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长春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美国史学家罗威廉在《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中认为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三个创新指向了清王朝统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机构 职能 主要表现 理藩院 管理 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 内务府 保护 对皇帝个人及其有关家族的保护 军机处 控制 满洲统治者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高度控制 这说明清朝 A. 倾向于推行满汉民族分治政策 B. 构建了较独特帝国管控体系 C. 实行家国同构的国家管理模式 D. 对边疆地区控制相对比较松散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三个创新指向了清王朝统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理藩院”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内务府”保护皇帝个人及其家族的保护;“军机处”是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控制;通过以上的分析,体现了清王朝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正确;据材料“清朝的机构创新”,材料三个机构的内容没有体现民族分治的内容,A错误;据材料“清朝的机构创新”一词可判断C错误,因为实行家国同构的国家管理模式早在西周就已存在,C错误;据材料“理藩院”是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可知清王朝对边疆地区控制较强,D错误。‎ ‎2.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A. 维护贵族特权 B. 强化族长权力 C. 均衡权力分配 D. 强化国家管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宗法制依托血缘为纽带,旨在强化国家管理,巩固自身统治,故答案选D项。A、B项不符合题目设问,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九州”的出现 A. 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 B. 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 C. 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 D. 是华夏文明扩展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在夏、商、周时代就存在“九州”的地域区划,故“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错误,排除A;“九州”的地域区划和诸侯国的划分并不冲突,故B错误;C与材料无关;根据战国九州“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说明华夏文明发展,周边的少数民族之地也成为中国九州的一部分,故D正确。‎ ‎4.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A. 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B. 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 C. 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 D.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指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故D正确;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A错误;B不符合史实;秦朝打破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建立了封建官僚制度,C错误。‎ ‎5.唐太宗贞观三年正式确立史馆修史制度。据载在武后、中宗之前,史馆“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然今馆中作者,多士如林,皆愿长喙”,导致“傥(同‘倘’)有五始初成,一字加贬,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由此可知,当时 A. 史官个人才能得到发挥 B. 史书修撰管理严格 C. 史官与大臣间矛盾尖锐 D. 修史制度需要改革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说明集体修史制度限制了修史人员个人才能的发挥,故A项错误;“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说明史书修撰人多口杂,甚至会受到外界影响,无法看出管理严格,故B项错误;“傥有五始初成,一字加贬,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说明集体修史会导致“告发”情况严重,不能说明史官与大臣间存在尖锐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指出集体修史制度下的种种弊端,由此可知修史制度改革是必须的,故D项正确。‎ ‎6.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有学者称:“科举制取代察举制,是冷冰冰的科场角逐取代儒家贵族政治的过程,是极权国家权威对宗法权威、“法术势”对温情主义占优势的结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察举制是儒家性善论与宗法伦理的体现 B. 科举考试的内容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 C. 察举制是外儒内法思想下的制度体现 D. 科举制忽略实用性学问和创新意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儒家贵族政治,体现了宗法权威和温情主义。儒家讲性善论,重视教化的作用,考察人要重视道德。其主要做法就是推荐,因此儒家主张察举制,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及相关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本身是法家传统的体现,但是科举考试内容为儒家经典;C选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科举制是冷冰冰的科场角逐,体现的是极权国家权威和“法术势”。因此科举制才是外儒内法思想下的制度体现;科举制的局限性并非材料体现的内容,因此D选项错误。‎ ‎7.明万历中后期,皇帝长期怠政,内阁缺员也不及时补缺,此时的内阁已经“无可为之事”,有抱负的内阁成员以乞休的方式保其志节,然而对此皇帝也“不允所辞”。这反映了明代内阁 A. 对皇权具有依附性 B. 辅佐功能无法发挥 C. 