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苏州新草桥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 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B. 西周末期王室衰微 C.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 战国时期群雄并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的意思是说天子能对不朝的诸侯贬爵、削地、讨伐,说明王室力量很强,只有在西周初才有这个能力。故A项正确;西周末期王室衰微不符合材料的主旨,B错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战国时期群雄并立的时期,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故C和D项错误。‎ ‎【点睛】从近几年高考对分封制的考查,无论是考查分封制度的概念,还是考查分封制度的内容与影响都从不同角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材料或者生动的历史场景,考查学生在新问题情景下对历史知识的运用。‎ ‎2.清人全祖望说:“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这说明宗法制旨在 A. 强化专制集权 B. 巩固宗族团结 C. 稳定统治秩序 D. 维护社会和谐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起到了宗族团结的作用,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专制集权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宗族团结而非稳定统治秩序,选项C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宗族和谐而非社会和谐,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秦庄襄王名楚,秦始皇称帝后,即下令将湖北楚州改称荆州。秦始皇讳政,秦朝改正月为端月。秦汉之际的策士蒯彻,死后又因汉武帝刘彻即位,而在《史记》《汉书》中,被称作蒯通。这些事情反映的本质是 A. 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B. 百姓对秦汉帝王将相的尊敬 C. 避讳现象从汉朝开始出现 D. 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历史记载秦汉时期人名地名要避皇帝的名讳,结合所学可知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皇帝的至高无上,A项正确;因为避讳制度不是百姓的自发行为,B项错误;材料反映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有了“避讳”皇家名讳的做法,C项与材料不符;由皇帝下令更改早先已经存在的人名地名,不是皇权受到了侵犯,D项错误。‎ ‎4.春秋时期,楚、秦、晋等国在新扩张的土地上设置县,战国晚期,“县”已经成为各国较为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这一变化表明 A. 贵族特权已被完全剥夺 B. 诸侯国强化对地方管理 C.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 D. 诸侯争霸战争逐渐平息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县制体制之下,官员由政府直接任命,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B选项符合题意。贵族特权被剥夺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是在秦朝,C选项排除。诸侯争霸平息是在秦统一六国以后,D选项排除。‎ ‎5.有学者认为:“极端中央集权并不是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最佳模式。最理想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应该是,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好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最为符合这一看法的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答案】D ‎【解析】‎ ‎“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好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特点是中央集权,但没有过分集权,可以发挥地方的自主权。分封制导致了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郡国并行制出现了王国问题,排除AC;郡县制将地方权利收归中央,中央的权利高度集中,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排除B;行省制度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又给地方适度的权力,故D正确。‎ ‎6.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专制主义的不断加强 B. 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 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 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从秦到宋,通过分化事权,丞相的人数不断增多,专制皇权不断得到加强,A项正确;中国古代政治本质上是君主专制,不是民主政治,B项错误;丞相权力分散是表现,不是核心问题,C项错误;本题研究的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项错误。‎ ‎【点睛】中国古代政治的演变趋势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7.《文献通考卷二十八》云:“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取本处人在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材料描述的这一选官制度 A. 开始出现于隋唐时期 B. 按才能把人划分等级 C. 地方把控了人才选拔 D. 助长了社会向学风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制度为九品中正制,地方豪强势力借此垄断仕途,把持政治局面,故C项正确。A项,隋唐时期科举制兴起,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以门第出身为依据,排除。D项,为科举制的影响,排除。‎ ‎8.明宣宗授于阁臣票拟之权,可对内外臣工的各种奏章拟出处理意见。到明英宗时,票拟成为阁臣的专职,六部必须按照内阁票拟的谕旨办事。到嘉靖以后,朝位班次,阁臣已列六部尚书之上。以上说明 A. 内阁成为法定决策机构 B. 内阁地位和权力逐渐提高 C. 阁臣逐渐掌握宰相职权 D. 明宣宗时阁臣开始参与决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阁臣获得票拟权,到六部必须按照内阁票拟的谕旨办事,再到阁臣的朝位班次列于六部尚书之上,可知内阁地位和权力逐渐提高,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在明代内阁一直没有成为法定机构,A项错误;明代的阁臣一直没有取得统率六部的权力,所以阁臣没有掌握宰相职权,C项错误;阁臣开始参与决策是在明成祖时,D项不符合史实。‎ ‎【点睛】内阁制是加强皇权的重要措施。‎ ‎9.约翰汤姆逊在《中国和中国人影像》中记载:“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面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这一“敌对”行为的后果导致 A.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 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到内地 C.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D. 镇江成为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镇江之战是中英鸦片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故选A。 B项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C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排除;近代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为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不包括镇江,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中的地点,需要学生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握历史的细节。‎ ‎10.有学者指出:“尽管这个纲领看起来与太平天国体系格格不入,也并未付诸实施(或者说并无实施的可能),但它的提出终究显示出西风已经吹进了东方大国的不同角落。”该“纲领”的提出 A. 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 B. 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普遍觉醒 C. 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迅速发展 D. 损害了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个纲领看起来与太平天国体系格格不入,也并未付诸实施”、“显示出西风己经吹进了东方大国”可知这一纲领是《资政新篇》,其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选项A正确;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资政新篇》未解决土地问题,未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热情,选项C排除;这一纲领并未实施,因此不存在损害农民阶级利益之说,排除选项D。