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线上考试历史试卷
历史检测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由周公开始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确定了一整套典章、 制度、规矩、仪节,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的“周礼”。这主要说明“周礼”( ) A.植根于原始礼仪和宗教 B.源于周公加强皇权的需要 C.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D.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2.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历史现象反映出的本质是( ) A.诸侯国帮助周王室巩固统治 B.周天子把权力下放给诸侯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周王室文化衰败、军事落后 3. 汉成帝改刺史为州牧,然废置无常。东汉末年,汉灵帝接受宗室刘焉建议,选派“清名重臣” 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政,州牧由原先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这一措施 A.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B.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C.体现了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D.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 4. 汉初诸侯王国之官吏任免,除了由中央直接任命之傅、相外,“皆令自置吏”,所谓“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诸侯国内之税收归诸侯,无须上缴中央。据此可知( ) A.宗法分封制得以完全恢复重建 B.大一统思想观念遭到普遍质疑 C.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存在矛盾 5. 唐代政府对重要管控的刀枪等的制造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但也默许民间合法制造允许私人拥有的武器。不过民间武器制造必须“仍题工人姓名,然后听鬻之”。唐代政府这些做法 A.方便查询工人信息 B.放松了对地方控制 C.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D.加强管控特殊地区 6.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7. 宋代以来,民间相传豆腐是南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河南省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出土了一块豆腐作坊石刻(如下图),其中表现了浸豆、磨豆、过滤、点浆和镇压成形等生产上序。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豆腐作坊石刻 A.民间传说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B.豆腐确实为淮南王刘安所发明C.豆制品是汉代民间的主要食物 D.石刻成为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 参考答案 1.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礼制对后世的影响。材料反映了周礼以原始礼仪为基础,但材料主旨并非强调周礼植根于原始礼仪和宗教,A项排除;由材料“西周”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还没有确立皇帝制度,故B项错误;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表明周礼具有现实导向,材料“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格化”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说明周礼具有继往开来的特点,故D项正确。 2. 答案:C 3. 答案:B 4. 答案:D 5. 答案:C 6. 答案:C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和“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可知,汉代少府虽掌机要事务,但是级别较低, 故A项错误;而从“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可知,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B项只是反映了唐朝的情况;题干中只涉及中书和尚书令的权利演变,没有体现曲折过程。故B、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7. 答案:A 8. 答案:B 解析:两种观点相互矛盾并不能说明其结论都错误,故A 项错误;学术界认为这种设计使地方不能凭险对抗中央,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而储大文则认为无险可守,不利于防卫外敌入侵,故B 项正确;两种观点都是依据相关史实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C项错误;材料所述为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并非二手史料,且对元代行省的评价并不需要考古学支持,排除D项。 9D 【解析】题干中提及明太祖认为对于“蛮夷”——少数民族或邻国要威惠并施,明成祖对于 “蛮夷”要抵御与归服并用,两者都重视处理与“蛮夷”的关系,故选D项;“华夷观念”在近代以来才逐渐改变,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行政机构,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怎样尊重“蛮夷”,而是要威惠并施,排除C项。 10. 答案:D 解析:题干强调大海对古希腊工商业发展的影响。故选D项。 1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题干中强调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公民依据的是法律,而不是内心的向往,因此D项“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的表述,符合题意。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11.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已经牢牢掌握在议会的手中”与史实不符,排除A 项;国王是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B项;英国以“光荣革命”完成权力的交接,不是暴力革命,排除C项;政权形式里仍然存在国王和议会,但权力已经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故D项正确。 12. 答案:C 解析:从“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可知是主张改善邦联制下中央无权的状态,加强中央权力。 13. 答案:A 解析:英国和法国的现代化是本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打击、 推翻封建势力,建立属于资产阶级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故A项正确;英国是原生型而不是感应 型,故B项错误;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它的现代化基本上是从英国照样带过来的,属于次生型, 德国属于开明专制型现代化类型,故C项错误;中国和日本都属于感应型,故D项错误。 14. 答案:D 解析:题干提到西方列强的炮舰舰队在上海到重庆的区域航行,结合所学可知,上海是在《南京 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而重庆是在《马关条约》里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故选D而排除A; “二十一条”出现于《马关条约》之后,主要涉及中日关系,而题干中说到的西方列强中有英国, 故排除B;《辛丑条约》中没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故排除C。 15. 答案:C 解析: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不断发生变化,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自身的统治。故选C项。 16. 答案:C 17.