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历史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 ‎1.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主要含义是(  )‎ ‎①由宗法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②法治取代人治 ③由奴隶制经济到封建制经济 ④由商品经济到农耕经济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转型主要指的是原有的血缘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体现出宗法分封的瓦解。此外就是制度上的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②选项明显错误,依旧是人治的社会;④选项错误,中国古代一直都是农耕经济为主。‎ ‎2. 中国历史上的北魏政权,系由 拓跋部建立(  )‎ A. 匈奴族 B. 鲜卑族 C. 女真族 D. 蒙古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建立的政权有前赵、北凉,故答案A项不正确;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北魏,故答案选择B项。女真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1615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国号为"大金",史称后金,1644年满洲(女真)入主中原,建立清朝,故C项不正确。蒙古族,1206年,杰出政治家、军事家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 ,结束了草原上连年的部落战争。1206年春天建立蒙古汗国称帝,被誉为“成吉思汗”,1271年蒙古大汗国改名为大元国,或称“大元大蒙古国”,是为元朝的正式开始,故D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北魏政权建立的少数民族。‎ 点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中华文明的发展都做出自己的贡献。要注意在中国古代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3. 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 )‎ A. 为田开阡陌封疆 B. 世卿世禄制 C. 行县制 D. 连坐法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注意题干中“加强对基层管理”的限定语,商鞅变法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这样就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为征收赋役创造条件,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故与之相符的是连坐法。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商鞅变法 点评:商鞅变法的特点:①商鞅变法以 “农战”和“法治” 为核心内容。②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③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4.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 A. 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B. 农民与地主的矛盾 C. 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 D. 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答案】D ‎【解析】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想参政,获取政治地位,与传统奴隶主阶级矛盾计划经济,D正确;A是奴隶社会矛盾;B是封建社会矛盾;C不符合题意,排除。‎ ‎5. 在评论商鞅变法时,司马迁说“秦民大悦”,而司马光却说“人多怨之”。史学研究者的正确态度是( )‎ A. 支持司马迁的说法 B. 查阅相关史料后自作结论 C. 支持司马光的说法 D. 采用当代学者的权威说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研究历史应该以当时的史料作为依托,亲自考据,得出结论,而不能人云亦云。故选B。ACD项明显错误,因为它们都是从某些人的观点出发。‎ 考点:历史研究的方法:史料 ‎6. 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 尊儒崇经 B.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C. 模仿汉族制度 D. 学说汉话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抓住图片的中心内容“乐佣”,联系孝文帝改革 的措施思考。故选B。AC项材料图片无法体现;学说汉化因为是图片并且没有相关的文字信息D项也无法看出。‎ 考点:孝文帝改革 点评:北魏统一北方后,为了提高自己的文明进程和推动北方社会的发展,孝文帝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文化上看,恢复汉族的礼乐制度;从社会风俗上看,提倡说汉化,改汉姓,允许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使得北方的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是的北魏政权逐渐地封建化。‎ ‎7.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 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 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 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本题是材料选择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完整解读信息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宗室贵戚怨恨商鞅.这是由于商鞅采取了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所以选D.‎ 考点:历史上的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 ‎8.‎ ‎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A.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公有制 C.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春秋》一书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初税亩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具有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故C正确。材料说明土地国有制度开始瓦解,故A错误。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属于商鞅变法,故B排除。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过于绝对,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初税亩 ‎9.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 A. 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 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 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 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很明显不是根本目的。C,D也不属于根本目的,且从C,D能够推断出B,秦国变法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因此B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B。‎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目的 ‎10. 吴起在楚国变法时宣布封君子孙传三世即收其爵禄,裁撤无用、不急的官,并迁徙部分贵族到边远地区从事开发。这些措施( )‎ ‎①适应了集权统治的需要 ②反映了法家思想在楚国盛行 ‎③易遭到世袭贵族的反对 ④有利于楚国边远地区的开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分析、判断选项,可知:②项“反映了法家思想在楚国盛行”,与题干材料无法反映出来,表述错误。而其余①③④三项的表述均符合题意和史实,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吴起变法·吴起变法的措施及影响 ‎11. 战国初年,我国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已经瓦解,主要是因为它直接受到了 ( )‎ A. 诸侯争霸的冲击 B. 生产力发展的冲击 C. 百家争鸣的冲击 D. 变法改革的冲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项生产力发展的冲击是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所以排除B项。C项是宗法统治秩序的表现,不是原因,D项也是题干内容的表现,故答案选择A项。‎ 考点:中外重大改革回眸·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的背景 ‎12. 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此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 ‎①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参与政权 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 ④使所有雅典人都能够参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商业奴隶主的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工商业奴隶主是可以凭借经济优势参与政权的,“①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参与政权”是正确的,梭伦改革促进了奴隶社会的进步也就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也是正确的,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的是伯利克里时期的改革而不是梭伦的改革,③是不合题意的,由于雅典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并不是所有雅典人都能够参政的,④是不符合题意的,①②是正确选项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含③,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也含③,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既含③又含④,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梭伦改革重要措施的意义 ‎13. 