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6

‎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2016、11)‎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周时期采取兄终弟及或立嫡长子的继承法。对抗商时,周团结亲戚一致对外,恢复同辈族众只讲长幼,不分亲疏,共享政权的“昭穆制”; 西周中期后,东进军事活动减缓,土地财产不能无限分封,各国又采取便于集权的“大小宗制”。这反映了 A.宗法制的核心是发展演变的 B.宗法制实际上不讲亲疏关系 C.现实需要决定宗法制的演变 D.大小宗制取代嫡长子继承制 ‎2.唐代的民族政策,除了朝贡、和亲外,在边区还设立羁縻都护府,任命当地部族领袖为都护府长官,都护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唐代的这一“羁縻政策”‎ A.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B.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C.冲击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固化了“夷夏之辨”的观念 ‎3.学者郭廷以谈到宋明理学时,提出一观点:宋代一反汉唐之道,遂由动态转入静态,由开放转入封闭。……南渡之后,朝不保夕,而观念不变,益讲求正心、诚意、修身、养性的向里工夫,必须做到“存天理,灭人欲”,才算是道统,也是治统。郭廷以认为宋明理学发展的原因是 A.社会环境 B.汉唐教训 C.政权变迁 D.锁国政策 ‎4.明清商人经商的盈余,主要不用于再投资事业,而是购买地产,或是纳赀(即资)捐官,以跻身官绅阶层。他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B.实现从政为官的梦想 C.巩固经济活动中商人的地位 D.增加自身的安全保障 ‎5.国家财政部1979年下发文件,确定不再清退私股股金。1983年2月,中央发文规定:公私合营企业的资产,国家已按年息五厘发给定息,发至1966年第3季度,公私合营资产已属国家所有,不应退还本人。这些规定 A.保障了民族资本家连本带息的经济利益 B.解决了三大改造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 C.直接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利于处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历史纠纷 ‎6.罗马在帝国时期曾广泛流行无夫权婚姻。与之前的有夫权婚姻相比,这种婚姻使夫妻处于同等地位,双方的财产分开;成年子女也拥有财产权,并享有签订契约和买卖财产的权利。这种婚姻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罗马法内容的完善 B.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 D.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 ‎7.旧帝国主义时代,欧洲列强对非洲最感兴趣的是黑人奴隶贩卖。新帝国主义兴起后,列强更将触角延伸到占领非洲的土地和抢夺非洲各地的资源。新帝国主义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工业革命赋予列强经济上的绝对优势 C.新科技革命带来新的殖民模式 D.以贩卖黑人奴隶为主的殖民方式没落 ‎8.西汉时,凭财产资格为官的途径称“赀选”(“赀”通“资”)。有财产五百万钱者可任郎,得自备车马服装,到京师听候选用,时称“赀郎”。这一措施 A.利于选拔有德才的人 B.部分恢复了贵族政治 C.提高了察举制的门槛 D.主观目的是预防腐败 ‎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1932年4月26日发表通电称,它将“领导工农红军和全国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实行瓜分中国,以求得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通电发表的背景是 A.日本大举侵华东北沦为殖民地 B.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了成熟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政策的制定 D.抗日救亡运动扩展到全国规模 ‎10.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这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A.有效纠正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全面总结了“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C.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D.体现了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 ‎11.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一方面承认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若干重要技术发明产生的相对迅速性,另一方面他又指出,这些发明实际效益的发挥,一般都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的成熟。布罗代尔意在强调工业革命 A.在英国发生的条件不充分 B.进程的突变与渐进相结合 C.是个为时短暂的突发事件 D.对英国社会经济影响巨大 ‎12.“这场运动更加强调了信仰的内在化与世俗性,从而将对上帝神圣的信仰落实到世俗的生活世界,架起了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之间的一座桥梁。”这座“桥梁”是指 A.因信称义 B.理性科学 C.政教合一 D.人性复苏 ‎13.“美国政府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美国及其盟国可借以‘遏制’来自苏联的新的侵略。”美国政府制定的“遏制”战略 A.导致两大阵营长期对峙 B.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C.直接推动欧洲联盟成立 D.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 ‎14.二战后,劳动工具的变化集中表现为由传统的“三机系统”(动力机、工作机、传动机)发展为“四机系统”(增加了电脑控制机)。这些变化体现了 A.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成效 B.经济全球化促进产业升级 C.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飞跃 D.互联网改变人类文明进程 ‎15.