权力大小极不稳定 D. 较少参与政治决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内阁缺员也不及时补缺,此时的内阁已经‘无可为之事’,有抱负的内阁成员以启休的方式保其志节,然而对此皇帝也‘不允所辞’”可知,皇帝长期怠政,内阁权力有所扩大,但仍然受皇帝控制,故A正确;皇帝长期怠政,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内阁权力不稳定,排除C;内阁没有决策权,材料无法体现“较少参与政治决策”,排除D。‎ ‎8.顺治末年,和硕安亲王岳乐提出:“连年轮差御史,贪官未见止息,民困未见全苏,盗贼未见消弭,地方未见安堵,往返迎送,糜费徒多,建议除在京各差应留外,在外各差,应行停止,其巡按事务,归并巡抚。”后来清廷接受此建议,废除沿自明朝的巡按御史,将中央监察地方的权利交给总督、巡抚。这一措施 A. 使封疆大吏成为专职监察官员 B. 意在缓解吏治腐败引发的社会矛盾 C. 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 反映了地方行政与监察权利的平衡 ‎【答案】B ‎【解析】‎ ‎“连年轮差御史,贪官未见止息,民困未见全苏,盗贼未见消弭,地方未见安堵,往返迎送,糜费徒多”表明巡按御史制度导致吏治腐败和社会矛盾,故清廷的措施意在缓解吏治腐败引发的社会矛盾,故B正确;A、D材料无法体现;将中央监察地方的权力交给总督、巡抚,使得中央对地方最高官员的监察处于制度性缺失的状态,不利于中央集权,C错误。‎ ‎【名师点睛】‎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连年轮差御史,贪官未见止息,民困未见全苏,盗贼未见消弭,地方未见安堵,往返迎送,糜费徒多”,这是清廷废除巡按御史的重要背景。‎ ‎9.在雅典城邦,任何公民都要在一年内为自己的提案负责,即使提案经过了公民大会的批准。如果实施成功,荣誉归于公民大会;反之,公民大会将追究提案人或执行人的责任。这反映出古代雅典城邦政治 A. 缺乏对公民大会的约束 B. 公民大会徒具形式 C. 纵容政治领袖操纵民意 D. 各个环节权责分明 ‎【答案】A ‎【解析】‎ 由题干可知即使公民的提案被公民大会通过了还是由公民负责,公民大会只享有荣誉不承担责任,可以分析出公民大会不受到任何约束,故A正确;B不符合史实,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排除;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公民大会批准的提案却仍由公民负责,不能体现各个环节权责分明,D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解题的关键信息“任何公民都要在一年内为自己的提案负责,即使提案经过了公民大会的批准。如果实施成功,荣誉归于公民大会;反之,公民大会将追究提案人或执行人的责任”。‎ ‎10.《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记载:“有人雇佣金匠打造戒指,双方适用买卖契约还是雇佣契约?如果顾客提供金料就是雇佣契约,如果金匠提供金料则是买卖契约。”这说明罗马法 A. 强调私有财产的神圣性 B. 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 C. 力图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D. 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答案】D ‎【解析】‎ 材料体现了罗马法对交易过程中具体行为的关注,就打造戒指这个商业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权责划分,将不同的商业活动细化,力求做到公平公正,故选D项正确;A、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力图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排除C。‎ ‎11.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 A. 反映了内阁权力向议会的延伸 B. 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 C. 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 D. 说明内阁左右了议会的立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议会给内阁更多的提案机会,说明了内阁权力向议会的延伸,故选A。分权制衡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间的互相牵制,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C项表述与材料意思相反,故排除C。议会给内阁更多的提案机会,不能得出内阁左右了议会的立法的结论,故排除D。‎ ‎1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初,古希腊时期雅典人在马其顿的大举进攻面前不肯齐心抵抗,以致城邦沦陷的历史事实得到广泛宣传;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 牺牲个人利益以巩固国家重要性 B. 动员美国民众参与对英战争的迫切性 C. 独立后维护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 D. 古希腊政治体制孕育了美国共和政体 ‎【答案】C ‎【解析】‎ 材料的关键语句也是中心语句是“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说明材料强调战争结束后注重维护个人利益、不倡导牺牲个人利益,C正确;A、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主要说明战后“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B不是材料的主要思想,排除。‎ 点睛:应该把握住材料的核心语句“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是材料强调的重点。‎ ‎13.如图是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年8月14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目的是 A. 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 B.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C. 进一步打击法国封建势力 D. 完善三权分立体制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法国的革命过程是非常曲折的,保皇派的力量一直都是很强大的,所以,1875年宪法和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的直接目的都是在阻止保皇派复辟,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故选A;法国大革命已经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排除B;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目的在于限制保皇派的势力,并非打击法国封建势力,排除C;图片材料不能体现“完善三权分立体制”,排除。