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南康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大考 历 史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30分)‎ ‎1.《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诗经·商颂》中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诗句。《尚书》认为商汤伐桀是“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这说明商朝政治的特点是(  )‎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社会等级森严 C.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D. 权力高度集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可以看出商代神权色彩浓厚,借助神权加强王权,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政治中的血缘关系,故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商代的社会等级,故排除B;商代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故D错误。‎ ‎2.分封制也称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 “周公……立七十一国”‎ B. 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C.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 “诸候朝于天子,曰述职”‎ ‎【答案】C ‎【解析】‎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反映的是郡县制,与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故答案为C项。A项反映了西周分封诸侯的状况;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是因为山东有两个重要封国齐国、鲁国,B项与分封制有关;D项反映了在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的义务,与西周分封制有关,排除ABD项。‎ ‎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周初的这一做法(  )‎ A. 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 B.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C. 有利于稳定统治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巩固了对地方的统治,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等级秩序,故排除A;材料中没有表述分封制的弊端,故排除B;西周尚未实现中央集权,因此不存在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D。‎ ‎4. 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自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 A. 证明皇位正统合法 B. 体现专制独尊权力 C. 保证皇位世代永续 D. 震慑割据篡权企图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帝王眼中玉玺是受命于天的,谁掌握了玉玺谁就是皇位的正统的合法的继承者,所以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主要在于证明自己的皇位是正统合法的而己,而不是其他选项的价值,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玉玺的价值 ‎ ‎【名师点睛】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始于秦。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玺始出于周,到了周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历代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拥有玉玺也就拥有了皇位的正统合法地位,玉玺已经成为皇位合法正统的一个重要的象征,历史上每一个王朝都非常重视封建独裁统治的象征物“宝玺”,在皇帝的众多宝物中,宝玺最能代表皇帝的无上权威和地位。‎ ‎5.“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这主要归因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 A. 郡县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分封制 D. 王位世袭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汉时期各地方“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实行了郡县制,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正确;嫡长子继承制是解决皇位继承纠纷问题的制度,和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分封制是分封诸侯的制度,故C项错误;王位世袭制是王位继承制度,和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6. 《朱子语类》载: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当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唐制”指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 这一制度削弱了皇权 C. 三省职权具有互相牵制的特点 D. 这一制度使皇权得到强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相关认识。由材料关键信息“得旨再下中书”“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等,材料主旨,即在强调“三省的运行要服务于专制皇权”。据此,可知:ACD三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而B项的“削弱了皇权”,具有片面性,不正确,本题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易错警示】唐朝在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起草)、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隋朝以来的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具体运行机制,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从属于尚书省)。三省的分工协作,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制约皇权,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制约皇权”,不等同于“削弱了皇权”。‎ ‎7.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 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 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 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秦始皇始创“三公九卿”制,宰相是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唐代实行集体的宰相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明朝内阁被废除后朱棣设立的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对皇权没有约束力,所以中央的皇权与相权之争终结。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掌握宰相的行政权,不是财权,所以C项符合要求。‎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宰相制度的演变 ‎8.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这一局面的形成 A.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 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 C. 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 D. 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由材料关键信息“决策机关”、“政务机关”,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中外朝”制度的推行,其目的就是要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项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错误,秦朝郡县制的推行官僚政治已经形成;C项“避免”一词错误。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的“中外朝”‎ ‎9. 中国古代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 拓宽了官吏的选拔途径 B. 君主控制用人权 C. 扩大了统治基础 D. 实现了选贤任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题干中“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的设问,主要从封建社会的用人方面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其中“取代”隐含着封建社会用人制度的开端,故答案选B。AC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10. 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 A. “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 “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 “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 “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汉时期选官制度的理解。西汉时期是察举制。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题意。