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蠡县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河北省蠡县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择题,共60分) 1.某地有桐规,称“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上述桐规反映了 A.桐堂文化在中国大为盛行 B.宗法制度的影响深远 C.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 2.在西周的分封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旋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滲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A.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 B.巩固了西周因家政权和拓展了域 C.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各诸侯国中普遍实行 D.在当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3.秦置尚书于禁中,掌通章奏而已;自汉武帝后,尚书职权逐渐提高,但终两汉之世,尚书还是少府的属吏,其位秩不过千石;到到隋唐,尚书省已是政府里最高最大的行政机构了。尚书省的演变历程表明 A.中枢权力机构的逐渐成熟 B.皇权相权的矛盾尖锐 C.古代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 4.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大变局。”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 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C.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 D君主专制取代了宗法制 5.有学者指出: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面平…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鲁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该学者这样评价君主制的依据是 A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 B君主的地位是不可越的 C.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D.君主制速背历史发展趋势 6.秦朝建立前夕,秦相目不韦组织编撰《吕氏春秋》,主张以法治国、因时变法,并 认为天下不是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这反映出《吕氏春秋》 A.阐述了反专制的政治倾向 B.反对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C.主张调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认识到到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病 7.元祐五年(1090年)规定:“凡私自刊刻实录或会要着,徒二年,告者赏铅钱十万。诸戏亵之文,不得雕印,违者杖一百。”宋朝此举的目的是 A.严禁刊印历史和政治类书籍 B.规范图书市场以避免无序竟争 C.严格图书审查以维护其统治 D.实施版权保护以维护作者利益 8.《汉书“翟方进传》载:“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方法吏事,以儒雅缘伤法律,号为通明相,天子甚器重之,奏事亡不当意。……缓和二年春,荧惑守心,方进不知所出上曰“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将何以辅联道群下?而欲久蒙显尊之位,岂不难线方进即日自杀。”材料表明 A.丞相位高权重,但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 B.张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了成胁 C.以才能的大小作为丞相任职的标准 D.废除了丞相,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9.汤其领在《西汉郡国并行论》一文中指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后,国家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表明郡县制 A.确保了皇权至上 B.避免了地方割据 C.有利于中央集权 D.建立了官僚政治 10.宋代初期,中央时常派遺专人充任采访使、按察使、察访使等,不定期却经常性地巡访诸路,观望民情,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后又有规定:在出外察访的“特使”中,如果有人任意违法,允许被巡察地方的监司“觉察闻奏”,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宋朝政制 A.有着完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 B.存在“三冗两积”的问题 C.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体制 D.以清明廉洁作为治吏标浩 11.乾隆隆时,有内阁大臣说:“旁观者谓密勿重务成由军机,内阁乘成例而行,如邮传耳。乌知国家大政内自九卿以下,外而督抚藩桌,凡诸兵农礼乐刑赏之事,背由是出纳焉,可不谓至重款?”据此可以得出 A.内阁和军机处分管地方和中央 B.中枢行政机构的完善 C.军机处和内阁分理军务和政务 D.强化了皇权专制统治 12.洪武三年太祖曰:“今礼(儒士严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今创业之初,正当使下情通达于上,而犹欲效之,可乎?”明太祖的本质意图是 A.汲取元亡教训 B.剥夺丞相权力 C.强化君主专制 D.保证政令畅通 13.清代某学者在其著作中记述了“(江苏)昆山徐氏科名之盛”“三世四林”“图世翰林”“(安微)桐城张氏六代翰林”的故事,此现象反映了 A.封建官僚体制下世泽的延续 B.封建官僚体制有很大的弹性 C.南方士人在科考中占据优势 D.料举失去了人才选拔功能 14.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51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硫,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物61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南北榜案”本质上反映出 A.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 B.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北方仍然是经济文化中心 D.科举制度走向了低化腐败 15,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國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 A.由重才学到重品德 B,由不公平到公平 C.由重血缘到重才学 D.由封闭到开放 16.19世纪初期,超过六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必须通过市场来获得口粮,这些人口包括了1000多万户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户;同时,中国一半以上的农户不织布,必须从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棉布。反映了当时 A.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C.