‎ ‎14.1862年俾斯麦在议会中说:“只要看一眼地图就清楚,普鲁士瘦长身躯不可能……单独地、较长地承担确保德意志安全的军备,这必须由所有的德意志人来承担。”俾斯麦的这段话说明 A. 德意志地区主要是由普鲁士及其邦国构成 B. 德国统一必须由奥地利和普鲁士共同完成 C. 必须完成德意志统一以武力维护国家安全 D. 资产阶级和议会是德意志统一的主要力量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俾斯麦认为,德意志必须在普鲁士的领导下完成统一,并不是说德意志地区主要是由普鲁士及其邦国构成,故A项排除;德国统一由普鲁士领导完成,故B 项排除;据材料“只要看一眼地图就清楚,普鲁士瘦长身躯不可能……单独地、较长地承担确保德意志安全的军备,这必须由所有的德意志人来承担”得出必须完成德意志统一以武力维护国家安全,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中没有提及资产阶级和议会,故D项排除。‎ ‎15.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材料中的变化根本上是由于 A. 中英双方实力的变化造成的 B. 世界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 C. 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 D. 中英文化观念的冲撞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叙述的变化实际上体现出的是实力的变化,中国和英国两个国家实力的转变还是得益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进一步挖掘出问题的本质;C选项说法没错,但是根本在于资本主义的进步性;D选项不是关键性所在。‎ 点睛:本题很容易误选A选项或者C选项。这两个选项说法是没有错误的,但是A选项没有把问题解释清楚和彻底,需要进一步分析和阐述;C选项也没问题,但是关键点在于封建势力一直存在,只有资本主义发展才会造成如此大的冲击。‎ ‎16.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 B. 《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D.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以夷制夷”可以理解为在《马关条约》中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以夷制华”应理解为在太平天国后期清政府借英、法的力量剿灭太平军,即中外反动势力首次联合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以华制华”即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此题应选择A项。根据以上分析,BCD项均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丑条约》‎ ‎17.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B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 C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 ‎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据所学可知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俄国的势力范围在新疆、长城以北地区,英国的势力范围在长江流域,日本的势力范围在福建,故A项正确;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故B项排除;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但仍有遗留问题),故C项排除;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20多年代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开始建立外交关系,故D项排除。‎ 点晴:前后的逻辑关系必须符合史实,紧扣“19世纪末”“清王朝宣告结束”“新民主主义的彻底胜利”“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 ‎18.历史学家田玄认为:“辛亥革命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的状况)。”这种“状况”说明 A. 革命的领导人多是南方人 B.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 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有斗争精神 D. 北方社会矛盾比南方缓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辛亥革命主要发生在沿海、沿江先进城市、南方先进城市,因为这些先进城市现代化起步早,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达,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而南方城市现代化落后,反动阶级统治力量强,说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领导人地域分布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比较南北方人斗争精神的信息,故C项错误;当时社会矛盾大体上南北一致,并不是南方大于北方,故D项错误。‎ ‎19.当得知国民政府将要进行北伐时,莫斯科的联共(布)和共产国际表示了强烈的反对,1926年6月上旬,共产国际远东局主席维经斯基到达上海,劝说陈独秀及中共中央放弃对北伐的支持态度。苏联方面反对北伐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认为国民党和共产党当时没有在工农群众中立住脚跟,开展北伐必遭失败 B. 不希望看到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党最终统一中国 C. 害怕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引来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进而危及自身 D. 认为北伐只是一种讨伐军阀的行动,不具有民族革命的全部意义 ‎【答案】C ‎【解析】‎ 国家外交政策和方针调整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苏联方面反对北伐这对于苏联来讲,是属于外交行为,其主要原因是害怕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引来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进而危及苏联自身利益,故C项正确;A、B、C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应排除。‎ ‎20.毛泽东在某文中说到:“(湘南特委)批评我们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所谓“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于是改变原来前委的领导人……湘南特委提出的'一切工厂归工人’的口号,也宣传得很普遍。”