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1837年,英国出现了一份要求进行议会改革的文件《人民宪章》,主张实行男子普选权,取消议员的财产资格议员领取薪金。此诉求的群体是 A. 工业资产阶级 B. 农民 C. 工业无产阶级 D. 贵族 ‎【答案】C ‎【解析】根据“主张实行男子普选权,取消议员的财产资格议员领取薪金”可知,材料体现了工业无产阶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的诉求,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他们要求扩大政治权利,故C符合题意;1832年议会改革体现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诉求,排除A;材料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的诉求,BD不符合题意,排除。‎ ‎2.“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形成了议会下院与国王的分权。议会仅仅夺取了立法权和财政权,行政大权仍然是国王的“世袭领地”。但国王为了便于推行其政策,不得不从下院势力最大的(即多数党的)议员中选用大臣。这表明当时英国 A.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B.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C. 实现了权力间的制衡 D. “议会至上”得以确立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仍然掌握行政大权,说明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故选A;《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利受到议会制约,材料现象没有破坏《权利法案》,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国王对议会的制约,排除C;《权利法案》确立“议会至上”,排除D。‎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和国王之间尽管有矛盾冲突,却也存在着一种平衡,因此王权无论如何强大都无法与议会分离,且王权如何限制也在议会中进行。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 有独特的议会传统 B. 议会和国王关系密切 C. 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D. 已确立议会至上原则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王权无论如何强大都无法与议会分离,且王权如何限制也在议会中进行”可知,英国具有悠久的独特的议会传统,故A项正确;“议会和国王之间尽管有矛盾冲突,却也存在着一种平衡”,这谈不上议会和国王关系密切,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不是阶级矛盾,故C项错误;《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故D项错误。‎ ‎4.麦迪逊在1787年2月的一封信中指出:“一般来说,我觉得有思想的人士对于新制度的希望远不及对于现制度的绝望之甚。的确,现制度不但没有人们加以拥护,而且不值得加以拥护。如果没有非常有力的支持,它马上就会崩溃下去。”这反映出麦迪逊 A. 致力于革除联邦体制弊端 B. 极力维护和挽救邦联体制 C. 对建立联邦体制缺乏信心 D. 改变松散邦联体制的决心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麦迪逊所说的“现制度”是指当时的邦联体制,并认为它“不但没有人们加以拥护,而且不值得加以拥护”、有思想的人士对它“绝望之甚”,这反映了麦迪逊从根本上改变松散邦联体制的决心,故答案为D项;当时联邦体制尚未建立,排除A项;麦迪逊不是邦联体制的维护者,排除B项;“有思想的人士对于新制度的希望远不及对于现制度的绝望之甚”强调的是人们对邦联制度的不满,对新制度的不了解,并非指麦迪逊对建立联邦体制缺乏信心,排除C项。‎ ‎5.从1976年到2013年,美国联邦政府曾关门18次,最短的1天,最长的21天,2013年10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其民主党同僚控制的参议院与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众议院,在医改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参议院多次否决众议院通过的限制奥巴马医改方案的预算案,致使政府因预算“难产”而关门。这体现了美国 A. 总统权力至高无上 B. 参议院权力大于众议院 C. 司法权制约行政权 D. 运行机制中的权力制衡 ‎【答案】D ‎【解析】材料“在医改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参议院多次否决众议院通过的限制奥巴马医改方案的预算案,致使政府因预算‘难产’而关门”体现了议会对总统的制约,体现了美国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故D正确;美国总统受议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故A不正确;B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故C不正确。‎ ‎6.针对独立后初期美国的局势,斯大林曾指出:“北美的这些殖民地为了一定共同利益,彼此之间结成了邦联,但是,这些殖民地仍不失为是独立的国家单位。”其意在说明独立之初的美国 A. 受英国的影响大 B. 邦联制存在弊端 C. 保证了主权完整 D. 中央政府的强大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彼此之间结成了邦联,但是,这些殖民地仍不失为是独立的国家单位。”可知美国建国初期确立了邦联体制,这一制度下各州保留独立、主权,因而美国在当时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也就不能以整体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也就是说存在很多弊端,答案为B。英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度,与美国的邦联制不同,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保证了主权完整,C错误。邦联制下中央政府不是强有力的政府,D错误。‎ ‎7.某学者这样评价法国1875年宪法:“这部宪法的目的并不在建立一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这表明,该宪法 A. 是各大党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B. 使资产阶级丧失政治主动权 C. 使共和成为国民的共同追求 D. 解决了法国不同阶级的矛盾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75年宪法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该宪法并未使资产阶级丧失政治主动权;C选项中“共同追求”一词过于绝对; D选项错误,这一宪法协调和缓解了不同阶级的矛盾,但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8.德国统一后普鲁士不仅是“邦中之邦”,而且成为帝国中的主体邦。大多数德国人都承认德国的统一全靠这个普鲁士军人邦,德意志帝国无疑是普鲁士的“扩大版”。这一现象导致德国 A. 帝国体制充满矛盾 B. 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C. 中央集权不断削弱 D. 