所以选C。‎ ‎11.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 公平竞争 B. 以文治国 C. 分科考试 D. 学而优则仕 ‎【答案】A ‎【解析】‎ ‎【分析】‎ 略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标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故A项正确。‎ ‎12.“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番归于临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B. 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C. 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 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答案】B ‎【解析】‎ 通过材料的描述可知,材料中的收地方之权到中央的做法,削弱了地方的权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会造成地方政府人浮于事,故A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过分削夺地方权力,不能提高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对“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番归于临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的理解是关键。‎ ‎1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 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 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给定的“史实”“史论”“史识”可以判断出A ‎ B两项是基本历史事实,即“史实”,C项是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评价,属于“史论”,D项站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运行的高度对唐代三省六部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的地位得出的科学结论,所以属于“史识”,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14.元代的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钱粮、兵甲无不领之”,其主要管理权如军权则由蒙古人等少数民族上层担任,“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由此可见行省 A. 执掌地方大权,形成割据之势 B. 权在蒙古贵族,导致蒙汉分裂 C. 代表了朝廷意志行事,有利于中央集权 D. 体现了蒙汉各族的联合,以达长治久安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元代行省是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其长官权力很大且由蒙古人担任,尽管汉人德望很高,但中央不任用。行省制的设立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了地方割据,故A项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蒙汉分裂的史实,故B项错误;元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了维护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行省制,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不能体现蒙汉各族的联合,故D项错误。‎ 点睛: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和“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明晰材料涉及加强中央集权和抑制汉人两个方面,注意全面占有材料。‎ ‎15.《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 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 B.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 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 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吏部长官对张居正恭恭敬敬的态度“恂恂若属吏”和官吏对其命令认真执行“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到其死后,削官夺赐“以罪状示天下”,可知作为“内阁首辅”荣辱兴衰由皇帝决断,故D项正确。题中没有“宦官”什么事,A项错误,B、C项所说与明代史实不符,不正确。‎ ‎【点睛】在明朝,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确,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体现了内阁是专门服务君主专制的政治机构。‎ ‎16.学者许焯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依据关键信息“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解答。君主专制下,君主是世袭的.终身的;实行官僚政治,中央与地方官员一概由皇帝任免,而封建社会是家国同构的,D项正确。ABC三项无从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度 ‎17.清代规定:“不得官于其乡五百里以内”(官员任职必须远离家乡五百里以外)。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强化君主专制 B. 加强中央集权 C. 杜绝地方割据 D. 防止吏治腐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官员任职必须远离家乡五百里以外,实际是限制官员扶植当地势力,建立自己的势力体系,故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加强 ‎18. 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A. 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 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 C. 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 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西周对后世的影响。古代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而周代则是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B正确,ACD说法错误。‎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9.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关键信息:“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题干反映了秦朝分封制的废除,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A项正确;B项是经济方面的,不符合题意;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世卿世禄制废除,但CD项并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的形成•郡县制的推广 ‎20.清朝在东北、西北、西南的边疆地区广泛建立了台站、卡伦、哨所、塘汛,派兵驻守,并以驿站连接,形成遍布边疆的交通网络。其深远意义是 A. 这些地区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 B. 推动了“改土归流”‎ C.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清朝在……边疆地区广泛建立了台站、卡伦、哨所、塘汛,派兵驻守,并以驿站连接,形成遍布边疆的交通网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C正确。这些地区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在清朝之前,故A排除。“改土归流”,在明朝就有,故B排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属于深远意义,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1.皇帝下达给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通称为“廷寄”。“廷寄”制度反映出 A. 军机处提高清政府行政效率 B. 军机处权力大于内阁 C. 军机处直接统领兵部 D. 军机大臣掌握行政决策权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的事皇帝下达给臣下的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这不但起到了保密的作用,还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军机处权力大于内阁,故B项错误;军机处职能是跪受笔录,不可能统帅兵部,也不能掌握行政决策权,故C、D两项错误。‎ ‎22.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A. 君主专制强化 B. 皇权受到制约 C. 地方权力削弱 D. 世袭制度消亡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相关所学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是皇帝的侍从机构,事无大小,内阁都要秉承君主的旨意行事,成为君主加强专制的工具。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政治特征,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立体现的是君权的强化,不是皇权受到制约;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不是地方权力的削弱;D选项错误,明清时期仍然实行皇帝世袭制,并未消亡。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3.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仪态庄严,膝上摊开一本用中英文写的《禁烟条例》,这说明 ‎①禁烟运动得到英国政府的赞同②禁毒对人类文明有贡献 ‎③林则徐的开明和爱国精神受到尊重 ‎④禁毒成为当时世界共识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禁烟在当时损害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故①④不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材料中“仪态庄严”等信息可知,禁毒对人类文明有贡献,林则徐的开明和爱国精神受到尊重,②③正确,故选A项。