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B.通过教育选拔治国贤良 C.宏扬优秀民族文化 D.协调社会人际关系 2.“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这里的“臣”、“陛下”分别指 A.贾谊、汉昭帝 B.董仲舒、汉高祖 C.魏征、唐太宗 D.董仲舒、汉武帝 3.王守仁认为:人心一点灵明是天地鬼神万物的主宰,决定天地鬼神万物的隐显存亡变化,天地鬼神万物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派生物,是人心的形体。这种思想 A.与荀子的思想同出一辙 B.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发展 C.过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 D.同李贽的思想相辅相成 4. 朱之瑜 (1600-1682)称:“宋儒辨析毫厘, 终不曾做得一事。”颜元(1635-1704)认为:“程朱派头始终与尧舜孔孟无干,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两人的本质意图是 A.抨击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 B.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气 C.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扬弃 D.宣扬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 5. 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关系是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 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6.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采信地圆、地动等天文地理学说,提出圆形的地球之上,“居中之国”并不存在;他还认为“今华夷通市,正朔相通”,故比较了中国农历与西洋历法的差异,“以便稽览”。这表明魏源 A.倡导"师夷长技以自强" B.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 C.突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D.为制度变革寻求理论依据 7.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入西学以拯救儒学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直至严复,到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出现了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A.强国御辱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科学理性 8.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由此可以表明 A.实现民主政治为革命派的政治目标 B.孙中山三民主义顺应了时代潮流 C.革命派对三民主义做了全新解释 D.民族革命是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 9.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1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 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C.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11.胡适说:“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但是我对孔子和早期的“仲尼之徒”如孟子,都是相当尊崇的;我对十二世纪“新儒学”的开山宗师的朱熹,也是十分崇敬的。”这表明胡适 A.坚决否定儒家思想 B.是新儒学的代表人物 C.否定的是专制思想 D.是新文学革命的代表 12.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平 C.全盘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13.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14.“文革”结束后,我国逐渐破除了对领袖个人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分别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邓小平南巡讲话 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中全会和十四大 D.中国共产党十四和十五大 15.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其实质内涵是 A.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经验 D.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16.“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这段文字的创作文体属于 A.楚辞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17.某同学在探究中国绘画发展时,发现这样一段描述:“绘画在……基础上继续发展,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和民间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共同构成……绘画的面貌”。此描述的朝代应该是 A.秦朝 B.唐朝 C.北宋 D.清朝 18.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宗教化 D.逐渐神秘化 19.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13世纪末制成了眼镜。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 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 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C.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 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 20.他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方向——对内在道德的强调,可以说,他是西方第一个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该哲学家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1.“他们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的神学。他们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材料中“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 A.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 B.促进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否定了宗教神学观念 D.否定一切权威崇尚理性 22. 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23.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24.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一观点强调 A.政治革命,推翻专制 B.批判质疑,理性思考 C.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D.信仰自由,社会契约 25. 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中,“三权”不包括 A.立法权 B.司法权 C.行政权 D.外交权 26.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7.艾赛亚·伯林在评价某一科技成果时说:“无论对他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它为基础的。“它”指的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力学体系 28.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太阳中心说 D.万有引力定律 29.在西方科学史上,既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自然观,又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哥白尼 C.牛顿 D.达尔文 30. “在西伯利亚草原上放养的驯鹿,最大的天敌是狼,为了保护驯鹿,猎人主动消灭了草原上的狼。结果驯鹿大量繁殖,数量急剧增加,品种却迅速退化。”这段材料集中反映的普遍规律是 A.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 B.物种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C.自然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D.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第Ⅱ卷(共55分)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6分,第33题13分,第34题16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分析其产生的背景(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3分)。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二相比,人文主义有何新的发展(4分)? 32.阅读材料(16分): 材料一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统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语录》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战国时期的儒家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儒学在当时的地位如何?(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与材料一相比,此后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儒家思想在宋代发生了哪些变化?根据材料三中张载的言论指出宋代理学在塑造人格和德操方面有何建树?(4分) (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6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3分): 材料一 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方,就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国,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西洋国民。因为许多洋人不肯向中国官员下跪,于是许多中国人便认定洋人的腿弯不了,倒下就站不起来。1793年乾隆帝致英王的信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 在鸦片战争中,英军仅用50艘舰船、3000名和4000名陆军,只以500人阵亡的代价,就击败了清王朝几十万大军,林则徐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积极探求西方军事技术科学,引进西方先进船舰大炮并加以仿制。他主张建立一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新式水师。 材料三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政剿,甚为得力……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摘自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四 康有为曾认为:“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清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人怎样的外交观念(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林则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我们如何评价林、魏的思想主张(3分)?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说明李鸿章和康有为的思想主张的异同(5分)。 (4)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概括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必然性(4分)。 34.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16分):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规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5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他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6分)? (3)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他“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1分)。 高二历史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C B C C A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A A A C A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C B D A B B A A 二. 材料解析题(共55分) 31.(共10分) (1) 学派:智者学派(1分)。根源:希腊工商业发展与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 (2) 原因:教会自身的黑暗和腐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的成长;人文主义的兴起;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3分,答出3点即可得分)。 (3) 主张: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2分);政治:社会契约、人民主权(2分)。 32.(共16分) (1) 提出了“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以德服人,争取民心。(1分)地位:不受统治者重视。(1分) (2)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点。(2分)地位: 儒学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分) (3)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2分)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2分) (4)朱熹认为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2分)魏晋以来社会矛盾尖锐儒学核心地位受到冲击,为维护封建统治,急需重树儒学正统地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分) 33.(共13分) (1) 外交观念:天朝上国的夷夏观念(1分)。 (2)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1分)。评价: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维护清朝封建制度,但停留在学造器物层面,且没有具体实践(2分)。 (1) 同: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1分);不同:李鸿章主张中体西用,局限于学习西方技术,没有涉及政治制度;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4分)。 (2) 必然性:民族危机的加深;各种救亡图存运动的失败;向西方学习的深入;思想观念的解放等(4分)。 34.(共16分) (1) 世界潮流:民主共和(或资本主义发展)(1分)。历史作用: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的发展(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共4分)。 (2) 历史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2分)。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4分)。 (3) 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分)。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 (4)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1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