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侨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侨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年秋季南安侨光中学高一年第1次阶段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1974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堇鼎,其铭文大意为燕侯派堇前往宗周为召公奉献食物,并受到召公赏赐。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A. 禅让制 B. 礼乐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燕侯派堇前往宗周为召公奉献食物,并受到召公赏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故C正确。西周时期没有禅让制,故A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礼乐制相关信息,故B排除。郡县制,属于秦朝,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适当扩展相关知识。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2.江西德安县车桥镇的陈氏家族,唐宋年间历经十五代,和谐生活332年未分家,聚族而居多达3900余人,史称“江州义门陈,天下第一家”。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 封建国家的倡导 B. 分封制的实行 C. 君主专制的需要 D. 宗法制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的“陈氏家族”、“聚族而居”、“天下第一家” 等信息,说明这和宗法制有关,故D现正确;封建国家的倡导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分封制是分封诸侯的制度,故B项错误;这种现象和君主专制无关,故C项错误。‎ ‎3.顾颉刚在《国史讲话·春秋》中说“封建社会崩溃的内在原因,是封建制度本身发展过久,贵族阶级的人数一天天的增加,发生相互冲突、互相排挤的情形;它的结果使得贵族阶级的人许多急剧地降入下层社会。”这表明 A. 分封制的崩溃是由其自身的弊端所造成的 B. 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必然崩溃 C. 分封制走向崩溃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 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封建社会崩溃的内在原因,是封建制度本身发展过久,贵族阶级的人数一天天的增加,发生相互冲突、互相排挤的情形”可知顾颉刚表达的观点是分封制本身的弊端导致分封制最终走向崩溃,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必然崩溃”,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故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分封制内部的弊端导致其瓦解,不是生产力进步导致的,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分封制瓦解的原因。由材料“封建社会崩溃的内在原因,是封建制度本身发展过久”即可得出分封制本身的弊端导致分封制最终走向崩溃。‎ ‎4.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秦代曾用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农耕播撒种子的数量:稻谷一亩播种二又三分之二斗,麦子一亩播种一斗,大豆一亩播种半斗。这反映出秦律 A. 条目繁杂琐细,刑罚极其苛酷 B. 重视保护农民的私有财产 C. 剥夺贵族特权,适应社会转型 D. 关注民生与社会实际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以法律条文规定农耕播撒种子的数量体现了秦律对民生和社会实际问题的关注,故选D项;材料主要反映了对有关农耕的规定和重视,ABC项明显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 ‎5.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齐国的邹忌、秦国的张仪等,都是执掌大权、声名卓著,但却出身寒微的卿相,并且这些新起者亦不再被分封。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 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 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已确立 D. 人才的流动比较频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出身寒微的卿相,并且这些新起者亦不再被分封”表明了世卿世禄制度趋于瓦解,平民也可以有机会步入权贵阶层,故B项正确;秦朝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于秦朝,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世卿世禄制的衰落,没有反映出人才的流动,故D项排除。‎ ‎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秦始皇”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 皇权至高无上 C. 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 书同文,行同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所述“新制度”指的秦始皇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皇权的至高无上,故B项正确;A项是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排除;C项是郡县制的特点,排除;D项是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排除。‎ ‎7.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家养”,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科举制 A. 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B. 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 C. 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 科举制有利于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故实现“国养”,故B正确;重学风气与“国养”无关,故A错误;官员的文化素质与知识分子实现“国养”的途径无关,故C错误;政府的行政效率也与“国养”无关,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的作用出发,即可排除与“国养”无关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8.明朝时,将元朝的行中书省改称为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然称为省。明代的省,辖区范围要比元朝小得多,在相当于元朝南部九省的范围内,明朝分为了十五省,也就是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元朝时一些范围过大的省被一分为二,或者是一分为三;还有一些行省被各划出一部分而组建了新的行省;元朝犬牙交错之区只留下陕西一省。明朝地方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主要反映了 A. 地方官员行政管理能力得到加强 B. 放弃了元朝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 C. 力图规避元朝行省制遗留的弊端 D. 君主专制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元朝行省辖区面积过大,不便于管理和中央控制,明朝地方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是为了纠正元朝行省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是如何对地方进行管理,并不是说明地方官员行政管理能力得到加强,A错误。