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吉林省长春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长春市第七中学 2019-2020 学年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根本上说是( ) A. 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B. 社会历史的倒退 C. 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出现, 人类社会开始向奴隶社会过渡,而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 重要标志,D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禅让制的腐朽,而是强调生产力发展推动王位世袭制取 代禅让制,排除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不一定是社会的倒退,排除 B。王位世袭制是 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与设问“根本”不符,排除 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D。 2.启创立的王位世袭制一直影响到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清朝 D. 秦朝 【答案】C 【解析】王位世袭制是国家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它是继“禅让制”之后出现的一 种政治制度,表明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王位世袭体现了 权位的不可转移,后来成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该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 年,一直到清朝的推翻。故排除 ABD,选 C。 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由此可知, 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依据标准是 A. 功绩 B. 品德 C. 血缘关系 D. 才能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姬姓独占五十三人”表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根据标准是血缘关系,C项正确。题干 强调西周分封制是以血缘作为分封标准,与功绩、品德、才能无关,排除 ABD。综上所述, 本题正确答案选C。 4.全球华人都重视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这是因为 A. 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 B. 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 C. 孝宗敬祖的中华传统 D.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答案】C 【解析】 春节、中秋节讲究家族团聚,清明节是祭祀祖先,属于宗法制的影响,故 C 正确;A 和 B 不 符合材料主旨,多元格局与材料宗法制内涵不符,故 D 错误。 点睛:宗法制度是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这种制度 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5.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春秋之前,王公贵族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 “王宫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 挂)”,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 A. 等级制度森严 B. 宗法色彩浓厚 C. 文化生活丰富 D. 法律制度严苛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王官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 “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可知悬挂编钟有严格的等级之分,体现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A 项 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因此看不出宗法色彩浓厚,排除 B。题干反映的是礼乐制 度,主要强调等级森严,与文化生活丰富无关,排除 C。题干反映的是礼乐制度,主要强调 等级森严,与法律制度严苛无关,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A。 6.“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此说作为主流 社会价值观,最早出现在 A. 春秋战国 B. 西汉前期 C. 西汉后期 D. 宋朝前期 【答案】A 【解析】 根据“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题意反映的是商鞅变法 中的军功爵制,即根据军功获取相应的奖励和官职,所以此说作为主流社会价值观最早应该 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故选 A 项;秦朝以后以儒立国,以军功获取爵位不再是社会 的主流价值观,故排除 B、C、D 项。 7.秦始皇陵兵马俑象征着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也象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 随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叛乱。试想一下,兵马俑应该面朝 A. 南方 B. 东方 C. 西方 D. 北方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象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随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叛乱”,结合所学,秦朝统 治中心在咸阳,位置相对靠西,而六国的位置相对秦国而言靠东了,故排除 ACD,选 B。 8.柳宗元称郡县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认为郡县制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D. 彻底消除了封建割据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可知,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 A 项正确;材料“摄 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与君主专制无关,故 B 项错误;C 项与材料“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 内”无关,故 C 项错误;郡县制有利于抑制封建割据,但不能达到“彻底消除了封建割据”的 作用,故 D 项错误。 9.“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 禁止。”鉴于以上教训,秦朝实行了 A. 朝议制度 B. 焚书坑儒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D 【解析】 由“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 禁止”可知描述的是分封制的弊端,鉴于此秦始皇废分封实行郡县制度,故本题答案选 D 项, 排除 C 项;AB 与材料无关。 10.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A. 皇帝制度 B. 郡县制 C. 封国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县的长官 由皇帝直接任命,而以前官位都是世袭的,这样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故选 B 项。 11.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是指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世袭制 【答案】B 12. 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 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 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 《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 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 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淮南子》属于文学作品,是二手史 料,不足以作为历史研究的主要凭证,所以使用的时候要相谨慎,故 C 项正确;A 只是对文 学作品使用史料的介绍;年代相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 B 项错 误;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故 D 项错误。 13.读表 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 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 晋 南 北 朝 隋唐 宋金 元 明 清 高 层 政 区 州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 县 政 区 郡 郡 州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 州 府 、 直 隶 州 县 级 政 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A. 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 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 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 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限制词:不能。秦汉至明清,县级政区都是县,A 项说法正确,但不符 合题意;魏晋南北朝时期,州是高层政区,至隋唐时变为统县政区,清朝则为县级政区, 故 B 项认识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是为中央集权服务,故 C 项“促 进了地方自主性”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从简表可知,秦汉与隋唐是两级 制,而魏晋南北朝、宋金、元明清都是三级制,故 D 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4.秦朝时,尚书是少府(九卿之一)属官,掌政务文书,地位较低。汉武帝时期,赋予尚 书决策的职能,司法审查大权也转由尚书和廷尉共同行使。这一变化说明 A. 汉武帝时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B. 秦汉政治制度之间缺乏传承性 C. 西汉的中央官职实行分权制衡 D. 尚书已成为中央最高决策机构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可知,秦朝尚书是少府的属官,虽有自己的办事机构,但地位相对低下。汉武帝时期, 尚书享有决策权,“司法审判大权也转由尚书和廷尉共同行使”说明尚书权力日渐增大,牵制 了廷尉的司法权,就使君权得到加强,故 A 项正确。