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2018年10月12日满分:50分考试时长:33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井田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认祖归宗”可知,该制度与血缘和亲情有关,结合所学可知,该制度应是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故答案为A项。BC项,分封制、郡县制是管理地方的制度,与“认祖归宗”无关,排除;D项,井田制是土地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 ‎2.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適(通“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適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主要论证了 A. 宗法制的作用 B. 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 C. 分封制的作用 D. 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当中“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適(通“嫡”)子,不使庶孽疑焉”,从正面论证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优点;“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適孽无别,则宗族乱”这是从反面论证了,如果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故此资料主要叙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的特点。‎ ‎①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②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③宗法制在政治方面表现为分封制,进行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等级。‎ ‎3.《钱氏家训·家庭》载:“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这反映出古代家族 A. 具有广结善缘的行举 B. 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 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 遵循行善济世的乡风礼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能力,材料中文字“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的大体含义是家庭富裕之后提携自家宗族亲朋,建立本家族义塾与公田,灾荒年间接济亲朋,这深刻反映了浓厚的家庭宗族观念,即宗法观念浓郁,故答案选C,材料中善行仅仅局限在家族内部,所以A D两项说法并不准确,B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4.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这种逐层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儒家思想和宗法制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从材料中“家、国、天下”可以看出其修身的顺序中体现了个人不断攀升的过程,体现了把建设小家和治国、平天下的“大家”相结合,这体现了家国一体观念,实质上是宗法制的体现,B项正确;世袭制、分封制、郡县制都只是国家的政治制度,同题意和材料不符,排除A、C、D。故选B。‎ ‎5.《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 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B. 西周末期王室衰微 C.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 战国时期群雄并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的意思是说天子能对不朝的诸侯贬爵、削地、讨伐,说明王室力量很强,只有在西周初才有这个能力。故A项正确;西周末期王室衰微不符合材料的主旨,B错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战国时期群雄并立的时期,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故C和D项错误。‎ ‎【点睛】从近几年高考对分封制的考查,无论是考查分封制度的概念,还是考查分封制度的内容与影响都从不同角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材料或者生动的历史场景,考查学生在新问题情景下对历史知识的运用。‎ ‎6.对于春秋时期发生的“楚王问鼎”事件,正确的认识是 ‎①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势力日趋壮大 ‎②春秋时期,周王的权威地位日益衰微 ‎③春秋时期,分封制受到冲击,难以维系 ‎④春秋时期,社会秩序发生动荡变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①‎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的瓦解。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实力的变化,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式,分封制受到冲击,“楚王问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该事件表明诸侯实力强大后周王的权威日益衰微,兼并导致社会秩序动荡,分封制难以维系。‎ ‎7.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A. 各国普遍进行改革 B.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 奴隶起义频繁 ‎【答案】C ‎【解析】‎ 各国普遍进行改属于战国时期的历史现象,但改革未必导致社会转型,排除;反映分封制下的西周等级秩序,说明奴隶社会统治秩序还是稳固的,排除B;D与史实不符,排除;“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因此选C。‎ ‎8.“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反映的是 A. 私有财产出现 B. 阶级产生 C.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 贫富分化严重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说明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私有财产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和贫富分化严重,故ABD项错误。‎ ‎9.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 分封制和宗法制 B. 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 C. 三公九卿制 D. 三省六部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吕思勉所说的“部落时代”就是指原始社会,“封建时代”就是指奴隶社会,“郡县时代”就是指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A正确;B、C、D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排除。故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和宗法制备考时重点关注:①知识角度:亲疏远近、家国一体、忠孝观念以及嫡长子继承制的表现。分封对象、内容、影响、及其与宗法制的辩证关系。②史观角度: 由于宗法制和分封制与社会生活结合的紧密性,可从真切的社会遗存或民间的史料着手,渗透对社会史观的考查。③史料角度: 设置新颖史料,达到考查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关注现实的情感价值观,其史料主要表现在:祭祖类上, 如家谱、家族牌匾等。④热点角度:宗法制显著的血缘宗法色彩容易唤起人们追念先祖、心向团圆的内心情感, 这有利于家庭的亲睦和社会的和谐,同时对于海峡两岸的统一有深远意义。‎ ‎10.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是第一次转变。下列符合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 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不难判断出,第一阶段封建转向帝制,即是由商周时期的分封制转向秦汉时期君主专制统治阶段,由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过渡实现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所以,正确答案选B;A项发生在我国夏代,王位世袭取代了禅让,排除;CD两项表述的时间分别是隋朝、晚清时期,不符合“第一阶段”时间,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名师点睛】从贵族政治(分封制)向官僚政治(郡县制)的转变及其积极影响 ‎(1)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贵族世袭官职,世卿世禄。‎ ‎(2)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的,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 ‎(3)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了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11.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B. 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 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 D. 体现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百姓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同时被封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有随从周王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故分封制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本题答案选B项。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的是郡县制,排除A项;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的是井田制,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2.有人将“分封制”称为“封建制”,是指古代帝王列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按照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分封制的是 A. 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地 B. 汉高祖封侄子刘濞为吴王 C. 明太祖封四子朱棣于燕地 D. 康熙封四子胤禛为雍亲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逆向思维型选择题,解题时要注意题干的要求“不属于”。