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大附中2019-2020学年 高二5月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 A. 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B. 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 C. 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 D. 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 【答案】A 【解析】通过商至秦汉时期对瘟疫的记录情况来看,每个朝代所记录的范围比前代更加广阔,结合古代中国发展历程可知,这些地区是逐渐被纳入中国版图的,代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在逐渐形成。A正确;之前南方区域没有记载不代表以前南方没有瘟疫,而且内蒙古在山东、河北北方,B错误;因为所涉及的区域更多,因此记录的次数不代表发生的频率加快,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材料信息不能体现,D错误。故选A。 2.据记载:周武王病,周公请上天代周王病,把祝策藏在金滕之匮中。周公死,成王葬以人臣之礼。天大雷雨,又刮起大风。成王大惧,开金滕之匮,知周公代武王事,改用王礼葬周公,灾异平息。这一记载说明 A. 周公权威凌驾于周王 B. 西周政治具有神秘色彩 C. 天人感应理论被认可 D. 分封制度遭到周公破坏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周公请上天代周王病”、周公死后“天大雷雨,又刮起大风”以及“改用王礼葬周公,灾异平息”可知,西周政治具有神秘色彩,B正确;题干 并未体现出武王和成王之间的博弈,排除A;天人感应理论是董仲舒提出的,在汉武帝时期被认可接受,排除C;题干涉及的是周天子权力继承而非分封制,而且周公本身是提倡分封制度的,排除D。 3.商王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首脑,也是最大的祭师:占卜显兆吉凶皆由他亲自制定,在甲骨文中的反映就是经常出现“王占曰”。这一现象本质上说明了 A. 神权实际服务于王权 B. 商王权力高度集中 C. 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D. 君权神授思想盛行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商王既是行政首脑,也是最大的祭师,负责吉凶的占卜,表面上看出早期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但实质上是商王通过神权为王权服务的,故选A,排除C;商王实行内外服制度,还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君权神授思想,D错误。 4.西周青铜器以礼器为主,纹饰以重环纹、波带纹、窃曲纹较为流行,种类不多,风格简洁朴素。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用途转向实用化,纹饰以抽象几何纹为主,并出现宴乐、射猎、战争等装饰题材,呈现多样化的风格。这种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 尚武风气成为主流 B. 青铜纹饰趋向生活化 C. 政治秩序出现变革 D. 审美观念趋于感性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青铜器中礼器种类不多,是礼乐等级制度的体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转为实用性,风格多样,突破了原本礼乐制度对等级的严格要求,出现“礼崩乐坏”的变革,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尚武风气,故排除A;青铜器纹饰趋向生活化是变化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变化反应的实质问题,故排除B;材料中没有涉及感性和理性的分析,故排除D。 5.《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晋六卿灭祁、羊舌氏,于是“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任命十人为县大夫。所举十人中,其中两人因为“有力于王室”,四人因为“余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另四人则“以贤举”。这反映出当时 A. 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君权 B. 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C.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 国家政治建构的转变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所举十人中,其中两人因为‘有力于王室’,四人因为‘余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另四人则‘以贤举’”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可知,此时出现了县制,以前的贵族世袭制度逐渐的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一些有功之人和贤良担任统治阶层的状况,表明国家政治建构发生了变化。D正确;此时出现了县制,但尚未进行推广,A错误;材料未体现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错误;秦朝郡县制的设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时间不符,C错误。故选D。 6.夏商时期的封国是在原部族居住地上就地册封,而西周的封国是把同姓亲族或异姓功臣分封到边远的地方或新征服的土地上。这一变化 A. 防止了贵族内部的经济纷争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推动了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 D. 促进了国家走向统一 【答案】C 【解析】西周将诸侯分到新征服的土地的同时,带去了西周的文化和习俗,有助于民族融合和文化认同。C正确;西周的分封制与贵族内部的经济纷争无关,A排除;君主专制产生于秦朝,B排除;这一措施只能巩固已经统一的地区,D排除。故选C。 7.“天下”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较早,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过关于“天下”的主张,韩非子就提出了“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A. 国家认同观念正在逐步形成 B. 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 C. 文化交流频繁国家实现统一 D. 法家思想兼采了百家之长 【答案】A 【解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出现了天下统一的趋势,国家认同观念正在逐步形成,正式基于这种社会现实,思想家们才会以整个“天下”作为思考的对象,提出“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主张,A正确;并非所有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如墨家就主张“非攻”,排除B;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尚未统一,排除C;统一天下并非只是法家的主张,材料只是以法家作为例子进行举证,其主旨不在于强调法家思想,排除D。 8.