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 ‎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60分)‎ ‎1. 石陪华在《中国历史纵横》写道:“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材料说明 A. 宗法制度为封建社会所沿袭 B. 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封建社会的发展 C. 封建社会政治统治腐败无能 D. 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不利于传统科技的进步 ‎2. 《国史十六讲》认为:西周时期,庶民(一般民众)只知效忠于“家”(诸侯),而不知效忠于“国”(天子)这一现象 A. 促使西周强盛 B. 强化宗法体制 C. 有利诸侯割据 D. 促成秦朝统一 ‎3. 分封制从本质上说,仍是社群自治的延续……同商朝相比,很多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据此可以看出,比起殷商松散的联盟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 A. 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 B. 天子与诸侯形成官僚政治体制 C. 依据血缘来分享权力 D. 中央对地方形成垂直管理形式 ‎4. 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能对得起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A. 盟约对春秋各诸侯的政治约束 B. 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 D. 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 ‎5. “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据此推论,这些官员 A. 以三公九卿为主的各级官员 B. 可以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 C. 分管着国家和皇室的各种事务 D. 可拥有所辖区域的行政管理权 ‎6. 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 A. 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 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C. 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 废除丞相,皇权独揽 ‎7. 大致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尚书·禹贡》是了解我国古代史的一篇重要历史文献,该书特别推崇夏禹,将当时国人的已知世界划分为特色迥异的九州,认为大禹曾走遍九州,接受了各州的朝贡特产。这些观点反映了战国时期 A. 恢复夏朝传统等复古思潮影响较大 B. 国家的统—日益成为政治现实 C. 地方割据的现实与渴望统一的矛盾 D. 开始形成天下一家的观念 ‎8.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到‘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 A. “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C. 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 D. 君主专制取代了宗法制 ‎9. 《资治通鉴》载,(唐)太宗曰:“文帝不明而喜察……事皆自决,不任群臣……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诤,此所以二世而亡也。”唐太宗吸取此教训,主要的做法是 A. 发挥三省监督牵制作用 B. 完善朝议谏诤制度 C. 明晰六部的行政职能 D. 开科取士广纳人才 ‎10. 《唐律疏议》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从而与官吏铨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在当时很多官员看来“廉慎”思想不仅是一种律例规范,还是一种内在自省和心性追求。这反映了 A. 唐政府注重廉政的制度建设 B. 儒家思想影响了唐代的廉政建设 C. 唐律以提高官员素质为宗旨 D. 廉政是促成唐代繁荣的主要原因 ‎11. 《旧唐书》卷一六八《钱徽传》载:“(段文昌),内殿面奏,言徽所放进士郑朗等十四人,皆子弟艺薄,不当在选中。穆宗以其事访于学士元稹、李绅,二人对与文昌同。……‎ 遂于子亭重试,内出题目《孤竹管赋》、《鸟散余花落》诗,而十人不中选。”这说明 A. 选官程序客观公正 B. 封建体制影响科举选拔 C. 科举考查诗赋文章 D. 开始实行皇帝殿试制度 ‎12. 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措施中,常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以下机构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A. 中书,门下,内阁,军机处 B. 中朝,内阁,军机处 C. 中朝,中书门下,内阁 D. 尚书台,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 ‎13.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 B.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 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14.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15. “陶片放逐法”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这一方法创始于 A. 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 B.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 C.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 D. 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16.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人以“亵渎神灵”“腐蚀青年”告上法庭,在雅典陪审团审判过程中,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态度坚决,他以嘲弄的口气激怒了大部分评审员,陪审团以多数祭判其死刑。公元前340年,雅典一名女子因亵渎神灵亦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但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判其无罪。材料表明 A. 人的情感会影响法律诉讼的衡量和裁决 B. 法律诉讼依然被雅典贵族们把持着 C. 雅典显赫人物亦不能免于法律的制裁 D. 奠基时期的民主制度存在诸多弊端 ‎17.“因为欧陆的各国革命只是一些起义和随之而来的权力调整而已……实际上对社会的根本触动、改变不大。若以调整大的政治格局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而言,并不能和英国的(1832‎ 年)议会改革相提并论。”英国的(1832年)议会改革 A. 改变了原有社会制度 B. 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C.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 保障了工人农民的权益 ‎18. 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莫洛,他是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曾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家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的士兵的家人。但他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莫洛的家人败诉。其依据应该是 A. 未成文的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查士丁尼新敕》 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9.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一书中写道:“真正的法律应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和永恒的。力图变更这一做法是一种恶,试图废止其中一部分的做法也是不能容许的,而要想完全废除它的做法则是不可能的。”他认为的“真正的法律”应是 A. 习惯法 B. 自然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20. 1694年,威廉和玛丽从荷兰引进银行制度,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并带头认股。该银行为社会集资和私人剩余资金找到了一个去处,在伦敦商人中大受欢迎。这说明当时英国 A. 工业革命的经济基础已经形成 B. 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证券中心 C. 已确立了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 D. 光荣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21. 1693年英国议会提出《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资格。该法案被国王威廉否决,以后如此多次,直到1707年才获得通过。下列对上述内容解释正确的是 A. 英王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 B. 英国政体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倒退 C.