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江西省高安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时量:10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 《礼记》中说:“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孝悌以尊长为前提 B. 孝是儒学核心内容 C. 儒学强调三纲五常 D. 儒学维护封建等级 【答案】A 【解析】材料“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的意思是人们要先懂得尊敬长辈,养济老人,然后才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故A项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 2. 战国时法家曾经有一个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而不争也。”这一比喻实质是主张 A. 严刑峻法 B. 保护物权 C. 奖励军功 D. 舍利取义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意思是指兔子在街上跑,很多人在追,集市上兔子那么多,却看也不看,不是不想要,是那些兔子已经所有权已经规定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受到制约,这是法家思想对物权的规定,故B项正确;AB项是法家思想,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故排除;D项是儒家思想,排除。 3. 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A. 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 B. 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C. 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 D. 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 【答案】B ........................ 4. 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A. 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B. 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C. 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 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答案】D 【解析】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等字眼体现的是儒学世俗化,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经世致用”思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未去表述理学的终极目标,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伦理道德的确是儒学的主要内容,但材料并未表明这一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日常行为”、修身齐家等均体现了儒学的世俗化。 5.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下列观点与此相悖的是 A. “天之立君,本以为民” B.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C. “君臣友朋,相为表里” D. “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可知用古代的民本思想来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而“天之立君,本以为民”也体现的是民本思想,“君臣友朋,相为表里”反映的是对君主专制的反感,“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反映的是反对空谈义理,ACD均与题意观点一致,但不合题意要求,故ACD项排除。“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反映的是君权神授的思想,与材料信息相悖,故B项正确。 点晴:解题时紧扣“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理解其本意,再依据“相悖”,分析备选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 6. 苏格拉底认为政治是一种“最尊贵的才能,一种最高贵的才艺。因为它是王者的技艺,是称作帝王之术的”。他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 多数人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 公民大会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C. 公民大会排斥政治精英的参与 D. 社会底层控制了国家管理权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只有掌握知识才能到达善的标准。雅典当时实行直接民主制,抽签的方式选举国家工作人员,因此官员缺乏专业知识,弊端很大,也就是说明了多数人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需要依据知识,故A项正确;材料中苏格拉底的观点即是对雅典民主制的弊端的批判,没有涉及公民大会,故B、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社会底层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 7. 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这句话的实质意义是 A. 鼓励个人奋斗 B. 打破天主教精神枷锁 C. 否定上帝存在 D. 反对封建等级特权 【答案】D 【解析】“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等字眼意在反对贵族所谓的“天生的”封建等级特权,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鼓励个人奋斗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打破天主教精神枷锁的是宗教改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没有否定上帝存在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8. “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这表明这场改革有助于 A. 加强教皇的宗教权威 B. 弱化民众的宗教信仰 C. 摧毁教会的思想专制 D. 扩大基督教会的影响 【答案】C 9. 有学者认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心如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 反对君主专制 B. 主张三权分立 C. 主张社会契约 D. 提倡人民主权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行政权应该由人民掌握,行政权的受托人只是人民的办事员,应该服从人民,这是人民主权思想的体现,D项正确。题干强调人民主权与没有体现反对君主专制和主张三权分立,且也不是主张社会契约,排除AB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10. 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 浸润了儒家文化价值观 B. 注重于调适病人的心理 C.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 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答案】A 【解析】“德”逾于此强调的是儒家的“德”,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浸润了儒家文化价值观,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未涉及到调适病人心理方面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古代中国医术并非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也未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选项C、D均是不合史实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1. 据载:唐代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等地皆以版印历日鬻(意:卖)于市。每岁司天台(天文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由此可推知当时 A. 地方势力日益座大 B. 印刷事业比较发达 C. 活字印刷得到推广 D. 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答案】B 【解析】“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等字眼足以证明当时印刷速度之快,也就可以推知印刷事业比较发达,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地方势力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唐代尚未出现活字印刷,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反映政府行政效率问题而是反映印刷效率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其印历亦“已”满天下体现的是印刷事业的发达。 12. 《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 A. 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 B. 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 C. 具有重诗的社会风气 D. 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代的文学艺术。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是诗歌繁荣时期,材料的主旨也是强调唐代重诗的社会风气,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并未平民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唐代是文明开放的社会,材料也不涉及等级制度方面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是在春秋时期而非唐代,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这类试题往往以相关的知识作为干扰题肢,这类题目不难,不过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平常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历史学“宽”,对重要的事实、重要的史实,一定要尽可能的弄懂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而遗憾丢分。 