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解析版)

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部分 ‎1.县大约产生于春秋中叶的楚国,当时楚灭其北邻若干小国后置县,并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由贵族担任,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 官僚政治体制正式确立 B. 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 C. 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D. 贵族世袭特权已被取缔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当时楚灭其北邻若干小国后置县,并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可知,春秋中叶的楚国开始改变原来的地方制度分封制,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由贵族担任,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正确;据所学可知,秦朝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A错误;“社会结构”指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结构”的变化,B错误;材料只是涉及楚国的局部地区,不能推断春秋时期其他国家的情况,D说法错误。‎ ‎2.任过议郎、五原太守的东汉学者崔寔在《政论》中指出:“今既不能纯法八世,故宜参以霸政,则宜重赏深罚以御之,明著法术以检之。”据此可知,东汉 A. 恢复并采用秦朝治国方略 B. 士人对法家思想有所认同 C. 并未延续西汉的统治理念 D. 政府的行政能力大幅提升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今既不能纯法八世,故宜参以霸政,则宜重赏深罚以御之,明著法术以检之。”可知,材料主张以武力、刑罚、权势进行统治,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恢复并采用秦朝治国方略”,而是强调“……故宜参以霸政,则宜重赏深罚以御之”,A错误;据所学可知,西汉的统治思想是“外儒内法”,而材料中强调“……故宜参以霸政,则宜重赏深罚以御之”与其相符,C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行政能力大幅提升”,D错误。‎ ‎3.下表是宋元时期江南纺织技术与机具的发展状况表。表中现象 A. 造成小农家庭纺织业走向了解体 B. 导致新生产方式出现 C. 证实了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过程 D. 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宋元时期江南纺织技术与机具的发展可知,出现了脚踏缫车、水转大纺车、及大型提花机”,这些纺织技术与机具的出现说明了手工业发达,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正确;造成小农家庭纺织业走向了解体是鸦片战争后,A错误;材料只是体现纺织技术的进步,没有涉及新的生产方式及经济重心南移,B、C与题意不符。‎ ‎4.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票拟”“面对”“密揭”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体制运作机制中体现了一定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取得皇权的支持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说明明代内阁 A. 完善了中枢机构 B. 掌握着行政大权 C. 削弱了皇帝集权 D. 服务于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体制运作机制中体现了一定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取得皇权的支持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内阁参与中枢决策的形式,而不是完善了中枢机构,A错误;据所学可知,掌握行政大权的是皇帝,B违背史实;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C与题意不符。‎ ‎【点睛】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是皇帝的咨询机构。‎ ‎5.晚清政府前期依然维持着朝贡体系,坐等夷狄前来朝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洋务势力的推动之下,内设中央外务统管机构总理衙门、外于各国设立使馆。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政府 A. 固守传统的外交观念 B. 在外交领域主动与世界接轨 C. 开启向西方学习先河 D. 抛弃了天朝上国的原有旧梦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洋务势力的推动之下,内设中央外务统管机构总理衙门、外于各国设立使馆。”可知,清政府在洋务势力的推动之下,内设中央外务统管机构总理衙门、外于各国设立使馆,体现了清政府外交领域的近代化,主动与世界接轨,B正确;A不符题意;开启向西方学习先河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抛弃了天朝上国的原有旧梦”, D说法错误。‎ ‎【点睛】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6.下图是1912年《真相画报》第2期发表的题为“国民之真相”的漫画。该漫画旨在 A. 揭露社会现象,警醒国人奋进 B. 关注内忧外患,批判社会现实 C. 跟进革命进程,营造舆论氛围 D. 揭露专制皇权,赞颂中华民国 ‎【答案】A ‎【解析】‎ 据图片信息可知,①是过去的国民被帝国主义列强奴役;②是强调现在的国民在北洋军阀割据的统治下,民不聊生;③是展望未来的国民“权利义务平等”,故A符合题意;“关注内忧外患,批判社会现实”与③是展望未来的国民“权利义务平等”不符,B不符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革命”,C错误;据所学可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D与材料不符。‎ ‎7.1900—1920年,农业和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6%,近代工业占14%。1949年,农业和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3%,近代工业占17%。由此可知,近代中国 A. 经济半殖民地化 B. 诸经济因素相互依存 C. 动摇了传统重农模式 D. 产业结构呈畸形局面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1900—1920年,农业和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6%,近代工业占14%。