各邦之间联系较少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普鲁士军人邦促成了德国统一,同时德意志帝国也成为普鲁士的“扩大版”,这也导致德国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故选择B选项;结合所学,普林斯制保留民众大会和元老院,但这些国家机构的职能被大大削弱,帝国元首集军事、行政、宗教大权于一身故并没有充满矛盾,排除A选项;帝国元首不断连任,且掌握了军事、行政权力,成为实质上的皇帝,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排除C选项;德国统一之后将各邦联系起来,各邦的联系日益增加,故排除D选项。‎ ‎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联邦成员代表组成,其票权分配如下,普鲁士17票、巴伐利亚6票、萨克森4票、符腾堡4票、巴登3票、黑森3票、梅格棱堡-许威林2票、布伦瑞克2票。”这一规定 A. 使皇帝能够凌驾于联邦设会之上 B. 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战争成果 C. 确保了联邦成员享有独立立法权 D. 适应了德意志经济发展的需要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普鲁士王国在联邦议会中票权最大,说明其在帝国中拥有特殊地位,结合所学可知,德意志统一是由普鲁士王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这一规定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普鲁士王国的战争成果,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一规定并未突出德意志帝国皇帝的地位;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联邦议会中的票权分配,这与独立立法权无关;D选项错误,这一规定主要是突出普鲁士王国的地位,与经济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0.1841年12月,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亚当斯发表演说指出:“(鸦片)战争的原因是磕头”认为中英外交礼仪的争执导致了战争。该看法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 夸大了文化观念的影响 C. 说明了英国侵略的真正目的 D. 强调了中英冲突的偶然因素 ‎【答案】B ‎【解析】亚当斯“(鸦片)战争的原因是磕头”的看法反映了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这夸大了中西文化观念的影响,故选B项;鸦片战争根源在于英国亟需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排除A项;英国侵略的真正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排除C项;由“亚当斯……认为中英外交礼仪的争执导致了战争”可知,他认为鸦片战争是中西文化观念冲突的结果,而不是偶然因素,排除D项.‎ ‎11.近代某西方传教士指出,自清初南怀仁传教士之后,中国江南地区传教陷入困境。但现在“所有江河都将为我们提供方便,我们可以把传教士一直运送到传教国家的心脏”。促使这种情况在中国出现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运送到传教国家的心脏”体现侵略已经伸向中国内地,而《天津条约》中开放汉口、九江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说明这一点,故B项正确;《南京条约》五口通商都在东南沿海,不符合伸向中国内地,排除A项;《马关条约》是在《天津条约》之后,不符合“出现”,排除C项;《辛丑条约》标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也不符合“出现”,排除D项。‎ ‎12.1831年11月,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并发布宣言称:“真正自由的霞光从今天起照耀在我们城市的上空,任何东西也遮不住它的光彩。"这说明在法国 A. 工业革命使民众注重经济诉求 B. 社会变迁呼呼工人阶级联合 C. 社会主义成为起义的指导思想 D. 工人阶级主体意识已经觉醒 ‎【答案】D ‎【解析】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之一,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开始为争取自身的自由权利而斗争,说明工人阶级主体意识已经觉醒,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注重经济诉求”,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工人阶级联合”,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社会主义成为起义的指导思想”,排除C。‎ ‎13.《共产党宣言》提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但是到1872年马克思却谈到:“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这一变化说明 A.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 B. 工人阶级的革命理论尚未诞生 C. 无产阶级只能“暴力夺权” D. 《共产党宣言》缺乏普遍指导意义 ‎【答案】A ‎【解析】《共产党宣言》提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1872年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可以采用除了暴力以外的其他手段建立自己的政权,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故选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工人阶级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排除B;根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可知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可以采用除了暴力以外的其他手段建立自己的政权,排除C;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并非《共产党宣言》缺乏普遍指导意义,排除D。‎ ‎14.巴黎公社对参选代表的资格、职权和罢免程序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若人民不满意,可随时更换代表,还把农民阶级也纳入了政治版图。这说明巴黎公社 A. 群众基础的广泛 B. 将民主推向全国 C. 消灭了阶级剥削 D. 践行了民主原则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若人民不满意,可随时更换代表,还把农民阶级也纳入了政治版图”表明巴黎公社非常重视人民的民主权利,体现出践行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答案为D。材料反映人民主权,不能说明群众基础广泛,A错误。巴黎公社仅仅局限在巴黎,没有将民主推向全国,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消灭剥削阶级,C错误。‎ ‎15.西方学者E.T.博罗金说:'俄国1917年革命的目标,是反对完全衰老的亚洲封建主义,同时反对已经发展起来的私有制资本主义。它的使命是为农民同生产资料彻底分离和在国有制统治基础上建立社会化生产创造条件……它客观上可能成为而且已经成为导致确立国家资本主义的使命。”据此判断,E.T.博罗金认为十月革命的目标是 A.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B. 否定封建专制 C. 建立国家资本主义 D. 反对资本主义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E.T.