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

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试题来源 考查主题 材料出处 设问视角 命题分析 ‎2017年课标全国Ⅰ ‎20世纪80年代的工资改革 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特点类、作用(意义)类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 ‎(2)从考查内容看,以中国古代史为主,侧重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涉及到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 ‎(3)从问题设计看,一般是两问,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很强。‎ ‎(4)从设问视角看,多采用比较类(3次)、原因类(3次)、内容类(3次)、作用类(8次),注重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目标的考核,特别是对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理解和分析。‎ ‎(5)与教材的关联度,古代史试题与选修教材内容无直接联系,近代史试题与必修教材有一定的联系,至今仅涉及到清末戊戌变法与新政一道题。‎ ‎2017年课标全国Ⅱ 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原因类、启示类 ‎2017年课标全国Ⅲ 隋代法律制度改革 ‎《隋书》‎ 特点类、作用(意义)类 ‎2016年课标全国Ⅰ 唐太宗时的谱牒改革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内容类、作用类 ‎2016年课标全国Ⅱ 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改革 ‎《清史稿》‎ 比较类、特点类、评价类、影响类 ‎2016年课标全国Ⅲ 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 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内容类、意义类 ‎2015年课标全国Ⅰ 唐代的币制改革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内容类、作用(意义)类 ‎2015年课标全国Ⅱ 清代的养廉银制度 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原因类、作用(影响)类 ‎2014年课标全国Ⅰ 魏晋的法律改革 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特点类、作用(影响)类 ‎2014年课标全国Ⅱ 南朝的山泽管理 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背景类、作用(影响)类 ‎2013年课标全国Ⅰ 晚清的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 ‎《清德宗实录》‎ 比较类、原因类、实质类 ‎2013年课标全国Ⅱ 唐朝的两税法 白寿彝《中国通史》‎ 背景类、比较类、作用(影响)类 考点一 商鞅变法 ‎1.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和宗法分封制的崩溃,社会处于转型期。‎ ‎(2)春秋改革针对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化;战国改革针对上层建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3)秦国落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2.措施 ‎(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什伍组织。‎ ‎(2)经济: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 ‎(3)政治: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实行什伍连坐制和轻罪重罚。‎ ‎(4)思想: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3.性质:商鞅变法是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的改革。‎ ‎4.意义 ‎(1)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2)不仅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考点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北魏面临危机:经济落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 ‎(3)掌握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动北魏改革。‎ ‎2.措施 ‎(1)实行均田制,增加收入,缓和矛盾,促使游牧民族农耕化,对后代田制影响深远。‎ ‎(2)实行三长制,健全行政体制,国家控制编户农民,加强中央集权。‎ ‎(3)整顿吏治,为改革提供有利的政治局面,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 ‎(4)迁都洛阳,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推动了改革的深入,促进了民族融合。‎ ‎(5)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3.性质: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封建化的改革。‎ ‎4.评价 ‎(1)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加速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3)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考点三 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三冗”‎ ‎①分化事权形成“冗官”。‎ ‎②“养兵”政策造成“冗兵”。‎ ‎③“冗官”“冗兵”和岁币造成“冗费”。‎ ‎(2)“两积”‎ ‎①“三冗”造成财政危机,导致“积贫”。‎ ‎②军队战斗力下降,对外战争连年失败,导致“积弱”。‎ ‎(3)直接:庆历新政失败,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2.措施 ‎(1)理财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限制了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2)整顿军队: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军队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改革科举:改试经义策论,为变法培养人才;改革选官制度,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3.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4.评价 ‎(1)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2)变法的局限性:由于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加上用人不当,最终导致人民反对,变法失败。‎ ‎(3)新法变质:成为党争和聚敛钱财的工具,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 考点四 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 ‎(2)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4)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2.内容 ‎(1)“二一九法令”‎ ‎①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②农奴得到一块需高价赎买的份地。‎ ‎③农民仍受“村社”的管理。‎ ‎(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 ‎3.评价 ‎(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2)是继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 ‎(3)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 ‎(4)自上而下的形式导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考点五 日本的明治维新 ‎1.背景 ‎(1)国内危机:幕府专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危机:黑船来航,民族危机加深。‎ ‎(3)独立改革派的形成:武装倒幕的成功;成立新政府。‎ ‎2.措施 ‎(1)政治上: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上:确立新兴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文化教育: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社会生活西化。‎ ‎(4)政治体制:建立近代天皇体制。‎ ‎3.评价 ‎(1)积极性:逐渐摆脱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的强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为邻国提供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2)局限性: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逐步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考点六 戊戌变法 ‎1.背景 ‎(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签订,激发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政治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直接影响。