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在渐进中完善 D. 英王最终失去了全部的政治权力 ‎22. 1742年,辉格党领袖、内阁首相罗伯特·沃波尔,因失去了下院多数的信任而被迫率内阁集体辞职。后来,“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必须辞职”成为英国一种不成文的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 A. 进一步加强内阁首相的权力 B. 防止国家元首专制独裁 C. 形成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关系 D. 协调内阁与国王的关系 ‎23. 美国在建国过程中既继承了英国的传统,又有自己的创造,下列能体现出当时美国对英国传统继承的是 A.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 B.国家元首权力很大 C.行政机构向议会负责 D.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24. 下列有关美国总统权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②军队的总司令,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 ‎③有权提名并经过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④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25.1877年,法国一家君主派报纸写到:“我们要把共和国、共和派搞成连猪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段言论反映了法国 A. 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B. 共和道路艰难曲折 C. 共和派的力量强大 D. 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26. 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为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 调整德国与法国的关系 ‎27. 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①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 ②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 ③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吗? ④“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的声音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 19世纪60年代中期,普鲁士政府提出军事改革议案,要求扩充常备军、延长服役期、增加税收与军费,遭到议会强烈反对。这一斗争反映出 A.国内市场不统一导致严重政治分歧 B.普鲁士内部存在统一方式之争 C.普鲁士与奥地利争夺民族统一领导权 D.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存在统一与反统一之争 ‎29.1871年有德意志观察家说“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我们用来获得这种伟大成就的手段却给我们的未来投下了阴影,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由此判断,德意志统一中的局限性是 A. 自上而下的统一使德国未能建立起代议制 ‎ B. 普鲁士一邦独大不利于德国统一真正实现 C. 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被带到统一国家 D. 联邦制国家不利于德国海内外市场的开拓 ‎30. “当欧洲宗教机构和封建割据势力肆虐之际,他们已经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司法陪审制和地方管理体制;当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普遍加强时,他们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并在封建专制制度的一片汪洋中独辟蹊径,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根据材料判断“全新的政治体制”是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C.法国的议会共和制                D.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比,具有一些鲜明的特色......元朝行省制度的定型,标志着地方大行政区划形成......就全国而言,行省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设立数目有限的行省,代表中书省对其力所不及的地方进行管理,中央再从大局上对诸行省实施节制,确实也是一种具有明显优点的统治模式。‎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 材料二: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就全国而言,行省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度的历史作用。(6分)‎ ‎(2)据材枓二,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4分)‎ ‎32. 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在秦、唐、明三代的具体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的具体表现。(4分)‎ ‎33. 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金额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也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站在笼子里与你们说话!‎ ‎——美国前总统布什 材料三:“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 世纪,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美国总统的如何被“驯服”的。(4分)‎ ‎(3)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联系两国政治体制确立的背景分析其原因。(4分)‎ ‎34. 材料一: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 ‎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1789,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材料二:‎ 第三篇 国家权力 第一章 国民立法议会 第二节 初级会议 选举人的选任 第一条 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在区集合为初级会议。‎ 第二条 凡属积极公民,必须:‎ ‎ ……在一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的收据。‎ ‎——摘编自《1791年宪法》(法国)‎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何区别。(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与《1791年宪法》作出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的原因。(6分)‎ 长安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部分 ‎ 1——5 BCAAD 6——10 ACBAA 11——15 BBDAC ‎ ‎16——20 ABBBD 21——25 CCADB 26——30 BDBAC ‎ 二、主观题部分 ‎31.(1)(6分)说明:元朝除行省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4分)理解:从秦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都以加强中央集权为根本目的,外在形式变化,但根本性质不变。‎ ‎32.(1)(6分)表现: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明废丞相,设内阁,只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2)(4分)表现: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吏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33. (1)(2分)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的制约。形成的责任内阁制,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2)(4分)总统须对宪法负责;总统受到国会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和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每届任期为4年。‎ ‎(3)(4分)不同: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4. (1)《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全体公民享有参与法制制定的权利;‎ ‎《1791年宪法》:只有部分公民享有此权利。(4分) ‎ ‎(2)《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目的在于否定封建制度,从普遍人权着眼,确立基本的民主原则。‎ ‎《1791年宪法》:从确立实际的民主制度出发,目的在于限制下层群众的政治权利,保护有产者的利益,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