毛泽东的这一说法 A. 旨在维护湘南特委的正确方针 B. 体现了当时党中央实事求是的作风 C. 反思了边界斗争中的政策失误 D.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中“批评我们太右”“烧杀太少”“一切工厂归工人”可知其“左”倾错误,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表明毛泽东维护湘南特委的方针,故A项错误;湘南特委不能代表整个党中央,故B项错误;材料的事件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开始了武装割据,革命形势如火如荼,蓬勃发展的时候,日本还未侵华,故D项错误。‎ ‎21.1933年《女子月刊》以《理想爱人》为标题发起一次征文,下表是对这次征文内容的整理。下列对图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A. 革命精神被列入择偶标准,反映了知识青年的革命激情 B. 男女双方都要求爱人身体强健,反映了战争年代特定审美观 C. 男性对爱人普遍要求无摩登虚荣习气,说明当时坚守质朴的优良传统 D. 男女择偶标准都有对爱情忠诚,说明婚姻自由成为主流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看出,革命精神被列入择偶标准,反映了当时知识青年的革命激情,故A正确;男女双方都要求爱人身体强健,并非战争的需要,排除B;“要求无摩登虚荣习气”说明比较务实,是由当时经济落后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并非是坚守质朴的优良传统,排除C;材料为当选征文的数据分析,不能说明婚姻自由成为主流,排除D。‎ ‎22.1938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发表《告全国学生书》,指出:“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材料表明国民政府战时教育的基本方针是 A. 为中华民族持久抗战储备人才 B. 与国民政府的抗战路线相呼应 C. 强化国民政府在大学的党化教育 D. 战时抗敌教育与战后建国教育相统筹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表明战时教育不仅仅需要满足抗战救国,更需要满足战后建设,故D正确;A不符合材料“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排除;抗战时期,国民党的抗战路线是片面抗战路线,材料无法体现国民政府战时教育的基本方针具有片面性,B错误;C与材料无关,排除。‎ ‎23.从1948年底至1949年初,中共计划安排南方民主人士到哈尔滨居住一段时间,待大军渡江后再南下至北平。随后,“北上计划”改为到吉林、长春、抚顺、鞍山、哈尔滨等地方去参观学习。“北上计划”的改变反映出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 B. 解放战争开始进入了决战阶段 C. 民主人士成为两党争夺的焦点 D. 解放区社会发展的欣欣向荣 ‎【答案】D ‎【解析】‎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共产党取得重大胜利,解放了东北,根据“到吉林、长春、抚顺、鞍山、哈尔滨等地方去参观学习”表明出解放区社会发展的欣欣向荣,故D正确;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排除A;1948年9月辽沈战役标志着战略决战开始,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4.《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 A. 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 B. 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 C. 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D. 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已经提出的结论还要求结合时代发展的情况进行深刻的思考,对已经不符合时代背景的观点进行修改,并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观点,因此其具有自我批评与革新的精神。故B选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革新精神,A选项并未完整概括材料信息,错误;马克思主义原理不只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还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等,C选项偷换概念,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革新精神,D选项并未完整概括材料信息,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选项。‎ 第II卷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什么是现代国家?近代以来,人们根据源于西方的各种观念,或将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联邦制、地方自治制度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普选制议会制、两党制多党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这些理解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从政体即政治运作方式来认识现代国家的。‎ ‎——摘编自(英)克里斯·皮尔森《论现代国家》‎ 材料二 什么是现代价值、现代文化、现代精神?近代以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以勤俭敬业的职业劳动来遵守上帝戒律、完成上帝旨意的基督教新教伦理代表了现代价值,有人认为坚持自利的个人本位、人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彼此自由竞争和博弈代表了现代价值。‎ ‎——据张书琛《西方价值哲学思想简史》等 材料三 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是面对19世纪中叶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冲击而仓促开始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何谓现代、怎样转型这些根本性问题,我们一直没弄清楚。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奋斗,但现代化成效依然有限。中华文明走向现代的伟大转型,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才真正踏上征程的。‎ ‎——据高德步《中国价值》等 ‎(1)根据材料一的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是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华传统主流文化价值与西方现代价值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在1840—1949年成效有限的原因,指出1949年以来中华文明在实现现代转型方面的具体表现。