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白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历史(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白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历史(解析版)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白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历史 一、单选题:共24题 ‎1.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A.个人观念淡漠 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C.宗法观念浓厚 D.儒家伦理道德强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姓氏与西方的不同的原因。中国古代实行宗法制,强调的是一家一姓,所以导致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了重视姓而忽略名的现象,故C项正确;个人观念淡薄是宗法观念影响下的结果,不是实质,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男尊女卑对姓氏造成的影响,故B项错误;我国自西周就注重姓氏,因此不是受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故D项错误。故选C。‎ ‎ ‎ ‎2.《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神权与王权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中“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说明注重占卜,具有神秘色彩,根据材料“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得出王垄断祭祀,因此体现的是神权和王权的结合,故C项正确;A、B、D三项是西周时期的统治特点,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故选C。‎ ‎ ‎ ‎3.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利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利受到制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君主专制。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出现外戚宦官专权现象,其实质是因为君主权力至上,所以一旦大权旁落,容易被身边亲近的人掌权,故C项正确;材料中君主专制并未被颠覆,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D项仅仅是这一现象导致的结果,不是其实质,故D项错误。故选C。‎ ‎ ‎ ‎4.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依据关键信息“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可知君主专制下,君主是世袭的、终身的,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实行官僚政治,中央与地方官员一概由皇帝任免,体现了“公天下”的特点,故D项正确; A、B、C三项无从体现,故排除。故选D。‎ ‎ ‎ ‎5.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对地方的管理。唐末五代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一些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中央集权削弱,所以宋朝初年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削弱了地方的实力,故A项正确;三司使是中央掌管财政的机构,加强了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枢密院和将兵法把军权集中到皇帝手中,提高了军事战斗力,故排除。故选A。‎ ‎ ‎ ‎6.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促进部分社会阶层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影响。材料中两宋和明清时期出身平民和贫寒家庭中的进士所占的比重较大,说明通过科举制,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C项正确;A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材料只是说明了科举进士的出身的变化,并未扭转传统的等级和门第观念,故B项错误;科举制仍是地主阶级占据主导地位,并未完全实现官员选拔的公平和公正,故D项错误。故选C。‎ ‎ ‎ ‎7.明代为皇帝掌管“诏狱”(由皇帝亲自断案的重大刑狱)的锦衣卫,设在洪武门的内右侧,而国家正式司法机构三法司设在较远的皇城西北。这实质上表明 A.司法审判权力的提升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D.行政效率的提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的锦衣卫。根据材料中“锦衣卫,设在洪武门的内右侧,而国家正式司法机构三法司设在较远的皇城西北”可知重用特务机构,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锦衣卫主要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并不是专掌司法审判,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不是中央和地方,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行政效率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C。‎ ‎ ‎ ‎8.北宋时期,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1804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既未授予联邦,亦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利,该归各州各自保留”,也就是说宪法单独列举中央的权利而未经列举的权利一概归各州。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的这些措施实际上都是为了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B.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C.给予地方一定自治权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势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政治制度的比较。根据材料中中国宋代“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得出主要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根据材料中美国国会的规定“宪法单独列举中央的权利而未经列举的权利一概归各州”得出是为了协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故B项正确;A、C、D都是对材料某一方面的分析,不能完全涵盖材料信息,故排除。故选B。‎ ‎ ‎ ‎9.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了 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B.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D.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中“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可知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之大,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A项是对儒家思想的特点和内容的分析,不是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中注重的是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影响,不是其政治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儒家思想对国家统一的作用,故D项错误。故选B。‎ ‎ ‎ ‎10.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 ‎①仁义恭俭 ②“君权神授” ③“天人感应” ④“三纲五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仁义恭俭强调的是仁义,与君主专制无关,故①错误;“君权神授”是宣扬皇帝的权力是由上天赋予的,体现了为君主专制服务,故②正确;“天人感应”强调天子如果违背了天意,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故③错误;“三纲五常”是儒家的纲常伦理内容,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故④正确,故选C。