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度屯溪第一中学十月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明代仁宗皇帝曾赐给吏部尚书赛义,礼部左侍郎杨士奇、杨荣金银章各一枚,印章上刻有“绳愆纠缪”四字,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这说明当时 A. 六部成为皇帝顾问机构 B. 监察制度由此建立 C. 中央各部实现权力制衡 D. 专制皇权得到强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绳愆纠缪”,意思为“改正过失,纠正错误”;联系材料“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可知,明代仁宗皇帝是要求他们四人帮助皇帝来监督官员,以纠正官员的错误及过失,由此判断D正确;据所学可知,六部是指吏、户、礼、兵、刑、工;是掌握是掌握实权的行政机关,而不是皇帝顾问机构,A错误;据所学可知早在秦朝就已经设立了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B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户、兵、刑、工其他部门,更没有体现各部权力制衡,C错误。 2.汉朝实行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唐代实行台谏相辅,而明清则实行台谏合一。这一变化 A. 弱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 B. 强化了谏官的谏诤职能。 C. 体现了君主集权的加强 D. 加强了监察机构的权威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清实行台谏合一,强化了对官员的监督功能,弱化了对皇帝的谏诤功能,从而加强了君主集权。故答案为C项。这一变化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了谏官的谏诤职能,A、B项说法错误,均排除;这一变化是为了强化君主权威,不是加强监察机构权威,排除D项。 3.李治安在《行省制度研究》中认为:“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作者认为行省制度 A. 进一步完善了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B. 易导致极端的中央集权 C. 具有中书省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 D.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行省在郡县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完善了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故A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要注意题干问题,“作者认为行省制度”,通过李治安的一段话问作者在材料中的观点,无法得出易导致极端的中央集权的信息,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行省制度的建立加强了中央集权,没有体现具有中书省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问题,材料没有涉及到“中书省派出机构”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行省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方割据的因素,但不能够消除地方割据的根源,故D选项错误。 4.“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 A. 在边疆设立节度使 B. 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 C. 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 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 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在中央设置二府三司制度,在地方设立通判等机构,从而使不同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以利于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故B正确;设立节度使是唐朝的策略,故A错误;材料中转运使只是负责经济方面,不能体现出材料中措施的核心精神,故C错误;设通判负责地方监督是具体的措施,不是其根本特点,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措施。材料“北宋……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进行制约”可知北宋在中央和地方都采取分化事权的措施来加强统治。 5.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 时期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任期 2.95 4.73 247 2.71 2.76 2.20 1.58 1.46 A. 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 B. 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C. 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 D. 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数据分析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时间越来越短,不利于地方的长治久安,不利于地方行政措施的延续和地方的长远发展。故答案为D项。A项,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知县任期短,并不能说明吏治就比较清明,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列强是在道光年间才开始侵略中国的,排除。 【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6.两汉孝廉约有7万4千余人,是最受重视的察举科目。有学者统计能确定孝廉家世者184人,情况如下: 下表两汉时期孝廉的家世情况表 家世情况 官贵 富豪 平民 贫民 人数 128 11 29 16 百分比 69.6% 6% 15.7% 8.7%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孝廉科目 A. 阻碍政府选拔人才 B. 遗留世袭选官特征 C. 重视儒家道德规范 D. 扩大民众参政途径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孝廉家世为官贵的占接近百分之七十的比例,即绝大多数孝廉均是依靠家世血缘得以举荐,说明这一时期的孝廉科目遗留世袭选官的特征。故答案为B项。孝廉科目是政府选官的标准,政府通过这一方式选拔人才,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儒家道德规范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排除C项;孝廉科目多是根据家世出身选拔人才,不利于民众参政途径的扩大,排除D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表格中数据反映出的问题,即家世为官贵的占接近百分之七十的比例,说明在孝廉的选拔中血缘关系是重要的标准,据此确定答案。 7.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他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 ③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运行程序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所以条文颁布前审批时不需要通过尚书省,故排除①;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运行程序是,中书省决策,然后再由皇帝最终决策,故条文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②③④,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开端,主要体现在 A.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B. 地方管理得到加强 C. 郡守县令不可世袭 D. 制度法令全国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皇帝集权是“私天下”的表现,不能体现“公天下”之开端,故A错误。郡县制使地方管理得到加强,但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郡县制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相比于之前的分封世袭和世卿世禄制,体现出了一定的“公天下”性质,故C正确。制度法令全国统一有利于巩固统一,但不能体现“公天下”之开端,故D错误。 9.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度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 礼仪与制度分离 B. 从人治到法治 C. 国家管理制度化 D. 为民主政治奠基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所给材料中“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度和法律控制”表明官僚政治取得了贵族政治,实际上是国家管理的制度化,故C项正确。