仅一项制度不能得出秦汉政治制度缺 乏传承的结论,B 项错误。 汉武帝时期尚书权力和地位迅速上升,不能表明“西汉的中央官 职实行分权制衡”,C 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成为最高决策机构,D 错误。 15.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 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汉代 A. 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 始终未能解决王国问题 C. 国家统治区域日趋扩大 D. 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 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可知,从汉初到汉景帝再到汉武帝郡县制不 断扩大,王国缩小,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正确答案为 D。材料只是讲述郡增多,王 国减少,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A 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到汉武帝时基本解决了 王国问题,B 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统治区域扩大,故 C 错误。 16.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 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 加大了荐官的随意性 B. 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 C. 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 D. 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 【答案】C 【解析】 根据曹魏时期选官在程序上要求“中正”出据书面的正式材料,选拔内容包括家世、品行和道 德才能等,反映了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注重公正合理的一面,C 项正确;要求“中正的评价 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等,表明其并没有随意,排除 A 项;九品中正制以家世为先,不能 促进社会阶级流动,也无法摒弃门第间的差别,排除 BD 项。 17.唐太宗为回应吐蕃使者联姻的请求,准备起草诏令,负责此事的是 A. 中书省 B. 尚书省 C. 门下省 D. 政事堂会议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实行三生六部制度,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故答案为 A 项。B 项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行诏令,排除;C 项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排除;D 项政事堂会 议是政事堂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排除。 18.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 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 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 D 项; 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 A 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 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 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 C 项。 19.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 法的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 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 C, 排除 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 B 不符合题意;题 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 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 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 选项。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 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 而皇权等于得到了强化。 20.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提案,因而士人特别关心国 事,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做了数十篇的策论,而后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 明唐代的科举制 A. 具有匡时济世的功能 B. 体现近代民主议政的特点 C.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D. 助推注重教育的风气形成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讲述科举制出题的方向集中在时政以及如何治理国家,体现考试服务于政治以及匡时 济世的功能,故 A 正确。材料反映唐朝时期科举,与 B 时间不符,B 错误。有利于加强君主 专制与这个材料内容不符,C 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助推注重教育的风气形成,D 错误。 21.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临时任用)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 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如“大学士”等。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 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制,宋代的这一做法 A. 有利于防范官员的权力膨胀 B. 促进了政府的科学管理 C. 有效的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 D. 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分配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用)分开授予的做法,使位高者未必权重,这 有助于防止官员权力膨胀,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这一做法仍存在很多弊端,不是 科学的管理方式;C 选项错误,这一做法并未有效解决吏治腐败问题;D 选项错误,职位和 实权的分离会造成官员职责不明确。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22.元朝划分行政区采取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 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 是 A. 扩大统治区域 B. 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C. 加强专制皇权 D. 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犬牙交错”的原则突破了原来的山川形便的划分原则,降低了地方割据 的可能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 D 项;行省制度的划分是对地方行政的调整,并没 有扩大统治区域,故 A 项错误;B 项不是主要目的,故错误;这体现的是地方行政区划,调 整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是中央官制,故 C 项错误。 23.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 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 A. 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B.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C. 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D. 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察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有利一面。A 选项是不利的一面;明清中央集权制度虽然 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但它起到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B 选项符合 题意;C 选项说法错误,君主专制思想在经济上表现为重农抑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D 选 项错误,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社会关系紧张,不利于建立宽松良好的环境。 点睛:注意本题的题意:对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赞赏。所以要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待明清 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所以排除消极方面的评价(A 选项),在结合具体知识来分析它的有 利一面的体现。 2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趋至巅峰的标志是 A. 废丞相权归六部 B. 设立内阁 C. 设置军机处 D. 大兴文字狱 【答案】C 【解析】 AB 是在明朝,D 是在清朝初年,都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但没有达到顶峰,排 除;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 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 C。 25.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 A. 专制统治的需要 B. 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C. 国家统一的需要 D. 统治者权力相互平衡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设立丞相一职是为了让其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为了让皇帝能更好 地控制和运用好手中的权力;而废丞相是为了防止丞相专权,也是为了皇帝最大限度地控制 权力;故设丞相与废丞相,是在不同时期为达到强化专制统治的目的而采取的措施,A 项正 确。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排除 B。国家统一的需要与丞相的 设立与废除无关,排除 C。