‎ ‎【答案】(1)原因:北美大陆移民经过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实现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纵向分权;美国建国后,逐渐形成了两党制。‎ ‎(2)不同:中国: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而不是神的世界;注重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担当而忽视个人未位意识。(任意两点即可)‎ 西方:具有强烈的宗教情结;强调个人主体意识、自由竞争与利益博弈。(任意两点即可)‎ ‎(3)原因:中国传统社会巨大惯性;西方列强的长期侵略;近代中国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现代道路选择的复杂性(或“统治阶层和知识精英对现代转型认识不清”)。(任意三点即可)‎ 表现:政治上,重建和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了三大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上,建立起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国营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上,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价值和西方现代价值,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联邦制、地方自治制度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普选制议会制、两党制多党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结合所学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结果、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特点概括归纳。‎ ‎(2)不同:根据“有人认为以勤俭敬业的职业劳动来遵守上帝戒律、完成上帝旨意的基督教新教伦理代表了现代价值,有人认为坚持自利的个人本位、人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彼此自由竞争和博弈代表了现代价值”,分别从对现实生活和神的态度、个人和国家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中国与西方的不同。‎ ‎(3)原因: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国传统社会巨大惯性、西方列强的长期侵略、近代中国社会动荡、现代道路选择的复杂性等角度总结回答。 ‎ 表现:结合所学,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政治上,回答新中国建立和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经济上,结合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分析总结;文化上,可从“双百方针”提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等角度分析。‎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果政治制度是机器的齿轮的话,那么政治妥协就像是齿轮的润滑油,使政治制度能够良好运转而不致于崩溃……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政治妥协在人类政治史之上其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政治离不开妥协。‎ ‎——程同顺《论政治妥协的价值和规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治妥协”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论题:政治妥协有利于解决冲突、平衡利益。‎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确立其政体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王作为国家元首世袭产生,统而不治;议会是权力中心,下议院由民主选举产生,上议院由贵族世袭。这种制度是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互相妥协的产物。‎ 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宪过程充满争议,最终因各方势力的妥协才让宪法得以出台。两院制国会实现了大小州之间、精英政治与民主广泛性之间的平衡,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兼顾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各州的自主性。‎ 二战后的美苏两国势均力敌,双方都不敢挑起大规模的热战,妥协的结果是双方以冷战的方式相互斗争,由此避免了新一轮世界大战的爆发,保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 由此可见,世界近现代史上各国的政治发展历程中无可避免地都会出现妥协。妥协不一定是软弱、不彻底的体现,妥协也可以是一种政治艺术,有利于冲突的解决和利益的平衡。‎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题型,首先依据材料中信息提取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取的观点进行论证。如本题的论题从“政治妥协有利于解决冲突、平衡利益”的信息提取观点,阐述依据所学从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确立其政体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以及美苏争霸中存在妥协事例回答,最后从妥协不一定是软弱、不彻底的体现,妥协也可以是一种政治艺术,有利于冲突的解决和利益的平衡进行总结。‎ ‎【点睛】解答观点评述(论)试题的方法 ‎(1)阅读试题材料,概括归纳材料的观点,考生需要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依托,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为基础,对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出判断。‎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以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以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评价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3)解答时,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做到有据、有理、有情;要灵活运用正确的观点、方法,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要尽量围绕材料观点来分析,做到论点新、角度新,评论、论述恰到好处。