礼仪与政治分离、从人治到法治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故AB项错误。依据所学,大秦帝国时代建立的是君主专制制度,故D项表述错误。 10.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其中有专门掌管宫室内部事务,如少府、奉常、宗正等,两汉沿袭秦制。隋朝时,成立了专门的侍御机构殿中省,掌管所有与皇家有关的侍御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中枢机构权力更加明晰 B. 皇帝独尊地位日益遭到削弱 C. 家国同构社会结构瓦解 D. 皇帝侍御机关权力不断扩张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朝时三公九卿部分机构既管理全国事务,也管理皇室相应事务,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下中央政府职能不清,但到隋朝时期,皇室内部事务由专门设立的事务机关管理,实现了国家事务与皇室事务的分离,使中枢机构的权力更加清晰,故答案为A项。B、C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点睛】本题的解答应当根据所学秦朝时期中央官制的特点,即家国同构的管理方式,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从这一变化中反映出的发展趋势来回答。从材料信息来看,家国同构的色彩逐步减弱,说明中枢机构权力更加明晰,据此确定答案。 11.钱穆曾说,“王家与士庶人家在政治制度上是不相悬异的”,也就是说“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钱穆评价的这一制度其特点是 A. 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关系占统治地位 B. 官僚政治已经取代贵族政治 C. “家”“国”不分,等级依旧森严 D. 最高统治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主要意思是贵族与平常人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差异,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官僚机制发生了改变,在选官时,血缘关系逐步淡化,贵族政治逐步演变为官僚政治,故B正确;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关系,指的是贵族依靠血缘关系获得权位,与材料描述不符,故A错误;首先,材料中未涉及到家、国知识点,其次,中国古代一直实行的是家天下的皇位世袭制度,与“王家与士庶人家在政治制度上是不相悬异的”不符,故排除C;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的转变过程中,实现了任命官吏从世家大族手中转移到中央政府,强化了中央集权,故D错误。 12.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由此可知,周代 A. 极力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B. 注重削弱异姓诸侯势力 C. 政治权力依据血缘亲疏 D. 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材料的“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级(天子、诸侯)对下级可以称谓亲属,但下属不可以用亲属称谓上级,应该是只能用臣属关系称谓,表明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故D项正确;A项所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同姓还是异姓诸侯,目的也不是削弱异性诸侯权力,故B项错误,排除;材料不是关于政治权力的分配问题,也没有说明政治权力与血缘的关系,故C项错误,排除。 13.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的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作者认为嬴政最大的贡献在于 A. 废除分封制 B. 实行郡县制 C. 开创统一格局 D. 建立皇帝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根据“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可知汤因比主要赞颂了嬴政在统一国家上的贡献,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和建立皇帝制度都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行的政治制度变革,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A、B、D项。故选C。 【点睛】秦国先后攻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不仅形成了统一的帝国,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14.中国传统社会,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忠孝同义。中华民族有许多英雄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这表明在传统社会 A. 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B. 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C. 家国一体观念突出 D. 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等信息可知,孝顺父母与效忠君主、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爱家就是爱国,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观念,故选C。材料由孝敬父母延伸到忠顺君主,再延伸到效忠国家,故其出发点为家,落脚点为国家,君权至上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A;题目提到了孝顺父母,是为了引出效忠君主和国家,而非强调家庭伦理道德至上,排除B;孝顺父母和效忠君主、国家,无法体现尊卑观念,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学生能根据材料“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的描述,理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5.北宋文人王谠指出:“盖唐之乱,非藩镇无以平之,而亦藩镇有以乱之。……故其所以去唐之乱者,藩镇也;而所以致唐之乱者,亦藩镇也。”作者旨在说明 A. 唐朝藩镇具有双重作用 B. 藩镇有利于维系唐朝统治 C. 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 D. 藩镇是平定叛乱主要力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故其所以去唐之乱者,藩镇也;而所以致唐之乱者,亦藩镇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藩镇割据一方面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社会动荡、政局不稳,是唐朝后期日益衰败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各藩镇的存在又能有效地防止边疆地区的骚乱和各地农民的暴动,有利于维护和延续唐朝的统治。这表明藩镇的设立具有双重作用,故本题答案选A项。BD两项表述过于片面,排除;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16.明朝之前,皇帝临时派出办理重大事情的官员,称谓名目繁多,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权限相对较小。明代,这类官员越来越受到重视,职衔前皆冠以“钦差”二字。到清代,钦差大臣承办的多是关涉国家安危的大事。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官僚机制运转更加灵活 B. 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增多 C. 地方自主权利得到加强 D. 专制皇权管辖范围扩大 【答案】D 【解析】 明清时期皇帝临时派遣的钦差大臣权限越来越大,这说明专制皇权管辖的范围越来越大,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官僚机制的运转,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阶级矛盾激化等封建统治危机,故B项错误;皇帝临时派遣的钦差大臣权限越来越大意味着地方自主权利越来越小,故C项错误。 17.在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上,士大夫群体始终反对神宗将个人意愿(不立长子)凌驾于礼法之上,为此与神宗争吵长达15年。期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但最后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史称“国本之争”。这表明 A. 专制皇权日益膨胀 B. 群臣思想保守顽固 C. 传统文化力量强大 D. 改革面临政治风险 【答案】C 【解析】 “国本之争”中明神宗最终妥协主要还是因为受到传统嫡长子继承制及宗法关系的影响,故C项符合题意。根据“国本之争”的最终结局可以得知,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与A项不符。大臣的思想是否保守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改革的问题,故排除D项。 18.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逐渐完善 B. 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C. 