公共事务;充当文化和道德领袖。‎ ‎(2)依据材料“晚清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和体制变迁,由于绅士逐渐被推向了基层社会权力的中心,出现‘权绅’、‘劣绅’,形成了绅、民利益及其关系的冲突和恶化”可知,晚清时期绅士阶层权绅化和劣绅化是导致晚清地方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依据材料“绅士阶层逐渐分化,对近代中国的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绅士阶层对晚清政治活动的参与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绅士积极参加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等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转型。‎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 18 -‎ ‎ 中国从秦统一后,就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其特征是中央政府和皇帝任免各级政府官吏,这些官吏有任期,依靠薪俸为生。官僚体系下,皇帝是一切国家军政大事的最后决定者,中央的总负责人,被称为宰相。西汉时,宰相一度是一个人,权力很大,对君主形成威胁。到唐宋发展成为多人集体制度,皇帝诏令需经宰相会议通过才正式有效。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强化,废除了宰相,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但皇帝决策总有许多困难,所以后来形成的内阁制实际仍然是一种宰相制度。对于人才的选拔,从唐代起形成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把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到最重要的岗位上。为了保证官员认真负责,不营私舞弊,又设立监察机构。‎ ‎——摘编自马克垚《古代专制制度考察》‎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猛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地位增强,推动了整个英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但直至19世纪初,英国政府各行政官吏的选任还依然采用中世纪延续下来的“恩赐制”,多由贵族子弟充任,买官鬻职成为社会普遍现象。膏粱子弟、庸碌无能而踞高位者有之,身为要官领取高薪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者有之,文官素质每况愈下,工作效率低,严重影响政府声誉。1853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提出了三项改革计划:一、区分文官类别,统一规定文官录用的年龄和薪俸标准,量才使用。二、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祛除恩赐制弊端,选拔优秀人才。三、严格文官工作考核,实行政绩晋升制,奖优汰劣,奖勤罚懒。这些建议后来均以法令的形式逐一被采纳并加以实施。‎ ‎——摘编自陈有义《试论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改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和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根本差异。‎ ‎【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中央集权;体系完整、不断完善;各机构相互协作,又互相制约;官吏选任重才能;重视对官员的监察。‎ ‎(2)原因: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1832年议会改革的推动;传统官制的落后;传统官制的腐败;文官素质差,效率低;‎ ‎(3)根本差异:中国古代官僚制度服务于专制皇权,巩固了封建统治;英国文官制度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了英国社会的现代化 ‎【解析】‎ ‎【详解】(1‎ - 18 -‎ ‎)根据材料一“中国从秦统一后,就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可知古代官僚机构历史悠久,建立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一“其特征是中央政府和皇帝任免各级政府官吏,这些官吏有任期,依靠薪俸为生。官僚体系下,皇帝是一切国家军政大事的最后决定者”“到唐宋发展成为多人集体制度,皇帝诏令需经宰相会议通过才正式有效”结合所学可知官僚体现完整,不断完善,各机构相互协作,相互制约;根据材料一“对于人才的选拔,从唐代起形成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把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到最重要的岗位上。” 可知官吏选任重才能;根据材料“为了保证官员认真负责,不营私舞弊,又设立监察机构。”可知重视对官员的监察。‎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猛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地位增强,推动了整个英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可知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1832年议会改革的推动;根据材料二“买官鬻职成为社会普遍现象。膏粱子弟、庸碌无能而踞高位者有之,身为要官领取高薪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者有之,文官素质每况愈下,工作效率低,严重影响政府声誉。”可知传统官制的落后;传统官制的腐败;文官素质差,效率低。‎ ‎(3)分析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和英国的文官制度主要从两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所处社会阶段进行分析考虑。中国是服务于专制皇权,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英国处于资本主义社会,主要从对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影响进行创设,推动了英国社会的现代化进行分析。‎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主流现点认为美国不应该急于承认中国的新政权,并且居高临下地认为弱势的中国定会有求于它,承认美国在华的既得利益。因此,对中共政权采取“现望的态度”。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中国为了表明立场,采取了一系列亲苏反美的行动。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特别强调“一边倒”立场。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它彻底改变了美国决策层对中国的看法,把中国和苏联联在一起,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摘编自李怀录《建国初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原因再审视》‎ 材料二 上世纪70年代,国际战略力量对比呈现出“苏攻美守”的基本态势。苏联不仅支持越南在1978年底侵略柬埔寨,对中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而且在1979年底亲自出兵阿富汗,推行“南下战略”,企图从印度洋侧翼包抄欧洲。苏联的政策同时将中美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一方面,美国新现实主义理论开始对美国外交发挥更大作用,强调美国不仅要有强势的领导人,强大的国力,更要依赖通过扩大联盟体系和稳定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来维护美国的西方世界霸主地位。另一方面,中国要开始改革开放就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外部条件和国际环境。‎ ‎——摘编自倪世雄《中美关系70年:理论与实践》‎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的原因。‎ - 18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 ‎【答案】(1)原因:美苏冷战的影响;中美意识形态的对立;美国强势的外交理念;中国巩固政权的现实需要;中国奉行“一边倒”政策。‎ ‎(2)苏联:军事实力的膨胀,推行扩张主义政策;苏联对中美安全同时构成威胁;美国:现实主义理论占据上风;为了稳固霸主地位;美遭遇经济危机,国家实力下降。‎ 中国:改革开放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中苏关系破裂。‎ ‎(3)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形势;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主流观点认为美国不应该急于承认中国新政权,并且居高临下地认为弱势的中国定会有求于它,承认美国在华的既得利益”可总结出美国强势的外交理念;根据材料一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中国为了表明立场,采取了一系列亲苏反美的行动。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特别强调‘一边倒’立场”等信息可知,美苏冷战的影响;中美意识形态的对立;中国巩固政权的现实需要;中国奉行“一边倒”等政策是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上世纪70年代,国际战略力量对比呈现出‘苏攻美守’基本态势……苏联的政策同时将中美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一方面,美国新现实主义理论开始对美国外交发挥更大作用,强调美国……更要依赖通过扩大联盟体系和稳定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来维护美国的西方世界霸主地位。”结合所学可以从苏联和美国各自的角度进行分析导致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因为军事实力的膨胀,推行扩张主义政策;苏联对中美安全同时构成威胁;从美国的角度看当时从为了稳固霸主地位;美遭遇经济危机,国家实力下降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二“中国要开始改革开放就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外部条件和国际环境。”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方面的改革开放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以及中苏关系破裂。‎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可以从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形势;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 ‎ ‎ - 18 -‎ ‎ ‎ - 1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