13. 下图为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下列对该书法作品的艺术风格说法正确的是 A. “状如龙蛇,钩连不断” B. “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C. “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D. “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该作品为行书。因此结合所学可以判断出A项是草书的风格,B项是小篆的风格,C项是隶书的风格,三项可以排除;D项是行书的风格,本题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需要掌握汉字的发展历程和各种字体的特点。解题时注意解读题干图片判断出字体,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14.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题材差别很大,一属历史演义,一属英雄传奇;其主人公,一是帝王将相,一是绿林豪杰。然而,明朝人熊飞和杨明琅将二者予以合刻,题曰《英雄谱》,认为这两部小说的创作宗旨是一致的,即 A. 意主忠义,旨归劝惩 B. 区别尊卑,明确等级 C. 谄媚于上,以邀荣宠 D. 修身齐家,治平天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实质上考查的是《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相同点,在创作宗旨上《水浒传》并未强调等级,而是淡化尊卑,所以排除B选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没有突出谄媚和修身齐家的思想,所以排除C、D选项。两本书主要突出的是“忠义”二字,《英雄谱》的题目也体现出这种观念,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回答本题要抓住关键点“创作宗旨”,两本书在很多地方都有相同点,而题目中问的是创作宗旨上两者的共性,这就缩小了范围,选项中一些不属于创作宗旨的内容就可以排除,围绕创作宗旨再考虑选项的对错即可。 15. 这两次革命都对人与世界的意义进行了“拉平”,前者(牛顿、哥白尼的科学革命)将人和“神”拉平,后者(生物进化论)将动物和人拉平。这两次科学革命的进步意义是 A. 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 B. 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C. 将人从神学桎梏中解放出来 D. 引导了实验科学的产生 【答案】C 【解析】牛顿和达尔文都是在不同领域对于神学致命的打击,从而把人从神学限制中解放出来,故C项正确;A是文艺复兴;B中改变说法错误;西方人一直信奉宗教;D是伽利略成就。 16. 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 社会发展 A 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 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 B 经典力学体系创立、蒸汽机的改良 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 电磁学理论的突破 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D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来临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故B正确;电磁学理论的突破为电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故C正确;铁器、牛耕的运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中国在原始社会就已经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故A不正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来临,故D正确。所以答案选A。 考点:科技革命·科技成就·科学理论、技术发明 【名师点睛】一般说来,科技的进步是由社会的需要推动的,在我国古代,由于农耕经济的需要,在涉及到农耕经济方面的科技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在近代西方,由于对技术的进步的需求,产生了工业领域里的革命,并且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7. 在创办洋务过程中,李鸿章曾感叹自己“三十年来日在谣诼之中”,张之洞也说自己“无日不在荆天棘地之中”。两人遭受攻击可能是因为他们 A. 违背了封建伦理纲常 B. 与顽固派根本立场相悖 C. 挑战了重义轻利观念 D. 对西学的理解过于肤浅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没有违背封建传统的伦理纲常,排除A 。两者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王朝统治,与顽固派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立场是一致的,排除B。李鸿章和张之洞是洋务派的领导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两人遭受攻击可能是因为他们向西方学习科技的做法挑战了重义轻利观念,故C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两者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体现对西方有一定的理解,排除。 18.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的各种近代化方案,有人把其分别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 A. 真正意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C.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答案】C 【解析】“开颅洗脑”指的是新文化运动,而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选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真正意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的是辛亥革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新文化运动不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是戊戌变法,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开颅洗脑”指的是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19.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这表明 A. 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 B. 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 C. 国民革命运动取得胜利 D.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符合国情 【答案】D 【解析】“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必然结果”等字眼足以证明“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并未说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是在遵义会议上,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国民革命运动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0. 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重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A.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C. 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 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指20世纪80、90年代的苏东剧变,这些国家纷纷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排除A;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排除B;1982年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除D。 21.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有人写了体现家庭生活的《我的丈夫》,被人批评为黄色文章,对此,毛泽东表示:这篇文章也未必就是黄色的。天天《上甘岭》,没有我的丈夫怎么办?这里毛泽东的主张是 A. 艺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在文学创作上不应限制过多 C. 要制定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划 D. 在政治问题上可以自由谈论 【答案】B 【解析】“未必就是黄色的”等字眼意在强调不要乱扣帽子,也足以证明毛泽东认为文学创作不应限制过多,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根本就没涉及,自身也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未体现文学发展规划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毛泽东的主张是文学问题上可以自由谈论,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2. 《“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A. 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 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 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 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两弹一星”对于本国、本地区、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都有较大影响,体现了济世的作用,故D项正确;“两弹一星”成功后,地区及世界仍然有紧张与动荡,故A项错误;B选项范围只限于我国,故A选项错误;C选项也只限于中国经济,故B选项错误。 