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17-18学年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题文)1841年,美国议员亚当斯发表演说:“一般的看法都以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为了英国商人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战争的原因是磕头!”亚当斯认为鸦片战争的本质原因是 A. 中英双方关于外交礼仪之争 B. 鸦片走私激化中英矛盾的结果 C. 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 D. 中英两国关于双边贸易的分歧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战争的原因是磕头”,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前,英国派使者来华协商通商事宜,清政府以华夷观念对待英国使者,坚持英国使者行跪拜礼,本质上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C正确;A不是本质,排除;B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D不符合“战争的原因是磕头”,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战争的原因是磕头”“本质原因”,结合所学鸦片战争的原因背景分析,本题容易误选A,外交礼仪之争实质是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 ‎2.(题文)19世纪前期,《澳门新闻报》载:鸦片入口,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此项银两,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以便分派。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据此可知当时 A. 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B. 虎门销烟后鸦片走私禁绝 C. 清政府对西方侵略的认识不足 D. 腐败统治潜伏着民族危机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19世纪前期中国官员参与鸦片走私,收取规银贿赂,这些腐败统治加剧了列强侵略,潜伏着民族危机,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鸦片走私禁绝,故B错误;中国官员参与鸦片走私,也不能说明清政府对西方侵略的认识不足,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官员腐败,参与鸦片走私的影响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鸦片战争前,包世臣指出:小民计工授值皆以钱,而商贾转输百货则以银,其卖于市也,又科银价以定于钱数,是故银少则价高,银价高则物值昂;又民户完赋亦以银折,银价高则折钱多;(于是)小民重困。依据材料可推知 A. 鸦片走私影响到民众的生活 B. 银贵钱贱导致小农经济瓦解 C. 白银开始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D. 商品经济发展获取优越条件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前,鸦片走私导致中国白银外流,银贵钱贱,这使小民生活困顿,故A正确;小农经济瓦解在鸦片战争之后,故B错误;明朝白银开始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故C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商品经济发展获取优越条件,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银少则价高,银价高则物值昂;又民户完赋亦以银折,银价高则折钱多;小民重困”,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白银外流,银贵钱贱,小民生活困顿的角度入手,联系鸦片走私的影响,同时注意时间范围,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4.下表是晚清有籍可查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官籍贯分布情况。此表可用于说明晚清 省籍 广东 广西 四川 山东 江西 河北 福建 湖南 江苏 浙江 贵州 八旗 湖北 台湾 安徽 人数 ‎50‎ ‎1‎ ‎1‎ ‎2‎ ‎3‎ ‎1‎ ‎11‎ ‎8‎ ‎28‎ ‎23‎ ‎4‎ ‎16‎ ‎2‎ ‎1‎ ‎16‎ A. 满洲贵族势力逐步被削弱 B. 地方政治派系林立 C. 沿海与内陆开放程度有差异 D. 中体西用思想盛行 ‎【答案】C ‎【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出任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官的相对较多,反映出沿海地区对外来事物的看法与内陆不同,沿海地区接受外来事物的开放程度比内陆要高出许多。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只是清政府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官籍贯分布情况,A项以偏概全,排除;B、D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均排除。‎ 点睛:解答图表类选择题,对图片或表格要“三看”:一看图表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表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表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要将教材、图表、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本题不仅要分析图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的信息,还要根据时间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作答。‎ ‎5.下图为晚清在国外设立的驻外使馆分布,此分布反映晚清政府 A. 对外交往有所侧重 B. 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 C. 力图摆脱各类条约 D. 国际地位有明显下降 ‎【答案】A ‎【解析】地图显示晚清政府对外设立的驻外使馆分布主要是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只有美国和日本,说明政府外交侧重于欧洲,A正确;地图不能显示外交的制度性变化,B 错误;驻外使馆分布不能摆脱条约控制,C错误;此图不能显示出国际地位下降,D错误。‎ 点睛:本题是地图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 A、两头看,项间比:‎ ‎①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6.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职务和机构,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 A. 清朝的官僚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清朝建立起了办理外交事务的部门 C. 启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的现代化进程 D.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答案】C ‎【解析】清朝后期出现的“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机构都是和外国交往密切相关的,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也启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的现代化进程,故C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D项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表现,无法体现历史发展趋势,排除。‎ ‎7.