博罗金认为十月革命既反对亚洲封建主义,又反对私有制资本主义,同时也要使农民与生产资料脱离,实行国有制和国家资本主义,这些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故选择A选项;选项B、C、D并不全面,只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内容,故排除。‎ ‎16.1917年3月31日,苏俄革命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在彼得堡委员会会议上发言:“我们是否已经成熟到足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了?没有……这个时期将会到来,推迟它对我们有利。现在我们的力量还不够。”这说明当时 A. 临时政府得到广泛支持 B. 武装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 C. 和平夺权意见占据主流 D. 布尔什维克内部存在分歧 ‎【答案】D ‎【解析】加米涅夫认为苏俄无产阶级还没有成熟到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时候,而列宁在不久后的《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说明布尔什维克内部存在分歧,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临时政府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武装起义、和平夺权的信息,排除BC。‎ ‎17.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两国对《南京条约》的认识说明 A. 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 B. 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 中英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接轨 D. 中英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 ‎【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清政府认为“《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是个保和平的政治条约,说明清政府没有认识到《南京条约》的侵略本质,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掠夺本性。“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说明英国人认为《南京条约》是个贸易规则,同样没认识到其不公平性。故两国对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故D项正确。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违背历史史实,故A项错误。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符合史实,和材料无关,故排除B项。中英之间实力差距巨大,是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冲突,中国被迫开放而不是贸易接轨,故C项错误。‎ ‎18.民国初期,史学界对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有“明清之际”与“鸦片战争”两种观点。到了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则大多以鸦片战争为起点,鸦片战争开端说成为史学界主流观点。这一变化说明 A. 史学研究以近代史为主 B. 民族危机影响史学研究 C. 政府重视发展学术研究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变化是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的,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始面临日本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而这影响到了我国史学界对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和界定,故选B;A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也与题意不符,因为题干仅仅说到了对近代史开端的研究问题,没有说到其他史学界研究的问题,所以不能得出A,故排除A;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19.如表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 内容 出处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天朝田亩制度》‎ 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 洪秀全《幼学诗》‎ 当我们行走在(南京)街上时,沿途可以看到不少的女子……许多人骑着马,其余的人则是步行,大多数人都是天足 ‎《慕维廉牧师的一封信》(1861年)‎ A.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 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C. 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 D. 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可知,在分田上太平天国主张男女平等;“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可知,洪秀全对妇女观念上又深受理学影响,强调妻子要服从丈夫,强调“妻道三从”,这是其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据材料“当人们行走在街上时,……大多数人都是天足”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禁止妇女缠足;综上分析,太平天国冲击了妇女的固有角色定位,故选C;《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是由于处在战争环境,没有实现,A排除;据材料“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分析可知,没有实现男女平等,妇女仍然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排除BD。‎ ‎20.《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实施土地平均使用制,实行圣库制度,平均一切社会财富。这些规定 A. 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B. 推动了小农经济走向解体 C. 顺应了近代化发展要求 D. 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同思想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太平天国平分土地,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具有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性质,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同思想,故D符合题意;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无法实施,所以《天朝田亩制度》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的社会改革方案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它强化了小农经济,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违背近代化发展潮流,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允许地方督抚设局劝捐,对华商货品征税,初期税率大体按货物价格值百抽一,后由地方督抚自定,随意征收,除少部分上缴中央,其余由地方自行处置。