据《周礼》记载,古代社会的“民”享有“询国危、询国迁、询立君”的权利。《尚书》载,“民”已经成了受“天”庇护的政治主体,“民”意即“天”意,“君”不安民、养民,则会受到“天”的惩罚。下列对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概括准确的是 A.“民本”和“德治”思想 B.“民主”和“仁政”思想 C.“民本”和“法治”思想 D.“法治”和“德治”思想 ‎16.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宋代社会可以看到显著的资本主义倾向,呈现了与中世纪社会的明显差异。”下面关于宋朝的叙述与上述结论相吻合的是 A.统治者重文轻武,实行文人治国 B.儒家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巩固和加强 C.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有划时代的发展 D.城市经济繁荣,打破“市”“坊”界限 ‎17.洋务运动没能救中国,但它不自觉地促进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立物的产生,这是不容抹煞的。“对立物”指的是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民族资本主义 D.新民主主义经济 ‎18.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也是不断启蒙的过程。这次启蒙的内容是要告诉中国人:你不是奴隶,你不是牛马,你是人;在此前提下,它又告诉中国人……你还是你自己,你有独立的价值,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个性,独立的生命。这次启蒙是指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9.有专家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很多,其中非正常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里的“非正常因素”是指 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C.对抗苏联的共同需要 D.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20.有一则小故事,一列火车穿过隧道,因车窗没有关,坐在窗前的一个人的脸被迎面而来的煤烟熏黑了,他对面坐着的另一个人的脸并不脏。车过隧道后,两人互相看了看,脸脏的那位没动,倒是脸没脏的那位连忙起身洗脸去了。这则小故事反映的哲理是 A.认识你自己 B.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C.知识即美德 D.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21.法国《人权宣言》指出:全部主权的源泉存在于国民之中,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不是明确来自国民的权利。材料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君权神授 B.主权在民 C.天赋人权 D.自由平等 ‎22.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一点点发生转变,把脸转向欧洲,而背却开始对着帝国。这是英国对自身国际地位的重新界定,标志着在大约500年中一个历史性的大转变。这里的“大转变”指 A.16世纪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B.一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大国 C.19世纪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D.二战后英国失去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23.某学者指出:“欧盟对文化认同的构建是文化民族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新的表现形式,也是一体化与多元化国家矛盾和民族利益的反映……它是多元与共同文化层次兼容互动的新民族文化。”这里的“兼容互动的新民族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 A.多元化 B.全球化 C.无差异性 D.超民族性 ‎24.据《周礼》记载,诸侯见到周天子要行“稽首”礼,稽首就是先拜后跪,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于手前触地,停留片刻再起身,动作很大,相对缓慢。这种礼节只用于见天子。由此可见“稽首”礼 A.开创了周的礼乐制度 B.强化了周天子的权威 C.削弱了诸侯的自主权 D.加强了周对地方的控制 ‎25.据考古发现,汉代尽管铁犁和牛耕技术得到了发展,但大部分个体自耕农仍主要使用耒耜及铲、锄等小型的铁制农具进行耕作。导致此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盐铁官营致使大型农具缺乏 B.长期战争使耕牛数量减少 C.家庭手工业只生产小型农具 D.个体小农经济财力的局限 ‎26.唐代法律规定,“凡官员有数,而署置过者有罚”,“不应置而置……一人杖一百,三人加一等,十人徒二年”。这说明唐代 A.有力地防范了官员腐败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辖 C.注重规范各级官员编制 D.杜绝了选官上任人唯亲 ‎27.“在中国文化史上,小说、戏曲等内部隐藏着反叛理性的思想意识与文化诉求,因而往往游离于主体意识形态之外。”这是因为小说和戏曲 A.以反对宋明理学为宗旨 B.都蕴含了反封建的精神 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 D.体现了民主意识的觉醒 ‎28.据记载,著名实业家张謇所办的大生纱厂,1912年后出纱顿增,获利之丰为近七年来所未有。1913年,盈利又比上年增加。1914年,又添购纺纱机两万锭,织布机四百部。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有 ‎①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②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③辛亥革命胜利的推动 ④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9.罗马共和国早期“宪令”中的规定有绝对排斥外国的原则,外国人或归化者不能进入与“国家”利益休戚相关的任何机构中。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宪令”‎ A.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B.刻意保护罗马公民的权益 C.导致了罗马国家走向分裂 D.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30.