‎ 考点:虎门销烟 点评:虎门销烟是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销毁了缴获的鸦片100多万斤,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反映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精神。林则徐是中华民族英雄,其爱国精神也得到英国的认可。与此相关的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等,需要掌握。‎ ‎【详解】‎ 请此输入详解!‎ ‎24.《南京条约》签订后,有英国资本家认为:“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上述材料表明 ‎①英国纺织品在中国供不应求 ‎②该资本家不完全了解中国国情 ‎③该资本家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④英国工厂急需更新设备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在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可知该资本家一方面认识到中国市场潜力很大,但同时又不了解中国国情,认识不到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顽强抵制力,②③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英国纺织品在中国供不应求 的说法不符合史实,①错误。英国工厂急需更新设备的说法与材料无关,④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选项错误,排除。‎ ‎25.有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下列说法可以为之论证的是(  )‎ A. 俄国妄图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取更多利益 B. 英国通过“修约”意图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C. 清政府没有严格遵守《南京条约》的若干规定 D. 清政府依然坚持闭关锁国政策激怒了洋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关键是结合两次鸦片战争来理解“延续”‎ 的含义。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意图打开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符合材料中的“延续”之意,B项正确;俄国不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参与国,A项错误;C、D两项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无关,主要从战争的性质、目的、影响和参战国等考虑,故排除CD。‎ ‎26.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 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 “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 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 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的“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西方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规制,故选B项。‎ ‎27.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中日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华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所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中,能够突出反映这一新变化的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 允许列强华投资设厂 D. 通商口岸开放到长江上游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的方式由商品输出阶段进入到资本输出阶段,《马关条约》中的“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体现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故C项正确;割地、赔款和通商是甲午战前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故ABD错误。‎ ‎28.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后果是(  )‎ A. 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在旅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初”“东方的中国”“世界大国集体亮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集体亮相”是指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这一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正确;19世纪的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与材料不符,故排除A;《马关条约》是中日之间签订,与材料中“20世纪初”“世界大国们”不符,故排除B;旅顺大屠杀是日本人在甲午战争期间犯下的罪行,与材料中“20世纪初”“世界大国们”不符,故排除D。‎ ‎29.1902年袁世凯在天津首创中国警察制度,这是对下面哪个不平等条款的应对( )‎ A. 《南京条约》:协定进出口货物关税 B. 《辛丑条约》:天津不得驻扎中国军队 C.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D. 《辛丑条约》: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区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天津不是通商口岸,A错误。《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条约中规定天津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因此袁世凯在天津首创中国警察制度,是对此条款的应对,B正确。《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虽然增开天津为商埠,但与题意无关,C错误。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区位于北京,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1840年到1900年西方列强的侵略。学生需识记基础知识,再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警察制度”,即可得出答案。‎ ‎30.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被外国史学界称之为:像一次组织纪律不强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行动。这里的“维和”是指 A. 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 B. 疯狂镇压义和团运动 C. 打击京津改良派势力 D. 向清朝政府勒索赔款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像一次组织纪律不强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行动”,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由多个国家组织的镇压中国义和团运动、扩大侵华权益的战争,由此可知,“维和”是指疯狂镇压义和团运动。故答案为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目标不是推翻清政府,也不是针对改良派,排除A、C项;《辛丑条约》对中国勒索赔款,但不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排除D项。‎ 二、材料题(共1大题,20分)‎ ‎31.中国古代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和的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容。‎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材料二 汉之刺史、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自辟”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郡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答案】(1)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形成了二元体制。‎ ‎(2)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地方仍有较大权力)。‎ ‎(3)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4)地方自主性(或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 ‎【解析】‎ ‎【详解】(1)意图:依据材料一“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可以概括出是加强对地方统治的答案。影响:依据材料一“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可以归结出是二元制体制。‎ ‎(2)特点,依据材料二“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可以得出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关系:结合所学从加强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组织答案,即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答地方仍有较大权力)。‎ ‎(3)特征:依据材料三“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可以归纳出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4)趋势:结合材料从中央集权加虽的角度概括作答即可,即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