明朝并没放弃元朝行省设置做法,并且有一定承袭,B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加强地方管理措施,不是加强君主专制,D错误。‎ ‎9.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A. 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 消除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 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 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两宋时期平民出身的进士占到50%以上,明清时期贫寒家庭出身的进士占到43%,这说明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科举制的实质,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仍然存在,故B项错误;科举制有利于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 ‎【点睛】高度关注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幼主,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 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 B. 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C. 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 D. 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来看,文官防止皇权被外戚所掌控,对皇权非常维护。故答案为D项。A项宋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是集体统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官防止外戚干政,不是舆论监督,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出分散相权,排除。‎ ‎11.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 西汉初年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茶、长沙王吴芮 刘邦晚年 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 A. 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 B. 加强了君主专制 C. 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 D. 皇权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刘邦晚年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主观目的是确保“刘家天下”,但客观上形成以后的割据势力,形成了对抗皇权新的潜在力量,故选D。刘邦在位时期尽管没有出现割据分裂,但这种因素已经存在,文帝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就是例证,故排除A。汉高祖封王,地方诸侯有世袭统治权,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排除B。汉高祖封王的变化不能反映出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的变化的主要影响,故排除C。‎ ‎【点睛】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一度影响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国并行制:是指郡县制、封国制(分封诸侯王国)并行。‎ ‎12.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省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 地区 时间 赴试人数 分配名额 录取比例 苏州 庆历中 ‎200‎ ‎4‎ ‎50∶1‎ 绍兴二十六年 ‎2000‎ ‎13‎ ‎153∶1‎ 福州 绍兴二十六年 ‎3400‎ ‎62‎ ‎56∶1‎ 淳熙十年 ‎15000‎ ‎62‎ ‎242∶1‎ A. 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 B. 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 C.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D. 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 ‎【答案】A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宋朝参加赴试人数、分配名额以及录取比例呈增长趋势,说明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A项正确。表格信息无法体现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而是强调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推断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而是强调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排除C。材料强调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与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无关,排除D。‎ 点睛:本题属于表格信息型题目,关键是注意表格中的地区、赴试人数、分配名额以及录取比例等信息,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的解读与分析,联系宋代科举制的相关史实,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3.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谏官的职能由评议皇帝变为评议宰相,这说明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提高,故D正确;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这说明唐代君主的权力受一定的制约,故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故B 排除;宋代谏官向皇帝负责,故C排除。‎ ‎14.汉代士人心目中,周公是忠、义的完美的化身,是理想政治人物的典范。但唐太宗却将周公逐出国子监的圣堂,流传汉晋八百年的“周孔之道”也被取消支配意识形态的表征地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佛道冲击儒学正统地位 B. 君主权威强化的需要 C. 科举制度完善的要求 D. 儒学复兴运动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周公地位的变化,主要是由唐朝加强专制主义导致的,故B项正确;儒家的正统地位没有受到冲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选官制度的变化和儒学复兴运动,故CD项排除。‎ ‎15.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九卿奏报各处田苗,康熙帝将该无关机要的奏折交内阁大学士阅览,并说:“九卿奏折,朕已知。尔等票签具奏。”此举 A. 说明内阁具有决策权 B. 益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C. 反映出相权得到恢复 D. 说明内阁专职批答奏折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九卿奏折,朕已知。尔等票签具奏”可知,内阁大学士参与“票签具奏”的是皇帝已经知道而且无关机要的事,他们“票签具奏”还要皇帝裁决,这样可以节省皇帝的时间,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内阁是参与决策,并无决策权力,故A项错误;此举并不是恢复丞相的权力,故C项错误;内阁并不是专职批答奏折,还负责顾问等,故D项错误。