‎ ‎(4)康、梁的准备:创办学堂,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力倡维新;上书皇帝,恳请变法;创办报刊,传播维新;成立团体,组织力量;展开论战,挑战顽固。‎ ‎2.内容 ‎(1)政治:允许官民参政,打击旧官僚。‎ ‎(2)经济:采取措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军事:增强军事力量。‎ ‎(4)文化教育:促进西学传播,废除八股。‎ ‎3.结果 ‎(1)矛盾激化:旧势力强烈反对;慈禧太后控制大权并逐步着手镇压。‎ ‎(2)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4.意义 ‎(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3)思想上: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4)社会生活: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角度一 从历史原因、启示角度考查中外历史改革 ‎【典例1】 (2017·课标全国Ⅱ,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7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等信息归纳得出。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对此改革,‘官吏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来分析说明;第二小问,根据这场改革的结果以及联系材料二对于改革的认识来说明。‎ 答案 (1)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 ‎(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 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 ‎『规律总结』 改革的原因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3)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4)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5)民族危机严重。‎ 角度二 从改革的内容、意义角度考查中外历史改革 ‎【典例2】 (2016·课标全国Ⅲ,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意义。第(1)问,依据材料,从改革庙号、祭祀祖庙、突出太祖子孙、不违儒家礼制、降爵位等级等角度组织答案。第(2)问,从接受汉族文化、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等角度回答。‎ 答案 (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 ‎『规律总结』 关于古今历史改革作用的规律性认识 古今中外改革事件,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各不相同,主要有如下五种表现:‎ 第一,改革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 第二,改革是思想解放的主要形式;‎ 第三,改革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第四,改革是社会转变的有力杠杆;‎ 第五,改革是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 例如:‎ ‎(1)富国强兵手段:商鞅变法(或王安石变法等),使秦强大,为统一奠定基础。‎ ‎(2)思想解放形式:戊戌变法,(或欧洲宗教改革)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3)生产关系调整:王安石变法,为解决“三冗”“两积”而调整封建国家和地主之间的矛盾。‎ ‎(4)社会转变杠杆:俄国1861年改革(或日本明治维新等),通过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5)自强御侮选择: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等,面对民族危机和内外交困而进行,以求达到振兴国家,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 角度三 从改革的特点、意义角度考查中外重大历史改革 ‎【典例3】 (2017·课标全国Ⅲ,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 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8分)‎ 解析 本题以隋朝法律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论证、概括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进行回答,由“以轻代重”“删繁就简”‎ 可知隋代法律减轻刑罚,简要不繁琐;由以《北齐律》为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取其折衷”可知对前代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第(2)问,结合材料实行新法的背景从法律的演变,法律对国家经济、人民生活的影响和对整个法律进程的作用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 (1)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典例4】 (2017·课标全国Ⅰ,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1978年提出意见,到1985年进行改革”、改革内容中企业工资的规定、中央对工资的管理、以及“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老师给予适当照顾”、“改变脑力工作者报酬偏低的状况”等信息总结。第(2)问,从旧有体制的革新、对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答案 (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 ‎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规律总结』‎ ‎1.对历史特点的理解 历史特点的含义是某一个历史事物区别于另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点,是历史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个性,它包括历史事物内在性质和外在表现,它具有特殊性(个性)、具体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它源于历史事物自身,但又高于历史事物本身,是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结果,要求语言必须简洁、精练。它能较全面地体现考生的历史学科基本能力(记忆、理解、分析、归纳、综合表述的能力)。‎ ‎2.综合分析中国古代改革的特点 ‎(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都涉及了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孝文帝改革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由时代背景决定的。‎ ‎(2)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领域。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推动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达到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革的本质是为了强兵,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强调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体现汉化政策;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 角度四 中外历史改革的比较与联系 ‎【典例5】 (2013·课标全国Ⅰ,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 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解析 本题考查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比较。第(1)问,从材料信息看,清末新政主张学习西方,由清政府主导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说明注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也属于戊戌变法的内容,属于两者的共性。第(2)问,戊戌变法失败了,清末新政取得了较大成果,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首先是主导者的不同,前者是维新派和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后者是掌握清朝实权的慈禧太后;从材料信息看,新政得到了地方实力派的大力支持,戊戌变法则遭到地方实力派的抵制;另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推行的过程不同,面临的国际形势也不同。清末新政之时,正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起云涌之际,清政府的新政本质上是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运动。‎ 答案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知识提升』 多角度对比理解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 ‎(1)条件 ‎①商鞅变法:经济基础的变化;地主阶级开始掌权;理论依据形成;最高统治者支持变法。‎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黄河流域已有的文明基础;冯太后推动学习汉文化。