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宁夏育才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1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 命题人: Ⅰ卷 一、单项选择(40道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互相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这是在评价 A.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 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 C. 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互相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和意义,故C正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体现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区别,故A排除。“求同存异”方针主要针对亚非国家,故B排除。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属于中日关系,故D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名师点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1954年4月29日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成为指导中印,以及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后来渐渐发展成为指导中国与多国关系的处理原则。其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孔子认为要做到“君子和而不同”,就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新中国提出的哪一项外交政策与孔子这一思想相契合 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一边倒” C. “求同存异”方针 D. “另起炉灶” 【答案】C 【解析】“君子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新中国“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与这一思想契合。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B、D项。 点睛: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一是指亚非国家的历史遭遇相同,亚非国家在近代都曾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大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取得独立;二是指刚刚获得独立的亚非国家,各国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低,走上独立后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道路不同。参加会议的亚非国家,与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发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求同存异”方针就是指亚非国家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在差异之处不强求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互相尊重对方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努力寻找共同之处,为了亚非各国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 3. 中国在与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有一个国际上前所未有的新创举,与英、荷等国形成了“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这项创举在我国建国之初有助于 A. 改变半殖民地地位 B. 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 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D. 实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建国之初,中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中国在外交上的一系列创举意在打破这种外交孤立,实现同西方国家的逐步建交。故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4. 1972年,促使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 为了促使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B. 美国为了同苏联争霸 C. 美国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D. 美中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利益 【答案】D 【解析】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改善美中关系符合美国的利益。故答案为D项。美国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排除A项;为了美国同苏联争霸,只是美国利益的一个方面,美国改善同中国的关系,还有其他方面的利益考虑,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5.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倡导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共同体。“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建设 A. 是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表现 B. 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C. 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 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和突破口 【答案】A 【解析】“一带一路”倡导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共同体,与原来的政治军事集团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不同,表现出新的特点,是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表现。故答案为A项。“一带一路”不涉及联合国,排除B项;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排除C项;设立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和突破口,排除D项。 6. “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此观点说明了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 A. 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建立北约组织 D. 实行军事援助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面包和选票”说明是经济援助,因此B正确。ACD不属于经济方面的表现。 7. 欧洲联盟的形成,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它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 欧洲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联盟条约》 B.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条约》 C. 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 D.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联盟条约》——欧洲共同体 【答案】B 【解析】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形成,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排序错误,排除A、C、D项。 点睛:本题属于排序选择题。此类试题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采用首尾结合法,即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其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8. “28年间,柏林墙分割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下列对柏林墙的相关反思不符合史实的是 A. 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B. 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C. 柏林墙的修建有效防止了西方势力入侵东德 D. 柏林墙的倒塌有利于德国的崛起 【答案】C 【解析】柏林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柏林城内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1989年拆除,以东德并入西德的形式实现统一。统一后德国实力大为增强,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C项“有效防止了西方势力入侵东德”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9. 1966年7月1日,法国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体化军事机构。10月,法国退出了北约军事委员会。北约总部从此由巴黎迁至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这表明 A. 美国在西方的领导地位受到挑战 B. 西欧国家之间的政治合作加强 C. 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加强 D. 西方国家内部开始从盟友转化为对手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法国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体化军事机构。10月,法国退出了北约军事委员会。北约总部从此由巴黎迁至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的信息并联系所学说明法国极力想摆脱美国的控制,故选择A符合题意。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西欧一体化 10. 假如撰写一篇有关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以下选项准确的是 A. 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 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 由紧张到缓与——中苏关系新走向 D. 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冷战重心始终在欧洲,中苏关系在上世纪80年代末由紧张到缓和,欧盟建立是在1993年,都与题意不符,排除BCD;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的崛起以及第三世界、中国的发展壮大,两极格局下呈现多极化趋势,因此选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走向联合的欧洲 。 11.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根本原因是 A. 分封制的瓦解 B. 生产力的发展 C.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 上层建筑的变化 【答案】B 【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土地国有的井田制遭到破坏,秦国商鞅变法的“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故答案为B项。分封制是在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基础上实行的制度,分封制的瓦解是井田制遭到破坏的结果,排除A项;C、D项对这种变化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12.