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由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 其主要功绩是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揭开了中国走向共和的历史新篇幸,顺应了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因此A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昙花一现.并未持续.排除B项;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非封建制度.排除C项: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最终落入北洋军阀手中,中国并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排除 D项 18.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胡适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分析材料可知,胡适认为青年学生最该做的是珍惜光阴, 关注学业,而不是过早地干预政治, 故A项错误;胡适虽然不赞成学生涉足政治,但并没有否定青年学生的贡献,故B项错误;材料中“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是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但胡适这段话的本意是要反对未成年的学生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故C项错误;在胡适看来,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参加到爱国救亡的社会风潮中,虽推动了当时的社会进步,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学生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是得不偿失的,故D项正确。 19. 答案:A 解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联合的重要性;其二强调 联合的阶级性,联合是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要通过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 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 使人类得到解放”体现了科学共产主义精神。因此这一变化说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 的革命理论,故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B项错 误;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的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故C项错误;此时资本 主义制度还未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因此主要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故D项错误。2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1917年10月俄国十月革命的历t条件。根据 “1917年11月5日”“临时政府已经不 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成.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结合所学可知. 此时是十月革命的前夜.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国家局势.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布尔什维克党拥有明显优势处于僵持的局面"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二月革命后. 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二月革命已经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土地革命,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近代中国革命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土地革命就是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的实质是消灭封建土 地所有制,B项正确。A、C两项是土地革命的目的,不属于“实 质”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无法从材料中得出,D项错误。 23. 答案:C 解析:解题时要重点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的含义。“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即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故C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20世纪20 年代末,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说太绝对,故D项错误。 24.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标志着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 故A项错误; 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宪法起草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可知, 这一举措体现了民主协商, 故C项正确;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治国方略.故D 项错误。 25.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在其否认‘ 两岸同属一中的‘ 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 台独’ 立场情况下, 如何实现‘ 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 是大有疑问的” 可以看出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 “ 九二共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故①④正确; ②③在材料不能体现, 故B项正确。 26.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本题实际上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相关内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46年 2 月”、“美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 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只是材料一个方面内容的体现,不够全面和核心;CD两项“美 苏冷战”,不符合史实,1946年时还没有开始冷战,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发表才标志着冷战开始。 进一步可知,B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形成背景 22. 答案:C 解析:“欧洲人的欧洲”“走出‘雅尔塔’”表明法国想摆脱美国的控制,独立自主,这有利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选C;20世纪50年代,美国霸主地位没有动摇,排除A;外交方针是最终走出“雅尔塔”,表明是想摆脱美国的控制,并非主导欧洲联合,排除B;20世纪50年代,欧洲一体化刚刚开始,排除D。 23. 答案:D 解 析 : 29.答案:D 解析: 30.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离开中国、印度和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这个星球绝不会由任何一个单独的政治中心来统治”中,可以看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故C项正确;A项错误,美国霸权地位被削弱,但没有终结;从材料“不论是美元还是刺刀,都不能保证成功”中看出B项错误;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31. 