‎ ‎11.1900年,慈禧太后出逃西安,侵略者们占领北京后实行分区管制,如内城北边归日本管辖,西北归英美管辖,东边归沙俄管辖。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1900—1901年列强为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维护在华权益而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略者们占领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逃西安,所以D项正确。‎ 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于1856—1860年联合发动,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从而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狂潮;但中日甲午战争列强没有占领北京,可判断C项错误。‎ ‎12.下图漫画讽喻了列强对近代中国某次侵略战争。一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一帮西方人在旁边无动于衷地互相嘀咕:先别忙,让他们那帮黄脸人自己先打个痛快再说。此次战争导致 A.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 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外国军队可以进驻北京 D. 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漫画“那帮黄脸人自己先打个痛快再说……西方人袖手旁观”结合所学可知,这次战争是甲午战争,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日本割占中国领土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选项B正确;选项A是鸦片战争的结果,排除;选项C、D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的结果,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通过材料信息判断出这次战争是甲午战争。‎ ‎13.孙中山曾自我慰藉地说:“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局外人不察,多怪弟之退让。然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这表明 A. 共和未成皆因孙中山之退让 B. 袁世凯是经民主选举产生 C. 民主共和不适合当时的国情 D. 适时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然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可知体现的是妥协的艺术,D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共和未成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性质导致的,A选项排除。袁世凯是经民主选举产生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民主共和不适合当时的国情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14.北京学生发生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莘莘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 A. 五四运动是中共领导的第一次革命 B. 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 C. 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 ‎【答案】C ‎【解析】‎ ‎【详解】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而非革命起义,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很显然其运动诉求是政治而非经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北京学生发生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莘宰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可知,五四运动广泛的群众基础迫使军阀集团不得不暂时的予以退让,故C项正确;军阀集团并没有对五四运动有着实质上的支持,故D项错误。‎ ‎15.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该事件是 A. 中共三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C;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1945年召开中共七大,1934年开始长征,ABD时间都不符合长征的时间,排除。‎ 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联系红军长征时期召开的遵义会议的意义分析解答。‎ ‎16.原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在回忆录中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这一仗”‎ A. 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B. 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 取得了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D. 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民国二十九年”可知,这是1940年,涉及到的人物“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 毛泽东、朱德”,由此可以判断这是国共合作背景下的一次战役。根据材料“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结合所学可知,这次战役的百团大战,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选项A正确;选项B是武汉会战的影响,排除;台儿庄战役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排除C;选项D是淞沪会战的意义,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通过题干信息判断出这是百团大战,之后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17.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 A. 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 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 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所以这“三次高潮”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其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革命是国共双方共同领导的,解放战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它们的领导阶级并不相同;B 选项错误,国民革命失败了,辛亥革命和解放战争则成功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而解放战争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D选项错误,辛亥革命要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国民大革命要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解放战争是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三者革命对象不一致。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8.一届人大召开前,中共中央非常关注民主人士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所占比例,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经过努力,一届人大后非中共人士在国务院各部、委中占37.2%,在国务院组成人员中占25.5%。这一状况 A. 体现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 B. 削弱了中共的核心领导地位 C. 实现了各党派共同执政局面 D.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共非常关注民主人士在各级人大中的比例,最终第一届人大、国务员各部委人员构成比例中,非中共人士占据相当比例,这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是新型社会主义民主,选项A正确;非中共人士在人大和国务院各部委中所占的比例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并未削弱中共的核心领导地位,选项B排除;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不属于共同执政,选项C排除;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是1956年,与材料第一届全国人大时间不符,排除选项D。‎ ‎19.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部法律的颁布表明,我国 A. 