‎ ‎ ‎ ‎11.“不仅是朱学失去了活力,而且对儒家精神作其他理解的学派,也因此受制于政治符号化了的朱学,而失去了自由思考与表达的权利。一句话,儒家的思想活力被儒家的政治化所吞没。”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朱熹创立理学使儒家思想失去活力 B.儒家思想与政治结合失去活力 C.理学压制其他学派的自由发展 D.专制权力的强化使儒家思想失去活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根据材料中“儒家的思想活力被儒家的政治化所吞没”可知指的是随着儒家思想的政治化,为专制统治服务,导致儒学思想失去活力,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非说是朱熹的理学使儒学失去活力,故A项错误;儒家思想被用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导致其失去活力,不是与政治结合导致失去活力,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政治和儒学的关系,不是理学与其他学派的关系,故C项错误。故选D。‎ ‎ ‎ ‎12.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陆王心学的内容。材料中“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强调的是人的内心是仁义的根本,体现的是陆王心学的内容,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材料都未涉及,故选D。‎ ‎ ‎ ‎13.李贽在《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中写道:“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李贽提出的观点是 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B.提倡人人平等 C.反对封建礼教 D.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主张。材料的意思是按照万物一体的原理,社会上根本不存在高低贵贱的区别,老百姓并不卑下,王侯贵族并不高贵,体现的观点是人人平等,因此答案是B。A项未体现;C项反对封建礼教的说法不准确,一方面,李贽反对宋明理学对人的束缚,但是其本身即是封建士大夫,不可能脱离封建礼教;D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主张。故选B。‎ ‎ ‎ ‎14.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思想的发展特点。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依然是统治者推崇的官方哲学,故A项错误;但也出现了一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他们抨击君主专制,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地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故B 项错误,C项正确;D项是启蒙思想的内容,与我国明清思想特点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 ‎ ‎ ‎1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在存真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从材料中“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得出中国古代科技缺乏理性精神,故A项正确;B、C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故D项错误。故选A。‎ ‎ ‎ ‎16.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下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文人画的突出特征是将书法、篆刻、文学和绘画四种艺术紧密融合在同一画作之中,注重画家精神意境的刻画和传递,故A项正确,B、C、D三项符合风俗画的特征,故排除。故选A。‎ ‎ ‎ ‎17.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文学现象,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A.《离骚》 B.《子虚赋》 C.《论语》 D.《诗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文学的特点。《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他以楚国的方言为主,注重结合神化故事,开创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故A项正确;《子虚赋》是汉代的一种文体“赋”,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论语》和《诗经》主要是反映的当时北方的文学作品,故排除C、D。故选A。‎ ‎ ‎ ‎18.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杂剧的创造和演出兴盛,到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则产生四大谴责小说,这反映出 A.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 B.民间思想的广泛传播 C.文化政策影响文化现象 D.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产生四大谴责小说均反映了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说明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体现,故D项正确,故选D。‎ ‎ ‎ ‎19.《孙膑兵法》中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兵家和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 A.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 B.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频繁 C.思想学术自由,出现“百家争鸣” D.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根据材料可知,《孙膑兵法》和《商君书》都主张进行战争,主要是因为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都希望通过在争霸战争中获胜,从而推动本国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人民反对战争,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局面是社会动荡在思想上的反映,不是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孙膑和商鞅的主战思想,并未涉及统治者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故选B项。‎ ‎ ‎ ‎20.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的认识。根据材料中两人最后都惨死,说明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和旧的奴隶主贵族的斗争异常激烈,因此变法者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故C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故排除;B项中两次改革都顺应了历史潮流,故B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故选C。‎ ‎ ‎ ‎21.北魏孝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是 A.打击守旧贵族 B.无偿分配农民土地 C.迁都,实行汉化政策 D.没收寺院财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打击守旧贵族是改革的目的,不是措施,故A项错误;无偿分配农民土地指的是实行分封制,不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故B项错误;迁都和实行汉化政策,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故C项正确;没收寺院财产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C。‎ ‎ ‎ ‎2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现政权的封建化,巩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故D项正确;A、B、C三项只是目的之一,不是根本目的。故选D。‎ ‎ ‎ ‎23.