(题文)长期以来,中国并没有西方护照的概……近代最早的护照,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1858年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内地护照,《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赴内地“执照由领事馆发给,由地方官盖印。经过地方,要交出执照,应可随时星验,无讹放行”从本质上看,这种“内地护照”的出现 A. 反映了清政府加强对来华外国人的管理 B. 有利于列强侵略中国 C. 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D. 是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产物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内地护照”体现出外国人在中国国内享有特殊的司法权力,说明当时中国半殖民化程度的性质决定,故C正确;A中加强说法错误;B和D与材料中主旨信息不符合。排除。‎ ‎8.近代美国传教士罗孝全说:“上帝的旨意真是奇妙!前次(中国)与外国开战的结果,是出人意外的使中国得以开放。如今,倘这次革命能推翻偶像崇拜而开放,将使基督教的福音传遍中国,其结果岂非同样的奇妙!”罗孝全评论的“这次革命”‎ A. 借助了西方宗教来发动民众 B. 维护了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 C. 提高了全体国民的民族意识 D.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A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利用拜上帝教发动群众,拜上帝教是西方基督教和中国儒家大同思想的融合,A正确;B是《辛丑条约》影响;C是五四运动;D是新文化运动。‎ ‎9.下表为晚清两个不同年份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对此表信息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年代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A. 列强在华投资办厂增多 B. “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 C. 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 D.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答案】D ‎【解析】表格显示鸦片战争之后,农业税收呈现下降趋势,工商业税收呈现上升趋势,其他杂税从无到有,说明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近代工业商业出现并发展,D正确;A、B和C均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出现。‎ ‎10.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 3 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 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这一现象说明,民用企业的兴办 A. 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B.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 增强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力量 D. 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垄断地位 ‎【答案】B ‎【解析】“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 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 万匹”说明民用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B正确;A中独立富强显然不符合题意;C中增强说法错误;D中取代说法绝对。‎ ‎11.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呈现出快速繁荣的景象。但这些繁荣的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 中国城市职能发展不完善 B. 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增加城市负担 C. 中国沦为西方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D. 欧美列强控制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根据材料通商口岸“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可知,不是由于职能不完善,而是为适应西方经济侵略而开设,故A项错误;“增加城市负担”与材料“呈现出快速繁荣的景象”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可知,通商口岸满足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需要,成为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基地,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通,尚达不到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程度,故D项错误。‎ 点睛: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 ‎12.19世纪60年代,广东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至香港,再运回广东销售。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起步艰难 B. 国货工艺水平低不如洋货受民众欢迎 C. 半殖民地背景下中国经济贸易的窘境 D. 外国商品税务负担轻成本低 ‎【答案】C ‎【解析】题干所反映的现象是因为作为洋货在中国销售可以少交税,导致成本低,更容易赚取利润,但是题干问的是实质问题,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导致的,故排除D项而选C项;A项题干所反映的并不是民族工业而是商业贸易,故排除;B项的说法不符合题干原意,因为自始至终都是在讲国货的销售,而没有说到洋货,故排除B项。‎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现在商人先运至香港,再运回广东销售”结合19世纪60年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分析材料。‎ ‎13.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了国内第一家机器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 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 B.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 C. 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答案】D ‎【解析】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种种奇怪的现象的“根源”要从社会性质的高度来认识,正是因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导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材料中的奇怪现象,故D正确;A、B、C均不是“根源”,故排除。‎ ‎14.1872年,海外华侨陈启沅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建厂后头三年,到该厂学艺的就达一千多人;到1881,江浦司一带就有模仿继昌隆的机器缫丝厂十家。这可用来说明 A. 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C. 实业救国思想盛极一时 D. 