开始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C. 继续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8年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要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故D正确;文革结束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完善和恢复,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无关,排除AB;1984年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 ‎【点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联系所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内容和意义分析解答。‎ ‎20.据新华社报道,原籍常州的台胞周纯娟女士,是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当她第一次探亲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82岁的周老先生一眼就认出女儿,健步迎上去与女儿紧紧拥抱,眼睛全湿润了,泪水里浸满了40年的思念。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A. 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共识 B. 海峡两岸的“三通”实现 C. 两岸关系缓和出现历史性变化 D. 两岸达成“一国两制”共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两岸探亲开始于1987年,材料探亲现象出现说明两岸关系缓和出现历史性变化,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当时尚未达成“九二共识”,排除;“三通”是2008年开始实施,排除B;目前两岸尚未达成“一国两制”共识,排除D。‎ ‎【点睛】‎ ‎2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不结盟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B ‎【解析】‎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确立并开始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另起炉灶”的方针,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决的是和外国(主要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和条件问题;“一边倒”,是指在两极格局中,新中国要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22.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份中共中央工作文件指出:由于美国低估会议的可能成果,以及美、英、法之间存在着多种矛盾,中国应该采取积极方针,打破美国封锁、禁运、扩军备战的政策,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与这份文件相关的外交活动 A. 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 B. 使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 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 D. 确立的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内瓦会议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初”“美、英、法”“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可知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一起召开的国际性会议,结合所学知识为中国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故A正确;B项内容为亚非会议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内容为新国成立初期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点睛】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1954年2月18日,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会议达成协议,建议在日内瓦召开由中、苏、美、英、法以及有关国家参加的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23.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本不在宴会邀请名单的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亚蒙·哈默得知后强行闯入,邓小平当即就表示希望哈默到中国来投资,搞经济合作;在邓小平的促成下,1979年5月,哈默率领16名随员访问北京,成为第一个叩开中国大门的外国企业家。这一事件表明 A. 美国社会对华关系已经摒弃了冷战思维 B. 改革开放促成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美国处理对华关系忽视企业家利益诉求 D.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了两国经济交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79年,当时中美正式建交,随后哈默成为“第一个叩开中国大门的外国企业家”,可见中美建交促进了两国经济交流,选项D正确;1979年冷战尚未结束,而且材料中无法看出美国社会对华态度,选项A排除;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而非1979年,排除选项B;材料中哈默未被邀请赴宴不代表美国忽视企业家的利益诉求,选项C排除。‎ ‎24.1689年1月召开的英国议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议会的这一做法 A. 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 B. 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 意在实现国王和内阁的相互牵制 D. 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议会决定了王位的继承者,强调的是君权民授,这有利于冲击“君权神授”观念,选项A排除;责任内阁制形成后国王统而不治,选项B排除;责任内阁制是在1721年沃波尔首相组阁之后,排除C;材料并未反映出国王和议会之间的矛盾,排除D。‎ ‎25.下图是1832年伦敦等城市增加议员名额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英国 A. 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B. 新兴工业城市的崛起 C. 内阁权力开始膨胀 D 工人获得了政治权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柱状图可以看出伯明翰、伦敦、曼彻斯特三个工业城市议员名额增加,结合材料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1832年正处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新兴的工业城市崛起,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扩大政治权力,选项B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就确立了权力至上的原则,选项A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内阁权力的膨胀是在19世纪70年代,选项C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议员席位增加代表的是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而非工人阶级,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和城市属性,即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城市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地位上升,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根据这一原理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2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法案都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美国国会分为参众两院是 A. 基于对立法权过大的担忧 B. 英国上下院制的翻版 C. 出于对总统行政权的牵制 D. 追求直接民主的体现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美国的参议院和众议院同属于国会,都属于立法机构,所以参议院和众议院的相互否决属于立法权的制衡,体现了对立法权的再度分割,是基于对立法权过大的担忧,A符合题意;英国上院掌握司法权,下院掌握立法权,而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同属于国会,都属于立法机构,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参议院和众议院立法权的制衡,和总统行政权无关,排除C;参议院和众议院由选举产生,D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任何法案都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特点分析解答。‎ ‎27.