农村商业化趋势加强 D.全国性市场已经形成 17.宋朝明确规定,地主打死佃客,减减罪一等,发配邻州。而在《明律》中规定:“富豪之家,役使佃客抬轿者”,不仅要“杖六十”,还要“各计一日追给工钱六十文”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代法律的内容更加细密严苛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D.社会矛盾日趋缓和 18.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 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19.科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写道:“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该史料说明当时 A.行业分工操作十分规范 B.制瓷工艺的生动 C.景德镇制瓷业的兴盛 D.制瓷业分工细密 20.在原始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陶石纺轮、纺砖、刀(骨ヒ)、骨梭等纺织工具…同时,各地都发现有许多的骨针,直径和针眼都很细小”。据此可知当时 A.坊纺织技术日完善 B.生产工具来源多样 C.器制造十分发达 D.手工行业分工细致 21.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下令实施“告缗”政策,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商人,告发者可以得到没收物品的一半作为奖励。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产”这反映出 A.汉代普遍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 B.商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政府缺乏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理念 D.打击偷税漏税是政府的主要职费 22.天圣元汗,薛田任益州知州后,“废交子不复用,则资易非便,请官为置(交子)务,禁民私造。”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发行纸币的官办机构--“益州交子务”就此诞生。其时官方发行交子是 A.为了加强政府对商业的管理 B.世界上最早纸币出现的标志 C.胶泥活字印刷术进步步的结果 D.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23.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 A土地租有制的确立 B.农民地位不断降低 C.小农经济的弱性 D.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24王家范教授指出: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有的街道仅一根扁担的宽度,有的宽至三米:有的一河一街,有的一河二街,有的两河交织量十字街,有的东西南北还有小市;以开设的商铺计,有的仅数十家,有的数百家、近千家。上述材料可以表明江南市镇 A名不副实,多为草市 B统一规划,特色鲜明 C形态不一,功能不同 D.因地制宜,自然生成 25.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所以“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萄子认为“制礼义”的目的是 A.消灭人的欲望 B.维护社会稳定 C.满足物质需求 D.调节社会纷争 26.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以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该思想 A.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B批了诸子百家思想 C.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 D.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 27.先秦儒家在社会道德伦理层面强调的父子关系应是“父慈子孝”;但汉代以后“几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这种变化 A.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B.体现了道家休养生息政策 C.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 D.使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28.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所强调的义理,表现出一种想要弃汉唐训话之学而直接面向经典、回复圣人之道的气势,颜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该学者的依据是宋明理学 A.强调三纲五常教化作用 B.突出儒学的伦理道德 C.注重强化封建神学思想 D.東缚并压制人和人性 29.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有如下论述:经大乱后,社会比较安宁,故人得有余裕以自厉于学;旧学派权威既坠,新学派系统未成,无“定于一尊”之弊,故自由之研究精神特盛。当时诸大师,皆遗老也。其于亲社之变,类含隐痛,志图匡复,故好研究古今史迹成败,地理厄塞。这一“演变”具体是指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宋明理学形成 C.学正统地位确立 D.明明清儒学活跃 30.习近平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来向巴西媒体表明自己对于干部选的想法。下列主张与与习近平的想法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治大国如烹小鲜”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天下兼相爱则则治,相恶则乱 第Ⅱ卷(主观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着从“大夫士”到到“士大夫”转变 春秋以前为“大夫——士”“士之子恒为士”。“得士者昌,失士则亡”流传于战国时期,“游士”们不但周游列国而且从原有身份中游离出来。“士大夫”这一概念在此时出现,指居官或有职位、社会地位的文人 (1)根据材料概括“士”的“身份”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促成其变化的历史因素(10分) “科举取士”——国之大事 宋·苏撤在《上皇帝书》称,“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弃旧而为士者也”,“(明末)科举所得,十之八九皆白徒”,“士”的构成继续发生着巨大变化。马克斯·书伯在谈论官僚系统时谈到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开科取士的深层含义绝非关于考试技术层面的层层设计… (2)归纳宋明时期“士”的特征,分析“开科取士的深层含义”。(10分) 32.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三百下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 ——《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4分) 材料二 《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小勾栏50余座。其中大的可容数千人。在京瓦肆伎艺就有小唱、傀、般杂剧、小说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内容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现象,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