世俗文化进一步发展 D. 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削弱 【答案】B 【解析】 宋代的宗族制度具有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等特征,同时高级官僚也推进宗族建设,这些都有利于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稳定地方宗族的结构和秩序,体现了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故B正确;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渐瓦解,故A错误;宗族文化不等于世俗文化,故C错误;宋代的宗族制度的建设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宗族制度的特点与作用出发,联系国家权力与地方宗族制度的相似作用,即可推理出正确答案。 19.从下面“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地方割据性增强 B. 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演进趋势 C. 二级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D. 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图中可以分析出,政区层级的调整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地方的自主性很小,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由表格可以看出州的地位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而且每朝要么是二级,要么是三级,这说明了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故BC项正确,排除;每一朝都有县,这说明了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故D项正确,排除。 20.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 A. 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 B. 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 C. 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 D.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可知,设置监御史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D正确;监御史是检察官员,不掌握地方行政权,A错误;御史大夫是三公之一,负责监察百官,监御史负责地方检察,B错误;汉惠帝时期仍然推行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是地方侯国割据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联系所学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解答。 21.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 A.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B. 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 C. 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D. 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对地方与边疆的控制,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故答案为A项;是不利于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排除B项;材料强调其积极作用,与C说法不符,排除;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是民主政体,排除D项。 22.据学者研究,西汉初期就同姓诸王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而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由此表可知,这一时期分封的同姓王 A. 加剧了政治统治的腐败 B. 背离了设置时的初衷 C. 严重削弱了中央的权威 D. 不可都视为割据势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解读表格信息可知,西汉初期,同姓的诸侯王的类型比较多样,不单是“反叛型”,且“反叛中央的原因多种多样”,这说明当时的同姓王不全都是割据势力,所以不能把西汉同姓诸王一概视为割据势力,不能一笔抹杀西汉同姓分封制对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积极作用。故答案为D项。A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政治统治腐败的结论,排除;B项,西汉分封同姓王的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从材料来看,绝大多数同姓王“在各自的封国内恪尽职守,为汉藩辅”说明没有背离设置时的初衷,排除;C项,西汉的同姓王不全是割据势力,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而没有削弱中央的权威,排除。 2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材料中“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浓厚的家国色彩,联想到国家政治结构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从而解题。 【详解】由古代把“民之父母”、“爱民如子”等作为褒扬和肯定官员的专用名词可知,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对官员的褒扬借用了家庭关系中常用的概念表达,即形象生动,又得到了普遍的理解和接纳,说明“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深远,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A项中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官员是官僚政治的产物,是君主的奴仆,不是君主的血亲,并且本题是在分析官员形象;本题没有提供官员考核的内容和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D项所说“官员之间”、“共同”、“政治诉求”与本题材料中所述的官员评价无关。 【点睛】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予盾; (2)内容:周王、诸候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为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3 )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24.有学者指出:封土赐民之制,是造成春秋以来割据局面的基础。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后,“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这一转变 A.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B. 逐渐动摇了世卿世禄制 C. 防止了地方势力的勾结 D. 巩固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封土赐民”是指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分封制是世卿世禄的,世代为官即可世代享受俸禄。但官僚制度兴起后,皇帝任用他,他就是官员,不任用他,他就是百姓,因此动摇了世卿世禄制度,B选项符合题意。题目涉及到的是官僚制度,尚未涉及到小农经济,A选项排除。“防止”一词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排除。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基础,分封制废除并不能巩固宗法制,D选项排除。 25.“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也没有拥有土地。……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 春秋战国 B. 秦代 C. 汉代 D. 唐宋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个王朝没有分封制同时儒学也受到极大迫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王朝是秦朝,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依然保留有分封制与题意不符,故A项排除;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地位崇高,故C项排除;唐宋时期尽管儒学遭遇佛道的巨大挑战,但亦占据主导地位而未受排挤,故D项排除。 第II卷(非选择题) 26.在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长期博弈中,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以加官方式选拔官员和文学之士,让他们在内省侍从左右,他们因随时得到天子垂询而得以参与大政。同时宫中传发书奏的尚书,也开始扩展职责,涉身机要事务。