1949年,农业和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3%,近代工业占17%”可知,自1900年----1949年我国,农业、手工业产值及近代工业产值是此消彼长、密切相联,B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经济半殖民地化”,而只是体现自1900年----1949年我国,农业、手工业产值及近代工业产值是此消彼长、密切相联,A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体现“动摇了传统重农模式”,C错误;据材料体现的是1900年----1949年我国,农业、手工业产值及近代工业产值是此消彼长、没有涉及“产业结构”问题,D不是材料主旨。‎ ‎8.下图是根据我国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外政策部分中“革命”“和平”“斗争”三个词汇出现的频率而制作。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被动 B. 国内外形势影响外交战略 C. 外交领域的意识形态增强 D.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贡献大 ‎【答案】B ‎【解析】‎ 据图表信息可知,“斗争”、“革命”一词在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出现频率很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走低,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为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文革时期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要矛盾来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故此时“和平”一词出现频率走高,B符合题意;A片面;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的外交应该是重国家利益的外交,而不是强调意识形态,C违背史实;D与题意无关。‎ ‎【点睛】新中国的外交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性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外交。‎ ‎9.在古代雅典,陪审员不知道当日受审案件,进入审判席后,不得互相交谈。审判遵循“有法可依者,当依法投票,法律所未详者,当本法意,尽我诚心,作合乎正义投票”,案件的裁决取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这说明古代雅典 A. 尊重公民自由平等权利 B. 强调培养公民的独立人格 C. 蕴含平等公正的法治意识 D. 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高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陪审员不知道当日受审案件,进入审判席后,不得互相交谈。审判遵循‘有法可依者,当依法投票,法律所未详者,当本法意,尽我诚心,作合乎正义的投票’”可知,为保证审判公平、合理,陪审员不知道当日受审案件,进入审判席后,不得互相交谈,而且审判遵循法律办事,A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陪审员的陪审程序与“培养公民的独立人格”无关,B错误;据材料体现的是陪审员的陪审程序,不能得出“蕴含平等公正的法治意识”,C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高”,强调的是陪审员的陪审程序及审判遵循的依据,D与材料无关。‎ ‎10.“文艺复兴艺术首先是,而且主要是一种宗教艺术”,不仅仅指它所表现主要是宗教因素,而且指它所张扬的主要是基督教信仰。仅以绘画作品为例,1420—1539年的意大利,注明日期的图画共有2033件,其中87%是宗教画。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 A. 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情怀 B. 注重宣扬宗教的权威 C. 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宗旨 D. 孕育享乐的现实主义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文艺复兴艺术首先是,而且主要是一种宗教艺术,不仅仅指它所表现的主要是宗教因素,而且指它所张扬的主要是基督教信仰。仅以绘画作品为例,1420—1539年的意大利,注明日期的图画共有2033件,其中87%是宗教画。”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所张扬的主要是基督教信仰,B符合题意;A不是材料主旨;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传承传统文化主要是希腊罗马文化,材料没有涉及,C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孕育享乐的现实主义”,D错误。‎ ‎11.有学者说:“光荣革命自身也就成为一种传统,为以后的英国人们提供历史依据。”该学者意在说明光荣革命 A. 清除了政治体制中的君主残余 B. 开启了保守而渐进的民主之路 C. 推动了代议制民主的迅速发展 D. 完成了国家权力中心成功转移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光荣革命自身也就成为一种传统,为以后的英国人们提供历史依据。”可知,“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正常的统治秩序确立,为代议制民主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C正确;据所学可知英国政体中保留了“君主”,A说法与史实不符;开启了保守而渐进的民主之路应该是1660年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开始,B与题意不符;据所学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D说法错误。‎ ‎12.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1960年为20.7%,1970年为25.7%,1980年为32.3%。法国1960年为15.9%,1980年为31.1%,1985年为35%,1990年为32.4%。据此可推知 A. 国家干预经济刺激了经济发展 B. 西方社会福利覆盖面逐步扩大 C. 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 D. 经济危机导致西欧陷入了困境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制约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七十年代许多国家经济进入“滞涨”状态;80年代以后,许多西方国家开始减少福利开支,国家经济开始复苏,故C符合题意;据材料“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并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制约了国家经济的发展,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福利覆盖面”,B与题意无关;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D不是材料主旨。