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0届高三3月阳光校园空中黔课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2020届高三3月阳光校园空中黔课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贵州省“阳光校园·空中黔课”阶段性检测 高三历史 ‎2020年3月 本试卷满分100分,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 ‎1.白狄鲜虞氏所建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之间。在河北平山中山1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的记录。由此可知 A. 鲜虞氏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 B. 反映出礼乐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C. 体现了中山国文化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D. 战国时期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民族融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忠、孝、仁、义、礼、信”、“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儒家的思想主张,反映出华夏文化对中山国文化的影响,也体现了中山国文化对华夏文化的认同,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中山国文化的影响,但仅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儒家思想是鲜虞氏的治国指导思想,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华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礼乐制度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并不全面,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民族融合的内容,D选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层层分封,权力分散在各级贵族中,并世袭享有特权。战国时代魏国和楚国通过变法削弱世袭特权,秦国通过军功爵制取消世卿世禄制度,强调军功而淡化世袭身份。这些做法 A. 标志着世卿世禄制走向消亡 B. 推动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C. 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成和发展 D. 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削弱世袭特权”、“……取消世卿世禄制度,强调军功而淡化世袭身份。”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的这些变法措施使得贵族政治色彩逐渐淡化,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因此B选项正确。这些做法标志着世卿世禄制走向衰落,但并未消亡,它仍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A选项错误;我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时期,不是这些做法的影响,C选项错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 475年战国时期,不是这些做法的意义,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土司制度是元朝时期开始在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地方管理制度。其长官土司既是由中央政府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又拥有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土司制度的实施 A. 加强了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 B. 体现了分封制的持续发展 C. 保证了西南和西北地区的长期繁荣 D. 对元朝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土司制度的实施使土司在地方上拥有世袭特权,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因此D选项正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土司拥有世袭特权,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削弱了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土司制度是在两汉时期的“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元朝开始实行的对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以夷治夷”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并不相同,B选项错误;土司制度妨碍国家统一,破坏地方经济发展,任意残害百姓,不利社会安定,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C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4.唐初,“均给天下民田”达到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唐中叶以后,“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人从私契”成了土地转移、让渡的基本方式与基本原则。这一转变 A. 打击了地方贵族的势力 B. 稳固了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 C. 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D. 是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的表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中叶之后,土地买卖成为土地转移、让渡的基本方式,这一转变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C选项正确。土地的自由转让和买卖有利于地方贵族势力的扩大,A选项错误;土地转让和买卖会导致土地兼并,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不能稳固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B选项错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5.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沿袭传统不变;濒江沿海棉区,盛产原料棉花或成品纱布;太湖周边桑区,主产蚕桑丝绸;苏南浙西山区则业是竹木茶纸产区。明清江南经济格局形成主要是由于 A. 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 B. 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兴盛 C. 区域性农业生产的发展 D. 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一些专业产品产区。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区域性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对外贸易的内容,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并未体现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6.下表是《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据表可知当时 A. 广州逐渐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B. 政府不断放松对外贸易管理 C. 沿海地区丧失了贸易自主权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尚未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在此时期,东印度公司的英国船只在广州进行贸易的数量较多,这说明广州逐渐成为对外贸易中心,因此A选项正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船只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并未放松对外贸易管理,B选项错误;沿海地区丧失贸易自主权是在鸦片战争后,C选项错误;从15世纪末开始,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7.