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厦门六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命题人:庄丽红 审核人: 命题时间: 2017-11-01 一、选择题(24题,每题2分 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易》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 正家而天下定矣”。《新唐书》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这两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B.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特征 C.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D.封建父权家长制的特权思想 2.周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 为四佾,士为二佾。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 国无定臣”。这一变化根源在于 A.礼乐文明崩坏 B.井田制度瓦解 C.分封制度崩溃 D.铁器牛耕使用3.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公输班被誉为木匠祖师,他发明了锯子、刨子、钻子、凿子、铲 子等木工用具。这些发明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铁制工具的普遍推广 C.冶金技术的进步 D.“百家争鸣”的出现 4.墨子曾提出:“譬如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同掀),然后墙 成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墨子意在说明 A. 房屋建筑应该遵循基本规律 B. 国家建设应各尽其才 C. 社会各阶层应相互合作 D. 金属生产工具迅速普及 5.“以一个政府之力统治全国,秦始皇是有此魄力。或亦可以说是有此公心,替天下 废除封建汉高祖却无有了。”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秦始皇创立了郡县制 B.汉高祖废除了封国制 C.秦汉制度的本质相同 D.汉制是对秦制的否定 6.汉末至唐代,婚姻受门阀制度影响极大,讲究门当户对,士庶不婚;宋代时,婚姻“不问阀阅”,士庶婚姻成为风俗。这一婚姻观念的变化主要源于 A.等级观念的淡化 B.人口大量迁徙流动 C.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D.理学思想的影响 7.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 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 奏对。这表明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官僚政治体制基本确立 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 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8.《东京梦华录》载有,北宋东京城“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 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 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这反映出 A. 北宋时期城市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B. 宋代统治者推崇奢侈生活方式 C. 外来文化改交了宋代的社会生活 D. 理学还未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9.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给万历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他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这表明 A.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B.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 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 D.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 10.图8是《万里茶路》示意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 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这便是由中国 晋商开辟的绵延清代200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 路”。这反映出清代 A.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过程 B.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被打破 C.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 D.工业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 11.2015年1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要发明创造”研究组组织相关专家 推选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名单中突出四大发明,但也有叠铸法、 水碓、转轴舵、新莽铜卡尺等发明。该材料主要表明 A.中国古代科学侧重于实用性 B.传统科技中也有近代科技成分 C.四大发明是传统科技的典范 D.中国传统科技在现代仍很发达 12.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并没有在市场上得 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 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 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 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内容贴近民众生活 C.符合晚清政治潮流 D.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13.下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主要战役中外兵力对比情况(单位:人)由此可知 A.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B.英法蓄谋侵略战争 C.中方极力抵抗外侮 D.清朝军队纪律涣散 14.20世纪初,许多中国留学生在许多刊物中以《论今日宜定国籍法》、《论政府亟宜制 定国籍法》等文章来对中国国籍法制定提出建议。这种现象深刻反映出 A.民主革命思想成为潮流 B.西方法制精神影响重大 C.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反满民族情绪日益高涨 15.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 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 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C.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6.《时代》周刊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类杂志之一,蒋介石于1931—1945年曾7 次登上该杂志封面,其主题依次为:来自黄埔(广东)和日本的威胁;这一年的蒋介石, 可谓戎马倥偬;一旦犯错即犹如爆竹爆炸;主义、道德和炸弹,是赖以对抗日军侵略 的最重要武器;一切为了抗日,没有什么牺牲是过于昂贵而不能舍弃的;挺过了艰苦 的五年,接下来会更艰苦;八年抗战之后,和平正经受挑战。结合时代背景和图片,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蒋介石一生功过毁誉参半 B.美国政府积极地扶蒋反共 C.国民政府因抗日元气大伤 D.蒋介石政府为抗战而努力 17.蒋廷黻在《大公报》上撰文指出,在江西苏区,几乎一无所有的红军,却能抵抗十倍其众的国军,至今坚挺不到,根本原因即在于它实行了国民党不能实行的民生主义。这里,蒋廷黻所说的“民生主义”即是中共实行的 A.工农武装割据 B.土地革命 C.创建革命根据地 D.开展游击战争 18.收藏家郑先生藏有“申新纺织厂原始合同股票”:“立合同议据荣宗锦等今议定在上 海陈家渡白利南路地方合创申新纺织厂,专购子花纺纱织布行销事业。共集股本银元 三十万元,作为三千股……订章程邀集全体股东具名向该管官厅注册,兹依公司的条 例之规定,订立合同……中华民国七年二月。”这表明该厂 A.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意识 B.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壮大 C.在抗日战争时期陷入困境 D.新中国成立后企业性质发生了变化19.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其突出作用是 A.实现了中国货币的现代化 B.使中国的外汇价格得到稳定 C.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D.政府加强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 20.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利用外国传教士、商人、船长和报纸编辑到镇口参观销烟的 机会,询问各种鸦片、英国海军、汽船等情况;利用英船“杉达”号遇风沉没,受难 船员逗留广州的机会了解英、美、土耳其等国的地理、文化知识。