有学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追求一种效率和安全之间的平衡,不唯人民的意志是瞻,对民主层层设防,充分利用民主,同时又对民主加以控制”。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对民主加以控制”的是 A. 众议员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B. 总统对国会议案有否决权 C. 参议员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D. 最高法院大法官两届任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代表人民的意志,而总统对国会议的否决可体现“对民主的控制”,B选项符合题意;众议员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参议员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体现了人民主权而非对民主的限制,AC选项排除;最高法院大法官是终身任职,D选项排除。‎ ‎28.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 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B. 肯定阶级斗争推动历史进步 C.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说“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C项正确;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人类社会发展前景无关,排除选项A;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中有一定作用,但是对于全人类的发展而言,并不是全部依靠阶级斗争来实现,选项B排除;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无关,故D项错误。‎ ‎29.在俄国历史上因为一次革命造成了政府同反对派的非对抗性模式,两个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俄罗斯帝国的传统观念:让人民讲话,让沙皇让权。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开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C. 建立了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 D. 开启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立,结合所学可知,俄国二月革命形成两个政权并立局面,这次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选项A正确;选项B 与题无关,排除;两个并立的政权代表不同阶级,因此其社会制度并不是公平公正,选项C排除;二月革命并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D。‎ ‎30.“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是列宁对十月革命的基本设计。十月革命后,最能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A. 建立工兵苏维埃政权 B.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C. 颁布《和平法令》‎ D. 发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革命”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因此说“革命制止战争”就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俄国颁布了《和平法令》,退出一战,故C项正确;ABD项都没有涉及到退出一战,排除。‎ ‎31.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指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为此美国 A. 推行杜鲁门主义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成立北约组织 D. 签署关贸总协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出台旨在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促进战后欧洲经济与社会的恢复与发展,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是政治措施,排除;C项是军事措施,排除;D项是贸易措施,排除。‎ ‎32.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实行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是 A. 苏联改革成效显著,对德国构成新的威胁 B. 欧共体成立后,欧洲向政治经济联盟过渡 C. 两德即将统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大大加强 D. 两极格局框架下,已现多极化趋势之端倪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联邦德国有了自己的独立政策,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也就说明两极格局框架下已现多极化趋势,故D正确。苏联的改革一直举步维艰,故A错误。欧洲开始向政治经济联盟过渡的标志是90年代初欧盟的成立,材料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故B错误。两德统一时间是90年代,与60年代未7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执行哈尔斯坦主义,坚持联邦德国在国际上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二战后的欧洲边界和民主德国,除苏联外不与任何同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建立和保持外交关系。此政策使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长期对立,加深对美国的依赖。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放弃哈尔斯坦主义,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承认民主德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愿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3.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 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 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知识点。根据“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即可判断B项符合。‎ ‎【考点定位】必修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新兴力量的崛起(迅速兴起的日本)。‎ ‎34.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崩溃,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作者旨在强调 A. 文明冲突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 B. 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上的区别 C. 各国文化差别明显影响政府决策 D. 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交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可知超级大国的争霸已经成为历史,又据材料“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可知文明的区别已经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区别,且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政府决策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共融,故D项错误。‎ ‎35.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这一看法实际上强调了 A. 政治格局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B. 自由贸易加快了经济全球化 C. 世贸组织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D. 经济区域化加快经济全球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是指在两极格局下,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而八九十年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接触,特别是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经济全球化得到发展,故A正确。题目未体现自由贸易,故B错误。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时间不符,故C错误。题目未体现经济区域化,故D错误。‎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36.