在人类文明史上,汉字显得十分独特:这一套书写系统的基本结构原则自商朝以来就未曾改变。当甲骨文在19世纪末被重新发现时,中国的学者几乎立刻就能够辨识,他们通过甲骨文与金文、篆文互证的方式成功释读了大约600多个甲骨文字。如图是甲骨文、金文与篆文的“日”字,这说明甲骨文 A. 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 B. 是后世造字的重要参考 C. 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D. 阻碍了后世汉字的创新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汉字书写系统的基本结构原则自商朝以来就未曾改变,并且甲骨文和金文、篆文的“日”字写法有着相通之处,这说明甲骨文是后世造字的重要参考,因此B选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大众审美的观点,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甲骨文传承文化的载体功能,C选项错误;汉字书写系统的基本结构原则自商朝以来就未曾改变,但不能说明甲骨文阻碍了后世汉字的创新,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8.中国传统数学采用的是实测实算的方法。明朝中后期,西方传教士带来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物理学著作《泰西水法》《奇器图说》等,地学著作《万国舆图》《职方外纪》等。这种现象 A. 反映了西方的文化侵略 B. 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华夷观念 C. 冲击了宋明理学的地位 D. 开阔了士人认识世界的视野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出现的西学东渐使西方的科技和学术传入中国,开阔了士人认识世界的视野,因此D选项正确。这是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并非文化侵略,A选项错误;华夷观念开始被打破是在鸦片战争后,B选项错误;这种现象与宋明理学没有直接关系,C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9.鸦片战争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百分之五,比以往的自主关税略高,他们认为这是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A. 《南京条约》危害性有限 B. 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C. 自给自足的经济发挥优势 D. 清政府积极维护关税主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这里清政府只看到了税率较之前增加,并未认识到“协定关税”是对国家关税主权的严重践踏,这说明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因此B选项正确。《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深远,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自然经济的优势,C选项错误;“协定关税”是对国家关税主权的严重践踏,并非积极维护,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0.民国十一年,梁启超在东南大学演讲,提出楚国在春秋初年是蛮夷之邦,之后才逐渐融入华夏。楚国贵族屈原接触到当时新输入的中原文化,出使齐国后受到稷下学派的影响,后来放逐到南方,南方的山水与屈原的精神相互激发,最后产生了《楚辞》这一特别的文学样式。梁启超关于屈原的研究 A. 意在弘扬近代民族国家意识 B. 意在推动国共的第一次合作 C. 目的是研究传统文化的体系 D. 是在军阀割据现实下的反思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民国十一年”、“梁启超”、“……接触到当时新输入的中原文化……受到稷下学派的影响……南方的山水与屈原的精神相互激发”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认为,屈原开创《楚辞》的文学样式,是受到中原文化和稷下学派的影响,他认为中华文化血脉相连,意在弘扬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因此A选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民国十一年是1922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于1924年,此时尚未出现,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梁启超认为《楚辞》之所以问世,是由于楚国从蛮夷之地融入华夏文明,即中原一家,血脉相传,意在弘扬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并非研究传统文化体系,也并非反思军阀割据的现实,C、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1.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编印的《政治常识》中讲道:“中山先生说三民主义是共产主义的朋友,这一句话说明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信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和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不应是仇敌而分裂,应该是互助互让的朋友而合作。”这种宣传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作好国民革命舆论宣传 B. 壮大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C. 阐明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 D.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不应是仇敌而分裂,应该是互助互让的朋友而合作。”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历史特征,而这种宣传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当时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D选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不是国民革命时期,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主张,并非反抗国民党政府,B选项错误;这种宣传的根本目的是基于现实需要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非只是阐明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C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 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 冲击了洋务企业的运作 C. 反映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D. 反映了中外的平等共处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材料中这一做法有利于减少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阻碍,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做法影响的是私人投资创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与洋务企业的运作没有直接关系,B选项错误;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资本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在国外进行的投资和贷款,与材料中中国人借用外国人名字创办新式企业不符,C选项错误;这是在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现象,中外并非和平共处,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3.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提出:“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而1945年中共“七大”报告指出:“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于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我们是欢迎的”。