平王东迁后,“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天子之尊与诸侯无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周王室内乱,元气大伤 B. 诸侯势力日益发展 C. 王畿缩小,经济拮据 D. 诸侯国拒绝纳贡 ‎【答案】B ‎【解析】通过“天子之尊与诸侯无异”可以得知王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其主要原因是诸侯与国王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诸侯势力发展,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体现出诸侯的问题;C选项错误,这一时期还没有出现这个局面;D选项没有揭示出本质。‎ ‎14. 董仲舒认为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下列哪个皇帝设置了相关制度来缓解这个问题(  )‎ A. 汉武帝 B. 北魏孝文帝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均田制来抑制土地兼并问题。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B。‎ ‎15.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种做法( )‎ A. 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 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 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 D. 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中“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说明主张小农经济户的分立,这有利于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其他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古代农业·小农经济 ‎16. 北魏迁都洛阳后,对洛阳加以扩建,东西20里,南北15里。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根据所学判断正确的是( )‎ A. 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B. 城市管理为唐宋所仿效 C. 有利于城市商业有序发展 D. 推动了商业市镇的兴起 ‎【答案】C ‎.....................‎ ‎17. 世人对秦国人有着“厚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A. 奖励军功 B. 奖励耕织 C. 焚烧诗书 D. 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关键在于要理解“生分”的意思,“生分”的意思是指冷淡疏远,根据选项只可能是由于连坐制度和告密制度的缘故,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春秋和战国时期改革•商鞅变法 ‎18. “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他为平民提供在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材料中的“他”是( )‎ A. 梭伦 B. 克里斯梯尼 C. 伯利克里 D. 苏格拉底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从材料“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可知是与梭伦改革有关,实行财产等级制,打击了贵族统治,提高了平民尤其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所以答案选A;其他改革信息不符合。‎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考点: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经济危机时期文学 ‎19.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 封建化过程 B. 农业化过程 C. 工业化过程 D. 汉化过程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鲜卑族从游牧走向农耕,从迁徙走向定居,反映出他们逐渐适应了中原农耕区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是农业化的过程,故B项正确。封建化的过程是从社会角度看,与设问不符,排除A。工业化是近代才出现,与材料不符,排除C。汉化的过程是从汉族和鲜卑族民族融合角度看,与设问不符,排除D。‎ ‎20.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根据已学知识可以知道什伍连坐制的实行,形成“山无盗贼”,奖励军功则形成“民勇于公战”。变法的这些条款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强化了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严刑峻法也有消极作用,A项的对应关系符合题意。B项的结果指的是实施市易法的原因,与措施不合,应排除。C项的结果“迅速发展”表述不合史实,中国民族工业一直都艰难的曲折发展故排除。D项的结果表述不合史实,实施殖产兴业政策之后,日本在短短15年内大大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从封建的农业国初步变成一个资本主义农业工业国,为达到完全的民族独立和产业革命的新阶段创造了条件,故排除D项。故答案选A。‎ ‎21. 下列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 )‎ A. “为田开阡陌封疆” B. “燔诗书而明法令”‎ C. “令民为什伍” D. 奖励军功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故答案选B项。“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封建私有制,排除A;“燔诗书而明法令”即放弃儒家的以仁治国的思想,采用法家思想,排除B;“令民为什伍”主要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排除D。‎ ‎22. 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 A. 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 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 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 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中可以看出,北魏政权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凸显自身政权的正统性,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济的恢复,故A项排除;材料“四夷馆”和“四夷里”说明BC项错误。‎ ‎23. 梭伦指出:“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他的这一做法( )‎ A. 旨在调节农民与商人的冲突 B. 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 试图采用中立方式化解矛盾 D. 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答案】C ‎【解析】材料无法反映调节农民与商人的身份,故A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是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梭伦改革维护了贵族的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可见梭伦改革试图采用中立方式化解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故C项正确;材料中介绍梭伦改革的内容,没有涉及公民权利与义务,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为材料式选择题,借助材料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对历史现象的概括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应更多地指导学生利用材料归纳历史观点。做此类题时,一是要读懂材料,二是要与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才能作出判断。‎ ‎24.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 A. 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 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 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 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很明显不是根本目的。C,D也不属于根本目的,且从C,D能够推断出B,秦国变法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因此B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B。‎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目的 ‎25.‎ ‎ 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经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卖,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往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此诗所涉及的梭伦改革的内容是( )‎ A. 解负令 B. 财产等级制 C. 陶片放逐法 D. 