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的发展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介绍的有关内容来看,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开厂数目和参与人数都有很大发展,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已经”二字;C选项错误,与时期不符;D选项错误,本题介绍的是民族自身工业的发展。‎ ‎15.鸦片战争前,国人认为西学是“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鸦片战争后,魏源等人主张“师夷长技”。这一变化表明 A. 有识之士对西学的态度渐趋务实 B. 师夷长技成为社会共识 C. 清王朝对列强的恐惧感逐渐增加 D. 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动摇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于西方器物认识的转变,说明有识之士对西学的态度渐趋务实,故A项正确;师夷长技只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不是社会共识,故B项错误;材料中观点不代表政府的观点,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当时一直还是正统思想,故D项错误。‎ ‎1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求,必先练兵;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主要表明清延中部分官员 A. 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B. 强调学习西学应循序渐进 C. 反对清廷固守传统的做法 D. 对西方的认识仍较为肤浅 ‎【答案】D ‎【解析】“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求,必先练兵;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说明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器物,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西方制度重要性,D正确;A不符合洋务运动特点;B和C显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7.“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近代中国持有上述观点的是 A. 林则徐 B. 张之洞 C. 康有为 D. 李大钊 ‎【答案】B ‎【解析】张之洞鼓吹“中体西用”,从材料中的“存中学”“讲西学”来看,持有上述观点的是张之洞,故答案为B项。林则徐认为要了解西方,“开眼看世界”,排除A项;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排除C项;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排除D项。‎ 点睛:张之洞于1898年写成《劝学篇》一书,宣传优先传授中国传统经史之学的教育思想。全书贯穿“旧学为体,新学为用”思想,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 ‎18.(题文)1877年,对西方持否定态度的刘锡鸿作为副使出使英国,抵达伦敦两个月后,他对英国政治评价道:“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应)之事。”据此分析,刘锡鸿 A. 肯定了英国政体中体现的民主和法治 B. 主张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全面批判 C. 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和儒家价值观 D. 从反对学习西方向支持学习西方制度转变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无闲官,残暴不仁之政可以看出,当时刘锡鸿仍然用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家仁政思想来衡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体现出刘锡鸿思想没有突破中国传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伦理观念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故选C;从材料中看不出作者认识到西方的政治制度中出现了民主和法治精神,排除A;材料只是对英国政治进行简单的评价,并没有主张对中国政治制度进行全面的批判,排除B;从材料中看出刘锡鸿并不反对向西方学习,排除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抓住关键信息“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结合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思想主要特征来分析材料。‎ ‎19.下列言论与“中体西用”思想不相符的是 A.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也 B. 天不变,道亦不变 C.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D.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答案】A ‎【解析】“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体现的是人民主权思想,属于“西体”,不属于“西用”代表的西方先进科技,与“中体西用”思想不符。故答案为A项。B项中的“道”、C项中的“伦纪”和D项中的“中学”均指中国传统文化,材料反映的意思是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与“中体西用”思想相符,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伦理纲常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20.(题文)《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芝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此规定 A. 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B. 满足了农民的愿望 C. 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D. 实现了社会的公正 ‎【答案】C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实行圣库制度,显然没有消灭私有制,并不是农民所想要的结果,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C正确;该制度违背历史潮流,A错误;B与材料主旨相反;D公平公正说法绝对。‎ ‎2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曾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没收一切商店里的物资,但不久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表明 A. 原来的政策有空想性 B. 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得到满足 C. 领导人走向腐化堕落 D. 开始逐步推行《资政新篇》主张 ‎【答案】A ‎【解析】太平天国实行“圣库”制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产品归公由“圣库”配给,具有浓厚的空想色彩。从材料中的“但不久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来看,这一制度不切合实际,因此取消。故答案为A项。B、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资政新篇》于1859年颁布,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点睛:“圣库”制度是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圣库是太平天国政权对全部社会产品按绝对平均主义原则进行分配、并集中管理和支配所有剩余产品的国家机构。圣库制度的基础是人无私财和大致的平均分配。