‎ ‎【点睛】“九卿奏折,朕已知。尔等票签具奏”是关键信息。‎ ‎16.明代规定,地方官要定期回京述职,接受吏部与都察院考察,给予有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等问题的官员以不同处分。地方上,上级部门对下级官员定期考察,并造册上报吏部,作为考察任用的凭据。据此可知当时 A. 伦理道德是考察官吏的主要依据 B. 吏部实际负责监察文武百官 C. 此举保证了官僚队伍清正廉洁 D. 已形成较严密的官员任免机制 ‎【答案】D ‎【解析】‎ 根据“地方官要定期回京述职,接受吏部与都察院考察,给予……问题的官员以不同处分”“地方上,上级部门对下级官员定期考察,并造册上报吏部,作为考察任用的凭据”,表明明代中央采取方法加强对地方官的考察,已形成较严密的官员任免机制,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给予有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等问题的官员以不同处分,并非以伦理道德作为考察官吏的主要依据,排除A;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不是监察机构,排除B;C表述过于绝对,错误。‎ 点睛:抓住材料主旨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主要说明明代严密的官员考察和任免机制,排除无关选项即可。‎ ‎17.民间信仰中城隍是由死去的名人或者有功劳者担任的,并必须是公正无私者。宋代,祭祀城隍列入国家祀典,城隍庙普及各府、州和县。明太祖朱元璋对城隍特别崇敬,更册封京师、府、州、县四级城隍,各地最高官员需定期主祭。这反映出 A. 朝廷利用神道为政治服务 B. 中国古代信仰的多样性 C.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D. 宋明两代多任用正直大臣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宋代,祭祀城隍列入国家祀典,城隍庙普及各府、州和县.明太祖朱元璋对城隍特别崇敬,更册封京师、府、州、县四级城隍,各地最高官员需定期主祭”可以看出宋代、明代利用神道为政治服务,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不出信仰的多样性,故B项错误;‎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不可能一致,故C项错误;D项与题干材料没有直接关系,应排除。‎ 点睛:材料“宋代,祭祀城隍列入国家祀典,城隍庙普及各府、州和县.明太祖朱元璋对城隍特别崇敬,更册封京师、府、州、县四级城隍,各地最高官员需定期主祭”是解题的关键。‎ ‎18.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 有利于建立民主政府 D. 是清统治延长的根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军机处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与材料“‘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不符,故排除A;与材料“‘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相符,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高效政府”,排除B;近代中国才开始借鉴西方民主制度,排除D。‎ ‎19.雅典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在其名著《阿卡奈人》中描述的公民大会的场景是:“那些主席官迟迟到来之后,挤成一团,争前排座位……城邦呀城邦,可我总是第一个到来,独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哈欠,伸懒腰,烦躁不发……”材料反映当时雅典( )‎ A. 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B. 公民整体素养较差 C.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D. 公民行政随意无序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那些主席官迟迟到来之后”、“挤成一团,争前排座位”体现的是雅典官员的纪律松散,强调的是公民行政的随意无序,D选项符合题意;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在伯里克利改革时期,A选项排除;B选项说法以偏概全,排除;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C选项排除。‎ ‎20.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32年的斯巴达公民大会上,首先是外邦使节发言,然后是斯巴达内部的辩论,发言者为国王阿基达马斯和主持会议的监察官,结果国王的主张遭到失败。这说明斯巴达城邦 A. 监察官拥有实权 B. 国王阿基达马斯与监察官矛盾尖锐 C. 公民大会有否决权 D. 公民大会辩论的结果受外邦使节影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可知在斯巴达公民大会上,国王的主张遭到失败,说明公民大会对国王是可以否决的,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古代希腊的政治文明·斯巴达公民大会 ‎21.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 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 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 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 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职人员行使职权必须接受公民大会的监督,失职者皆受惩处,这反映出古希腊民主体制对预防行政专制制度性设计,答案选D,A B两项含义材料并未直接体现,C项说法错误,公职人员对公民大会没有制约作用。‎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特征 ‎22.美国学者乔万尼萨托利在《民主新论》中提到:“(古希腊)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材料反映了古希腊公民 A. “城邦至上”的理念 B. 热血好战 C. 对民主政治狂热追求 D. 为居民服务的热情 ‎【答案】A ‎【解析】‎ 材料“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反映了古代雅典推行民主政治,公民可通过抽签的方式直接参与国家政权,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形成“城邦至上”的理念,故A项正确,B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视城邦利益至高无上,故D项排除。‎ 点睛:材料“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是解题关键信息。‎ ‎23.雅典最高司法机构是公民陪审法庭。审判时,每个人通过临时抽签决定审理哪个庭和审理哪个案件,事先没有人知道内情。在审判时,先让原告、被告和证人发言,然后陪审员根据自己的判断秘密投票,得票多者胜诉,得票少者败诉,这样做的目的是 A. 防止审判官营私舞弊 B. 维护雅典法律的稳定 C. 保守公民的个人隐私 D. 防止城邦权力的集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雅典民主政治。‎ ‎【详解】据材料“审判时,每个人通过临时抽签决定审理哪个庭和审理哪个案件,事先没有人知道内情、在审判时陪审员根据自己的判断秘密投票”,可以判断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无关。‎ ‎【点睛】从雅典民主的实质、范围、性质、参政方式等方面来归纳一下其民主政治的明显缺陷 。‎ ‎(1)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2)范围:除妇女、奴隶外的成年本邦人。‎ ‎(3)性质:原始的直接民主,适用于小国寡民。‎ ‎(4)参政方式:抽签选举、轮流坐庄可能导致权力滥用或误用。一切公职由抽签与选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的特点并不能保证德才兼备的人稳固执政,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导致民主制的最终衰落与夭折。因此,雅典民主只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 ‎24.