这一政策的转变 A. 反映了国内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 B. 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C. 说明党的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城市 D. 适应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共“六大”上提出没收外国资本,是因为代表们认识到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驱除帝国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在中共“七大”之时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将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欢迎外国来投资,这一政策的转变适应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因此D选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在此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中日民族矛盾,但与欢迎外国人来投资无关,A选项错误;此时解放战争尚未开始,该转变与解放战争的胜利没有关系,B选项错误;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4.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 A. 国家恢复轻工业发展 B. 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主导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陷入绝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由政府拨款接办,这反映了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主导,因此C 选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并不存在恢复发展的问题,A选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于1935-1937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国有的中纺公司,并未涉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5.漫画《自由》图中有两个懵懂小孩敲响了“自由”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该漫画反映 A. 青年成为新思想传播的主体 B. 进步思想与保守思想的并存 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漫画中信息可知,画中两个懵懂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这表现了在社会进步的潮流中,一些新生力量与守旧、顽固势力的并存,因此B选项正确。漫画中描述的是懵懂小孩,并未涉及青年的信息,A选项错误;漫画中以老头为代表的守旧势力对进步思潮拒绝接受,不能说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选项错误;漫画反映的是“自由”,不是民主科学思想,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6.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B. 知识分子的认识发生转变 C. “扶助农工”成为社会共识 D. 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一些人对社会改良活动进行批判,提倡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主张将科学理论与工人群众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因此A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一些人的认识,不能等同于知识分子,也无法得出知识分子的认识发生转变,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扶助农工”成为社会共识,该表述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当时一些人的认识,并未体现工人阶级政治地位的变化,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Ⅱ卷综合题 二、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皇权一直凌驾于法权之上,皇帝的命令就是法律,臣民不得违背和更改。中国古代曾经创制了许多对皇权限制的措施,但收效甚微。唐朝初年,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创造性地提出了“天下之法”的概念,把以皇权为代表的行政权纳入法权的约束之下,在司法行政官员中树立了法律至上的观念,初步确立了司法官员独立审判的传统;明确规定司法行政官员在任职前须通过吏部主持的法律考试,使其在任职后能迅速胜任司法审判的事务。唐朝政府在诉讼程序上作了许多制度的设计,如实行三审立案审核制。唐代国家监察官员和上级司法长官还通过录囚的方式监督、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审判。‎ ‎——摘编自郑显文《审判中心主义视域下的唐代司法》‎ 材料二 ‎ ‎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形成》‎ 材料三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政府借助司法监察加强中央集权的策略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宋、元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影响。‎ ‎【答案】(1)策略:提出“天下之法”的理念,在法律框架下赋予皇帝行使最高决策权的合法性:在权力机构中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为行使最高行政权提供法律依据;开始确立司法官员独立审判:重视司法行政官员专业素养提升;改变诉讼程序。确立国家监察司法制度。‎ 意义:有利于形成法律至上的观念,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皇帝无节制地行使权力:相对独立地行使司法审判权:有利于古代司法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巩固统治,缓和社会矛盾:推动了唐初政治稳定和繁荣。 ‎ ‎(2)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元朝推行行省制,上下一体。‎ 影响:造成唐朝藩镇割据局面;宋朝积贫积弱,无力抵抗外部隐患:元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 ‎【解析】‎ ‎【详解】(1‎ ‎)策略:依据材料一中“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创造性地提出了‘天下之法’的概念”、“在司法行政官员中树立了法律至上的观念,初步确立了司法官员独立审判的传统;”、“明确规定司法行政官员在任职前须通过吏部主持的法律考试,使其在任职后能迅速胜任司法审判的事务。”、“唐朝政府在诉讼程序上作了许多制度的设计,如实行三审立案审核制。唐代国家监察官员和上级司法长官还通过录囚的方式监督、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审判。”等信息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唐政府借助司法监察加强中央集权的策略。‎ 意义:结合所学从有利于形成法律至上的观念、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皇帝、相对独立地行使司法审判权、有利于古代司法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巩固统治,缓和社会矛盾、推动唐初政治稳定和繁荣等方面说明其意义。‎ ‎(2)不同:依据材料二中“盛唐年间……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及材料三中“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等信息结合所学可比较得出唐、宋、元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 影响:依据材料二中“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及材料三中“……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等信息结合所学可得出各自产生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公共卫生作为一种专门知识,在医学领域里占有了一席之地。