‎ 二、材料分析题部分 ‎(一)必做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七学。国子学收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和从二品以上曾孙,太学收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和从三品曾孙,广文学收附监修进士学业的人,四门学只准收七品以上、侯伯子男之子及庶人的俊士。律学和书、算学可收八品以下及庶人之子。地方州县也设有经学博士、助教,学生多收“仕家子弟”。宋代,中央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三学,州县设州县学。国子学收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太学收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弟。在五代、宋时出现了“书院”,所学内容仍局限于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官学无多大区别。劝之以学,诱之以禄,是办学的指导思想。‎ ‎——摘编自陆杰峰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晚清要推行教育现代化建设并取得成功是很难想象的。而辛亥革命后所建立起来的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体系很快被军阀混战所摧残。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更没能实施大规模的教育现代化建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构形成了实施大规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体制与组织架构。改革开放30年教育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表明中国初步打破了教育现代化建设动力长期不足的僵滞局面。‎ ‎——摘编自李春燕、杨天怡《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演变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两代教育制度的相似之处,并说明宋代教育制度出现的变化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教育制度形成与发展的意义。‎ ‎【答案】(1)相似之处: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和管理体系;学校招收学生都有资格限制;学校教育与仕进(或科举)结合紧密;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目的均为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变化:资格限制有较大程度的放宽(或平民化倾向增强);出现了书院。影响: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文化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培养的主要是皇帝的忠实奴仆,强化了专制皇权。‎ ‎(2)特点:由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演变;近代化进程缓慢。意义:改变了教育落后的局面;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索质;促进人才的培养,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析】‎ ‎(1)相似之处:据材料“唐代,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七学。……地方州县也设有经学博士、助教,学生多收“仕家子弟”。”、‎ ‎ 据材料“宋代,中央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三学,州县设州县学”可知,唐代和宋代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和管理体系;据材料“唐代……国子学收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和从二品以上曾孙,太学收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和从三品曾孙,广文学收附监修进士学业的人,四门学只准收七品以上、侯伯子男之子及庶人的俊士。……地方州县也设有经学博士、助教,学生多收‘仕家子弟’”及“宋代……国子学收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太学收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弟。”可知,唐宋学校招收学生都有资格限制;据材料“唐代……地方州县也设有经学博士……”及材料“在五代、宋时出现了“书院”,所学内容仍局限于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官学无多大区别。”可知,唐宋学校教育与仕进(或科举)结合紧密;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结合所学可知,唐宋时期的教育目的均为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变化:据材料“唐代……太学收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和从三品曾孙,……”及材料“宋代,……太学收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弟。”可知,太学的资格限制有较大程度的放宽(或平民化倾向增强);据材料“在五代、宋时出现了书院”可知,出现了书院。影响:结合所学可从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文化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培养的主要是皇帝的忠实奴仆,强化了专制皇权等角度回答。‎ ‎(2)特点:据材料“晚清要推行教育现代化……是很难想象的。而辛亥革命后所建立起来的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体系……所摧残。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更没能实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构形成了实施大规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体制与组织架构。”并结合所学可知,可知由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演变;但是近代化进程缓慢。