雅典公民大会制度规定,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有以下几类: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这些规定旨在强调 A. 人文主义原则 B. 节约的社会风气 C. 法律的严肃性 D. 社会秩序的重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雅典公民大会规定不能在大会上发言的几类人都是违背正常伦理道德秩序的人,这些规定主要是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出发,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原则;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这几类人不只是挥霍财产的人,还有其他种类,因此并非旨在强调节约的社会风气;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该规定重视的是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不是强调法律的严肃性。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5.在古代雅典,任何公民大会通过的法案若与现行法律相悖,或通过的时候不符合法定程序,公民可以在法律通过一年内向民众法庭提出诉讼,追究法案提出者以及会议主持者的责任,这被称为“违法法案指控”。这表明当时雅典 A. 民主原则贯穿司法全过程 B. 公民大会权威受到损害 C. 民众法庭是权力运行核心 D. 民主政治注重权力制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公民可以在法律通过一年内向民众法庭提出诉讼,追究法案提出者以及会议主持者的责任”可以看出,雅典的民主政治,注重权力的制衡,防止公民大会滥用权力,故D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整个司法过程,排除A;公民大会的权威仍然存在,并没有受到损害,排除B项;公民大会才是权力运行核心,C项错误。‎ ‎26.古代雅典一直没有成文法,贵族利用手中的权力任意解释传统习惯法。公元前621年,雅典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规定:“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而不能自备武装的人则无公民权;官吏由贵族会议选拔制改为公民抽签选举制;公民通过选举.组成一个四百零一人的议事会。”该法典 A.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B. 保证了民众的民主权利 C. 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统治基础 D. 使贵族失去了最高权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制 ‎【详解】公元前509年,雅典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故A错误;虽然官吏的选拔由公民抽签产生,但是有财产的限制,当选国家官吏的仍然是贵族,因此不能说保证了民众的民主权利,故B排除;根据材料“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且公民拥有一部分公民权,这样使得获得公民权的平民拥护统治,扩大了统治基础,故C正确;虽然官吏不再由贵族会议选拔,但是担任国家官吏的仍然是贵族,故D错误。‎ ‎【点睛】《德拉古法典》:‎ 公元前621年,为了用平息人民的怨恨的方法加强贵族对雅典的统治力,雅典当局委托司法执政官之一的司法执政官德拉古制定了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典,称之为《德拉古法典》。 这次改革没有改变雅典的寡头制,也没有改变雅典的贵族制。广大下层平民仍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他们是雅典的“民”,不是雅典的“主”。德拉古法典只不过是把旧的习惯法换成了文字而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贵族的专横,但本质上还是维护贵族专政的。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平民的要求,反而使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更加激化。公元前六世纪初,雅典平民开始酝酿武装起义,贵族闻讯大为震惊,被迫选择梭伦为执政官,开始了梭伦改革。‎ ‎27.古罗马法侵权行为的责任方式经历了习惯法中的刑罚制裁(如“同态复仇”)到《十二铜表法》定额罚金、《阿奎利亚法》最高市价赔偿,最后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估价损失赔偿的复杂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 A. 侵权行为认识的理性化 B. 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 罗马法的体系走向完善 D. 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削减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同态复仇”“定额罚金”“最高市价赔偿”“估价损失赔偿”中可以看出,材料反映了古罗马法侵权行为的责任方式由肉体制裁到经济制裁的变化,材料中的变化反映了罗马社会对侵权行为理性化的认识历程,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罗马法的形式主义,故B项排除;材料只反映了古罗马法侵权行为责任方式的变化,故C项排除;罗马法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故D项排除。‎ ‎【点睛】“同态复仇”“定额罚金”“最高市价赔偿”“估价损失赔偿”是关键信息。‎ ‎28.《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作伪证的,投于塔尔佩欧岩下摔死”。据此可知,罗马法 A. 注重公法而忽视私法 B. 一定程度限制了言论自由 C. 注重保护贵族的特权 D. 混杂着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对诽谤或侮辱他人以及作伪证的行为进行处罚,这体现了理性的因素,但对诽谤或侮辱他人以及作伪证都处以死刑,则体现了非理性因素,故D正确;材料没有将公法与私法进行比较,故A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限制言论自由,而是对诽谤或侮辱他人以及作伪证的行为进行处罚,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贵族的特权,故C排除。‎ ‎29.罗马法规定: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反映了罗马法 A. 对近代西方法律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B. 注重保护贵族利益 C. 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D. 提倡社会各阶层的平等权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罗马法关于辩护权力、重视证据的规定对近代法律中辩护制度及讲求证据的法律意识有重要影响,故A项符合题意。B项,题干未体现保护贵族利益,排除。C项,罗马法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制提供了有益借鉴,而非代议制度,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提倡人人平等思想,排除。‎ ‎30.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经常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他曾感叹,“世界的局面改变了,浑厚淳朴的罗马古风业已荡然无存,政治上的平等已经成为除旧过时的信息,所有人的眼睛都在望着皇帝的敕令。”材料表明塔西佗 A. 主张恢复传统政治体制 B.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 C. 追求公平和公正的理念 D. 