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 需要大量劳力 B. 适时增加肥力 C. 提倡精耕细作 D. 善于积累经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没有强调劳力,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增加肥力只是一个方面,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勤谨,则亩益”、“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积累经验,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 【名师点睛】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 13.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耕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专制制度的衰落 C. 西方文明的影响 D. 抑商政策的松动 【答案】A 【解析】“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体现出商业意识的浓厚,故A正确;B和C与材料中商业意识没有直接关系;古代封建社会一直重视重农抑商政策,故D错误。 14. 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的陶瓷业发展。白瓷、青花瓷出现较早,珐琅彩在清代才出现,故排除ABC,选D。 点睛:此类题目的思路是要确定最晚出现的文物的年代,由之确定选项。 15. 人口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下表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有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3025541 62.9% 1122476 37.1% A. 北方安土重迁的观念较淡薄 B. 北宋的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均在南方,使南方人口大增 C. 经济重心南移和战争频繁导致人口不断南迁 D. 由北宋人口数量的减少可知汉唐经济远比宋代繁荣 【答案】C 【解析】从表格数据来看,从唐朝到北宋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有大幅增加,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有大幅减少。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由于经济重心南移和战争频繁导致人口不断南迁,推动了南方的开发,故答案为C项。安土重迁的观念不分南北,排除A项;北宋的政治中心在东京(今河南开封),不在南方,排除B项;北宋人口数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排除D项。 点睛:解答图表类选择题,对图片、表格要“三看”:一看图表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表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表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对被选项要“三思”:一要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不是符合史实,排除不符合图表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要思考是不是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排除;三要思考是不是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总之,要将教材、图表、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16. 哥伦布曾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黄金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 掠夺黄金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生活需要 B. 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C. 资本主义生产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D. 黄金是哥伦布踏上美洲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表述不正确;A、D两项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故排除。C项符合题意。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原因 17. 根据百濑弘教授在《清代西班牙元的流通》中所作统计,从1700到1835年,由西方流入中国的白银迅速攀升,总额为12亿两左右。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西班牙是欧洲最发达的地区 B. 白银主要来自美洲 C. 中国率先成为“世界工厂” D.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B 18. 英国在1801—1861年,大城市人口平均增长2.085%,而小城镇和乡村人口年均仅增长1.039%,导致英国大城市人口增速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A. 黑奴贸易带来大量劳动力 B. 纺织业等制造业的发展 C. 世界市场形成,外来移民的涌入 D. 英国人口出生率迅猛上升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01—1861年”和“大城市人口平均增长2.085%,而小城镇和乡村人口年均仅增长1.039%”,说明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纺织业和制造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推动城市人口激增。故答案为B项。黑奴贸易是将黑奴运往美洲,排除A项;世界市场形成是在19世纪中后期,排除C项;人口出生率迅猛上升不能反映城市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排除D项。 19. 马克思曾经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也去制造这些机器了。”这说明: A. 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 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C. 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 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充分获取题干材料中的信息,“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说明英国对外殖民活动;“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说明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B项正确; A、D与题意无关; C表述错误,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主要影响是破坏性的。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影响 20. 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 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 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 大街上电线林立,一到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 D. 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是19世纪中期,这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期。据此可知,A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B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D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大街上电线林立,一到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景,C项错误,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 考点: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2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些新的因素,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官营洋务资本外国资本民族资本 B. 民族资本官营洋务资本外国资本 C. 外国资本官营洋务资本民族资本 D. 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官营洋务资本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社会,首先出现的是外国企业,它们一般采取机器生产,在外国企业的刺激下,一些开明的中国官僚开始试办近代企业,这就是官营洋务企业,随后在19世纪60、70年代,出现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所以答案为C。 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在中国近代经济领域出现的各类企业的概况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从史实角度深刻理解和把握。 22. 下列企业中最能体现洋务运动初衷的是 A. 开平煤矿 B. 轮船招商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发昌机器厂 【答案】C 【解析】洋务运动是洋务派打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旗号,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因此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发展军事工业,最能体现洋务运动的初衷。故答案为C项。开平煤矿和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而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排除A、B项;发昌机器厂不是洋务企业,排除D项。 点睛: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开展“自强”、“求富”的运动,目的是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3. 第一次鸦片战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19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后机械进口不到30万海关两,1894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是112万海关两,1895年到1899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大约为200万海关两。1909年到1913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达700万海关两。这实际上反映出 A. 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B. 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较快发展 C. 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 D. 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是在甲午战前,甲午战后,列强对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使用机器生产,机械进口量不断增加与民族工业发展有关,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机械进口量不断增加,不能说明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故C项错误;机械进口量不断增加,说明传统手工业向机器工业转变,但不能说明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故D项错误。 24. 