意义:结合所学可从改变了教育落后的局面;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索质;促进人才的培养,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制度创新虽然打破了旧制度,但是新制度本身并不完善,市场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基本上是无约束的,一些新的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出现,使这种无约束状态更加混乱。这种混乱表现为市场行为的掠夺性和投机欺诈性。当完成财富的原始积累以后,对竞争的有序化提出了要求。竞争有序化主要是限制过度竞争,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混乱,建立竞争规则,保护合法竞争、平等竞争。竞争有序化是市场向成熟阶段推进的关键问题。‎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编著《世界经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市场竞争秩序”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1:‎ 论题:无序竞争会导致世界经济的混乱。阐述:近代西方国家通过对外殖民护张和掠夺,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也造成了各国之间的商业战争频繁,给亚、非、拉美广大地区带去了灾难,使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或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盛行自由贸易政策,但无条件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会对一国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埋下隐患,如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无序竞争下的产物)‎ 示例2:‎ 论题:世界市场竞争由无序向有序化发展。‎ 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导致世界经济处于无政府状态,引发了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缓解了经济危机。鉴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了关贸总协定,由此建立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这有利于世界市场竞争的规范化、有序化。‎ 示例3:‎ 论题:有序竞争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全球化。‎ 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发展,使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解析】‎ ‎【分析】‎ 材料:制度创新虽然打破了旧制度,但是新制度本身并不完善,市场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基本上是无约束的,一些新的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出现,使这种无约束状态更加混乱。这种混乱表现为市场行为的掠夺性和投机欺诈性。当完成财富的原始积累以后,对竞争的有序化提出了要求。竞争有序化主要是限制过度竞争,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混乱,建立竞争规则,保护合法竞争、平等竞争。竞争有序化是市场向成熟阶段推进的关键问题。‎ 示例1:论题:无序竞争会导致世界经济的混乱。‎ 阐述:据材料“制度创新虽然打破了旧制度,但是新制度本身并不完善,市场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基本上是无约束的,一些新的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出现,使这种无约束状态更加混乱。这种混乱表现为市场行为的掠夺性和投机欺诈性。”可归纳出“无序竞争会导致世界经济的混乱”。关于阐释可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贸易政策的影响会对一国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埋下隐患,如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无序竞争下的产物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示例2:‎ 论题:世界市场竞争由无序向有序化发展。‎ 阐述:据材料“……当完成财富的原始积累以后,对竞争的有序化提出了要求。竞争有序化主要是限制过度竞争,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混乱,建立竞争规则,保护合法竞争、平等竞争。”可归纳出“世界市场竞争由无序向有序化发展”。关于此观点阐释可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引发了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而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缓解了经济危机。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了关贸总协定,由此建立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这有利于世界市场竞争的规范化、有序化等方面回答。‎ 示例3:‎ 论题:有序竞争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全球化。‎ 阐述:据材料“竞争有序化主要是限制过度竞争,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混乱,建立竞争规则,保护合法竞争、平等竞争。竞争有序化是市场向成熟阶段推进的关键问题。” 可归纳出“有序竞争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全球化”。阐释此观点可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发展,使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等方面回答。‎ ‎(二)选做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厘金制度创设于清代晚期,民初以来许多人士曾多次要求废除这一制度。1928年,全国共有厘卡735个。国民政府成立后,全国财政会议决定由财政部组织全国裁厘委员会,裁撤厘金及一切国内通过税,决定裁厘后征收油类、茶类、纸类、木棉、家畜、茧、大豆、棉花、各种重要矿物等16种特种消费税(简称特税)。特税虽比厘金进步,但由于将许多日常生活必需品列入纳税范围,对工商业者仍然是一个沉重负担,故许多地方要求裁厘时不征特税。因此,废厘未实现。后国民政府下令于1930年12月31日止将全国所有厘金永远废除。1931年4月又严令停办特种消费税。同时,开始普遍推行统税政策,即对国内工业品按照一物一税原则,进行一次性征收。统税与关税、盐税同为三大税源。统税收入1931年为7500万元,1934年为11600万元,1936年达13200万元。