它保障了将士及其家属的生活﹐也吸引了许多贫穷的人民参加,它的实行对太平天国初期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但“圣库”制度空想色彩浓厚,实际上在太平天国后期是名存实亡。‎ ‎22.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鸦片,时任英国商务监督的义律却要求所有英商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把鸦片交给林则徐。义律的决定被大鸦片贩子马地臣誉为“颇具政治家风范的大手笔”,“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王陛下的圈套”。可见,义律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 为侵略中国制造借口 C. 制造中英贸易争端 D. 实现中英两国平等贸易 ‎【答案】B ‎【解析】“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王陛下的圈套”为解题的关键。林则徐禁烟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鸦片是正当合理的行为,中国对国内非法贸易具有管辖权;而义律作为代表英国的商务监督却从中操作,使林则徐的交涉对象由英国鸦片商人变为了英国政府,使得矛盾扩大化,为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故B项正确。AC两项不是根本目的,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颇具政治家风范的大手笔”,“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王陛下的圈套”可知义律是要引发两国间的冲突,所以选B。‎ ‎23.(题文)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 A. 鸦片贸易占有绝对优势 B. 未满足列强的预期 C. 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D. 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可知在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中,仅中国出口的丝茶就能抵偿英国向中国输出的出鸦片以外的商品的价值,说明英国商品在中国销量有限,未满足列强的预期,故B正确;A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危机的影响,C错误;材料没有贸易总额的比较得不出出超入超的结论,D错误。‎ 点睛: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国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但由于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外国商品并没有像西方国家想象的那样在中国畅销,未满足列强的预期目的,基于此其要求进一步的打开中国的市场,为此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4.1871年,李鸿章代表中国与日本签约,双方均开放通商口岸,对方军舰可自由驶入;1881年,李鸿章代表中国与巴西签约,互给最惠国待遇而取消协定关税等内容。这表明晚清政府 A. 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意在改变外交屈辱地位 C. 初步具备近代主权国家意识 D. 推动弱势国家走向联合 ‎【答案】C ‎【解析】“双方均开放通商口岸、取消协定关税”等字眼体现的是近代主权国家意识,所以材料也就表明了晚清政府初步具备了近代主权国家意识,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晚清政府不会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也不改变外交屈辱地位,选项A、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根本就没有体现出来,清政府也没有推动弱势国家走向联合,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25.用书信打开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93年,乾隆皇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在给英王的回信中说:尔国王表内总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藉,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 材料二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既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今本大臣等奏蒙大皇帝,格外天恩,倍加体恤。凡在——年六个月之内,误带,但能自首全缴者,免其治罪。若过此限期,仍有带来,则是明知故犯,即行正法,断不宽宥。……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接到此文之后,即将杜绝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 ‎——摘编自1840年1月林则徐《谕英国国王书》‎ 材料三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摘编自1864年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 ‎(1)结合材料一,评价乾隆帝给英王的回信内容。‎ ‎(2)材料二中林则徐给英王写信的背景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林则徐给英王写信的主要意图。‎ ‎(3)据以上材料,指出清朝统治者观念的变化,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及其意义。‎ ‎【答案】(1)自视为“天朝”、认为天朝“无所不有”,说明乾隆帝不了解世界形势、生活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以与“天朝体制不合”和天朝“无所不有”、不贵奇巧”为由,拒绝英国提出的扩大通商要求,表明乾隆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这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使中国失去了一次走向世界的机会;拒绝英国获得“小海岛一处”的要求,是正确的,值得肯定,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背景:英国商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英国准备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 意图:向英国表明清政府禁烟的严正立场;寄望于英王采取有力措施,杜绝英国人向中国走私鸦片。‎ ‎(3)变化:由乾隆帝、林则徐时的自视为天朝、认为天朝无所不有,到李鸿章时主张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学习西方制造“利器”。‎ 原因:鸦片战争以来,中外交往的增多;西方侵略(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人民反抗)严重威胁清朝的统治。‎ 意义: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 ‎【解析】‎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乾隆帝自视为“天朝”、认为天朝“无所不有”,说明乾隆帝不了解世界形势; 以与“天朝体制不合”和天朝“无所不有”、不贵奇巧”为由, 拒绝英国提出的扩大通商要求,表明乾隆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这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拒绝英国获得“小海岛一处”的要求,值得肯定,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背景:根据“若过此限期,仍有带来,则是明知故犯,即行正法”并结合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的身份和1840年鸦片战争的原因分析回答。‎ 意图:根据“若过此限期,仍有带来,则是明知故犯,即行正法,断不宽宥”得出向英国表明清政府禁烟的严正立场; 根据“接到此文之后,即将杜绝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得出寄望于英王采取有力措施,杜绝英国人向中国走私鸦片。