这种做法 A.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推动了中国商业税制进步 C. 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 D. 增强了中国商品的竞争力 ‎【答案】C ‎【解析】为镇压太平天国,清政府赋予地方很大的权力,随着地方势力的不断壮大,逐渐成为威胁中央的割据势力,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故选C;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清政府地方督抚征税权,与增强中国商品的竞争力无关,排除D。‎ ‎2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老百姓对太平破坏庙字、毁灭偶像的行为很不满;士大夫们大多反对洪秀全的宗教革命,指则洪秀全将“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扫地荡尽。这段材料的主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失去农民阶级支持 B. 清政府已经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C. 洪秀全的思想完全排斥传统文化 D. 思想文化冲突影响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D ‎【解析】根据“老百姓对太平军破坏庙宇、毁灭偶像的行为很不满”“指责洪秀全将‘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扫地荡尽’可知,洪秀全宣传的思想和传统思想观念发生冲突,遭到老百姓以及士大夫们不满甚至反对,从而影响了太平天国运动,故D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老百姓以及士大夫们对太平天国的行为不满甚至反对,无法体现清政府陷人空前孤立的境地,B错误;洪秀全把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西方宗教思想结合起来形成拜上帝教,故C错误。‎ ‎23.甲午战争开始前,日本媒体发动新闻宣传战,向世界宣传朝鲜独立论、义战论。他们还鼓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说该战纯粹是文明消灭野蛮,是对中国百姓的救亡。日本精心的宣传策划赢得了世界的普通理解与支持。这表明 A. 广播已运用于舆论宣传 B. 世界各国普遍支持日本 C. 舆论战着眼于传统文化 D. 先进制度对腐朽的胜利 ‎【答案】C ‎【解析】日本向世界宣传朝鲜独立论、义战论,鼓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说甲午战争是对中国百姓的救亡,表明日本利用传统文化宣传其发动甲午战争的合理性,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广播,排除A;B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争前日本媒体发动新闻宣传战,无法体现甲午战争的结果,排除D。‎ ‎24.孙中山说:“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在议和过程中,美国就有人认为“切勿加中国以不公平导致产生新的仇视”。材料意在说明义和团运动 A. 改变了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 B. 使西方列强平等地对待中国 C. 粉碎了列强侵略中国的企图 D. 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答案】A ‎【解析】根据“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使西方列强看到了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使西方列强不得不改变侵华策略,实行以华制华,故A正确;B不符合史实,排除;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并没有粉碎列强侵略中国的企图,C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增强,排除D。‎ ‎25.义和团采用刀枪不入的理念和简单易行的降神附体仪式,借以吸引民众以推动其广泛传播。这说明义和团 A. 盲目排斥近代科技 B. 缺乏科学革命理论 C. 忽视政权组织建设 D. 没有形成统一领导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义和团采用……降神附体仪式……推动其广泛传播”可知,义和团运动采用封建迷信来发动群众,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故选B项;材料没有近代科技的信息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政权组织建设,排除C项;材料不足以体现义和团运动的领导权的问题,排除D项。‎ ‎26.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C. 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答案】C ‎【解析】《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并不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了,而是列强这时把清政府当做了侵略的工具,,即改变了侵略政策,正确答案为C,同时排除A。“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与史实不符,B错误。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 ‎27.1911年11月初,《申报》因报道革命军失守汉口而激起民众的愤怒,致使该报社橱窗被损毁。《中外日报》《新闻报》等报也均因为刊载革命军失败的消息而导致报社被捣毁。这说明当时 A. 民主革命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 清政府加紧对革命军的镇压 C. 新闻界极度缺乏民主革命意识 D. 新闻造假遭到民众的抵制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申报》《中外日报》《新闻报》等报均因为刊载革命军失败的消息而导致报社被捣毁,表明当时具有民主革命意识的群众,容不得听到革命失败的消息,认为是报刊编者故意所为,为表达坚信革命同时对不利消息的抵触捣毁报社,表明民主革命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答案为A。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加紧对革命军的镇压,B错误。新闻工作者就应该实事求是的报道战斗胜利或失败,故C错误。材料不能看出新闻造假,排除D。‎ ‎28.20世纪初,清政府发现新式学堂里“学子合群,辄腾异说,相濡相染,流弊难防”,哀 叹“育才之举,转为酿乱之阶”,于是不断采取“整顿”措施。这说明清末新式教育的发展 A. 导致民主革命潮流风起云涌 B. 引发了革命团体的纷纷建立 C. 促使民权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D. 削弱了专制统治的政治基础 ‎【答案】D ‎【解析】清政府开办新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维护统治的人才,结果培养的知识精英分子成为政权的反对者,即清末新式教育削弱了专制统治的政治基础,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革命发展状况,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革命团体的发展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后,民权主义观念深人人心,C项不符合题意。