维护君主敕令的权威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塔西佗经常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浑厚淳朴的罗马古风业已荡然无存,政治上的平等已经成为陈旧过时的信息”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面对共和时代的忠勇爱国成为苟且因循,俭朴刻苦变成了奢侈浪费,而军队的勇武精神也为骄奢淫逸所取代,因此他常常带着共和时代贵族政治家的挑剔眼光,来审视已经变化的世界,即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塔西佗在思想上倾向于共和时代的贵族专政,尤其向往这个制度下元老院贵族的高贵地位和自由生活,而不是主张恢复传统政治体制,故A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公平公正的理念,故C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以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在的社会,没有体现维护君主救令的权威性问题,故D选项错误。‎ ‎31.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A. 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 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C. 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 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执政党内阁一旦受到不信任案,或者提请辞职,或者要求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结合选项内容可知选B项;执政党政府否决谴责动议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A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权进行裁决,故排除C项;不信任案是针对执政党政府,并没有违宪一说,所以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D项。‎ ‎32.“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A. 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 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 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 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可知,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故选D。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法律的颁布,英国的最高权力归属于议会,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普选权是选举权的延伸,就是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无论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社会状况,都有参政选举的权利,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英国并未推行普选权,排除B;议会是民主政治的立法机构,尽管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但不能将其等同于专制独裁,排除C。‎ ‎33.2017年5月3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提请解散英国议会,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按照英国法律,议会解散后,议会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由此可见,英国 A. 女王有制约首相实权 B. 首相有权解散上议院 C. 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D. 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 ‎【答案】D ‎【解析】‎ ‎【详解】英国虽然保留了君主,但是没有实权,由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故A错误;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立宪为实,故C错误;英国上院的议员不是选举产生的,由贵族组成世袭,英国首相解散议会的时候,是只解散下议院,故B错误;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故D正确。‎ ‎34.19世纪初,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 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 国王掌握一定行政权力 C. 国王议会政府分权制衡 D. 宪政制度之下依法行政 ‎【答案】D ‎【解析】‎ 从题干看议会有财政权,政府使用的军费要经过议会批准,之后再经国王盖章银行才给予支付,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这个程序是得到法律保障的,是宪政的结果。故D项正确。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这一结论和材料中议会批准的批文相矛盾。故A项错误。B项本身正确,直到19世纪中期国王才真正“统而不治”,但B项只反映了材料的一部分信息,故B项错误。国王议会政府分权制衡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 ‎ ‎35.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之初,只有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1830年,只有不到10%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由此可见 A. 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B. 英国的议会制度通过改革逐步得到发展完善 C. 议会是英国政治权利的核心 D. 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议会制度的改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干“1969年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男女公民,都可以参加下议院的选举”中可知可以参政议政的人数范围在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民主范围的扩大。故选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6.《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这表明光荣革命 A. 开启了英国权力中心在议会的政治格局 B. 宣告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来 C.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 D. 标志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率先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光荣革命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和所学史实说明光荣革命改变的是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国家权力中心发生转移,答案为A。宣告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来是责任内阁的成立,B错误。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是到19世纪中期,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完善而形成,C错误。标志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率先形成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D错误。‎ 二、非选择题 ‎37.