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临川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昌平区临川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昌平区临川学校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与唐朝时设置的节度使作为不同时期的地方势力,二者不同的地方是 A. 与天子是否存在宗法关系 B. 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 C. 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 D. 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否为拱卫中央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西周分封制是周天子按宗法制血缘关系分封,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属于贵族政治;而秦汉之后的官僚政治地方官的任命则由皇帝决定,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模式,故二者的不同为A项。故选:A ‎2. 下图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 B. 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 C. 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 D. 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中的宗祠牌匾就形式而言反映了宗法血缘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就内容来说体现了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心理和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所以A B C三项表述符合题意和史实,D项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故答案选D。‎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点评:中国古代宗法制的具体内容:本题主要考察宗法制的具体内容,解题的关键就是必须牢固掌握教材中有关宗法制的相关内容,对于宗法制内容的考察,高考中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宗法制的内容和影响,尤其是影响与现当代生活还紧密相关,例如,祭祖,同姓寻根等。‎ ‎3.宋太祖为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分别设置的官职是 A. 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 B. 三司使、参知政事、枢密使 C. 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D. 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作为最高军事机关,其长官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又设三司,其长官为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 ‎4. 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是( )‎ A. 三公九卿制 B. 地方行政制度 C. 皇帝制度 D. 赋税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能力。汉承秦制,中央机构、皇帝权力、根本目都基本上相同,只是在地方上有所不同,秦是郡县制,西汉是郡国并行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秦汉制度比较 ‎5.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长期存在着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两大矛盾,这两大矛盾斗争的总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集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君权不断加强。但是也有个别例外的情况,下列各项中属于个别例外情况的是 ‎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②唐朝中期设节度使 ‎③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④元朝设中书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③;郡国并行制度下诸侯国权力较大,没有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唐朝中期设节度使导致地方藩镇割据局面,造成对抗中央,元朝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后来导致中书省乱权,成为虚设,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 ‎6.《史记集解》中有:“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 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 皇权民,与民共享 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说明秦朝以后,玉玺为天子独用,群臣不敢再用,反映了皇帝的独尊和皇权至上,A、B项与材料不符,C项说法错误,皇帝制度的本质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故本题选D。‎ ‎7.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其依据 A. “军机处……职居密勿”‎ B.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C. 军机处机构精简 D. “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 ‎【答案】B ‎【解析】‎ ‎【详解】“军机处……职居密勿”体现了军机处的封闭性和保密性,不能说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排除A项;“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说明军机处作为清代的政治中枢没有任何的决策建议权,完全秉承皇帝的旨意形式,权力全部集中到皇帝手中,说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B项;军机处机构精简主要体现了军机处的机构特点,也不能说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排除C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是对明代内阁阁臣的描述,故排除D项。‎ ‎【点睛】清代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又因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较高,但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也更为明显。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8.明成祖设内阁,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皇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 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B. 明清重视翰林院学士 C. 翰林院学士享有特权 D. 明成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明成祖设内阁……康熙皇帝设南书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与南书房都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这反映了强化专制皇权的共同点,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明清重视翰林院学士,故B项错误;翰林院学士并不享有特权,故C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明成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明成祖设内阁、康熙皇帝设南书房的史实,学生扣住材料关键信息即可从加强皇权的角度分析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9.历史上对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众说纷纭,有人根据文莹的《续湘山野录》中“烛影斧声”的记载,疑心宋太宗“弑兄夺位”,也有人根据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为宋太宗辩解开脱。虽没有定论,然后人不时提出新依据。对上述观点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历史事件的争论越是争论越无法解决 B. 历史争论的解决离不开考古的新发现 C. 合理的历史存疑有助于新史料的发现 D. 价值判断不同导致史实出现不同选择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有人根据《续湘山野录》中“烛影斧声”的记载,疑心宋太宗“弑兄夺位”,也有人根据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为宋太宗辩解开脱,这表明价值判断不同导致史实出现不同选择,故D符合题意;历史事件的争论越是争论越明了,而非无法解决,故A不符合题意;历史争论的解决不一定离不开考古的新发现,故B不符合题意;C不能反映材料的主旨,故C不符合题意。