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 ‎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90分钟。 ‎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计27题,54分。)‎ ‎1. 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共同之处是 A. 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 B. 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 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弟子 D. 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2.“今上下之接,无子父之泽,而欲以行义禁下,则交必有郄(隔阂)矣。且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韩非子此语强调了 ‎ A.墨家的兼爱主张 B.儒家的仁义思想 C.讲究君臣父子的秩序 D.不能靠仁义来确立等级关系 ‎3. 自汉朝“独尊儒术”后,孟子本应和孔子一样倍受尊崇,但事实并非如此,孟子却好象被忽略了。原因是孟子的思想 A. 批判和否定君主专制 B. 提出了仁政学说 C. 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 D. 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 ‎4.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 诸候并立,百家争鸣 B.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5. 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 人性本善 B. 心即理也 C. 格物致知 D. 致良知,知行合一 ‎6. 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 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 C. 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 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 ‎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遥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A. 家国情怀 B. 艰苦奋斗的精神 C. 耕读情怀 D. 探索创新的精神 ‎8.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实用性读物,如《陶朱公致富奇书》、《四民必用》、《沈氏农书》、《耕收农话》、《杵臼经》、《布经》等。这主要因为 A.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B. 科学研究注重实用性 C. 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D. 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 ‎9. 下表为“宋代至清代我国不同性质书院比例表”,对其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 理学取得正统地位 B. 商品经济促进思想繁荣 C. 教育事业篷勃发展 D. 思想控制日益强化 ‎10.1877年,对西方持否定态度的刘锡鸿作为副使出使英国,抵达伦敦两个月后,他对英国政治评价道:“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应)之事。”据此分析,刘锡鸿 ‎ A.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和儒家价值观 B.肯定了英国政体中体现的民主和法治精神 C.主张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全面批判 D.从反对学习西方向支持学习西方制度转变 ‎11.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 A.汉代儒学的主张 B.程朱理学思想主张 C.陆王心学的思想 D.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2.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 ‎13.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14.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下列对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A. 表明文学开始与现实相结合 B. 是对当时的官方哲学的否定 C. 标志着世俗文学的诞生 D. 是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体现 ‎15.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了元曲的哪类艺术风格 ‎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抒情写意为主流 C.既雅俗共赏又凝重沉郁 D.充满追求个性的浪漫主义色彩 ‎16.智者们关心的是如何运用他们精彩美妙的演讲来使他们的听众获得实际的效用,他们的演讲并非真理性的,而是效用性的,在他们光辉伟大的形象背后,却埋藏着深刻的危机。”材料意在说明智者们 A. 适应社会需要,实用效能高 B. 否定绝对权威,敢于创新 C. 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D. 过分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17. “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材料论述的这场运动 A. 标志着西欧人文主义的复苏 B. 提倡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理念 C. 设计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 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18.它“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人们感受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两次世界大战,经济恐慌,冷战及核恐怖,给人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悲观主义思潮席卷欧洲,非理性主义思潮有广阔市场。”这种文学流派的典型作品是 A. B. C. D. ‎ ‎19.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能够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 ‎20.让一个金属球在一个光滑的斜槽内滚过不同的预定距离,再对每次所用的时间加以比较。时间的测量是由从水桶小孔中流出的水的多少来决定的。结果距离之比与时间平方比之间没有明显的不同。”这种科研方法的开创 ‎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C.使人们据此原理发现了海王星 D.使得实验成为唯一的科学研究途径 ‎21.伏尔泰在认识论上坚持人的思想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经验,并根据牛顿的科学原理解释物质世界。他的宗教观是自然神论,主张上帝就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这说明伏尔泰 ‎ A.认为宗教信仰服从科学 B.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与思想自由 C.认为自然科学应当为宗教服务 D.在认识与宗教上坚持理性原则 ‎22.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23.下面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一书的目录摘取。下列可以作为“优势的基础”的章节内容有 ‎ 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一)优势的基础 ‎……‎ ‎①科学技术 ②文艺革命 ③工业革命 ④政治革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4. “如果说,民主革命没有自己的一定任务,没有自己的一定时间,而可以把只能在另一个时间去完成的另一任务,例如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该论断出自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井冈山的斗争》‎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十大关系》‎ ‎25.下表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50年本科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科 目 马克思列宁主义 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革命史 经济地理 俄语 高等数学基础 体育 周课时 ‎6‎ ‎1‎ ‎1‎ ‎2‎ ‎12‎ ‎2‎ ‎2‎ 学期总课时 ‎132‎ ‎22‎ ‎22‎ ‎44‎ ‎264‎ ‎44‎ ‎44‎ A. 政治课在总课时中占比最大 B. 课程设置受到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 C. 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 课程安排体现面向工农的时代要求 ‎26.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中,为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而提出的是 ‎ A.“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 ‎27.评弹是一种盛行于江南地区的曲艺门类,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广为流传。1951年3月后评弹书目一度停演。50年代末60年代初,评弹再次焕发了新春,许多传统书目被保存、整理和传承,同时大量新的评弹书目不断推出。评弹艺术的再度发展主要得益于 ‎ A.社会民众强烈需求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D.“双为”方针的提出 二、非选择题(共3题,46分,其中,28题15分,29题15分,30题16分)‎ ‎28. (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青苗法者,不过一银行之业耳,……而银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但使国家为之详定条例,使贷者与借者交受其利而莫能以相病,……而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则其道得之矣。……在当时,人民既无有设立银行之能力,而举国中无一金融机关,而百业多是凋敝。荆公能察受敝之原,而创此法以救治之,非有过人之识力而能若是耶?‎ ‎——梁启超《王荆公》‎ 材料二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对于“青苗法”的看法(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青苗法”的积极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之洞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6分)。‎ ‎29(15分).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 ‎“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8分)‎ ‎30. (16分)材料 民国元年教育大事记 ‎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正式成立 ‎1月19日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改革清政府之学制。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为学校,监督、堂长应一律改称校长;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亲旨:清学部颁布之教科书,一律废止等14条。‎ ‎9月2日,教育部颁布《教育宗旨令》,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同月,颁布《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教育令》等普通教育各级学校的专门法令。‎ ‎10月,教育部颁布《专门学校法令》和《大学法令》,规定大类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工科等大学体制包括:一是大学设评议会,对大学重大事项有评审权,二是大学各科设教评会,对学和科重要事项有审议权等,全国各学堂因此纷纷改名学校,如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映西大学堂改名为西北大学等。‎ ‎——摘编自别必亮《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历史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效果。(8分)‎ ‎ ‎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27题,共计5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C A C D A A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B B A D C C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D D D C B A B 二、 非选择题(28题15分,29题15分,30题16分,共计46分)‎ ‎28(15分).(1)看法:青苗法相当于银行金融业务;政府不宜与人民直接借贷。(3分)‎ 作用:农户可以免受高利贷的盘剥;(2分)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4分)‎ ‎(2)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存在偏见,失之片面(2分)。只看到变法剥夺民众导致社会动乱的一面(2分);没有看到变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重要作用。(2分)‎ ‎29(15分). (1)特点:改变了北周的严刑竣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7分)‎ ‎(2)意义: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8分)‎ ‎30(16分).(1)特点:政府主导;内容符合近代教育要求;指导性强;法治化;反封建(适应革命需要);受西方影响。(8分)‎ ‎(特点每点2分,答出4点即得8分)‎ ‎(2)积极作用: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培养了新式人才;有利于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政局动荡、经济落后等制约了民国教育的发展,无法改变教育落后的局面。(8分,答出4点即可得8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