近代以来,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编自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材料二 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摘编自1787年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英国“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发生”的“旧制度”是什么?19世纪30年代为防止被“淘汰”,对它又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2)材料二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哪些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该宪法有何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英美的制度演进中可以获取怎样的启示?‎ ‎【答案】(1)制度:君主立宪制。‎ 改革:1832年进行了议会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 ‎(2)原则:三权分立(或权力制约与平衡);民主。‎ 积极作用: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性质);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体现了民主精神);③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启示:制度需因时而变;制度应依据国情适时调整。‎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结合所学,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故此处的‘旧制度’当指君主立宪制。第二小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 ‎(2)第一小问,由材料“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可见三权分立(或权力制约与平衡);由材料“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可见民主原则。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从宪法性质、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等方面归纳。‎ ‎(3)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由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而言,制度需因时而变。由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所调整的各种矛盾及推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来看,制度应依据国情适时调整。‎ ‎3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挺立潮头,最终夺取革命胜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西江月·收起义》‎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战端初启时,日本统治阶层认为只消一个月日军便可“凯旋班师”,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直接推动,中国出现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并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使日本法西斯企图迅速征服申国的狂妄野心彻底破产了。‎ ‎——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三 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的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 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摘编自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什么事件?之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2)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旗帜、推动者及其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中所提及重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 ‎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能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 ‎【答案】(1)事件:秋收起义。‎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 ‎(2)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推动者:中国共产党。‎ 作用: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破产(学生如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亦可得分)。‎ ‎(3)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灭 ‎(4)经验:坚持武装斗争;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立统一战线。 ‎ ‎【解析】‎ ‎【详解】(1)材料一中的“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回顾可知,“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秋收起义。1927年9‎ 月毛泽东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这次秋收起义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将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进攻长沙时,遭到数倍敌人的围攻,损失严重。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2)第一小问,由材料“中国出现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并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使日本法西斯企图迅速征服申国的狂妄野心彻底破产了”,可见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旗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小问,由材料“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直接推动”,可见推动者是中国共产党。第三小问,由材料“使日本法西斯企图迅速征服申国的狂妄野心彻底破产了”,可见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破产。‎ ‎(3)第一小问,由材料“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的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可见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第二小问,由材料“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可见渡江战役的胜利,宣告国民政府覆灭。‎ ‎(4)一般而言,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要从统一战线、党的领导和武装斗争三方面归纳。‎ 三、简答题 ‎38.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年。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后期台湾被迫离开祖国怀抱源于什么条约的签订?请指出1945年台湾光复的主要原因。‎ ‎(2)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什么构想?‎ ‎(3)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概括其内容。两岸“三通”完全实现于哪一年?‎ ‎(4)综上所述,请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历程中的重要意义。‎ ‎【答案】(1)《马关条约》。抗战胜利。‎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内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008年。‎ ‎(4)意义:祖国统一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解析】‎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马关条约》规定个台湾岛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我们收复了台湾。‎ ‎(2)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应该是和平统一的方针,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 ‎(3)九二共识的内容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完全实现三通是2008年。‎ ‎(4)从上述可以看出,祖国统一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点睛】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发展和关系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