‎ ‎10.《儒林外史》中有一则故事,讲到屡试不中的穷书生范进,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这反映出作者认为科举制 A. 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 B. 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 C. 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D. 考试程序繁杂试题艰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写出合乎形式的文章,不重视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故材料范进中举的故事正是科举制消极作用的体现,A项正确。材料强调科举制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没有涉及选拔人才的标准,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公平和正义,而是强调科举制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科举考试的程序和难度,无法推断出考试程序繁杂试题艰涩,排除D。‎ ‎【点睛】本题以科举制为切入点,考查科举制局限,紧扣材料信息“屡试不中的穷书生范进,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即可知道作者认为科举制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 ‎11.高一(1)班开展了主题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的活动,张华同学以“汉武帝、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不同点”为突破口进行论证,下列能够为张华提供论据的是 A.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 直面地方对中央的威胁问题 C. 设立管理地方财政的官员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针对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又派刺史监察地方官。针对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宋太祖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A、B、D都是宋太祖、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选C。‎ 考点:中央集权的加强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相权不断削落,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落,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 ‎12.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他们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的应是 A. 实行议会制度,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B. 宪政之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C. 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 D. 德国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样考察的目的是为了挽救专制统治,因此他们对德国的宪政之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的君主立宪制最感兴趣,故B项正确;AC项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故A项错误;清政府本意不原意发展资本主义,故D项错误。‎ ‎13.‎ 古希腊有三个里程碑式的改革,分别代表着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确立和顶峰,它们分别是 A. 梭伦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 B. 伯利克里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梭伦改革 C. 克利斯提尼改革、梭伦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D. 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梭伦改革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标志雅典国家最终形成,而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利克里统治时期,国家权力机构向所有公民开放,公民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宣告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故排除ABC,D不符合题意。‎ ‎14.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B. 万民法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人 C. 罗马法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罗马法的实施维系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罗马法的内容。罗马法所包含的不管是成文法还是万民法都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不普遍适合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人,比如奴隶,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实质。‎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5.“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①工商业比较发达 ‎②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③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④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说明古希腊实行民主政治,雅典人为自己的公民身份而自豪,但并非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如十将军,因此③说法错误,①材料中并未体现;材料中“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说明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说明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故D项正确,排除ABC。‎ ‎16.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的其他民族,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中期,建立了第一个海外行省西西里。随着扩张,不同民族之间出现了新的矛盾: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冲突、民族习俗的差异、文化传统的不同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罗马统治者 A. 通过习惯法缓解经济纠纷 B. 颁布《十二铜表法》,限制贵族的特权 C. 制定万民法,协调各地区的民族关系、社会矛盾 D. 颁布公民法,完善罗马法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帝国扩张原有的公民法不能解决新出现的矛盾,于是出现了协调新关系的万民法,故C项正确;习惯法无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故A项排除;BD项是公民法,无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而且公民法没有完善罗马法体系,排除。‎ ‎17.‎ ‎《十二铜表法》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以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这说明罗马法 A. 旨在维护贵族利益 B. 有了刑法与民法的区分 C. 蕴含着自然法精神 D. 有效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答案】B ‎【解析】‎ 根据“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前者处以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可知,《十二铜表法》根据是否主观故意分别处以死刑和交一只公绵羊替罪,说明罗马法有了刑法与民法的区分,B正确;A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8. 