‎ ‎(2)目的 ‎①商鞅变法:富国强兵,使秦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①商鞅变法:汉族封建地主阶级改革。‎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4)内容 ‎①商鞅变法: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奖励军功、加强集权;改革社会风俗。‎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阶段改革重点是建立新制度;第二阶段迁都、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移风易俗。‎ ‎(5)对文明发展的作用 ‎①商鞅变法: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新的封建生产关系。‎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发展了北方经济,巩固了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与共同繁荣。‎ 角度五 对中外历史改革成败的评价与认识 ‎【典例6】 (2016·课标全国Ⅱ,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1901年,清政府……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得出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并且使用新式兵器;根据材料信息“‎ ‎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得出当时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根据材料信息“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服役期3年”得出有固定的服役期限。第(2)问,根据材料可知创办了近代化的军队,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的近代化;根据材料“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可得出新军后来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主要力量。‎ 答案 (1)特点: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 ‎(2)影响: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 ‎『规律总结』‎ ‎1.评价改革的标准 ‎(1)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①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②坚持历史的标准;③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④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⑤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应该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3.改革成与败的历史经验教训 ‎(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从适应的程度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况: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下的改革,这种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政策的局部调整,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整体不适应,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确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种改革是革命性的改革,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如商鞅变法、明治维新等。‎ ‎(2)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必然遇到阻力。‎ ‎(3)改革有成败,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很多。如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在北宋政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权势,坚决反对变法。‎ ‎1.(2017·河南新乡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行八铢钱,又行五分钱。文帝以五分钱太轻小,更作四铢钱,亦作半两使用;并放民私铸,经铸造的铜钱,自与生铜不同。几种货币并行于市,民必信其重者,而疑其轻者;信其铸造精良者,而疑其铸造粗恶者;所以物价因之增长。汉武帝即位后。初铸三铢钱,又铸赤仄,又将鹿皮造成皮币,又用银锡造作白金三等,纷扰者久之。后来乃将各种铜钱取销,专铸五铢钱。既禁民私铸,并不许郡国铸造,而专令上林三官铸。谓水衡都尉属官均官、钟官、辩铜三令丞。币制至此,始获安定。直至唐初,才另铸开元通宝钱。自此以前,历朝所铸的钱,都以五铢为文。五铢始终是最得人民信用的钱。‎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几种货币并行于市”“将各种铜钱取销,专铸五铢钱。既禁民私铸,并不许郡国铸造,而专令上林三官铸”归纳主要内容。第(2)问,由材料“币制至此,始获安定”可得出终止了币制长期混乱的局面,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然后根据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分析归纳。‎ 答案 (1)内容:统一币制;禁止民间铸造货币;成立专门的铸造机构。‎ ‎(2)意义:终止了币制长期混乱的局面,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制与钱币重量挂钩,有利于物价稳定;方便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长期的标准性币制。‎ ‎2.(2017·湖北宜昌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自秦汉以来即已建立起全国规模的人口调查制度。秦始皇时期颁布“初令男子书年”的法令,西汉时期随着口赋、算赋、赀算的征收,所有人亦均需登录年庚,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隋唐时期“手实”(户主自己具状申报户内人口、田宅)成为户口调查登记的基本方法,户籍大体上按人口、公课、土地三部分登载,天宝以后“公课”部分逐渐消失。此外在户口的调查登记方面还有法律的保障,《唐律·户婚律》规定了对隐漏户口的惩罚办法。明初鉴于元末战争的动乱,确定了以原籍立户的原则。洪武十四年实行的“黄册”制度把户口、田产和赋税三者合一,并与里甲制度相配合,以里甲控制编户,征派赋役。清初户籍制度亦沿用明代的黄册,但战乱后的地荒丁亡使黄册失去原有意义,顺治三年诏令天下“编审人丁”,但其主要是纳粮当差的财政意义,无补于知悉实有人口数额。随着“摊丁入亩”的实行,人口统计遂与“保甲编户”正式结合起来,以弭盗安民为要任的保甲法也从此为清查户口所倚重。‎ ‎——摘编自《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人口税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从时间、内容等方面归纳。第(2)问,从经济发展、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变化,以及政治上政权更替、控制社会的需要分析影响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 答案 (1)特点:①户籍制度历史悠久;②普查人口;③户籍登录内容日益详备;④法律保障;⑤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基层管理制度相结合。‎ ‎(2)原因:①封建经济发展;②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变化(如均田制、租庸调制等经济制度的变化);③政权更替和战乱的影响;④加强社会控制的需要(其它言之有理答案亦可)。‎ ‎3.(2017·湖南郴州质量监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29年,杰克逊入主白宫,开始实行“分赃制”。其特点是:甲党上台后,立即斥退大批政府官员,而让在竞选中有功的本党党徒填补这些空位。乙党上台后,亦如法炮制。这些官员们在任职期间,贪赃枉法,营私舞弊,无所不为。‎ 为了纠正这些弊端,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即“彭德尔顿法”‎ ‎。主要内容是:成立由3人组成的美国文官委员会负责制定文官管理细则,主管文官考试和录用、保障文官权益等;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文官考核和工资以实绩为依据,公布待补文官职位缺额;经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不得任意撤换;受到惩罚的文官,有权提出申诉等;文官不得提供政治捐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彭德尔顿法”与“分赃制”在官员选用上的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彭德尔顿法”的作用。‎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信息从招考制度、奖惩制度及政党参与程度等角度归纳。第(2)问据“彭德尔顿法”与“分赃制”在官员选用上的主要区别及联系时代背景分析说明。‎ 答案 (1)区别:“彭德尔顿法”: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按能力和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相对的职业保障;政治中立,不与执政党共进退。‎ ‎“分赃制”:任人唯亲,对象主要是本党成员。‎ ‎(2)作用:适应了工业化社会的需要;打破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素质,减少腐败;提高政府工作效能,保持政府工作连续性、稳定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