林则徐此举目的是 A.促使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学习西方的历史和地理知识 C.为反侵略的外交活动提供参考 D.从思想领域抵制列强的侵华 21.康有为说:“人道……自族制而为部落,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大统;由独人而渐 立酋长,由酋长而渐正君臣,由君主而渐至立宪,由立宪而渐至共和;……盖自据乱 进而升平,升平进为太平,因革有由,验之万国,莫不同风。”这体现了康有为 A. 民主共和是终极目标 B.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C. 借古讽今的宣传策略 D. 坚持进化论的历史观 22.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革之方”。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这突出表明 A.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 B.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 D.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23.章开沅在《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中探讨了传统文化与近代 化的关系,提出“离异”与“回归”的命题,强调“离异不可忘本,回归不可复古”。 章开沅所说的“离异”是指 A.寻觅本民族的主体意识 B.拒绝西方近代文明 C.模仿西方近代文明 D.对传统文化的完全否定 24.苏共二十大召开前夕,毛泽东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在中央领导 集体内提出了“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路”的思想。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著作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二、非选择题(共3题 52分) 25.(20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有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以恶。……世人习而不察,辄怪乎刑狱之日繁,盗贼之日炽,岂知小说之于人心风俗者,已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清)钱大昕(1728~1804)著《潜研堂文集》卷十七《正俗》 材料三 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的,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叙述中国传 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0分) (2)“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 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根据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二 中作者的观点。(6分) (3)概括材料三中作者对“中体西用”的评价。(4分) 26.(20分)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看下列三幅图片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然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 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4分) (2)材料二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 个方面的具体表现。(6) (4)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什么?(6分) 27.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曾在当代最有益且最具想象力的书中,做了如下的结论:“古代的中国,他们苦心经营,完成最完美的社会形态,犹如一个典型的模范社会……中国创造了为今日人们已知的,最高级的世界文明……中国的伟大吸引了我,使我感触良多……这个国家的伟人们,跟我们的人比起来,代表更高一层的文化水平……一些君子型的人物……代表一种非常高尚社会的典型。” 尽管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纸、丝、印刷术和瓷器,但我们还不能认定中国是一个工业上善于发明的民族。尽管他们在艺术上有创作的天才,发展他们自己的艺术形式,而且达到非其他民族、非任何时代所可比拟的完美境界。但在1912年以前,他们仍然满足于古代的经济方式,嘲笑那种可以增如效率、节省人力的政策。虽然他们是世上第一个使用煤炭作燃料的民族,虽然他们早于公元前122年即有小量的开采煤矿,但他们并没有发明什么机器来节省人力。以致至今仍有大部分的矿产资源未开采。虽然他们早知道如何制造玻璃,但他们却宁愿自西方输入这些东西。……在举止方面,中国比较喜欢彬彬有礼的传统规矩和学问,而不欣赏刺激的、变化的和财阀政治。中国在对世界所贡献出的许多伟大的文化中,对于物质技术生活的贡献最弱。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评价上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某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厦门六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1—5 BDCBC 6—10 CBAAC 11---15 ADCCB 16—20 DBACC 21---24 DACD 25. (1)演变: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提冉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是重要思想流派之一;②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巾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③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④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形成,它在吸收佛道思想的基础之上深化了儒学,南宋之后,程朱理学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⑤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以个性解放为核心,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是精神,开创思想活跃的新局面。(10分) (2)解释:①小说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②小说影响力超过儒释道三教;③通俗易懂的小说适应了市民的需要。(6分,任答2点即可) (3)评价: ①“中体西用”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的时代发展水平; ②当时中国的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4分) 26. (1)地位:图一: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图二: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分) (2)“界碑”含义:《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胜利”含义: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4分) (3)表现: 在民主化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 在法制化方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在工业化方面: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在均富化方面:提出平均地权等。(6分. 任答3点即可) (4)问题: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意义: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基础。(6分) 27.观点一:中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建立了完美的社会形态和高水平文化. 主要史实: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就建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代表当时世界科技的先进水平,后来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复兴;中国儒家思想不但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传入欧洲,有利于启蒙运动的兴起等. 观点二:中国古代虽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近代技术和工业生产方面发展缓慢.主要史实:中国古代虽然创造了辉煌的科技和文化,但是这些大多是古代经验的总结,不具有近代科技的基本特征,也没有起到促进中国社会性质发生质变的作用;到了鸦片战争后,由西方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门户,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在洋务运动时,工业文明才自西方传入中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