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 ‎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 ‎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 ‎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 ‎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 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①③ D. ③④①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①是《天津条约》内容,②是《南京条约》附件《虎口条约》与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的内容,③是《辛丑条约》内容,④是《马关条约》内容,因此符合历史史实的顺序应该是②①④③,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不平等条约内容 ‎19.“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是东西方文明的首次碰撞 B. 外来文明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C. 晚清王朝没有把握住近代化的机遇 D.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主要阐述了清朝没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的机遇,故选C;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是洋务运动,排除D;AB偏离题干主旨,排除。 ‎ ‎20.在近代某中外条约中,清政府应允对方“将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该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条约内容可判断日本取得了在中国通商口岸的开设工厂的权利,而这项特权是日本在《马关条约》中获得的。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的侵华战争·《马关条约》‎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1.宋庆龄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话中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分别指的是 A. 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 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C.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的爆发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则是无产阶级政党,两个代表阶级利益不同甚至对立的政党能够实现合作。“内部条件”是指当时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两党都把反帝反封建作为其革命目标,孙中山接受共产党的帮助;“国际局势”是十月革命后共产国际成立,推动两党第一次合作,故B答案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该题正确答案为B。‎ ‎22.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雉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根据国情,提出反帝反封反军阀的奋斗目标 B. 走“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 C. 形成了独立自主解决本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 D. 根据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指的是1927年到1937年,而“根据国情,提出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奋斗目标”是指早在1922年的中共二大的事情,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A。‎ ‎2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因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几次转移。按转移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上海﹣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 B. 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 C. 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 D. 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共成立初期,为便于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中共中央总部设在上海。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央转移到了中央根据地所在地江西瑞金。长征后党中央转移到了延安。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由延安转移到西北坡。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转移到北平。故顺序为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排除ABC,D符合题意。‎ ‎24.下列有关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与总统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总统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对国会负责 B. 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约并直接生效 C. 国会掌握国家立法权但受总统制约 D. 总统任命政府行政官员不需要经国会同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总统掌握国家行政大权,但不对国会负责,故A项错误;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约,条约的生效还需要得到国会批准,故B项错误;国会掌握国家立法权但受总统制约,故C项正确;总统有权提名并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故D项错误。‎ ‎25.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 A.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B. 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 C. 法国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总统 D. 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立法权 ‎【答案】C ‎【解析】‎ ‎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英国议会早在13世纪已经确立,排除B;美国总统向选民和宪法负责,不需要向议会负责,排除A;德意志帝国议会无法掌握完整的立法权,排除D;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法国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总统,故选C。‎ ‎26.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而不同是说事物之间存在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处理问题时允许存在不同意见。延伸到国家的外交层面,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但是在推动世界和平和发展方面又存在着共性的一面。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最早是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求同存异是在亚非会议因为帝国主义破坏有可能走向歧路的情况下提出的;中国和美国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因此答案为D。‎ ‎27.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共同点是( )‎ A. 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 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历了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的转变,协定关税和在华设厂分别适应了这两段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求,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适用于协定关税,因此A选项表述片面,故A选项错误;“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适用于在华设厂,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此项仅仅适用于协定关税,故C选项错误。‎ ‎28.国民政府南昌行营公布了《民廿二(22)年封锁匪区办法》。其中的“匪区”是指 A. 陕甘宁边区 B. 东北解放区 C. 南方革命根据地 D. 华北敌后根据地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民国廿二年指的是1933年,陕甘宁边区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出现在解放战争时期,南方革命根据地出现在国共对峙时期,华北敌后根据地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故C正确。