《礼记·大学》率先提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目标,并把个人、家庭、国家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后来《孟子》进一步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 之本在身”。这表明先秦儒学 A. 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 构建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C. 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D. 注重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 【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先秦儒学追求最高目标是“治国平天下”,在这个过程中将个人和天下结合在一起,体现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结合,故选D;儒家思想出现于春秋时期,“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题意着重论述的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没有体现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排除B;先秦儒学没有适应当时社会转型的需要,排除C。故选D。 9. 先秦时期的《管子》一书主张国君用“轻重之术”治国,如“谷贱则以币(货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视物之轻重而御之以准,故贵贱可调而君得其利”。由此可知“轻重之术” A. 体现“君权神授”的思想 B. 有利于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C. 以儒家学说作为理论基础 D. 重在研究国家调控经济的手段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谷贱则以币(货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视物之轻重而御之以准,故贵贱可调而君得其利”体现的是国家对经济的调控。由此可知,“轻重之术”重在研究国家调控经济的手段,故D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君权神授”和“重农抑商”,故AB错误;《管子》体现的是法家代表人物管仲的核心思想,故C错误。 10.《淮南子》论述先秦某思想家时说:“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该思想家 A. 受教于孔子 B. 重义轻利 C. 集法家思想之大成 D. 主张节葬、节用 【答案】D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学习儒家的学说,接受孔子的思想,认为他的礼节烦琐而不高兴,厚葬靡财而贫民,长期服孝伤害生命而妨碍政事,所以背道而行夏政周,由此可知,该思想家反对厚葬靡财,即提倡节葬、节用,这是墨子的思想,故选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是儒家思想内容,排除;C项是韩非的地位,排除。 11.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秦、汉、唐、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 五尺道象郡灵渠小篆 ② 铜活字驾火战车水磨腔通番禁令 ③ 司隶校尉起绒锦市楼讲经图 ④ 柳体夜市越窑进士科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③② D. ①③④② 【答案】D 【解析】①秦朝为统一岭南地区修筑灵渠,后开辟五尺道,在东南地区设置象郡,使用小篆;②铜活字印刷术产生于明朝;③汉朝在“汉承秦制”的基础上,设置了一些新的机构,例如司隶校尉等;④柳体是唐朝大书法家柳公权作品字的总称。按朝代排序为①③④②,D正确; A、B、C三项排序有误,排除。 12.汉文帝时贾谊提出分封诸侯王子弟为王的策略。据此,汉文帝分齐国为七,分淮南为三,汉景帝分梁国为五。到汉武帝时,通过“推恩令”,王子封侯者达一百多人。据此可知 A. 汉文帝是分封诸侯王子弟的始作俑者 B. 汉武帝时期郡国并行的局面得以结束 C. 汉代王国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过程 D. 汉代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从汉文帝时分封诸侯王子弟为王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可看出,汉代为解决地方封国问题历经了三代皇帝,说明汉代王国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工程,故选C;AB项与题意主旨不符,且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排除;汉代初期分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后来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故选C。 13.所谓政治忠诚观,就是以政治思想角度所建立的依托社会伦理道德的忠诚观念。孔子提出“如其善而莫之违也”,孟子提出“君臣之间的忠诚应该是在对职务道德的忠诚”,荀子提出“国贼、下忠、次忠以及大忠”,董仲舒将荀子的忠诚观念进一步深化。从伦理观的角度,属于孟子政治忠诚观的是 A. 提倡道德上的平等以德治民 B. 君权神授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妻卑 C. 强调用礼乐规范臣民的行为 D. 民贵君轻保障君王行为举止的规范性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以此来规范君王的行为举止,故选D。“以德治民”是孔子的思想,排除A;“君权神授”是董仲舒的思想,排除B;强调“礼乐规范臣民的行为”是荀子的思想,排除C。 14.汉代,土地买卖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刘邦相国萧何曾连续强买田亩数千颐;到武帝时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现象说明汉代 A. 农耕经济得到发展 B. 统治者“无为而治” C 君主权力严重衰退 D. 重农抑商没有落实 【答案】A 【解析】西汉前期,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地主土地买卖、扩大地产的活动增多,使得汉武帝时期“富者田连阡陌”,说明汉代,A项正确;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不能说明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无为而治”,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买卖土地现象增多,不能说明君主权力衰退,C项错误;汉代前期严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项错误。 15.钱穆认为:郡县制逐渐取代了封建制,自春秋至战国已然。虽封建尚未全绝,然终究不能再次兴盛。……此自汉景帝、汉武帝一直到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材料最能说明秦汉 A. 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 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D. 