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请指出B、C表示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 A. 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 B. 产生;初步发展 C. 产生;进一步发展 D. 进一步发展;初步发展 【答案】A 【解析】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进一步发展是在一战期间,从曲线图来看应当分别是B处和C处,故答案为A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在19世纪60年代,排除B、C项;D项颠倒了顺序,排除。 25.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下列表述,与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状况不相符的是 A. 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B. 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C. 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D. 民族工业与传统经济形式相比处于明显弱势 【答案】C 【解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故C符合题意,选择C;A、B、D均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1、行业分布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集中于轻工业,以纺织、食品工业为 主。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2、地区布局不合理:这些企业集中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3、与外国资本比较:民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力量十分薄弱,受到外国资本的控制。 4、与封建经济比较: 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26. “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再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 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 C. 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 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坚决优先保证工业”“再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可知作者强调的是一五计划改善了我国的工业布局,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与本题强调的工业布局无关;C项中的产业结构材料中无法体现;而D项与B项矛盾,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 27.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首先要明白该诗的含义,其次要注意时间限定在20世纪50年代末,1958年,中共掀起了“以钢为纲”的“大跃进”运动,给生产力发展造成严重的破坏,其原因是社会主义建设中脱离实际、盲目追求高速度的“左”倾错误泛滥所致。故应选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 28. 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为此党和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 实施土改 B. 建立农业合作社 C. 建立人民公社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1978年,首先从农村开始。材料所反映的正是改革从农村开始的重要性。为此,党和国家采取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举措。A、B、C三项都是在1978年以前发生的,实施土改是1950年,建立农业合作社是1953年,建立人民公社是1958年,所以选D项。 2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①改变管理模式 ②克服平均主义 ③解放生产力 ④改变所有制性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 【答案】B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改变了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①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并未改变所有制形式,④错误,排除含有④的A、C项和说法不全面的D项。 30. 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分(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A.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B. 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 C. 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D. 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材料和历史事实及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我国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的需求和变化不断的发展变化,所以可以得出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的结论,故B项正确。ACD项是B项表现。所以答案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的发展·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 31. 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B. 影视是音像媒介,在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 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 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 【答案】D 【解析】虽然题干中提到的三类媒介是先后出现,但它们之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不会存在替代的过程,报刊在传媒手段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互联网的普及并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D项说法不正确,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32.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太后仅坐一下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 慈禧生活俭朴 B. 中国不需要汽车 C. 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 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材料充分说明近代文明受封建落后思想影响,发展缓慢,故D项正确;A项错误,慈禧的生活不俭朴;BC项错误,材料不是说的中国是否需要汽车的问题,而是封建观念的影响。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方式的改变 33.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A. 同盟会《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 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 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国的主要城市 D. 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答案】C 【解析】火车在19世纪前期已经出现,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国的主要城市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故答案为C项。《民报》为1905年同盟会创办的刊物,飞机于1903年诞生,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都是在20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B、D项。 34. 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标准 1900~1909年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10~1919年 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①西方文化传入 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⑤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00年到1919年”和“洋话”“大脚”“婚姻自由”等信息可知,这种变化受西方文化传入和资产阶级政治运动辛亥革命的影响,是由于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变化的结果,以及留学教育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带来的变化,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从材料中的“婚姻自由”可以推导出“妇女社会地位提高”,但看不出“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且与史实不符,排除含有⑤的A、C项和说法不全面的D项。 35. 人们通常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而今以口述回忆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正悄然兴起。下列最适合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的是 A. 红军战士长征日记 B. 解放初期的粮价波动情况 C. 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 D. 文革时期的民众生活状况 【答案】D 【解析】口述史是以口述史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它的基本方法就是调查访问,收集当事人或知情人的口头资料,所以必须要有经历特定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存在,文革时期的民众生活状况最适合采取口述的方式调查,故答案为D项。A、C项属于文献资料,不是口述史的研究方式,排除;解放初期的粮价波动情况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研究,但相对而言,与文革相比离现在更为久远,不符合题干中“最适合”的要求,排除C项。 36.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种思考和议论主要是基于 A. 经济危机的影响 B. 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怀疑 C. 苏联实力壮大带来的威胁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发展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符合题意,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严重破坏。 B不对,有利于缓和经济危机,如美国罗斯福新政;C不对,西方国家感受到来自苏联的威胁是在二战后冷战时期; D不对,是在二战后。 考点: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0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 【名师点睛】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1)加深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A、示威游行、工人罢工、社会动荡B、法西斯势力趁势抬头(以德、日为最突出)(2)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A、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在国际市场上争夺,矛盾尖锐。 