答案:(1)强化了国家对基层的控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推动基层社会的文化教育事业;促进儒家 思想的传播;有利于乡村社会的稳定。(6分) (2)不同点:中国乡绅凭借的是知识和声望,英国乡绅有明确的身份认定; 中国乡绅大多和科举制联系密切,英国乡绅总是与财富联系在一起; 中国乡绅更重视维持宗族与地方事务的责任,更关注朝政; 西方乡绅更加超脱,重视商业与绅士文化培育。(8分) 原因:晚明:宗法传统的影响;科举制的发展;理学思想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流动的加快;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英国贵族制度的改革。(8分) 32.答案:(16分) 时间 外交空间的变化 积极影响 2 0 世纪 5 0 年代初期 致力于同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打击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为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 恢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 0 世纪 5 0 年代中期后 致力于同周边国家和亚非拉 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扩大了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威 望和影响 1970 年代 在发展同第三世界友好关系 的同时,同包括日本在内的 打破了中国的外交僵局,开创了外 交工作的新局面 很多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80 年代后 开展全方位的外交 为中国改革开放赢得了良好的环境 33.答案:(1)背景:商鞅变法,形成了秦国重法传统;秦国历代统治者厉行法治,效果明显;秦帝国初建, 各种反对势力依然存在。罗马自共和国时期就形成了良好的法律传统;罗马帝国统治者信奉自然法思想;法治实践在罗马历史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等。(7分)(2)秦:统治者实行严刑酷法,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秦帝国的覆亡。罗马:罗马法律相对宽松,并作适时调整,这对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10分) 1. 学术界一般认为,元代行省打破山川形便,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地理环境之险。但清代学者储 大文认为,“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对上述两种观点,下列认识最为合理的是( ) A.两种观点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评价标准方法不同则结论不同C.两种观点都具有主观性,无参考价值 D.均为第二手史料须考古学支持 2. 明太祖强调:“盖蛮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 明成祖也认为:“驭夷狄有道,谨边备是也……其来侵犯,则有以御之;其来归服,则有以处之。” 这反映出明初统治者( ) A.认识到必须改变传统“华夷”观念 B.强调完善民族地区的行政机构C.意识到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 D.注重稳定边疆秩序以巩固统一 3.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激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这表明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性格 B.经济条件 C.政体形式 D.地理环境 4. 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 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在孟德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 民 ( ) A.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 B.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 C.有利于罗马帝国统一 D.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 1. 光荣革命之前,国王大权独揽,议会是一种节制力量,但它服从国王;光荣革命后,国王需要服从议会,议会是最高的主权。这表明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 A. 国家行政大权已经牢牢掌握在议会的手中 B. 国王只保留了最高国家权力象征性的地位 C. 制度变迁以暴力革命的方式顺利完成了权力的交接D.在不改变政权形式的前提下实现了权力的转移 2. 《联邦党人文集》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 3. 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 ) A.英国、法国——原生型 B.日本、英国——感应型 C.美国、德国——次生型 D.中国、日本——次生型 4.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 1500 里长、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发生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二十一条”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马关条约》签订后16.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颁布“剿匪”上谕。其主要目的是( ) A.防止义和团“反清复明” B.命清军与洋人剿灭义和团C.取悦侵略者以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 D.剿灭义和团以逞威风 17.1898 年,清政府同意了总理衙门为扩大税源开设商埠的建议,并规定自开口岸的管理及司法诉 讼权归中国政府。到民国初年,中国政府自开通商口岸 50 处左右。这体现了 A.国家致力于摆脱列强控制 B.政局变动提升了国际地位C.国人对世界认知发生变化 D.贸易政策与格局得到调整 18.《辛亥百年》组歌中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C.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D.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19.1920 年 5 月,胡适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中谈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生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胡适这段话是在( ) A.赞扬青年学生爱国行动 B.认为学生运动得不偿失 C.指责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D.反思五四运动时期社会风潮 20.1847 年 6 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21.1917 年 11 月 5 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 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 A.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B.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22. 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 一政策。20 世纪 30 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 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23.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24.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专门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 员会,在组织 8000 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 1.5 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见 118 万 多条。