废分封、行郡县 【答案】C 【解析】钱穆认为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取代了分封制,至汉代景帝、武帝一直到东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说明秦汉时期开创并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C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政治制度领域的成就,而非民族方面的贡献,排除A;题干主旨围绕的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并不能直接得出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的结论,排除B;汉代实行了郡国并行制,与题意不完全相符,排除D。 16.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在太庙祭祀自己从未当过皇帝的祖先,遭到大臣们的激烈反对,刘秀只好改祭汉代第七代和第八代皇帝,视他们为自己的祖父和父亲,这表明 A. 三纲五常的观念还没有普及 B. 皇权受到儒学观念的制约 C. 相权和官僚权的深刻矛盾 D. 皇位传承制度的稳定性 【答案】B 17.东汉以后,壁画渐由京师宫廷将及到地方官府和学校,壁画取材广泛。其中涉及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描绘,多是先贤圣母、孝子烈女、义士侠客。这说明 A. 壁画开始与道德教化结合 B. 壁画已经丧失装饰功能, C. 绘画深受社会价值观影响 D. 地方豪强主导艺术审美 【答案】C 【解析】汉武帝以后儒家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壁画内容多是先贤圣母、孝子烈女、义士侠客,说明绘画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C正确;A错在开始,排除;壁画的装饰功能并未丧失,而是增加了教化功能,排除B;壁画由京师宫廷将及到地方官府和学校,与地方豪强无关,排除D。 18.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时值瘟疫流行。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攻读古代医学文献,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医家及自己长期积累的医疗经验,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使中医学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张仲景能为中国医学做出突出贡献是因为 ①医者个人品质和精神②北方的人口大量南迁 ③前代医学理论的积淀④疾病流行的急迫需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刻苦攻读古代医学文献,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可知体现了张仲景医者的个人品质和对前代医学理论的继承,①③符合题意;据“时值瘟疫流行”可知④符合题意,故选C;东汉末年还没有出现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9.唐诗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通过检索全唐诗库四万多首唐诗,发现包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舟”“船”的诗共3313条,包含“渔”“鱼”的诗共2784条,包含“莲”“荷”的诗共1827条。这反映了唐代 A. 农业经济发展较快 B. 水陆交通比较发达 C. 江南经济文化兴盛 D. 现实主义诗歌盛行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包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莲’‘荷’的诗共1827条”并结合唐代的社会状况可知,唐朝商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南方地区通过海路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表明江南水乡的经济文化逐渐兴盛。C正确;依据材料“舟”“船”“渔”“鱼”来看,材料表述的和渔业有关,未体现农业的发展状况,A错误;材料未体现陆地交通的状况,B错误;材料未反映诗歌属于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D错误。故选C。 20.唐代见于史志的羁縻府州有856个,“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同时,又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都护府,由中央任命长史、司马等官员,负责管理边防、行政和民族事务。唐代的这些举措 A. 消除了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B. 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C.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 导致了地方官员职权的混乱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少数民族首领可担任官职并世袭,而且部分官员由中央派遣有助于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C正确;文化的交流可以减少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消除差异’的说法过于夸大,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处理民族之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是君主专制制度,B错误;材料中不同的官职有不同的职责,不能说导致地方官员职权混乱,D错误。故选C。 21.如表唐宋时期美术家地域分布统计表 比较项 中原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 其他地区 唐朝 73% 11% 6% 10% 北宋 63% 17% 10% 10% 南宋 6% 26% 65% 3% ——据俞建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赵雅辞统计)整理 某研究者据此得出“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文化重心南移”的结论。该研究者 A. 能严谨地进行历史推论 B. 准确运用了唯物史观 C. 忽视了政治因素的影响 D. 所依据的史实不正确 【答案】C 【解析】从图可以看出,美术家分布逐渐南移,但是仅凭唐宋时期美术家的分布南方逐渐多于北方,便得出“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文化重心南移”的结论,显然忽视了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政治因素的影响,C项符合题意;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影响古代文化发展的因素不是只有经济一项,单从经济推理的做法并不严谨,也不是对唯物史观的准确理解,排除A、B;唐宋时期美术家地域分布统计表和南宋我国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并没有违背史实,D项错误。 22.宋以前,谏官隶属于门下省,对皇帝称“谏”。到宋代谏垣独立,谏官不由宰相任用,由皇帝亲擢,谏官隧转成不为纠绳天子,反来纠绳宰相。这一变化 A. 加强了谏官的权力 B. 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C. 转移了权力的中心 D. 造成了对政府的制约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宋代谏官由隶属于门下省,变为由皇帝亲擢,由向皇帝进谏,变为纠绳宰相,可知宋代谏官任用方式和职责都发生变化,成为监督宰相等官员的言行的机构,故反映出这一变化加强了对整个中央官僚机构——政府的制约,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谏官开始由皇帝任用,职责也由进谏皇帝变为纠绳宰相,其实体现的是宋代谏官的权力变小,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监察制度中谏官任用和职责的变化,没有涉及政府的决策机构,不能体现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谏官的任用和职责的变化,是监察制度的调整,没有涉及国家权力中心的转移,排除C项。 