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2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2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作业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2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1.(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1949年10月2日,苏联政府第一个宣布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10国相继与新中国建交。这表明 (  )‎ A.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十分激烈 B.美国遏制新中国政策的失败 C.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 D.新中国杜绝与西方国家交往 答案 C 由材料可知新中国建立初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建交,体现了新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C项正确。‎ ‎2.(2018湖南怀化一模)周恩来提出,我们决不能依靠旧外交部的一套人马办外交,必须创建新型的外交队伍。这支队伍,应当像人民解放军那样,是一支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支“文装的解放军”。这个政策有利于(  )‎ A.确立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 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执行 D.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 答案 C 外交队伍必须“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有战斗力”,说明周恩来主张在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项正确。‎ ‎3.(2018山东烟台3月联考)1952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 D.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1952年时,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局势并非“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世界仍有许多工作可做,这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外交的灵活性,说明当时的中国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故选C项。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信息旨在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灵活性而非必要性,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故D项错误。‎ ‎4.1953年,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其意在说明(  )‎ A.“一边倒”外交政策已经过时 B.中国奉行积极务实的外交原则 C.外交即将迎来宽松的外部环境 D.外交工作已经产生重要影响 答案 B 依据材料中“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可知,中国认为“冷战”并不影响不同制度的国家间的交往,这是务实外交原则的一种体现,故答案为B项。‎ ‎5.(2019福建泉州质检)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力图打破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 B.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C.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根本对立 D.根源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答案 B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可以看出其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故B项正确。‎ ‎6.(2018河北衡水中学六调)1950年,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0年,中英两国互换大使的问题被再度提上议程;1972年3月,中英两国正式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 (  )‎ A.追随美国而不断调整外交政策 B.对华外交采取灵活务实的策略 C.“冷战”思维下帝国主义的傲慢 D.外交政策受制于中国的“一边倒”‎ 答案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从材料信息看,1950—1970年,英国并未追随美国的对华政策,它既关注本国利益,也同国际形势同步,具有灵活务实的特征。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英国对华政策的务实而非傲慢,故C项错误;中国的“一边倒”指的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故D项表述错误。‎ ‎7.(2018福建福州质检)‎ 上图是《人民日报》关于某主题的报道数量统计。该主题应是(  )‎ A.国内农业生产状况 B.苏联的体育活动 C.中国科技发展成就 D.欧洲一体化进程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1949年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和1980年以后,《人民日报》对某主题报道数量较多,但“文革”期间到1979年,《人民日报》对该主题报道数量较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苏两国关系恶化,中国对苏联的事务报道较少,20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逐渐正常化,对苏联的报道相应增加,故B项符合题意。‎ ‎8.(2019安徽六安模拟)1955年7月,美国通过英国向中国建议举行大使级会谈,中国表示同意。8月1日,两国首次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9月10日双方就平民回国问题达成协议,钱学森由此踏上归国之路。这表明(  )‎ A.中国改变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C.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趋于瓦解 D.中美两国外交政策具有务实性 答案 D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初期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提出“一边倒”,1955年中国并未改变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与题目时间1955年不符,故B项错误。结合史实,1955年正值美苏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并未放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封锁和敌视,只是在朝鲜战争之后,为了解决平民回国这一具体问题,美国与中国进行了大使级会谈,这并不意味着西方阵营趋于瓦解,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为了解决平民回国这一具体问题,当时敌对的中美两国举行了大使级会谈,用和平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说明中美两国外交政策具有务实性,并未受意识形态和冷战大环境束缚,故D项正确。‎ ‎9.(2018河北保定高三摸底考试)1971年前10个月,尼日利亚、科威特、喀麦隆、圣马力诺、奥地利、伊朗等国先后与中国建交。该局面的出现(  )‎ A.得益于中美关系正常化 B.说明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取决于中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D.有助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答案 D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不符合材料时间,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世界多极化趋势,故B项错误;1971年中国还处在“文革”时期,生产力发展缓慢,故C项错误;中国与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建交,得到它们的支持,有助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故D项正确。‎ ‎10.(2019安徽合肥模拟)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日建交 答案 A 依据题干所给图片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的第三次建交高潮发生于197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引发了西方各国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故A项正确。‎ ‎11.(2019江西景德镇一模)1972年,田中角荣在谈到日中关系时认为,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观点认为(  )‎ 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日美关系 B.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C.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 D.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答案 C 由时间信息“1972年”可知,当时东西方处于冷战状态,材料中“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表明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故C项正确。‎ ‎12.中国20世纪50年代联合苏联实行“一边倒”,60年代实行反帝反修两条线,70年代坚持“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90年代确立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新世纪则“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拓展总体外交”。外交战略调整的历程说明我国外交(  )‎ A.以意识形态为转移 B.受到美苏两国支配 C.与时俱进、灵活多变 D.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答案 C 以意识形态为转移,是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实行的外交政策的反映,故A项错误;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以得出我国外交与时俱进、灵活多变,故C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以后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8安徽亳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一些亚洲国家很担心,认为大国必然扩张。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争取和平共处,在10年内要努力解决同邻国的边界问题,先从缅甸开始,陆续解决,解决后他们就放心了。”‎ ‎——摘编自宋凤英《周恩来与中缅边界谈判》‎ 材料二 1955年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当有的代表认为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的名词时,他当即改用联合国宪章中“和平相处”的提法……他表示:“五项原则的写法可以加以修改,数目也可以增减,因为我们所寻求的是把我们共同的愿望肯定下来,以利于保障集体和平。”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周恩来的多方协调,会议终于达成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扩展起来的“亚非会议十项原则”。‎ 材料三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四 五项原则的精髓……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照顾和维护小国、穷国、弱国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 促进和平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中缅边界问题,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提出了什么主张,该问题的解决对新中国外交有何重要意义?(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非会议上各国最终接受周恩来建议的原因。“亚非会议十项原则”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了怎样的新发展。(6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美双方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达成了什么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公报的颁布对双方关系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2分)‎ 答案 (1)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有利于消除周边国家的疑虑;为新中国创造和平的外交环境;为解决新中国与邻国的边界问题奠定基础。‎ ‎(2)原因:亚非各国渴望和平;中国“求同存异”外交方针的提出;周恩来的个人因素。‎ 发展: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共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双方关系。‎ 影响:中美双方结束对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精髓:主权平等。‎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毛泽东在1949年宣布他的外交政策: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推出这一政策不仅有意识形态的共性,也有实际的考虑: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需要依靠苏联的援助和保护,以防止像布尔什维克革命后发生在西伯利亚的那种西方列强的干预。因此,毛泽东在1949年掌权后不久,就前往苏联寻求一项友好同盟条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出国。“莫斯科—北京轴心”正式缔结于1950年2月14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十年大部分时间里对外政策的基石。史太林(斯大林)给予毛泽东一项军事同盟和三亿美元的贷款,并答应派遣专家帮助中国进行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施的外交政策及其原因,并分析其影响。(12分)‎ 答案 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原因:中国在意识形态上与苏联相同;中国需要苏联的援助和保护。‎ 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巩固革命胜利成果,有利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恢复和建设;另一方面影响了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不利于对外开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