“匪区”是国民党对中共政权的蔑称。‎ ‎29.从1935年起,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对钨、锑等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进行了全面统制;同时,从德国大量购进重工业机械设备,在四川、江西等省份筹建工矿企业25所。这些措施 A. 增加了南京政府的财政收入 B. 改变了中国重工业薄弱的现状 C. 壮大了官僚资本的经济实力 D. 为抗战准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1935年起”“对…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进行了全面统制”“从德国大量购进重工业机械设备,在四川、江西等省份筹建工矿企业25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从1935‎ 年起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渐加深,国民政府的这些措施为以后抗战做了物质准备,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故A项排除;材料中措施促使了中国重工业的发展,但没有改变薄弱的现状,故B项排除;材料没涉及到官僚资本的状况,故C项排除。‎ ‎【点睛】“从1935年起”“对…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进行了全面统制”“从德国大量购进重工业机械设备,在四川、江西等省份筹建工矿企业25所”是关键信息。‎ ‎30.近代中国的《新民报》曾用“走向和平建国之路,毛泽东为团结而来”为标题报道一则新闻,它说:“全中国人民的心里都在欢呼,欢呼着团结有望,和平前途有了保证。”该报道反映的是 A. 北平和谈 B. 中国共产党“七大”‎ C. 重庆谈判 D. 西安事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欢呼着团结有望,和平前途有了保证”来看,该报道反映的应当是重庆谈判。1945年8月底,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毛泽东等赴重庆与国民党代表谈判。故答案为C项。北平和谈是国民党代表去北平,排除A项;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西安事变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谈判,毛泽东没有参加,排除D项。‎ ‎31.从地名中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提到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我们通常可以联想的关键词是 A. 毛泽东——另起炉灶 B. 周恩来——求同存异 C. 基辛格——乒乓外交 D. 邓小平——韬光养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万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B项正确;A项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与“万隆”无关,排除;C 项是中美关系的发展,与“万隆”无关,排除;D项是新时期的政策,与“万隆”无关,排除。‎ ‎【点睛】关键信息是“万隆”。‎ ‎32.“很显然,日本帝国主义既然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它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平汉交通为之堵塞,而将使北平进退失据,此举殆无异于切断华北之首脑——平津;这么一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从这段材料中不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 B.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阴谋蚕食华北乃至中国的重要步骤 C. 日本军队选择进攻卢沟桥是处心积虑的 D. 卢沟桥的得失关系到中日两国在华北地区的平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卢沟桥在地理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平汉交通为之堵塞,而将使北平进退失据”反映了卢沟桥的重要性,因此日本军队选择进攻卢沟桥是处心积虑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阴谋蚕食华北乃至中国的重要步骤,故B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3.某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和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 《权利法案》颁布时 B. 罗斯福新政实施过程中 C. 十月革命成功之时 D. 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分析,并依据教材知识,此反映的是两极格局的瓦解。A项是17世纪,排除;B项是20世纪30年代,排除;C项是20世纪初,排除;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全球范围的意识形态对抗逐渐减弱,答案应为D项。‎ 考点:苏联解体 点评:本题考查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 ‎34.李际均指出:“从科索沃战争到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不得不承认,‘我们的领导权已经不再受到广泛拥护……在许多人的脑海中,代表我们的已经不再是自由女神,而是阿布格莱布监狱里受虐的囚犯’。”这说明 A. 利益对立是冲突产生的根源 B.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得人心 C. 美国政治军事优势已成过去式 D. 建立国际军事新秩序的必要性 ‎【答案】B ‎【解析】‎ ‎“从科索沃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反映了美国干涉他国内政的事实,“不再受到广泛拥护”“代表我们的……监狱里受虐的囚犯”表明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遭到人们反对,不得人心,故B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D两项题干没有体现。‎ ‎35.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承认: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应该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英国“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深受国内经济危机困扰 B. 中国高超的外交技巧和不妥协的态度 C. 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 英国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具备收回香港的物质基础,故C项符合题意;综合国力是外交活动的坚强后盾,英国经济困扰,但如果我国是弱国,则依然无力收回香港,故A不符合题意;中国高超的外交技巧和不妥协的态度是建立在综合国力基础上,故B不符合题意;英国如果没有强大实力也不能为实现打开中国广阔的市场,故D不符合题意。‎ ‎36.古代希腊民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提到民主“言必称希腊”、“辉煌属于希腊”。古代西方民主政治最有可能出现在 A. 雅典 B. 伦敦 C. 巴黎 D. 纽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以其民主性而著称于世,且成为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源头,其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西方的许多文化价值观念普遍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之时,这种民主制度无疑更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其对现实的影响如此之广,“言必称希腊,”由此也可见希腊对世界的影响。而在希腊的诸多城邦当中,又以雅典的城邦制度最为典型,在伯利克里时代得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故答案选A。其它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37.近年来,我国政府在2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大力组织实施“兴边富边行动”,以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 A. 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 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C. 国家的支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 D.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实施“兴边富边行动”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故A项应选;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故B项错误;国家的支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外部条件,自力更生才是根本原因,C项错误。D从题中无法体现。