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14-41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作业】
核心素养提升练 四十一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选择题 1.《商人与共产革命,1919-1927》一书指出,中国共产党以打倒资产阶级为目标,但是在发展工人运动和工人革命的过程中,却注重和商人建立联合战线。这主要是因为 ( ) A.商人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一面 B.团结商人有利于提高经济实力 C.中国共产党和商人的革命目标一致 D.商人掌握革命统一战线领导权 【解析】选A。依据材料“中国共产党以打倒资产阶级为目标,但是在发展工人运动和工人革命的过程中,却注重和商人建立联合战线”,说明商人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一面,因此中国共产党要与商人建立联合战线,故A正确。 2.孙中山认为,要解决农民问题,可以照地价去向地主抽重税;如果地主不纳税,便可以把他的田地拿来充公,令耕者有其田。孙中山的这一主张 ( ) A.指导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B.反映农民要求平分土地的愿望 C.仍属于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D.成为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的指导思想 【解析】选C。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内容,仍然属于资产阶级土地纲领,故C正确。 3.(2019·保定模拟)1899年孙中山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一层地主从中朘(剥削)削之,则民可以大苏。”孙中山的主要目的是 ( ) A.抑制土地兼并 B.废除土地私有制 C.巩固民国政权 D.减轻农民负担 【解析】选D。“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一层地主从中朘(剥削)削之,则民可以大苏”表明孙中山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4.孙中山在1924年说:“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在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他认为 ( ) A.提倡实业实现共同富裕 B.提倡实业实现平均大同的理想 C.倡导国共合作实现社会主义 D.实业是实现富强的不二选择 【解析】选A。提倡实业实现共同富裕与材料中“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同享安乐之幸福”相符,故A正确;材料中“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不等于实现平均,故B错误;1924年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而非社会主义,故C错误;孙中山主张通过三民主义实现富强,故D错误。 5.孙中山主张“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 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这种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这种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这表明他的民生主义 ( ) A.与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理想本质相同 B.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 C.主要是反对少数人垄断社会财富 D.主张贫富均等保障工农幸福生活 【解析】选C。这种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这种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表明孙中山反对少数人垄断社会财富,调节贫富悬殊,故C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不可能主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排除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拓展延伸】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反对的是清朝贵族的统治,实质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是政治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6.毛泽东在1925年12月1日写成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写道:“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这说明 ( ) A.毛泽东对于革命的朋友和敌人尚未有清晰认识 B.毛泽东反对我党在革命中出现的机会主义倾向 C.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得到了所有革命阶级支持 D.毛泽东初步阐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解析】选B。1925年12月,此时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时期,此时以陈独秀为首的革命党人,放弃革命的领导权,不放手发动工人农民起来斗争, 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针对革命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毛泽东撰写此文,故B正确。 7.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体现的思想是 ( ) A.“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B.“摸着石头过河” C.“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D.“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解析】选B。“看对了,搞一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说明邓小平主张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故B正确。 二、非选择题(12分) 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文化往往是进进出出,一会儿进入儒家,一会儿进入佛家,一会儿进入道家。清代的雍正皇帝可以代表历代开明皇帝的思维,用儒家治国,用佛家治心,用道家治身体。基本上是多元并举,不仅国家是这样,老百姓也是这样,谁也不排斥,这是中国文化非常好的开放互融的态势。图示如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文化开放互融的态势。(要求:联系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论述的时间范围在中国古代到中国近现代之间,注意结合各时代的历史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利用这些把材料所提供的主要思想串联起来,进行具体论述即可。 答案: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改造先秦儒学,形成了新儒学并被汉武帝采纳,成为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宋明时期儒学家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近代以来,先进的仁人志士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向西方学习,吸收、融合西方文化,先后出现“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指导中国社会变革;五四运动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形成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2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