武帝在临终前,任用外戚霍光做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为内朝之主,于是将军辅政而领尚书事,开始成为惯例。西汉后期,丞相制开始向三公制变迁,到东汉初年,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成了宰相,丞相的独尊已被三人分权所取代。 ——摘编自张传玺、王邦维《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街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就给其他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街,担任宰相。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他起草敕令;部分由于它是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帝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帝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即所谓的“廷寄”。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中尚书省的职能并概述三省制度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原因及其职能。 【答案】(1)措施:选拔地位较低的官员;扩展尚书的职责;任用外戚、亲信;将丞相权力一分为三;形成内朝、外朝制度。 (2)职能: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 变化:起用低级官员担任宰相;增加宰相人数。 (3)原因:起草诏令的需要;巩固皇权、提高效率的需要。 职能:讨论国是;提出建议;起草谕旨(跪受笔录) 【解析】 【详解】(1)措施:依据材料一“选拔官员和文学之士,让他们在内省侍从左右,他们因随时得到天子垂询而得以参与大政”可知选拔地位较低的官员;依据材料一“时宫中传发书奏的尚书,也开始扩展职责”可知扩展尚书的职责;依据材料一“任用外戚霍光做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可知任用外戚、亲信;依据材料一“丞相的独尊已被三人分权所取代”可知将丞相权力一分为三以及形成内朝、外朝制度。 (2)职能:依据材料二“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和所学从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以及尚书省执行政令回答。变化:依据材料二“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可知起用低级官员担任宰相;依据材料二“其他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街,担任宰相”可知增加宰相人数。 (3)原因:依据材料三“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他起草敕令”可知是起草诏令的需要;依据材料三“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可知巩固皇权、提高效率的需要。职能:依据材料三“军机大臣与皇帝商讨国是”可知是讨论国是;依据材料三“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建议”可知是提出建议;依据材料三“然后回去起草谕旨”可知是起草谕旨。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分封示意图 材料二 唐中期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藩镇“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兵志》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見,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图中所示封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中期后出现的社会问题,并说明宋代是如何解决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答案】(1)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同姓王族;同姓王族被分封在重要地区;(或者同姓封国数量多于异姓封国数量;同姓封国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黄河中下游;首都周围主要是同姓封国,起拱卫的作用) (2)问题:藩镇割据。解决:北宋统治者将兵权收归中央,并强化中央禁军;派文臣管理地方,并设通判监督;掌控地方财政。 (3)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行省依照犬牙相入原则设置;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西周分封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知封国的特点是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同姓王族和同姓王族被分封在重要地区。 (2)问题:根据材料“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可知体现的问题是藩镇割据。 解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藩镇割据问题,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北宋统治者将兵权收归中央,并强化中央禁军;派文臣管理地方,并设通判监督;掌控地方财政。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依据是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行省依照犬牙相入原则设置。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的选官制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演化。 材料一 汉代选官“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二 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阀世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的妙处,它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北宋时期,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儒学程朱理学思潮的出现,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坦坦荡荡地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事。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 (2)材料二中的“前期地方推举制”是指什么制度?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所发挥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政治文化的中心内容,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演进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答案】(1)具体措施:兴办太学;实行察举制;重用儒学家。 (2)制度:九品中正制。 作用:通过考试录用打破了特权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中心内容: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事。主要原因: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士人主题意识的觉醒。 (4)启示:官员的选拔注重选贤任能;调动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管理。 【解析】 【详解】(1)具体措施:依据材料一“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可知是实行察举制;结合所学可知是兴办太学以及重用儒学家。 (2)制度:依据材料二“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可知识九品中正制。作用:依据材料二“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可知通过考试录用打破了特权垄断,依据材料二“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可知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 )中心内容:依据材料三“士大夫们,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可知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事。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三“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儒学程朱理学思潮的出现”可知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以及理学思想影响下士人主题意识的觉醒。 (4)启示:依据材料的信息和所学从官员的选拔标准的要求以及调动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管理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