‎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第92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作用。‎ ‎【答案】(1)背景: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厘卡众多,严重阻碍国内的商品流通;国人呼吁废除厘金制度。主要内容;裁撤匣金,从征收特税到改征统税。‎ ‎(2)作用:方便了商品流通;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 ‎【解析】‎ ‎(1)背景:据材料“1928年,全国共有厘卡735个。”并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据材料“国民政府成立后,全国财政会议决定由财政部组织全国裁厘委员会,裁撤厘金及一切国内通过税”并结合所学可知,厘卡众多,严重阻碍国内的商品流通;据所学可知,废除厘金制度是国人的要求。主要内容;据材料“国民政府成立后,全国财政会议决定由财政部组织全国裁厘委员会,裁撤厘金及一切国内通过税”并结合所学可知,裁撤匣金;据材料“决定裁厘后征收油类、茶类、纸类、木棉、家畜、茧、大豆、棉花、各种重要矿物等16种特种消费税(简称特税)。”可知,裁厘后征收特税;据材料“1931年4月又严令停办特种消费税。同时,开始普遍推行统税政策,即对国内工业品按照一物一税原则,进行一次性征收。”可知,1931年4月又严令停办特种消费税。同时,开始普遍推行统税政策,即改征统税。‎ ‎(2)作用: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方便了商品流通;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等方面回答。‎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7年12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命令所有的美方代表不要与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府进行任何直接交流。当俄德进行单独媾和时,美国驻俄大使煽动说享有140多年自由的美国人民向仅仅享有10个月自由的俄国人民表达强烈的同情,以为这样能激起俄国人民起来反对苏维埃的战争,结果希望落空了。美国国务卿兰辛将苏俄的《和平法令》视为“对各国现存社会制度的直接威胁”。威尔逊则提出了“十四点”计划,该计划的初衷,即声明美国作战的目标,说明战争的“正义性”,借此抵消《和平法令》产生的影响,这一点在当时来看并没有实现。美国政府还允许运输工业产品、铁轨、火车头的船只驶往俄国,企图以经济手段迫使苏维埃俄国在美国的援助下接受美国的要求,继续与同盟国作战。对于种种经济利诱,身处困境的苏维埃政权并没有就此屈服。‎ ‎——摘编自余玉梅《威尔逊政府阻止苏俄退出一战的政策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威尔逊政府阻止苏俄退出一战采取的主要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威尔逊政府阻止苏俄退出一战失败的原因。‎ ‎【答案】(1)政策:不承认苏维埃政权;煽动俄国人民,动摇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地位;提出“十四点”原则与《和平法令》抗衡;凭借巨大的经济优势以经济援助为条件,要求苏俄继续參战。‎ ‎(2)原因:俄国人民厌战情绪高涨;布尔什维克党巩固政权需要;威尔逊政府仅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考量。‎ ‎【解析】‎ ‎(1)政策:据材料“1917年12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命令所有的美方代表不要与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府进行任何直接交流”可知,不承认苏维埃政权;据材料“当俄德进行单独媾和时,美国驻俄大使煽动说享有140多年自由的美国人民向仅仅享有10个月自由的俄国人民表达强烈的同情,以为这样能激起俄国人民起来反对苏维埃的战争……”可知,煽动俄国人民,动摇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地位;美国提出“十四点”原则与《和平法令》抗衡;据材料“……企图以经济手段迫使苏维埃俄国在美国的援助下接受美国的要求,继续与同盟国作战”可知,凭借巨大的经济优势以经济援助为条件,要求苏俄继续參战。‎ ‎(2)原因: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俄国人民厌战情绪高涨;布尔什维克党巩固政权需要;威尔逊政府仅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考量等角度回答。‎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李牧(?—前229年),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柏仁(今河北邢台)人,无论是守边还是抗击秦军,都是战功显赫的“常胜将军”,但却因秦国反间计,遭受赵王猜忌与佞臣暗算而惨遭杀害。之后,秦军如入无人之境,三个月后赵国灭亡。据《史记》载,赵国共历十二代国君,其间仅大规模的政变就发生了九次。李牧的悲剧就是在赵国常年兵变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法治缺位,人治当道,赵国君主处理国事随意性较大,且重用佞臣,导致了李牧被误杀。另外,在驻守边关抵御匈奴的过程中,李牧的保守策略,招致君臣上下与整个赵国军民对其作战勇气的极大质疑。当时“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李牧这种只善于谋国而不善于谋身的做法能不招致杀身之祸吗?其实李牧不是没有脱险的机会。当被解除兵权时,如果他能顺利地交出来,或许会免于一死。‎ ‎——摘编自王新利《赵国名将李牧人生悲剧探源及鉴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赵国名将李牧悲剧发生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李牧悲剧留给后世统治者的启示。‎ ‎【答案】(1)原因:赵国政变频发,政局动荡;赵国法制不健全;奸臣当道,君王昏庸;本人性格倔强,缺少变通;赵国误中秦国反间计。‎ ‎(2)启示:统治者自身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善于知人、用人和纳谏;完善法制,避免决策的随意性等。‎ ‎【解析】‎ ‎(1)原因:据材料“据《史记》载,赵国共历十二代国君,其间仅大规模的政变就发生了九次”可知,赵国政变频发,政局动荡;据材料“法治缺位,人治当道,赵国君主处理国事随意性较大,且重用佞臣,导致了李牧被误杀。”可知,赵国法制不健全;奸臣当道,君王昏庸;据材料“李牧这种只善于谋国而不善于谋身的做法能不招致杀身之祸吗?其实李牧不是没有脱险的机会”可知,李牧性格倔强,缺少变通;据材料“但却因秦国反间计,遭受赵王猜忌与佞臣暗算而惨遭杀害”可知,秦国使用反间计,赵国误中秦国反间计。‎ ‎(2)启示: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统治者自身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善于知人、用人和纳谏;完善法制,避免决策的随意性等角度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