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就职演说时称:“本人有意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和影响……我们当前所遭遇的困难,和政府不必要的过度成长对我们生活的干预有关。”此观点客观上反映了 A.美国政府机构过于庞大 B.美苏争霸加剧了社会动荡 C.美国经济已摆脱了危机 D.凯恩斯主义已经逐渐失灵 ‎31.有学者在评论二战后某政策时说,“它为联邦德国选择西方的机制与制度铺平了道路,也为日后德国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由此可知,此政策 A.推动欧洲走向了联合 B.加剧了世界市场的分裂 C.缓和了法德两国矛盾 D.促进了德国统一的实现 ‎32.《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当时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B.周朝时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C.当时社会普遍经商,农商并重 D.强调农商以加强中央集权 ‎33.秦朝建立了完备的监察机构,官员称御史大夫……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明朝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这从实质上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A.内容、范围不断扩大 B.以强化皇权作为出发点 C.对象包括官员与平民. ....... D.首要任务是加强管理官吏 ‎34.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份革命纲领的节录:“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一纲领 A.模糊了中国革命发展中的两个阶段 B.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目标 C.提出了实现革命目标的具体步骤 D.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35.麦克马洪(1808—1893)元帅签署了一项公告:“巴黎居民们,法国军队来解救你们了。巴黎自由了!四点钟的时候,我们的士兵们占领了最后一处起义据点。今天战斗结束了。秩序、工作和安全将被重建。”该公告表明 A.法兰西第二帝国已宣告灭亡 B.巴黎公社曾在巴黎实行专制统治 C.法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 D.巴黎公社革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6小题8分,第37小题12分,第38小题10分,共30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 ‎、36.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制的重要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国也都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他国政治制度中的某些作法,吸收着其他国家政治制度中的某些优点,但是,这种吸收、学习和借鉴是基于本民族自身的认识,并结合本民族自身的特点的。‎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序》‎ 依据材料一提取主要观点,并结合近代美国对英国制度的借鉴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8分)‎ ‎3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前,清政府……中央政府除最高统治者皇帝外,还有内阁、南书房、军机处,六部、都察院、管理皇帝宫廷事务的宗人府和 内务府等。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在列强的要求下,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即管理五口通商事务的“五口通商大臣”。它并非专职,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以后转由两江总督负责。其名义上是处理“通商事务”,但实际上是办理外交事务。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官僚体系的变化更加明显。一批现代化的官僚机构——总税务司(官名,掌管全国关税行政及海关人员任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清政府专门负责外交、通商、海关等涉外事务的机构)等陆续成立。 ‎ ‎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19世纪中后期清朝涉外机构及涉外官员变迁的特点。(6分) ‎ ‎(2)简要评价这种变迁。(6分)‎ ‎38、材料 ‎ 从1958年直到文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严加限制。‎ 文革结束后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比如,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的下乡知识青年等“农转非”。‎ ‎1984年,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集镇落户问题。1984年10‎ 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1997年 全国各类流动人口达1.1亿。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对要求随父母在城市落户的未成年人、已在投靠的配偶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在城市投资及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直系亲属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均可准予在城市落户。‎ ‎——摘编自李平《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文革”前后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体制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新时期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调整的积极意义。(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