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这些意见认真研究,采纳吸收 100 多条。这一过程A.奠定了国家政治建设的基石 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D.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 25.严安林在《蔡英文上台后的两岸关系走向》一文中指出:“蔡英文为求当选提出了‘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提出在两岸之间要‘积极沟通’、‘不挑衅’与‘无意外’,但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 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下列有关两岸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 ②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 ③“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 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6.1946 年 2 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发给华盛顿一封“八千字电报”,认为苏联在最大限度地发展武装力量,并以此不断扩张“势力范围”。对此,美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战后苏联积极扩充势力范围 B.电文主张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 C.美苏“冷战”促使世界分裂 D.美苏开始进入“冷战时期” 27.1958 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提出建立以法、德为核心,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人的欧洲”,通过“缓和、谅解、合作”逐渐实现“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最终走出“雅尔塔”。这一外交方针的提出( ) A.表明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B.说明法国主导着欧洲联合C.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D.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实现 28.1963 年第 18 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与发展会议问题,会上 75 个发展中国家发表联合宣言。1964 年,七十五国集团扩大为 77 个国家和地区,并发表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掠夺。1980 年该集团成员国达 119 个。这主要反映了 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B.联合国是实现多边合作的重要舞台C.经济区域集团突破地域限制 D.新兴国家努力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29.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期间在答谢宴会上说:“我们在这里聚会……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利益 和共同的希望。我们每一方都是这样的利益,就是维护我们的独立和我们人民的安全。我们每一方 都是这样的希望,就是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具有不同制度和价值标准的国家和人民可以在其中和平相处。” 据此判断( ) A.中美仍在相互敌视状态 B.中美己无意识形态分歧 C.中美国家利益完全一致 D.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30. 英法两国前领导人曾说,离开中国、印度和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大国,重大国际问题一个也解决不了。美国资深外交官乔治•凯南生前也告诫说:“这个星球绝不会由任何一个单独的政治中心来统治……不论是美元还是刺刀,都不能保证成功。”这说明( ) A.美国的霸权地位已经基本终结 B.未来世界将成为大国政治角逐的舞台C.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 D.世界政治中心已向发展中国家偏移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5 分) 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材料一 明代乡绅阶层是国家权力末梢的自治主体,充当国家治理乡村的代理人。其来源,一种是未仕但具有准官僚资格的生员、监生、举人;一种是通过科举途径做官而致仕的居乡官僚;第三类是无功名无官职的乡里领袖,被地方官任命为“乡约正”,负责讲解圣谕和约规,以和睦宗族,正地 方风俗。明末,顾宪成和高攀龙因政治失败,以乡绅的身份隐居无锡乡里,重修东林书院,主持读书讲学活动,被称为“东林党人”。崇祯年间,乡绅张溥等人在江南地区组织了规模庞大的“复社” 组织。东林党和复社都积极参与政治运动,追求社会稳定和政治清明,对晚明政治产生了极大影响。 ——摘编自秦德君《中国古代“乡绅之治”:治理逻辑与现代意蕴》等材料二 1540-1640 年被称为“流动的世纪”,英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乡绅阶层日益兴起。乡 绅属于地主阶级,是介于贵族与农民之间的中间阶层,大致包括骑士、缙绅与纹章乡绅三个群体。1 6 世纪初乡绅人数约为 6000,到 17 世纪末增长到约 20000 人。乡绅人数增加源于社会流动的加快。英国农业资本主义与商业的迅猛发展导致新财富增加,一大批出身非绅家庭的新富人士集中涌现, 通过努力实现了地位提升。宗教改革后,大量的修道院土地被政府没收并出售,促进了土地市场活跃,为大批新富人士通过购置土地成为乡绅地主提供了条件。国家对于新富之人积极吸纳,为其提供了政治保证。1568 年官方纹章院开始向新兴社会人士开放申请,引起人们追逐爵位纹章的热潮,出现了“荣誉膨胀”现象。据统计,1560-1639 年间官方授予的新纹章数量多达 3760 个,而成功晋 升绅士的莎士比亚正是这一变化的受益者。 ——摘编自许明杰《从莎士比亚遗嘱看英国乡绅的兴起》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明乡绅阶层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6 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明与英国乡绅的不同点,并分析其成因。(16 分) 32.(16 分)图 3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与美、苏关系变化示意图。根据图片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 图 3 以图示中的时间尺度为基点,指出中、美、苏关系演变给中国外交发展空间带来的变化,并结合史实说明相关变化给中国造成的积极影响。 33.(17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和李斯是秦帝国缔造者,他们的治国思想秉承了法家传统,是以“法”治国主张的信奉者、实践者。秦帝国的立法指导思想以“争强”“治民”和“帝王之具”为指南。秦始皇之“法”:“诽谤者,族诛”“以古非今者,族诛”“偶语诗书者,弃市”。秦始皇二十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后诛轲九族,其后悲恨不已,复夷轲之一里,一里皆灭”。 ——摘编自《也谈先秦政治思想中的“法”》材料二 罗马帝国经由罗马共和国蜕变而来,凭借的不仅是“使罗马四邻畏服的精兵”,更有“使 罗马内部安定的良法”。罗马统治者也时常表现出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的倾向,但统治者的名分与统治的理论却依旧在很大程度上以自然法思想为归依,而人性平等、个人权利保障、权力的合法性及对权力的制约等则构成了这种思想的核心。在法治实践方面,如,在涉及基督徒基于信仰而反对皇帝崇拜事件时,图拉真指示其部下:只要抓获罪证确凿的基督徒即可惩办,但有悔改表现则可宽恕, 同时要防止诬告株连,否则便有违于时代精神。罗马帝国法治实践的一件大事是罗马公民权在帝国 范围内的实现。 一一摘编自《论法律价值取向与政治稳定》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古代秦帝国和罗马帝国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7 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法治实践对秦帝国和罗马帝国统治的延续所起作用不同的原因。(10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