题干材料主要阐述了分封制,即“古代帝王列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拥有自己的领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实施分封制,封功臣姜尚于齐地,汉高祖刘邦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统治,实施了郡国并行制,即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明朝时的藩王们,有自己的封地、军队,并且必须呆在自己的封地,不准在京城(当是有两个,南京,北京),清朝的王族。有俸禄(工资)无封地。因而,不算分封制,综上分析可知ABC均符合题意,D不合题意,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13.“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 郡国并行制度 B. 中朝制度 C. 刺史制度 D. 察举制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由题干可知:“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指分封制,“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指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统治吸取秦亡的教训,认为秦之所以这么快就消亡,就是因为没有实行分封制,而汉朝总体制度又是汉承秦制,所以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题干主旨是吸取了周朝的分封制与秦朝的郡县制而实行分封与郡县并存的一种制度,所以A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14.“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 A. 废分封,设郡县 B. 设立中朝和外朝 C. 实行三省六部制 D. 废丞相,设内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找出支持汉朝在继承的同时还必须进行了创新的史实。A为秦朝的史实;C属于开始于隋朝的史实;D为明朝的史实。只有B项为汉朝的史实。汉朝在继承秦朝中央官僚制度的基础上即设立了外朝,同时又形成了中朝牵制外朝的权力,故为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外朝制度 ‎【名师点睛】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所构成;外朝又称外廷,指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汉武帝时,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加强专制皇权,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这样,在宫廷内逐渐形成了新的决策机构——中朝。由尚书、侍中、常侍等组成中朝之职。以丞相为首组成的官僚机构则逐渐成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外朝。自从中外朝分立之后,中朝决策,支配外朝,丞相的权力日益转移到中朝。‎ ‎15.在中央,皇位由私家世袭,地方由异姓非世袭官僚管理。这种制度是指 A.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B. 三省六部制度 C. 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 D. 科举选官制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及知识迁移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皇位是世袭的,地方则由非世袭的、皇帝和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僚管理,A的表述符合题意;而三省六部制、郡县制、行省制、科举制都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6.秦始皇所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这些制度是 ‎①郡县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分封制 ‎④嫡长子继承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区别历史概念的能力。本题的关键是注意皇帝制度,而郡县制和分封制是地方制度,运用排除法即可否定①和③。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考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基本内容;‎ ‎(1)建立皇帝制度:秦王嬴政以“德高三皇,功盖五帝”自称“始皇帝”。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其特点是皇位世袭、皇权至上和皇帝独裁。‎ ‎(2)中央官制:创立三公九卿制 ‎①中央官制的设置及其职能:‎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②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总的特点:中央机构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a)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中央机构各部门执政相互牵制。(b)军国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c)充分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 ‎③作用:形成了一整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3)地方制度:郡县制全面推行 ‎①推行: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 ‎②内容:a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b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c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③作用: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17.对“法令出一”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国家法令制度由中央制定 B. 法令的颁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C. 皇帝集行政、司法和军事于一身 D. 出于统一货币、度量衡的需要,国家颁布法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法令出一”指的是法律与军事行政命令皆出于皇帝一人之手,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三项解释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 ‎1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 推行分封制 B. 设立郡县制 C. 废除郡县制 D. 废除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裂都会而为之郡邑”指的是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度,故B正确;秦朝实行郡县制度,而不是实行分封制度,故A错误;秦朝废除分封制度,设立郡县,而不是废除郡县制,故C错误;行省制度出现在元朝时期,故D错误。‎ ‎19.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者是分封制下的贵族政治,后者是中央集权制下的官僚政治,故B正确。分封制后期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排除。只有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故B排除。只有中央集权制下的官僚政治才维护了封建统治,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20.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B. 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 C. 秦朝实行的分封制对后世有极大影响 D. 秦朝首开科举制之先河,这成为我国古代主要的人才选拔方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秦,虽死犹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政治上指的是它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后来历朝所继承,即使秦朝灭亡了,但其创造的制度保留了下来,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D两项表达错误,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 ‎21.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分封制下,爵位和官职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而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故最佳选项为D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 点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 ‎ 分封制 ‎ 郡县制 ‎ ‎ 不 同 点 ‎ 时 代 ‎ 奴隶社会 ‎ 封建社会 ‎ 与中央 关系 ‎ 被分封的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 ‎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皇帝任免 ‎ 影响 ‎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划分 标准 ‎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 ‎ 共同点 ‎ 目的 ‎ 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 ‎ 性质 ‎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 ‎22.某同学通过查找材料确认了以下史实: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丞相为三公之一;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就以上史实得出的正确认识应是 ‎①从秦到明皇权不断加强 ‎②从秦到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断加强 ‎③从秦到明相权不断削弱,直到消亡 ‎④丞相始终是中国古代政治权力的核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史实可知,从秦朝到明朝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到明朝废除宰相制度。①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官职的设置,不能反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含有②的A、D两项;明朝废除了丞相,排除含④的B项。‎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 ‎23.《汉书》载:“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这一记载反映出汉统治者 A. 推行郡国并行制 B. 强化君主专制 C. 加强中央集权 D. 解决土地兼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材料主要讨论的是“推恩令”,其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 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下后,王国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武帝以后,王国辖地不过数县,其地位相当于郡。