‎ ‎(3)变化:根据“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得出由乾隆帝的自视为天朝、认为天朝无所不有,到李鸿章时主张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学习西方制造“利器”。‎ 原因: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以来,中外交往的增多; 西方侵略(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人民反抗)严重威胁清朝的统治。‎ 意义:根据所学可知,李鸿章是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表明中国的教育制度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波浪式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形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但这些变化遭到了赢秦执政时期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沉重打击。两汉以来,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创新有三个大高峰,即西汉高峰、隋唐高峰和北宋高峰(如图所示)。入汉之后,汉代教育制度从文教政策和教育目的作了较大的调整,形成了第一个教育制度创新的高峰。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多元融合的教育思想的开创,到隋唐时多元融合的教育制度得以确立,形成了第二个高峰。而发展至宋,教育思想创新与教育制度创新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形成了第三个高峰。‎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示意图 ‎——摘编自李国钧、王炳照主编的《中国教育制度通史》‎ 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各阶层人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甲午战争失败后,维新派积极推进新式学堂的开办。维新派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教育,为了变法,必先改革教育。从京师大学堂到各省的实业学堂、南洋公学等各教学机构纷纷成立。长沙创办的时务学堂和京师大学堂设立后,把经学、理学、掌故学等列为普通学,以高等算学、格致学、农学、矿尔、商学、卫生学等实学为专门学。‎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代的教育制度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有何变化?指出唐宋教育制度创新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维新派与洋务派教育改革的共同之处。如何认识教育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答案】(1)变化:教学内容由百家学说到儒家经典;办学形式由私学为主到官学与私学并行;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备的教育体系;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充实官僚队伍。‎ 原因:唐宋变革所引起的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科举考试制度的推动;经济、科技的发展;学术思想的发展。‎ ‎(2)共同:课程内容设置重视西学;兴办教育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开启民智,培养新式人才;创办新式学堂,推动教育近代化;‎ 认识:教育是随着时代的需要而变化发展的;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解析】(1)注意材料一中的“汉代教育制度从文教政策和教育目的作了较大的调整”。具体可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目的方面来回答。教学内容:由百家学说到儒家经典;办学形式:由私学为主到官学与私学并行;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教育目的: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充实官僚队伍。‎ ‎(2)第一小问,可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影响等方面来回答二者的相同点。课程内容设置:重视西学;教育目的:兴办教育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教育影响:开启民智,培养新式人才,创办新式学堂,推动教育近代化。第二小问,在回答二者关系时,注意辩证回答。‎ 点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信息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此类试题的结构主要由材料和设问两大部分组成,即提供一段或数段材料让考生阅读,然后根据材料内容来设问;按材料类型看基本类型主要有:文字材料解析题、图表材料解析题和混合型材料解析题,即文字和图表综合材料解析题,近几年最常见主要是文字材料解析题。解题关键:一个前提、两个充分、五个步骤。‎ ‎(1)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2)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有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3)五个步骤:读(审题)一找(关键信息)一接(嫁接相关知识)一转(转换材料信息和知识)一答(组织答案)。‎ ‎27.(题文)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6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资本主义”、“工人阶级”、“工程师”、“民族”、“自强”等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从下表中提取历史信息,围绕“1860年代”这个主题,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时间 事件 ‎1858-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60-70年代 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860年 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79亿美元 ‎1861-1865‎ 美国南北战争 ‎1861‎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 ‎1864‎ 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在英国成立 ‎1864-1871‎ 德国统一的王朝战争 ‎1866‎ 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 ‎1868‎ 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示例提示:‎ ‎1860年代的世界资本主义潮流;‎ ‎186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860年代世界连成为一个整体;‎ ‎1860年代的辉煌;‎ ‎1860年代的中外巨大差距等等。(史料选择需要与论述主题对应,不一定非要中外兼顾。)‎ ‎【解析】题目要求围绕“1860年代”这个主题,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度改革”“德国统一的王朝战争”“日本明治维新”可拟出论题:1860年代的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由“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可拟出论题:186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起步。然后联系所学史实予以阐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