王安石变法同孝文帝改革影响的相似点有 ‎①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都有利于民族融合 ‎③都加速了封建化进程 ④都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文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王安石变法主要是富国强兵,也促进了经济发展,故①正确;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进行的封建化改革,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加速封建化过程,而王安石变法不具有此影响,故②③不是两者影响的相同点,故排除;两者都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故④正确,故选C。‎ ‎ ‎ ‎24.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根据材料可知司马光评价的是王安石的青苗法和募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项法令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所以司马光的评价既体现了保守派对变法的攻击,也较为客观的反映了当时的实情,故C项正确;A、B、D三种说法过于片面,故排除。故选C。‎ 二、综合题:共4题 ‎25.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妥。‎ ‎——《皇明祖训》‎ ‎(1)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指出汉、唐、明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 ‎(2)汉、唐、明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有无本质区别?请说明理由。‎ ‎(3)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在明朝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汉:认为丞相很重要,能辅助皇帝治理天下;唐:认为国家政事要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不能一人独断;明:认为丞相专权乱政,故废丞相。‎ ‎(2)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为了维护皇帝一姓的天下。‎ ‎(3)明朝废丞相,使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专制皇权有可能提高决策效率;但是一人独裁,将国家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社会对皇帝的崇拜造成了对个人自然权利流失的麻木,结果导致近代民主共和制的建立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得出汉代认为丞相很重要,能辅助皇帝治理天下;根据材料二中“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得出唐代认为国家政事要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不能一人独断;根据材料三中“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得出明代废丞相。‎ 第(2)问,根据所学可知它们并无本质区别,目的都是维护君主专制。‎ 第(3)问,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方面加强了专制皇权,但是另一方面容易导致一人专制独裁,封建专制不断强化,不利于政治的民主化。‎ ‎ ‎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大教育家。以上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特别是到封建社会的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 ‎——王永祥《董仲舒评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加以评析。(要求:对董仲舒思想持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结合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一:赞成董仲舒思想。史实依据:统一是中国发展的主流,“春秋大一统”思想可以为实现今天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理论支撑;董仲舒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五常”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可以改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观点二:反对董仲舒思想。史实依据:“春秋大一统”思想充满唯心色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禁锢了人们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天人感应”学说宣扬了“君权神授”;“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 观点三:对董仲舒思想应该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史实依据:可以参考上面两个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董仲舒思想的评价。‎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在回答时,首先要表明观点,如果是赞成主要从其思想有利于社会发展、政局稳定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角度分析;如果是否定则从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禁锢了人们思想, “天人感应”学说宣扬了“君权神授”,“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可结合上述材料一分为二地全面分析。‎ ‎ ‎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350年秦建都咸阳,筑冀阙。在阙上公布法令。商鞅又实行第二次变法,使秦国更进一步的地主政权化。‎ ‎(一)归并各小都、乡邑、聚(村落)为大县。全国凡四十一县(《史记·六国表》和《商君列传》作三十一县),每县置一县令,掌管全县政事,消除领主政治的残余影响。‎ ‎(二)开辟阡陌封疆(田间分疆界的土堆),承认各人新辟土地的所有权,按各人所占土地面积定赋税。……‎ ‎(三)划一斗、桶(斛),权、衡,丈、尺。全国货物交易,有统一的度量衡制度。‎ 材料二秦国地广人稀,邻近国三晋土狭民众,商鞅知道“民所欲者田宅也”,悬赏招徕邻国农民到秦国种地,给田宅,免兵役,使专力耕织。秦民服兵役,轮番出战,常有余力。秦国足食足兵,有战必胜。‎ ‎——以上材料均摘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1)概括材料一中所涉及的商鞅变法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重要作用。‎ ‎【答案】(1)推行县制,消除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废除井田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促进了农业发展;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了国家统一。‎ ‎(2)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归并各小都、乡邑、聚(村落)为大县”得出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一中“开辟阡陌封疆(田间分疆界的土堆),承认各人新辟土地的所有权,按各人所占土地面积定赋税”得出废除井田制,促进了农业发展;根材料一中“划一斗、桶(斛),权、衡,丈、尺。全国货物交易,有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得出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了国家统一。‎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给田宅,免兵役,使专力耕织。秦民服兵役,轮番出战,常有余力。秦国足食足兵,有战必胜”得出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答案】(1)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是封建土地国有制,实质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实行的。‎ 第(2)问,根据所学可知封建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故不能抑制兼并。‎ 第(3)问,根据材料二中“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得出分给农民土地,鼓励农民进行轮作和迁往荒地较多地区。‎ 第(4)问,主要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政府的收入、促进少数民族发展和影响后世土地制度方面分析。‎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