23.北宋中期,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他们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意在 A. 帮助新兴地主阶级探索治国安邦的策略 B. 用天人感应等学说强化儒学独尊的地位 C. 重建儒学在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D. 蔑视权威和教条批判高度集权政治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儒学复兴运动的口号展现了士大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试图通过继承和发扬传统儒学思想以重建儒家的价值信仰,故C项正确;儒学复兴旨在重建儒学价值信仰而非探索治国安邦的策略,排除A项;以天人感应等学说强化儒学独尊地位出现于西汉时期,排除B项;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有利于强化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而非批判专制主义,排除D项。故选C。 24.宋真宗咸平五年,政府以汴京城“衢巷狭隘”为由对坊墙整修,并设置了咚咚鼓以警昏晓。到仁宗景佑年间,开始允许居民临街开设邸店,到宋神宗年间,汴京城已是“不闻金鼓之声了”。这说明了在宋代 A. 政府态度决定“市”能否突破时空限制 B. 商业活动已经不再受到政府的任何监管 C. 政府调整管理制度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D. 汴京城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开始允许居民临街开设邸店,到宋神宗年间,汴京城已是‘不闻金鼓之声了’”并结合宋朝商业发展的状况来看,随着宋朝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也在改变对商业的严格管理的态度。C正确;决定“市”能否突破时空限制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政府决定’的说法过于夸大政府作用,A排除;‘不再受到政府的任何监管’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排除;材料未体现汴京城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D排除。故选C。 25.秦汉地方行政区划开始是郡、县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为路州县三级。元代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是路府州县。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发展演变表明 A.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B. 最基本的单位县较稳定 C. 中央对地方控制日益削弱 D. 君主专制体制日趋完备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最基层的行政区划都是县,表明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故选B;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地方行政区划层级越来越多,中央对地方控制日益加强,排除C;君主专制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问题,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 26.元朝行省制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材料反映了行省制的设置 A. 利于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 并未消除各族之间的差异 C. 与宋代相比更利于中央集权 D. 与元朝民族征服背景相关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从材料可以看出元朝行省的机构设置是为了防范和控制一些地方的民族反抗,这与元朝民族征服背景密切相关,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元朝统治下的民族差异,排除B项;题干信息并未强调行省制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 27.在印尼海域打捞上来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烧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记”题记的瓷器。结合对他处出土器物的考证,有专家认为“黑石号”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可靠证据之一。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B. “黑石号”的沉船年代不早于唐朝 C. 题记这样的广告词表明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直接监管 D. 由“湖南道”可知“樊家”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 【答案】B 【解析】 通过材料“湖南道”“印尼海域”可以看出,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尼,同时道这一地方高级行政单位最早出现于唐朝,故选B;宋元时期并没有道这一地方行政区划,排除A;题记实际上说明政府对商业管理的强化,排除C;湖南道并不一定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排除D。 28.明宣德以后,向各地派出总督、巡抚,带有一二品职衔。后期,督、抚由临时派遣变为长期设置,管辖范围也相对固定,督、抚二职遂成地方最高官员,但其中央官性质未变。清康熙以后,督、抚正式成为地方官。督抚官制的演变 A. 使皇权达到顶峰 B. 彻底解决地方割据问题 C. 巩固明朝的统治 D. 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答案】D 【解析】督、抚由中央派出的临时性官职到成为正式地方官,反映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这种变化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故选D项;使皇权达到顶峰的是军机处的设置,排除A项;清朝彻底解决割据问题是在平定三番,收回台湾和改土归流之后,排除B项;明代督抚尚未成为正式地方官,这种变化是在清朝时出现,故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9.明代徽州经济交往频繁,民事诉讼案件随之增多,在内容上涉及田宅、婚姻、继承和债务等各个方面,当事人包括官僚、乡绅、地主、农民、商人、佃仆及地痞无赖等各个等级和阶层,民俗健讼。这反映了 A.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B. 商业发展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 C. 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了传统伦理道德 D. 