‎ ‎29.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发布《宣布满洲政府罪状檄》,揭露清政府借辫子来残杀民众的血腥行为。即使仍处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同胞也自愿剪掉辫子,“表示自己是中华民国的公民,而不是清朝遗民,更不是日本国民”,更有甚者,当他们在剪辫时,还“鸣放爆竹”、“办酒宴”。这反映了当时 A. 新政权强化民族意识和认同 B. 日本暴行激起台湾民众不满 C. 南京临时政府推动习俗变革 D. 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由材料“表示自己是中华民国的公民,而不是清朝遗民,更不是日本国民”可知,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在武昌起义后得到了强化,故选A。材料中湖北军政府揭示的是清政府的暴行,而非日本,排除B;材料中的主体是湖北军政府,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国民的民族意识,并非民主共和观念,排除D。‎ ‎30.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他的观察 A. 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 B. 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 C. 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 D. 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 ‎【答案】B ‎【解析】材料只看到辛亥革命是“反对腐败”的清王朝的革命,没有看到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功绩,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中“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不等于是对西方利益的维护,排除;C项,结合材料“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可知,该事件是指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D项,列强没有支持中国的辛亥革命,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31.1912年9月,孙中山发表演说指出“中国去年之革命,是政治革命,亦是种族革命”,辛亥之前国民意识模糊,老百姓对外声称自己是大清子民,辛亥革命后国民意识里有了“中国人”的概念,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 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 B. 推翻了满洲贵族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 C. 结束了君主专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实行平均地权,完成了社会革命 ‎【答案】A ‎【解析】材料“种族革命……辛亥革命后国民意识里有了‘中国人’的概念”反映了辛亥革命促进了国民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故A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实现民族独立,故B错误;材料主旨是反映民族意识,不是民主共和观念,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平均地权的内容,故D错误。故选A。‎ ‎32.五四运动最终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选择,它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文化逻辑的结果。这体现在 A. 辛亥革命失败,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B. 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C.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致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D. 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这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文化逻辑的结果,故选B。A项属于政治逻辑,排除;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是外交事件,不属于文化层面的演变,排除C;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奠定了阶级条件,与内在的文化逻辑演变无关,排除D。‎ ‎33.经历过五四运动的傅斯年认为五四运动是一个重要的开端:“从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才算有了‘社会’。这主要是因为五四运动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激发了普通民众的社会责任感 C. 实现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联合 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华的传播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故选择B选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但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无产阶级的领导,故排除A选项;抗日期间的全民族共同抗战实现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联合,而并非五四运动,故排除C选项;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选项。‎ ‎34.十月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几。五四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 资本主义本质充分暴露 C.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D. 时局变动激发新的探索 ‎【答案】D ‎【解析】解读材料可知1919年前后马克思主义宣传情况截然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受十月革命以及一战后人们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反思及五四运动的影响,综合来看造成这种变化主要因素是国内外局势的变动,故D选项正确。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及资本主义的弊端是国内外局势剧烈变动的具体表现,故排除A、B。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这不是1919年前后马克思主义宣传出现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故排除C。‎ ‎35.