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和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伯里克利在悼念公元前431年因与斯巴达人作战而倒下的雅典英雄的葬礼演说中,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宣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 ‎——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1)材料一反映了隋唐时期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学者认为这一制度“具有民主色彩”,请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柏拉图认为“极端的自由结果只能变为极端的奴役”,他对雅典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 ‎【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制。理解:相对分散,互相牵制和监督;有利于防止大臣专权,但实质是加强君主专制。‎ ‎(2)优越性:城邦权力属于全体公民(行政权掌握多数人手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着眼点:原始的直接民主使素养不同的人强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3)权力:部分立法权;掌握行政权。推进:1832年议会改革。‎ ‎(4)认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多元化;民主和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政治体制建设需要结合国情。‎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可知这种制度是三省六部制。第二小问,从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入手,从相对分散,互相牵制和监督;有利于防止大臣专权,但实质是加强君主专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2)第一小问,从材料中的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可得出城邦权力属于全体公民;从“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可得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二小问着眼点,从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的角度进行分析。‎ ‎(3)从材料中的“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可得出国王拥有部分立法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掌握行政权。第二小问推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即1832年进行了议会改革。‎ ‎(4)根据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多元化;民主和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政治体制建设需要结合国情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认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并概述分封制实行的意义。‎ ‎(2)据材料二,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答案】(1)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或先代帝王的后代)。‎ 意义: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促进边远地区的开发,扩大西周的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推动了周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2)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3)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解析】‎ ‎【详解】(1)关于“对象”,根据图一的图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为同姓王族、有功之臣和先代贵族。关于“意义”,结合所学,可以从维系统治并巩固统治、开发边疆、传播文化等角度归纳。‎ ‎(2)由材料“行省权力大而不专”,可得出行省权力大而不专;由材料“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可得出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3)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也会逐渐加强,故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 上表为17-19世纪中西方部分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西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论题:17—18世纪的中英政治走向日益明显。‎ 阐述:17世纪清朝建立后,继承了内阁制度。康熙帝设立南书房重用亲信,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加强了皇权。清朝当时形成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内阁三足鼎立的局面。雍正时,设军机处,使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同时期的英国,1640年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逐步推翻封建专制制度。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资产阶级议会逐渐掌控国家大权,国王逐渐失去权力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8世纪中叶建立了责任内阁制,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中英之间的政治走向明显不同,中国变得越来越专制,而英国变得越来越民主,中国在政治上越来越落后于英国。‎ 示例二:论题;17—19世纪中西之间的落差进一步拉大。‎ 阐述:17—19世纪的中国,正好处于明清时期。政治上,废承相、设内阁和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思想上,通过八股取士和文字狱钳制人们的思想;科技上,多是对过去农耕技术的总结,缺乏创新;外交上,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崇尚朝贡外交。这一时期的西方世界正处于崛起时期。政治上,随着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一系列民主法制成果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巨大发展;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繁荣了文化;科技上,自然科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革命时期科技成果辈出;外交上,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拓展世界市场。总之,这一时期中西之间的差距拉大,造成了近代中国被迫挨打的局面。‎ ‎【解析】‎ ‎【详解】首先,分析表格材料信息,确定选题角度,并根据选题角度拟出相应论题,例如:可从17—18世纪的中英政治走向日益明显,17—19世纪中西之间的落差进一步拉大等角度确定论题。根据内容信息可从清朝建立后,继承了内阁制度以及英国在18世纪中叶建立的责任内阁制成为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进行分析,也可从中西方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和科技上的表现进行分析。其次,根据论题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西方历史信息。最后,根据提取的信息从这一时期中英之间的政治走向或者中西之间的落差的原因加以阐述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