商帮出现冲击了政府管理秩序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经济交往频繁,民事诉讼案件随之增多”“商人、佃仆及地痞无赖等各个等级和阶层,民俗健讼”等信息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经济交往的增多,民事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人们通过法律方式维护权利,人的维权意识增强,说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民事诉讼案件的增多,没有体现社会流动性,B项错误;市民阶层在宋朝时期发展壮大,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市民阶层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瓦解作用,C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商帮信息,无法得出商帮出现的影响,D项错误。 30.晚明时期,江南地区许多农民-大早就把自己纺的棉纱和织的布拿到市场上去卖,买回原棉或者棉纱,然后回到家里再纺纱或织布。次日,他们再去市场上这样交易一圈。这一现象 A. 反映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B. 推动了朝贡贸易繁荣 C. 不利于新生产方式发展 D. 加速小农经济的瓦解 【答案】C 【解析】 家庭手工业产品在市场上出售,但是这种生产和交易在规模和数量上都不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发展,C正确;题干涉及的商品并不是农产品,排除A;题干与朝贡贸易无关,排除B;小农经济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D。 31.明朝实行“匠籍”制度,在籍的工匠每年要定期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工匠往往以消极怠工和逃亡的方式反抗。嘉靖四十一年(1563 年),政府规定,工匠一律“以银代役”,放免了80%的工匠。而官府需要的物品改由市场购买,质优价廉。导致官营手工业衰落的原因有 ①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兴盛 ②明朝政府的财政入不敷出 ③手工业工匠的反抗斗争 ④农业与手工业争夺劳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官府需要的物品改由市场购买,质优价廉”、“工匠往往以消极怠工和逃亡的方式反抗”可知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材料内容无法体现明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和农业争夺劳动力,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32.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改编《白蛇传》时,不仅将唐宋传奇中恐怖的神怪故事变为反对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许仙的身份也由官宦之子变成了“生药铺”主管。市井小民成为新文学的主角,这在明代文学中屡见不鲜。上述变化反映了明代 A. 重农轻商观念根本改变 B. 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了传统伦理 C.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D. 工商业发展出现新兴社会群体 【答案】D 【解析】明朝时期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反对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价值观也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故答案为D项;A项中的“根本”说法绝对,排除;传统伦理受到冲击,但并未瓦解,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等级秩序的变化,排除C项。 33.清代除继续沿袭明代《脱漏户口》《人户以籍为定》等传统法律规定外,还制定了一些 补充条款,如“察其祖寄,辨其宗系,区其良贱。冒籍者、跨籍者、越边侨籍者,皆禁止”等。这可以用来佐证清代 A. 租佃制度的瓦解 B. 阶层流动的弱化 C. 宗法观念的扩展 D. 专制集权的强化 【答案】D 【解析】清代继承并强化了明代的户籍管理制度,有利于加强对人口的管理,从而强化了专制集权,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户籍管理制度,没有涉及租佃制度、阶层流动和宗法观念的扩展,排除ABC。故选D。 34.中国金银比价一直高于欧洲,明初大概是1:6,随后到1:8,欧洲中世纪一般是1:14。地理大发现引爆了全球化狂潮。根据学者全汉舁估算,1700—1830年间输人中国的美洲白银约为6亿元,折合约4.3亿两。据此推知 A. 金银套利是白银输华的主要途径 B. 古代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 C. 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强 D. 白银输入将加速中国经济货币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明初大概是1:6,随后到1:8,欧洲中世纪一般是1:14。”“1700—1830年间输人中国的美洲白银约为6亿元,折合约4.3亿两”表明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输入中国,使中国金价上涨,说明白银的流动密切了世界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繁荣和加速中国经济货币化,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金银套利,A错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B错误;材料体现白银货币化,没有体现经济的影响力,C错误。 35.某思想家洞察到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遂将儒家伦理道德建立在简易的哲学基础上,使人人可行,以此纠正宋明以来程朱理学烦琐、僵化的流弊。该思想家是 A. 陆九渊 B. 王守仁 C. 黄梨洲 D. 顾亭林 【答案】B 【解析】王守仁即王阳明是明朝时期的大儒,强调的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突出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对宋明理学求理繁琐弊端的纠正,B正确;陆九渊是南宋时期的思想家,与材料时间不符合,A排除;黄梨洲即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强调的是工商皆本,不符合题意,C排除;顾亭林即顾炎武强调的是经世致用思想,不符合题意,D排除。 36.下表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期部分人士对巴黎公社革命的认知 人物 认知 材料出处 王韬 “乱党”、“匪贼” 《法国志略》和《普法战纪》(19世纪70年代) 宋教仁 “巴黎暴动” 《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载于《民报》(1906年6月) 李达 “阶级斗争的手段,以最普遍最猛烈最有力量的为好” 《社会革命底商榷》,载于《共产党》第2期(1920年) 综合上表信息,可知其反映了近代中国 A. 不同救国道路的探索 B. 民众广泛接受了社会主义理论 C. 学界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D. 对改造社会途径的认识日益趋同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三人对巴黎公社的认识不同是由于三者所代表的阶级不同,想要实行的政治制度不同,是不同救国道路的探索。