37. 1936年,美国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这个立法把作物分成“消耗地力的”和“增加地力的”两类,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这一举措 A. 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B. 否定了《农业调整法》 C. 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 解决了农业经济危机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材料信息“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可知政府在减少耕地,并进行补贴,这有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故A项正确;这符合《农业调整法》,故B项错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故C项错误;解决了农业经济危机说法绝对,故D项错误。 38.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 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 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 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 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罗斯福不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提倡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推行计划经济模式一说错误,A项可排除。罗斯福十分注重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但是二战后福利国家才纷纷建立起来,B项说法排除。D“新经济” 时代指美国的20世纪90年代,和罗斯福新政无关。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9.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 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 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 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 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局面下,西方国家采取货币主义政策,减少政府的干预,故D正确。工业革命后盛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材料无关,故A排除。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的政策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故B排除。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西方国家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故C排除。 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 40. 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 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 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D. 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 【答案】D 【解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故答案为D项。美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时期,排除A项;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是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是在美国诞生后的100多年里,排除B项;美国大力推行强权政治主要是在苏美争霸时期,排除C项。 二、材料题解析题(41题14分,42题16分,43题10分,共40分) 41. 阅渎以下材料: 2018年是周恩来总理120周年诞辰。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下面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 图1:1951年6月。标题: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下面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图21954年3月。标题:红色中国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 图31971年11月。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图1,“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这句话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含义是什么? (2)据图2,“战争”和“和平”分别是指什么?你如何看待《时代周刊》所说的“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3)据图3,美国对“中国人来了”持何态度?为什么? 【答案】(1)当时,美国不承认新中国,坚持国民党政权代表中国,因此说共产主义分子是“中国”的敌人。 (2)①战争是指刚刚结束的朝鲜战争,和平是指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②抗美援朝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3)欢迎态度。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劣势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迫使美国重新思考对华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时期的中美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分析能力。 (1)“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这句话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含义,可以根据图片信息“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说明美国和台湾的“中国”的敌人都是共产主义。 (3)从材料中的时间“1971年11月”来看,美国对“中国人来了”持欢迎态度,因为美国准备与中国改善关系。 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 ——《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下图是农村城镇化的两种成功模式。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 (3)结合材料三图中场景,分别指出农村城镇化两种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制度因素。 【答案】(1)工业的发展。 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城市兴起,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2)沿海和条约口岸贸易繁忙;政府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 西方势力入侵,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 (3)天津华明镇模式:集中建设,政府主导;土地公有。 瑞士小村镇模式:相对分散,个性化;土地私有。 【解析】本题考查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及影响、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和时代背景,以及农村城镇化两种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制度因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 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及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等信息概括得出。 (2)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分析得出。其时代背景可以根据“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并联系所学来回答。 (3)农村城镇化两种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制度因素,可以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各自的社会状况来回答。 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1820—1998) 荷兰(%) 英国(% 美国(%) 1820 农业 43 37 70 工业 26 33 15 服务业 31 30 15 1890 农业 36 16 38 工业 32 43 24 服务业 32 41 38 1998 农业 3 2 3 工业 22 26 23 服务业 78 72 74 ——蒋昭使《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比较表中的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示例1:信息:英国农业就业人数呈下降焰势,工业服务业就业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服务业 说明: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使工厂突破了动力的限制在城市集中建立;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英国工业飞速发展;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屦。19世纪70年代,英国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工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20世纪中明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英国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 示例2:信息:在1820年和1890年两个时段,英国的工业、服务业就业比例高于美国,1998年,英美两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相当,服务业发展迅速 说明:19世纪上半叶,英国即将完成工业革命,逐海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美国刚独立不久,工业化进程缓慢,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英美两国的工业、服务业都有所发展,但是英国凭借殖民优势仍保持了工业和服务业的高比例,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和科技优势,确立了“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工业、服业就业比例大大提高,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求化的推动下,英美两国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就业比例急剧增加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也是未来几年非常盛行的一类题型,在做此题时关键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就业结构、产业结构这条主线进行相关信息的选取,可以选取同一个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信息,也可以选取不同国家同一历史时段的信息,做此题时只需选择一个角度,但要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的论述才可以。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产业结构问题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