丞相的设立与废除,与专制统治的需要有关,与统治者权力相互 平衡的需要无关,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A。 26.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清朝雍正帝时开始设置,由亲信组成 ②提高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③军国大事完全由军机处裁决 ④军机处的建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雍正帝为办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军机大 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有皇帝一人裁决。 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这样,军机处的 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所以排除③,答案选 D。 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 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答案】D 【解析】 明初严禁宦官识字,明朝中后期培养宦官识字,这说明明朝以皇上为中心的中枢决策发生了 明显的改变,故 D 项正确;A 项错误,宦官不可能掌握决策权力,故错误;限制宦官读书和 强化宦官读书制度都是为了加强皇权,故 B 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不是内阁的职能变化,故 C 项错误。 28.“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 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 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 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 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 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 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 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将传统时代政治体制的弊端归 根于君主专制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君主专制存在两千余年的条件是复杂的和特定的,材料主 要强调君主专制制度有其客观存在的条件性,故 D 项正确。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并未 强调君主专制的根深蒂固,只是在强调其存在的原因,排除 B 项;C 项与材料“事实上,支 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不 符,故排除;故本题选 D 项。 29.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 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 皇权渐趋衰落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状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A 项 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的发展史实不相符合,所以排除 A 项。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合, 这二者不存在政治隶属关系,六部直接受皇帝统领。D 项与史实不符合,材料中的所说的首 辅权利来源于皇帝,皇帝信任首辅大臣专权只能说明是皇权的集权不断加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 30.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 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 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 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 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 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 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关键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可以知,A 中明太 祖时,废中书省,权归六部,尽管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但没有说明其职责,故 A 错;C 只是 说仁宗时内阁有了票拟权,并没有说内阁大臣变成宰相,C 错;材料中根本没有涉及内阁和 六部的关系,D 不符合材料;而成祖时,“简翰林院官直文渊阁,参与机务。”故 B 项符合。 二、材料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 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 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监视他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醇酒)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 (公元前 112 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 106 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 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陆续失爵。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 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中书省正名定义, 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 政制度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和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侯”“王”的由来及汉武帝削夺其爵位的目的。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答案】(1)制度:郡县制。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或实现了对地方政权 直接有效的控制;或以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 标志;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2)由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分封同姓诸侯王。目的:削弱王国的实力,加强中央集 权。 (3)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解析】 (1)根据材料“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结合所 学知识很容易得出制度名称和特点,结合郡县制的特点可归纳出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故出现了“侯”“王”。从材料“削 夺 106 个列侯的爵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汉武帝普遍“推恩令”对诸侯王的势力进行“蚕 食”,加强了中央集权,据此得出目的。 (3)从材料“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 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可 以得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和历史作用。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隋唐时 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至明清,大臣奏事连站都 不行了,必须跪着。 材料二 在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 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宋代下诏书需经 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断专行的理由,也就更加充足。或 从制度上、道理上批评滥用内批是违反“礼”“正”“道”;或从历史经验教训上批评滥用内批会 导致“祸”“乱”;或从道德上批评滥用内批是出于“私”心。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 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限 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下手诏、中旨的斗争, 更加制度化。 ——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实质是什么?并结合唐、明、清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分析古代君主行使权力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1)现象:丞相上朝的礼仪变化:坐——站——跪。 实质: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强化。 说明: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明朝废丞相,设 内阁,皇权进一步加强。清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 录,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变化:君主行使权力从很少受制约到受道德和制度等因素的制约。 原因:先代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意识的制约;古代行政体制日益完备的 影响。 【解析】 (1)现象:依据材料“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 必须跪着”来看,材料反映了丞相上朝的礼仪变化:从坐到站再到跪;实质: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丞相上朝礼仪发生的变法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 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皇权 进一步加强。清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君主专 制达到顶峰。 (2)变化:依据材料“在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宋代 下诏书需经中书……也就更加充足”“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到内阁诸 臣极大的限制”来看,从秦汉到宋明时期,皇帝行使君主权力由很少受限逐步发展到受道德、 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经验、主流意识、体制完备等角 度分析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