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国家财政主义的影响下,公共卫生在欧洲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与现代政府功能的转变联系在一起。在19世纪,卫生学成为预防医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始关注学校卫生问题。从1890年起,伦敦教育委员会制订规划,委派官员和医生对小学新入学的儿童进行体检,并逐渐开展了定期复查。20世纪初,许多学校陆续设立了保健护理站、诊疗所和校医院,对儿童的眼、耳、鼻、喉、齿等器官的病症进行预防和诊治。学校的取暖、照明和通风等条件也逐渐改善。大规模的排污和公共卫生设施工程,以及公共场所环境的改善等一系列公共卫生运动在提高公众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 ‎——孟君、张大庆《大众医学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中国近代化公共卫生事业逐渐酝酿起来,首先是欧美来华传教士,积极呼吁中国注意公共卫生问题,他们广泛发放关于种牛痘,预防天花、霍乱的知识读物,不断向中国有关官员提出改善卫生的建议。随后中国出使人员和早期改良思想家等加入呼吁行列,《申报》也时常有改善公共卫生的议论。而租界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19世纪末上海租界已经在硬件设施、组织机构、法规建设、技术保障等方面,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近代公共卫生系统。‎ ‎——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和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兴起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表现。以及给我国现代公共卫生建设的启示。‎ ‎【答案】(1)背景: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西方工业文明传入,先进思想的传播;传教士及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租界的示范引领;中国近代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欧洲: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增长快;环境污染严重,传染病流行,公共卫生状况恶化;政府和社会大众卫生意识的提高;启蒙运动推动思想的解放,近代科学理论的发展。‎ ‎(2)表现:加强政府管理职能,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建立相关部门,保障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完善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开展公共卫生运动,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启示:不断加强并逐步完善环境立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提高人民的道德素养;发展科技,利用科技改善环境 ‎【解析】‎ ‎【详解】(1)欧洲:依据材料一中“……公共卫生作为一种专门知识……在启蒙运动和国家财政主义的影响下……”、“在19世纪,卫生学成为预防医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始关注学校卫生问题”等信息结合时代背景相关所学从经济发展、城市化问题、人口密度、公共卫生状况、政府和大众意识、思想的解放和科学理论的发展等方面分析欧洲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兴起发展的背景。‎ 中国:依据材料二中“首先是欧美来华传教士,积极呼吁中国注意公共卫生问题……随后中国出使人员和早期改良思想家等加入呼吁行列”、“而租界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等信息结合时代背景相关所学从近代经济发展、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西方文明传入带来先进思想、传教士及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租界的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分析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兴起发展的背景。‎ ‎(2)表现:依据材料一中“公共卫生在欧洲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与现代政府功能的转变联系在一起。”、“伦敦教育委员会制订规划,委派官员和医生对小学新入学的儿童进行体检,并逐渐开展了定期复查。”、“大规模的排污和公共卫生设施工程,以及公共场所环境的改善等一系列公共卫生运动在提高公众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政府管理职能的加强、相关部门的建立、城市公共卫生设施的完善和公共卫生运动的开展等方面分析近代欧洲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表现。‎ 启示:综合上述材料及作答结合所学从环境立法、社会监督、监督机制、人民道德素养、发展科技等方面作答给我国现代公共卫生建设的启示。‎ 三、探究论证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局势形容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188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中指出:“今海外略地已竞,合而伺我,真非常之变局也”。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自西力东侵,中国人遭遇旷古未有的变局……且将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而加以颠覆”。‎ ‎——据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中的“变局”观念,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答案】示例:论题:冲突与碰撞之变局 论证: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工业文明入侵,向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发出挑战,满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官僚地主尝试通过“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挽救统治危机,不自觉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起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产生。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攫取的经济特权,强行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迫使中国人民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反封建反侵路斗争,探索中国实现民族独立的道路;在与列强冲突、碰撞的过程中,传统的“夷夏”观、“天朝上国”的思想受到猛烈冲击: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的思潮逐渐兴起、发展,引领中国人探索国家独立发展的道路。伴随着闭关锁国政策破产,“理藩”外交受到冲击,中国被迫适应近代外交方式。‎ 结论:总之,在冲突与碰撞过程中,近代中国为应对西方资本主义挑战,被迫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成为中国历史上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围绕材料中的“变局”观念,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进行阐述。结合所学即可得出近代中国出现中西方文明冲突与碰撞的大变局。然后从西方工业文明入侵向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发出挑战、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汉族开明官僚地主开展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中国人民掀起反侵略斗争、传统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思潮兴起等方面进行说明,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