‎ ‎27. 市民(即城市居民)群体采取的影响社会的行为,构成市民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晚明农民运动掀起的前夕,大规模的城市民变已在全国各处展开。这些民变主要集中于长江下游手工业最发达地区的苏州、松江、杭州、江宁、常熟、景德镇,也见之于武汉、临清、福州、广州各地。……这些民变的矛头,主要是对着当时朝廷所派至各地横征暴敛的矿监税使。‎ ‎——刘石吉《近代城镇手艺工人抗议形态的演变》‎ ‎(1)据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时期城市民变的原因。‎ 材料二:在中世纪城市建立前期,其统治权力常常被带有一定封建性质的城市贵族所把持。……贵族的独裁终于激怒了市民群众,他们开始组织起自己的团体,选出领导人和草拟有关章程,开始进行反抗斗争。从十三世纪起,……西方工商业者积极夺取城市的有关管理权力,最终执掌城市的政权,并在其过程中形成的城市民主共和政体的雏形。‎ ‎——摘编自杨师群《反思与比较:中西方古代社会的历史差距》‎ ‎(2)据材料二,概括13世纪西方市民运动的特点,分析这一时期市民运动对欧洲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色当战役后,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并向巴黎推进。巴黎无产阶级表现了极大的抗战热情,约20万巴黎工人和小资产被武装起来了。新建的无产者营是抗击普鲁士侵略和实现巴黎公社革命的主力军。巴黎人民的组织程度也迅速提高,共同选出一个领导机构——20区中央委员会,它成为巴黎人民斗争的领导核心。……1871年3月18日,起义者开始向巴黎市中心推进,很快便占领了陆军部、警察局、市政厅和其他政府机关。……3月26日,巴黎举行了公社选举,当选的公社委员共86人。……3月28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了。‎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和约中将关于中国北部省份山东实际变为日本殖民地的条款激怒了学生。……6月5日,北京大规模逮捕学生的消息传到上海,有6万名工人举行了罢工,各商店随之关门,全城陷入瘫痪。首先受影响的是日属棉纺织厂,但工人罢工不久便涉及到造船、市政、印刷、烟草、运输等行业。这个中国最大工业城市为期5天的瘫痪迫使北京政权对为期一个月、僵持不下的学生抗议行动作出让步,政府作了公开道歉,释放了被捕学生,解除了3位与巴黎和会有关的官员的职务,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 ‎——[美]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 ‎(3)据材料三、四,指出巴黎市民运动与五四运动在背景、过程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市民运动出现不同的主要原因。‎ ‎(4)据上述材料,归纳历次市民运动的类型。‎ ‎【答案】(1)原因:君主专制政治腐败;江南地区工商业发展(或市民阶层壮大);朝廷矿监税使横征暴敛。(6分)‎ ‎(2)特点:有组织;以工商业者为主导;以夺取城市管理权为目标。(2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影响:推动了城市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3分)(3)相同:民族危机深重;无产阶级发挥主力作用。(2分)‎ ‎(3)不同:武装斗争,建立无产阶级政权。(1分)‎ 原因:法国工业革命完成(或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组织性强(或掌握武装);深受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2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4)类型:反封建的经济斗争;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反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反帝爱国运动。(3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大规模的城市民变已在全国各处展开”“这些民变主要集中于长江下游手工业最发达地区”来概括特征;第二小问原因可以结合“晚明”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角度归纳出君主专制政治腐败,经济上工商业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材料一中“这些民变的矛头,主要是对着当时朝廷所派至各地横征暴敛的矿监税使”,可以得出朝廷矿监税使横征暴敛也是原因之一。‎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他们开始组织起自己的团体”“西方工商业者积极夺取城市的有关管理权力”等信息来概括特点;第二小问结合13世纪以后西欧社会的发展状况,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来分析其影响。‎ ‎(3)第一小问相同点从巴黎市民运动和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上进行分析可得出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危机深重,从斗争的主体来看都是无产阶级;第二小问不同点主要从斗争方式、斗争结果等角度进行分析可得出是巴黎市民进行武装斗争,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小问可以从阶级、经济、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4)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主要是对着当时朝廷所派至各地横征暴敛的矿监税使”,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材料一主要是反封建的经济斗争,材料二主要是反封建的政治运动,“3月28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了”。材料三主要是反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和约中将关于中国北部省份山东实际变为日本殖民地的条款激怒了学生”。“解除了3位与巴黎和会有关的官员的职务,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材料四主要是反帝爱国运动。‎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君主专制的腐朽;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代商业的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13世纪西方市民运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