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只知道反对和抨击封建主义;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人民从盲目崇拜西方的心理中苏醒过来,才知道西方文明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中国要走向现代化的通途还必须反对和抨击帝国主义。这表明当时中国 A. 对平等自由的政治需求 B. 向西方学习更趋理性 C. 反帝救亡的强烈愿望 D.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只知道反对和抨击封建主义;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人民从盲目崇拜西方的心理中苏醒过来,才知道西方文明中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中国要走现代化的通途还必须反对和抨击帝国主义”可知,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说明五四运动促进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故答案为D项。A项,对平等自由的政治需求的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向西方学习具体内容,不能判断是否更理性,排除;C项,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人们反帝救亡的愿望强烈,排除。‎ ‎36.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有机社会建设的序幕,紧随其后的应是自下而上、循序渐进地进行社会改造,但必须铲除中国的专制制度。真正的社会改造运动必须从改造自己做起,以对自己言行充分负责的精神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该学者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A. 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B. 使革命成为了社会变革的主流方式 C. 成为新旧民主革命之间的桥梁 D. 推动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 ‎【答案】D ‎【解析】由材料“真正的社会改造运动必须从改造自己做起,以对自己言行充分负责的精神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可知,五四运动对社会的变革是从个人改造开始做起的,即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进行了有机地结合,故选D。五四运动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但并没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排除A;革命成为社会变革的主流方式,是从辛亥革命开始,排除B;材料中提及社会建设、社会改造、个人改造,却没有提及五四运动对革命进程的推动作用,C选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案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然而,有第一次改革就会有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改革之路可以走得通,其必要的前提是: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从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当时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其成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英国议会改革中获取哪些启示?‎ ‎【答案】(1)问题∶贵族掌握政权;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选举腐败。‎ ‎(2)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人民持续不断地斗争;统治者的让步与妥协。‎ 成效:扩大中等阶级选举权;有利于其他阶级参与政权,推动代议制发展。‎ ‎(3)启示:注重制度创新;改革应适时、适度;妥协的智慧;和平渐进的政治制度变革。‎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等信息结合所学从贵族掌握政权、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选举腐败等方面概括得出英国当时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 ‎(2)依据材料二中“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等信息结合19世纪英国的时代背景所学从工业革命的推动、人民持续不断地斗争、统治者的让步与妥协等方面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原因。依据材料二中“从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扩大中等阶级选举权、有利于其他阶级参与政权,推动代议制发展等方面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成效。‎ ‎(3)依据材料二中“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改革之路可以走得通,其必要的前提是: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注重制度创新、改革应适时,适度、妥协的智慧、和平渐进的政治制度变革等方面作答从英国议会改革中获得的启示。‎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之前清政府已求和三次,清政府十分害怕战争继续下去,为了求得停战,决心不惜任何代价。在2月的朝会中,文廷式要求迁都再战,但很快被否决。4月15日,中日双方举行最后一轮谈判,其间李鸿章“在枝节问题上斤斤计较不已。例如最初要求从赔款二万万两中削减五千万两;甚至最后竟向伊藤全权哀求,以此少许之减额,贻作回国的旅费。而对于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款则无任何异议。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在马关春帆楼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清日战争:1894—1895》‎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主要指哪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在签订《马关条约》的谈判中基本诉求。你如何看待“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款”?‎ ‎【答案】(1)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诉求:不惜任何代价求得停战,减少赔款数额。认识:反映了日本资本输出的需求,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适当赋分。)‎ ‎【解析】(1)战争: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是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 ‎(2)诉求:根据“最初要求从赔款二万万两中削减五千万两……贻作回国的旅费”得出不惜任何代价求得停战,减少赔款数额。认识:结合所学,可从体现日本资本输出的需求、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等角度分析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