23. 下图为1949—2008年新中国的教育发展示意图。此图不能反映 A. 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和渴求 B. 到2008年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 C.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发展为大众教育 D. 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答案】D 【解析】材料能体现高等教育不断提升但不能直接体现出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入学率增高说明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和渴求,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2008年入学率百分之就是八点多足以证明到2008年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多也说明由精英教育逐步发展为大众教育,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4. 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体现这一特点的作品是 A. 《巴黎圣母院》 B. 《人间喜剧》 C. 《等待戈多》 D. 《百年孤独》 【答案】A 【解析】“描摹……心灵世界,展现……个性……自我”,结合时间,可判断属于浪漫主义,答案选A。《人间喜剧》是19世纪中后期的的批判现实主义。《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等待戈多》是荒诞主义戏剧,都属于20世纪中后期的后现代主义。 点睛: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1)在描写对象上: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和内心主观感受,而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再现和剖析社会现实。 (2) 在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文学大多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而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25. 19世纪,精细描绘人物或景物细节的写实画家在欧美仍然占有很大市场,进入20世纪之后,他们的市场日益缩小。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众审美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B. 近代科学发展改变艺术创作方式 C. 作家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 D. 现代主义艺术更贴近大众生活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的科技和艺术。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涉及美术的发展历程,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也应用到美术上,现代主义美术逐渐取代现实主义美术,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进入20世纪之后近代科学发展使作家对现实社会充满渴望而不是不满和逃避,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现实主义艺术更贴近大众生活,选项自身就是错误的,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17分,28题15分,共5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承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淚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来自《汉书.董仲舒传》 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利类,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我,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故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走大本。 ——朱熹 材料二南宋思想家叶适认为程朱理学实际上并不是源于尧、舜、子思之道,而是发挥孟子的“新说奇论”,再掺之以佛学和老庄之学部分内容的产物.其结果是“道之本统晦矣”朱熹等人更是以《孟子》为宗主,视佛老为同道,“依于神而夸其表,耀于文而逞其流”,殊不知佛学与中国之学“皎然殊异,岂可同哉”。 ——陈国灿《叶适与南宋反思理学思湖》 原始儒学,儒家源流,方孔之初立教也,黜古学,改今制,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亦汲汲然动矣,岂谓为荀学者,乃尽亡其精意,而泥其粗迹,反授君主以莫大无限之权,使得挟持孔教以制天下!彼为荀学者,必以伦常二字,诬为孔教之精诣。 ——谭嗣同《仁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朱熹二人加强和制约君权主张上的不同,并分析形成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叶适和谭嗣同关于儒学认识的共同点及各自目的。 【答案】(1)加强君权: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而朱熹主张三纲五常即天理,把君主专制上升到天理高度。 制约君权:董仲舒通过灾异学说、天人感应劝诚君主实行德政;而朱熹则通过正君心,要求君主“存天理,灭人欲”而行德政。 原因:董仲舒主要吸收了阴阳五行家思想;而朱熹主要吸收了具有思辨化的佛教和道教思想。 (2)共同点:都认为孔子及其以前学术是正宗儒学;都否定孔子以后的儒学;都认为儒学应该因时而改变。 目的:叶适为了回归原始儒学(孔子时代儒学);谭嗣同为了宣传维新变法。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董仲舒加强君权是通过君权神授而朱熹加强君权是把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上升到天理高度,董仲舒约束君权是通过天人感应学说而朱熹约束君权则是通过正君心,抓住核心要点即可,形成不同的原因主要从二人的理论来源不同角度分析。 (2)叶适和谭嗣同关于儒学认识的共同点按照材料二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均把孔子的学说当成真正的、正统的儒家学说、均肯定孔子的儒学、均否定孔子以后的儒学等是共同点,但目的不用,叶适是想回归、恢复到孔子的儒学,而谭嗣同却是为了变法才肯定孔子的儒学,二者的目的非常不同。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是知道如何归属自己,每一个人都看他们前面的东西。但是我从内心观察自己,我只关心我自己的事情。我不断地反映我自己;控制我自己;品味我自己……帮助别人是必要的,但是使自己归属自己也是必要的。 ——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 材料二: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人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 材料三: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民意,侵犯民权,人民有权推翻他的统治 ——卢梭 (1)请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中所体现的近代欧洲三种自由观。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自由观产生的共同背景及其历史影响是什么? 【答案】(1)材料一:强调个人自由(主张发展人的个性或主张意志自由); 材料二:主张信仰自由(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 材料三:主张政治自由(主张通过暴力革命获得自由;通过社会契约保障自由) (2)共同背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的逐渐壮大;教会思想和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促进了欧洲社会思想的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科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解析】依据三则材料信息分别从个性、信仰以及政治等角度归纳回答。 第一小问背景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以及思想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思想解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转型等角度思考回答。 2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不同的原因。 【答案】(1)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 王安石: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2)商鞅:主张抑制商业的发展。原因:引导人民从事农业,发展小农经济,确立封建制度。 王安石:主张采用市易法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原因:增加政府收入,挽救封建统治。 【解析】(1)根据材料一“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可从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等方面概括。根据材料二“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可从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方面概括即可。 (2)根据材料一可知商鞅主张抑制商业的发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发展小农经济、确立封建制度方面概括原因。根据材料二“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可知王安石主张采用市易法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可从增加政府收入,挽救封建统治方面概括原因。 点睛:材料解析题的四步解题方法: 第一步,先看该题设问,明白该题提问的角度、内容和解答要求,如抓住本题 “具体做法”“态度、原因”等相关设问要求。 第二步,读材料,找出关键字词句,最大限度的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等,紧扣设问要求,分析材料。 第三步,回归教材,分析材料与课本某一内容的联系。抓住教材中关于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紧扣设问,逐一分析材料即可解决。 第四步,提炼答案,分点作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