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成都七中分校)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Word版)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度12月月考 高 二 历 史 出题人:肖婷婷 审题人:杜非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 1、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适当惩罚;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2、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颐 B、王阳明 C、陆九渊 D、朱熹 3、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面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 D 4、“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过”。由此可见朱熹主张: A 知行合一 B 经世致用 C 发明本心 D 格物致知 5、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强调的观点是 A 民主制比君主制进步 B 治理国家应当尊重民意 C 建立法治社会 D 实行开明专制 6、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该言论旨在 A.维护儒学独尊地位 B.反对文人参加科举 C.大力提倡求实学风 D.强调加强自身修养 7、据《旧唐书》载:仙芝“领兵二万深入胡地,与大食战,仙芝大败”。这场战役的文化后果是 A.唐朝对西域地区统治地位的动摇 B.中国造纸术西传阿拉伯地区 C.中国火药技术西传阿拉伯地区 D.中国指南针西传阿拉伯地区 8、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对此话理解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中国的三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B.中国的三大发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的殖民扩张 C.中国的三大发明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 D.中国的三大发明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骑士阶级提供了有利条件 9、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拿来当饭吃”。火药、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 A.近代中国民众的愚昧无知和固步自封 B.科学技术能否对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受社会环境的制约 C.科学技术能否对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受价值观念的制约 D.西欧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 国别 译书类别 英 美 日 其他 总计 百分比 哲学宗教 10 2 23 2 37 7.0 文学艺术 8 3 4 11 26 4.9 史地 8 10 90 20 128 24.0 社会科学 13 3 83 37 136 25.5 自然科学 10 9 73 20 112 21.0 应用科学 3 3 24 26 56 10.5 总计 57[] 32 321 123 533 — 百分比 10.7 6.0 60.2 23.1 — 100.0 ①从地域上看重视翻译日本相关著作 ②从内容上看主要重视翻译自然科学著作 ③从内容上看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增长突出 ④译书体现了维新派“以日为师”的思想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1、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对中体西用论有所突破 12、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主张武装反袁,保卫共和制度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文化革命,启迪民众觉悟 D.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兼容并包 13、 1900~1901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活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14、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A.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合理分配社会财富以改善民生 C.民生主义乃三民主义的核心 D.民生问题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15、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C.强调应坚特新民主主义路线 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6、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17、柏拉图说:“社会中没有知识、没有教养、没有政治智慧的下层群众掌握政治权力,政治生活的狂热使得他们很容易丧失理性,进而做出草率的、不合理的政治决策。”作者意在说明雅典 A.抽签选举的局限 B.多数人暴政的实质 C.轮番而治的危害 D.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18、公元前3世纪,罗马阿奎里亚法规定:“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或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该规定说明罗马法 A.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确保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注重维护商业交易的公平性 19、从法律上看,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的政府”,首相和内阁是英王的臣仆。而实际上,英王临朝而不理政,从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祸,其全部政务活动根据内阁的“建议”执行。这说明 A.英国法律具有象征性 B.英王实际对内阁负责 C.英国政体存在缺陷 D.英王的法理地位较高 20、用格林的话来说,“在英格兰的宪政中寻找线索,来指导殖民地与母国之间的恰当关系,是徒步无功的”,经潘恩、杰斐逊这帮“精英分子”援引法国观念来“启蒙”,猛一醒,有意识地向“一体两面”接缝处捅,母与子拳脚相向,闹到不堪收拾,北美果然“自成一局”,这“一局”非同小可,承上启下,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主要反映在 A.英格兰宪政丧失了制度领先优势 B.法国共和制深刻影响到北美走向 C.英属北美殖民地确立起崭新政体 D.潘恩等人的启蒙思想发源于法国 21、下面是1787年宪法规定的美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划分情况简表。在此体制下 州政府享有的权力 中央和州政府重合的权力 中央政府享有的权力 调控州内贸易 制定地方性法规 管理结婚和离婚 设立公共教育体制 税收 负责健康及公共安全 控制污染 保护消费者 负责公共设施 调控州际及对外贸易 宣战 制定条约 发行货币 A.总统代表联邦且任期七年 B.政府是各阶级联合专政工具 C.各州享有不同的民主权力 D.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得以协调 22、1828普鲁士与黑森—达姆施塔特(德意志公国之一)建立了关税同盟,1833 年与南德关税同盟合并,正式组成德意志关税同盟,同盟内部货币汇率统一,废除一切关税,实行自由贸易。这对德国历史发展的最重要影响是 A.树立了德国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地位 B.为德意志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和物质基础 C.德意志国家的政治统一进程由此展开 D.使德国一跃而成为欧洲政治舞台的强国 23、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在《远方来信》中指出,临时政府不可能给人民和平、面包和自由,目前俄国处于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工人阶级团结农民,团结各国无产阶级,准备在革命的第二阶段取得胜利。这表明列宁的观点是 A.社会主义革命将满足俄国人民意愿 B.俄国的二月革命基本实现了民主政治 C.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必然产物 D.列宁放弃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幻想 24、当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内战取得胜利之际,杜鲁门总统似乎听任大陆解放台湾,并考虑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1950年中国出兵朝鲜后,改变了美国对外政策制定者的观念,它被认为是共产主义在亚洲扩张的更大图谋的组成部分。这一变化说明 A.意识形态的对立决定了中美关系的对抗 B.美国对华政策的摇摆性与不确定性 C.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对抗受双方政策影响 D.中国出兵朝鲜是为了扩大国际影响 二、材料阅读(3题,共52分) 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 材料二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 材料三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请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三对当时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8分) (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理由。(10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怎样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7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面是西方三次科技(工业)革命与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简表。 世界 中国 19世纪40~60年代,英国、法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爆发 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 中国在很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航天、电子计算机已经走在世界前列;2015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从题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个流动的发展过程。孔子以及后来战国时代儒家,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人的价值,人的完善的品德,以及人性的冶炼。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塞进阴阳家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唐代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同时一些思想家或明或隐地吸取佛学思辨哲学的若干方面。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理学一方面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统治,另一方面,理学家发展了早期儒学中重视人的独立思考,兼综百家和重视文化遗产研究的传统。 ——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 材料二 在近代早期,儒学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早期改良派常把某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置放在儒学名义之下,于是儒学就披上资产阶级文化色彩。后来,著名近代启蒙思想家康有为更自觉地利用他所掌握的西学知识对儒学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造,使之不再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而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这种儒学不妨称着近代新儒学。 ——摘编自张朝松《儒学近代转型的一个侧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儒学的演变历程,并简析推动其演变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新儒学与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分析新儒学在近代变迁中的作用。(8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