A正确;李达一人对巴黎公社的接受不代表民众广泛接受了社会主义理论,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对巴黎公社的不同认识,学界对西方文明的反思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材料中的三人代表不同的阶级,不能说明其认识趋同,D错误。故选A。 37.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日益流行。从知识精英到一般知识分子,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年)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这种现象 A. 源于晚清灾疫频发下的反思 B. 推动了卫生观念的进一步普及 C. 说明卫生意识承载爱国精神 D. 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西方化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可以看出卫生意识承载了爱国精神,C正确;晚清灾疫频发在题干中未提及,排除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是把卫生教育和爱国教育联系起来,不是重点侧重于推动卫生观念的普及,排除B;材料体现不出整个中国传统习俗日益西方化,选项表述的范围太广泛,排除D。 38.王韬在《弢园文录外编》中指出:“然则华夷之辨,其不在地之内外,而系于礼之有无也明矣。苟有礼也,夷可进为华,苟无礼也,华则变为夷,岂可沾沾自大,厚己以薄人哉?”据此可知,王韬主张 A. 变革政治制度 B. 发展民族工业 C. 转变华夷观念 D. 弘扬中华礼仪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早期维新思想。紧扣关键词“华夷之辨”。由材料信息“其不在地之内外,而系于礼之有无”“苟有礼也,夷可进为华,苟无礼也,华则变为夷”“岂可沾沾自大,厚己以薄人哉”可知,王韬不仅强调礼的重要性,而且认为“华夷”文明之间存在共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所以不能夜郎自大和厚己薄人,说明王韬认识到转变华夷观念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王韬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发展民族工业,但与材料信息和主旨无关,故A、B两项错误;“弘扬中华礼仪”与材料信息和主旨无关,故D项错误。 39.下表为某学者对谭嗣同“冲决网罗”口号的解读。可见,该学者认为谭嗣同 口号 解读 冲决俗学之网罗 反旧学、倡西学的文化思想 冲决君主之网罗 反专制、倡民权的政治思想 冲决伦常之网罗 反封建纲常、倡人性解放伦理思想 冲决群学、群教之网罗 哲学启蒙 A. 打破了封建正统思想对民众的禁锢 B. 继承了“托古改制”的主张 C. 着眼于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的解决 D. 开启了近代思想进步的闸门 【答案】C 【解析】根据“反旧学”、“反专制、倡民权”、“反封建纲常、倡人性解放”、“哲学启蒙”的解读内容可知,该学者认为谭嗣同着眼于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的解决,故选C;谭嗣同的思想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但尚未打破封建正统思想对民众的禁锢,排除A;谭嗣同没有主张“托古改制”,排除B;近代思想进步的闸门不是从谭嗣同开始开启的,而是从林则徐魏源时期开启的,排除D。 40.梁启超对谭嗣同的精神阐释着重于两方面:早期的《谭嗣同传》若力阐发其舍生收义、拯救中众生的献身精神、博大胸怀及烈士形象;1920年的《清代学术概论》则主要弘扬谭氏“冲决网罗”、批判纲常名教、排斥尊古观念的“思想彗星"形象。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洗礼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D. 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梁启超对谭嗣同精神阐释分别在不同时期侧重于具有献身精神的烈士形象及反抗封建的精神,结合材料关键信息“1920年”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这主要和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有关,B正确;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强调的是暴力革命,A排除;一战于1918年11月就已经结束,C排除;D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故选B。 41.1920年8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劳动界》周刊,到1921年1月23日停刊,共出版24 册。通过此周刊我们可以研究 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国民革命的开展 C.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北伐战争的胜利 【答案】C 【解析】《劳动界》创刊于1920年,此时是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故C项符合题意;新文化兴起于1915年,排除A;国民革命起自1924年,北伐战争是在1926年,排除BD。故选C。 42.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人普遍重视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研究,把古典歌谚、神话传说、民间风俗这些一-向为士大夫所鄙夷的“俗文化”请上学术殿堂。他们旨在 A. 确立民俗文化的主流地位 B. 提倡新道德以反对旧道德 C. 为传播西学披上传统外衣 D. 借民俗文化排挤传统儒学 【答案】D 【解析】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俗文化地位上升,其目的在于通过俗文化排挤传统文化,D正确;新文化运动旨在全盘西化,俗文化只是工具,始终未确立主流地位,排除A;俗文化与道德无关排除B;C是维新运动时期的做法,新文化运动直接传播西学,批判传统文化,排除。 43.1930年中共机关刊物《红旗》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这说明当时 A. 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B.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 中国尚未找到正确革命道路 D. 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可知,反映了城市中心论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相互作用,说明当时党内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故A正确;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表明中国已经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C错误;当时经过实践证明俄国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的实际,D错误。 44.1920 年 12 月,毛泽东信中说:“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此时的毛泽东 A. 反对温和渐进式的变革 B. 发展了孙中山三民主义 C. 从西方寻求救国的真理 D. 