‎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8.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体现了 A. 权利平衡思想 B. 民主共和思想 C. 民族平等思想 D. 主权民思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这是为了平衡大州和小州的利益而采取的一项折中措施,因此它体现的是大州和小州权益的平等;B.民主共和思想,D.主权在民思想单从这则材料中看不出来;C.民族平等思想,与题干中“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不符。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美国政体 点评: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1)分权制衡原则: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三权分立,互相制约。(2)民主(主权在民)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管理国家,以代议制为基础;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实行任期制;1789年增加10条修正案,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也体现了民主精神。(3)联邦制原则: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权力是各州赋予的,但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同时各州也有处理本州范围内部事务的权力。(4)共和制原则:宪法废除贵族头衔和世袭职务,规定所有的公职向人民开放,总统和国会议员都是民选的;国家和政府应该为公共利益服务,不为个人谋利益。‎ ‎39.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 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 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不对,1949年9月新政协召开标志初步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不对,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C不对,《共同纲领》已经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符合题意,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 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突出了社会主义原则。‎ 考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人物、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的”“共同”“相识”“区别”等提示语.‎ ‎40.美国记者鲍大可描述周恩来:“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第26届联大 D. 雅尔塔会议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特点,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万隆会议 二、解答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材料 ‎ ‎ 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1)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二 对于发展中的共产党而言,1927年前后数年是一个充满灾难、痛苦与磨难的时期。在经历了一连串城市暴动或起义的挫折后,他们将视野转向了国民党所忽略的广袤农村。这一改弦易撤的举措,与中共务实领导群体的形成、革命依靠力量的获取以及整个策略的转型实现了有机的结合,从而使它获得了存在的生机与活力,并且在创造性地开辟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逐渐闯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革命道路。‎ ‎——《中华民国专题史中共农村道路探索》‎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闯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革命道路”的经过及其基本内涵。‎ 材料三: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让中国共产党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就会使它在远东的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强 ‎——1950年美国人的演说 材料四:中国是一个博大的生机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能设想的。‎ ‎——1970年尼克松对外政策报告 ‎(3)材料三中,新中国成立后,以美为首的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态度、政策如何,具体表现有哪些?(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回答)新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活动?‎ ‎(4)与材料三相比,材料四中美国对华政策有了什么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同时期中国外交取得了什么成就?‎ ‎【答案】‎ ‎(1)示例一:论题: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阐述: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裂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示例二:论题: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 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门第之风盛行,豪强左右政局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才能的下层平民得不到重用,社会平等性没有体现,政权持续的腐败。唐朝开始全面推行科举取士,通过考试和才能来选拔人才,一定程度满足了下层民众的政治需求,推动了唐初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2)经过: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国民党的武装起义,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均宣告失败,在秋收起义中,攻打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年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内涵: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3)态度或政策:敌视政策。‎ 表现: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以朝鲜半岛为跳板,侵略中国东北地区;派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不与中国建交。‎ 活动: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 ‎(4)变化:从敌视中国到意图与中国改善关系。‎ 原因: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衰退。‎ 成就: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制度创新与实践。分析材料可知,王夫之从对封建论者的批判得出了郡县制的实行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了制度创新与实践的论点,而回答本题时也可根据这一点选取古代某一制度的发展来论述,如郡县制的推行、人才选拔制度的发展等,结合史实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2)关于经过,依据材料二“1927年前后……在经历了一连串城市暴动或起义的挫折后,他们将视野转向了国民党所忽略的广袤农村”,结合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过程解答即可。关于内涵,结合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内容,可答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关于态度或政策,依据材料三“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致命的打击”,可见美国基于国家利益,对华政策是敌视政策。关于表现,结合美国敌视政策的史实解答即可。关于具体表现,结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解答即可。‎ ‎(4)关于变化,依据材料四“中国是一个博大的生机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可以看出美国从敌视中国到意图与中国改善关系。关于原因,结合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状况,可知当时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关于成就,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史实解答即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