这样,就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推恩令 ‎24.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由于科举制使封建社会普通下层的老百姓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机会,所以“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科举制通过选拔人才,出任各级各地官员,效忠皇帝,从而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所以C符合题意。A项“郡县制”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A。察举制主要按门第和出身选拔人才,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B。行省制虽然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但与“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C ‎25.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推恩令”、隋唐科举制试图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 权力世袭 B. 官吏选拔 C. 分封制弊端 D. 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郡县制实行,使地方直接受中央管辖;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将封地再封给其子弟,地方诸侯的势力被削弱;隋唐开创的科举制度,将知识分子引入了统治集团,并直接为最高统治者所任命使用,剥夺了地方长官掌握拔擢人才的主动权。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使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故本题答案选D项。ABC三项没有体现这些举措的共同作用,排除。‎ ‎26.“凡百司秦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具有此种行政审核功能的机构是”‎ A. 汉朝的中朝 B. 唐朝中书省 C. 唐朝门下省 D. 明朝的内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汉代的中朝主要是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不负责审核,排除A;唐代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诏令,排除B;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侍从机构而不是正式的中央行政机构,阁员也只是以票拟的方式提供建议,不具备行政审核功能,排除D。根据所学可知三省六部中的门下省负责审核,C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三省六部 ‎2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大型水库,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户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户、兵、刑、礼、工六部)负责执行,其运作程序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具体执行部门),故本题答案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基本的运作流程,排除。‎ ‎28.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之”这句话在强调 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 选官应注重才学 C. 选官应注重品行 D. 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科举制度。A项,由题干说“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可知这句话不是在强调“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故A项错误。B项,题干“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虽涉及到“注重才学”的问题,但这不是题干强调的重点。故B项错误。C项,由题干的意思可以知道唐太宗的这句话是在强调选官应注重品行。故C项正确。D项,虽然题干中说到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但这是“不悉其行”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唐太宗那句话强调的重点。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9.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 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 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 另设枢密使管理军事以削弱相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A项,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属于宋代地方体制变革的一个内容,不能全面反映宋代的体制变革。故A项错误。B项,宋代的体制变革是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军分权,在中央加强皇权专制,在地方地方加强中央的控制和管理,故北宋建立后的百余年都没有发生类似“黄袍加身 ”的现象。故B项正确。C项,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属于军事方面的体制变革的一个内容,不能全面反映宋代的体制变革。故C项错误。D项,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属于中央的体制变革的一个内容,不能全面反映宋代的体制变革。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30.“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 理藩院 B. 中书省 C. 宣政院 D. 行政书省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A项,理藩院是清朝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也负责处理对俄罗斯的外交事务,并非元朝的机构,故A项错误。B项,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与宗教事务无关,故B项错误。C项,宣政院是元朝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在西域地区设置的官员应隶属于宣政院,故C项正确。D项,行中书省是元朝中央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辖而设立,不具有管理宗教事务的职能,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第二部分材料问答题(共2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朝自启以后,后(王)位只能在夏后氏王族内世袭。禹家族的其他支族,都被分封在全国各地,“以国为姓”,成为夏王朝的侯、伯。这些同姓侯伯封国,成为夏王朝控制全国的依靠力量。‎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 材料二: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从此,“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春秋后期和战国前期,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国政。“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指的制度是什么?对后世政权有何影响?‎ ‎(2)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哪些问题?原因何在?‎ ‎【答案】(1)制度:初步形成分封制度。‎ 影响:对商特别是西周分封制的确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2)问题:分封制、宗法制日益破坏和削弱。‎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实力的增长,诸侯国与周王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②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的实力也日益增长,于是“礼崩乐坏”。‎ ‎【解析】‎ ‎【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禹家族的其他支族,都被分封在全国各地,“以国为姓”,成为夏王朝的侯、伯”,可得出分封制度初步形成。影响:结合所学西周分封制度的相关知识可得出。‎ ‎(2)问题:根据材料“周郑交质”“射中王肩”“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分封制、宗法制日益破坏和削弱。原因:可从诸侯与周王,卿大夫与诸侯力量消长角度切入分析。‎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 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 材料三: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在此之前的奴隶社会采用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又是哪种选官制度?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产生于什么时期?它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答案】(1)察举制,世官制 ‎(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 ‎(3)制度:科举制,随(隋唐)‎ 影响:①有利于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统治基础。②提高官员的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③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文化水平④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察举制,再结合所学先秦选官制度的知识,可得出世官制。‎ ‎(2)根据材料“今立中正,定九品”,可得出九品中正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九品中正制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材料三反映的是科举制,其产生于隋唐时期。根据材料“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可得出科举制的积极影响有利于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统治基础。另外,结合所学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可得出科举制积极影响还包括提高官员的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文化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等。‎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