主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毛泽东认为罗素反对劳农专政的主张,“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说明他坚持暴力革命的主张,反对温和渐进式的变革,故选 A 项;毛泽东坚持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与孙中山三民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不是其发展,排除 B 项;材料反映出毛泽东从俄国寻求救国的真理,排除 C 项;1928 年后毛泽东才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 D 项。故选A。 45.毛泽东说:“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 都是人民的敌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 的方法去解决,……而不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该论述 A. 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 B. 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 C. 正确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D. 认为阶级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C 【解析】 毛泽东在论述中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矛盾包括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但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故D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材料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矛盾的论述,故A、B两项说法错误。 46.古希腊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由最优秀的人来统治比由最良好的法律来统治是否对城邦或国家更有利……在由彼此平等的人组成的城邦中,一人凌驾于全体的公民之上,对某些人来说显得有悖于自然。”由此可知,亚里士多德 A. 正确揭示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 B. 指出公民政治素质影响雅典民主制度发展 C. 肯定民主取代专制是社会发展趋势 D. 认为法治比人治更能顺应自然和平等原则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一人凌驾于全体的公民之上,对某些人来说显得有悖于自然”来看,亚里士多德认为优秀的人统治城邦是不合理的,因此他认为法治比人治更能顺应自然和平等原则。D正确;古希腊民主的实质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不符合一个人的统治的说法,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亚里士多德要求采用法治的方法,公民政治素质影响雅典民主制度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民主取代专制是社会发展的趋势,C错误。故选D。 47.古代雅典社会口传特征贯穿于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中,政治生活很大程度上也依赖口头辩论。从决议在议事会提出,经过公民大会上的辩论,到最后形成决议,几乎都是口头进行。这一现象 A. 弱化了雅典的政治理性 B. 推动了智者运动的兴起 C. 使雅典缺乏法律的保障 D. 源于雅典公民素养欠缺 【答案】B 【解析】口传以及口头辩论在雅典的社会生活中意义重大,这种对辩论术重视的现象促进了专门教授类似知识群体的兴起,即智者运动兴起,B正确;重视辩论并不会削弱雅典的政治理性,反而更加追求逻辑、理性,排除A;题干与雅典法律无关,排除C;雅典城邦政治下,公民素养较高,排除D。 48.16世纪以前,德意志各地语言迥异,彼此之间难以交流。但随着路德所译《圣经》的流行,它所用的德语不久就成为整个德意志地区的标准语言。这表明宗教改革 A. 推动了民族主义的发展 B. 促成了德国政治上的统一 C. 加速了教会势力的衰落 D. 促进了德国世俗文化的出现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在宗教改革过程中,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国的民族语言,有利于强化德意志的民族认同感,推动民族主义的发展,A正确;德国统一是通过王朝战争,排除B;材料主旨与教会的衰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圣经》不是世俗文化,排除D项。 49.13世纪末到17世纪,被称为西欧的”原初现代化”时期。现代意识的兴起是其中一个表规,其历程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他们并非环环紧扣,但精神实质却机通相融。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 建立人在信仰事务上的自主性 B. 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 C. 激发人运用理性的勇气和决心 D. 推进人类自主自觉自信的形成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他们并非环环紧扣,但精神实质却机通相融”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均彰显了人们在自然界与社会中的主体意识,共同推进人类在精神层面自主自觉自信的形成,故D项正确;建立人在信仰事务上的自主性指的是宗教改革,排除A项;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指的是科学革命,排除B项;激发人类运用理性的勇气和决心指的是启蒙运动,排除C项。故选D。 50.“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与这首诗歌风格一致的作品是 A. 《离骚》 B. 《红与黑》 C. 《日出印象》 D. 《老人与海》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材料描述了扫烟囱孩子在冬天工作的场景,借此来反映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的弊端,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以现实为基础通过用语言想象及夸张的表现手法表述对现实的不满的特点,《离骚》为古代浪漫主义文学作品,A项正确;《红与黑》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排除B项;《日出印象》为印象主义美术作品,排除C项;《老人与海》为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排除D项。故选 A。 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书馆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图书馆,是以“馆阁”形态存在的文化设施。宋代的图书馆有多种类型,如官府图书馆、书院图书馆、私家图书馆。宋太宗认为,“教化之本,治乱之源,无书籍何以取法。”宋朝中央政府多次搜集天如图书,藏之馆阁,为皇帝宗室、名士重臣所用。馆阁属“秘书省”统辖,职员“必试而后命”。书院藏书主要供书院生徒使用,内设“管干”,对生徒借书进行规范管理。私家藏书较前代更加普遍,收集、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献。宋以前,馆阁藏书重藏轻用;宋代书籍流通之风日盛,官府藏书甚至建立了图书流通制度。伴随着藏书日渐丰富,购书、藏书、书目目录等图书馆学研究著作不断涌现。宋代成为中国古代馆阁建设成就极其辉煌的时代。 ——摘编自葛光禹成明《宋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初探》等 材料二 185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公共图书馆法,开启了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序幕。该法规定,公共图书的设立,(需在居民人数超过1万的市镇且需经纳税人投票同意)1855年,公共图书馆的设立点延伸至偏远农村。1893年,地方政府拥有了公共图书馆设立的决定权,读者在性别、身份等方面的限制被逐步消除。)以英国为开端,德国、法国等国纷纷兴起建立公共图书馆运动。公共图书馆开展讲座、展览等形式多样的服务,同时还设有台球室、棋艺中心、咖啡屋等娱乐设施,使民众有益地度过闲暇时间,避免赌博、酗酒等行为发生。到20世纪初,欧洲普遍建立起公共图书馆体系。 ——编自梁跃天《近代欧洲公共图书馆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馆阁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生的变化,简评20世纪初欧洲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建立。 【答案】(1)特点:类型众多;管理规范;藏以致用;图书馆学研究成果显著; (2)变化:政府的决定权从无到有;设立范围逐步扩大;对读者的限制逐步消除;简评:欧洲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建立,适应了工业革命的时代需要,有助于提升民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它反映出资产阶级政府对社会治理的加强,具有引导社会风气、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为世界其他地区公共图书馆建立提供借鉴。 【解析】 (1)特点:根据“宋代的图书馆有多种类型,如官府图书馆、书院图书馆、私家图书馆。”得出类型众多;根据“对生徒借书进行规范管理。”得出管理规范;根据“书院藏书主要供书院生徒使用”得出藏以致用;根据“伴随着藏书日渐丰富,购书、藏书、书目目录等图书馆学研究著作不断涌现。宋代成为中国古代馆阁建设成就极其辉煌的时代。”得出图书馆学研究成果显著; (2)变化:根据“地方政府拥有了公共图书馆设立的决定权”得出政府的决定权从无到有;根据“公共图书馆的设立点延伸至偏远农村。”得出设立范围逐步扩大;根据“读者在性别、身份等方面的限制被逐步消除。”得出对读者的限制逐步消除;简评:根据“公共图书馆开展讲座、展览等形式多样的服务,同时还设有台球室、棋艺中心、咖啡屋等娱乐设施,使民众有益地度过闲暇时间,避免赌博、酗酒等行为发生。”等信息可从欧洲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建立,适应了工业革命的时代需要,有助于提升民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它反映出资产阶级政府对社会治理的加强,具有引导社会风气、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为世界其他地区公共图书馆建立提供借鉴等角度进行概括。 52.材料 自汉武帝开始使用的年号纪年法,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推行纪年变革,即废除旧历,改用阳历;不再以年号纪年,而以中华民国纪年。同时,重新编订历书,以“崇正朔,便日用”为原则,将新旧二历并存,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纪年符号易改,而民众习俗却非朝夕能变。民间依旧在旧历新年,“千家爆竹,万户桃符”。但是,纪年改革在史学家陈旭麓看来,意义重大。“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 ——摘编自朱文哲《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与国家建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纪年变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纪年变革的影响。 【答案】(1)特点:纪年方式与世界接轨;历书编写新旧杂陈;政治色彩浓厚;推行阻力较大; (2)影响:民国初年的纪年变革,构建了新的纪年体系,有助于加强民众对中华民国的政权认同;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使近代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但是当时废除旧历、改用阳历,与民众的传统文化习惯相悖,致使其遭到民众的抵制。 【解析】 (1)根据材料“即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将新旧二历并存”、“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而民众习俗却非朝夕能变。民间依旧在旧历新年”等信息,可以分别概括出纪年方式和世界同步、历书编写新旧并存、政治色彩浓厚、推行阻力较大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要注意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角度来回答。进步性,可以从构建民众的政权认同、顺应世界潮流、促进同世界的联系、推动中国近代化思考;局限性,可以从民众对纪年改革和传统文化习惯的相悖,由此带来的民众抵制回答即可。 53.材料 包世臣是嘉道年间学风转变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在1800年前后包世臣的经世思想即已形成并趋于成熟,其标志是1801年他《说储》上下二篇的成书。这至少要早于龚自珍和魏源的经世思想的形成20年左右。就包世臣的经世思想来看,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批判旧学,摆脱汉学、宋学的束缚;二是强调学以致用,重视社会实践。这两个特征也正是嘉道时期学风转变的显著标志。包世臣的经世思想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发生影响:一是入幕;二是交友;三是著述。包世臣对于嘉道时期学风的转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是继承了“清初诸老”的“实用之学”。所谓“启下”,是开启了嘉道时期的“经世之学” ——摘编自郑大华《包世臣与嘉道年间的学风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包世臣经世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包世臣经世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案】(1)背景: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封建制度日趋衰落;文化专制政策的影响;宋明理学的束缚;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原则上答出4个要点) (2)地位:形成时间早;是学风转变的典型代表;既批判旧学,又强调学以致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代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信息“包世臣是嘉道年间学风转变的代表人物之一”“1800年前后”及所学的当时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知识去分析和概括。 (2)“历史地位”根据材料信息“早在1800年前后包世臣的经世思想即已形成并趋于成熟”“至少要早于龚自珍和魏源的经世思想的形成20年左右”“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批判旧学,摆脱汉学、宋学的束缚;二是强调学以致用,重视社会实践”“是嘉道时期学风转变的显著标志”“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发生影响:一是入幕;二是交友;三是著述”概括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