津贴制度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经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即解负令,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财产等级制内容,故B项错误;陶片放逐法属于克里斯提尼改革,故C项错误;津贴制度属于伯利克里改革,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相关内容、作用等知识,再结合材料关键信息“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6. 从今天的历史角度来看,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值得肯定,主要是由于( )‎ A. 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B. 顺应了时代潮流 C. 加快了民族融合 D. 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最主要的是要站在今天中华民族的高度上来思考这一问题。找准从今天的历史角度来看的依据是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故选D。‎ 考点:中外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作用 ‎27. 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 A. 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B.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 废初“世卿世禄”制度 D. 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答案】D ‎【解析】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改变了井田制的土地国有性质,确立起封建土地所有制。而商鞅变法是一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因此D项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能反映生产关系的改变,不符合“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要求,排除ABC项。‎ ‎28.‎ ‎ 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这样,在宪法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人所有制。……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到新的失败。”恩格斯所评论主要是指( )‎ A. 颁布“解负令” B. 建立四百人会议 C.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 鼓励发展工商业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恩格斯提出的是私人所有制,也就是根据财产多寡来划分社会等级,这就是梭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是一种矛盾调解;B选项是政治方面,没有经济因素;D选项没有政治因素。‎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度 ‎29. 梭伦“按财产估价把人民分成四个等级……指定以相应的官职……至于列在日佣等级的人,他只允许他们充当公民大会和法庭的成员”。“与四个等级的划分相适应,分配不同的兵役义务: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有自备武装服兵役的义务,第一、二等级充当骑兵……”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关于对梭伦改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雅典人可以按照财产的多寡享受一定的民主权利 B. 按照财产划分等级,是对从前按照血统和门第划分等级的否定 C. 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 D. 这项改革对氏族贵族是一个打击 ‎【答案】A ‎【解析】材料文字内容描述的是梭伦改革中制定的财产等级制度,结合史实不难得知,财产等级制度也只适用于雅典公民,对广大妇女和奴隶并不适用,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古希脂民主政治的实质,符合题意,故选A;BCD三项说法正确,与题意要求不符,排除。‎ ‎30. 《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 )‎ A. 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 B. 秦国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 C. 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中“秦以牛田,水通粮,令严政行”可知,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故AB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40分)‎ 二、非选择题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卒,多摒弃之,有同奴隶,边任浸轻,裔夷内侮。魏之衰弱,实肇于此。‎ ‎——马端临《文献通考》‎ 材料二洛阳之汉化愈深,而腐化乃愈甚,其同时之代北六镇保守胡化亦愈固,即反抗洛阳之汉化腐化力因随之而益强。‎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材料三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 ‎——钱穆《国史大纲》‎ ‎(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导致“魏之衰弱”的理由。并指出材料二孝文帝改革带来的问题。‎ ‎(2)材料三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答案】(1)理由:急于汉化,导致矫枉过正;崇文鄙武(重文轻武),削弱北魏军力。带来的问题:汉化的鲜卑贵族日益腐化堕落:鲜卑民族内部出现分化。‎ ‎(2)最大不同:用辩证和发展的视角评价孝文帝改革,比较客观公允。‎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涉及到两个小问,从而,本问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关于第一小问,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把握材料一信息,分析认知。关于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注意把握住“鲜卑贵族的日益腐化堕落以及鲜卑民族内部出现分化”即可。‎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认知以及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最大不同”要求,从立意上来看,材料三与材料一、二,明显不同,材料三对孝文帝改革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因此,在作答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住材料三关于孝文帝改革评价的“辩证和发展的视角”立意,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古代中国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和评价;史学理论与研究·历史认识和评价·不同视角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而有强国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依据材料,概括提炼并逐条列出商鞅变法的措施。‎ ‎(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 ‎【答案】(1)措施: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实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2)共识: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以及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 ‎(1)概括提炼并逐条列出商鞅变法的措施,材料中的“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说明实行什伍连坐制;材料中的“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说明奖励军功;材料中的“为田开阡陌封疆”说明废除井田制;材料中的“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说明重农抑商;材料中的“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说明实行县制;材料中的“平斗桶权衡丈尺”说明统一度量衡。‎ ‎(2)根据材料中的“民以殷实,国以富强”“倾邻国而雄诸侯”,说明材料二、三均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 点睛:本大题的第一小题属于典型的概括类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 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三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梭伦改革前怎样的社会状况?梭伦又是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梭伦改革的中庸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最重要的影响。‎ ‎【答案】(1 )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境悲惨;颁布解负令;解除了平民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巩固了城邦体制,为民主政治奠基。‎ ‎(2 )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特权。‎ ‎(3 )梭伦改革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走上民主政治的轨道。‎ ‎【解析】(1)旨在考查梭伦改革的社会背景及相关措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梭伦改革前,平民生活处境悲惨,许多人无力还债,沦为“六一汉”甚至是债务奴隶。与这一现状相关的改革措施,显然是颁布“解负令”,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影响。‎ ‎(2)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所谓的“中庸”实际上指的是梭伦改革的不彻底性。梭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但其中不乏对贵族阶层的保护。因此在不损害贵族阶层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为雅典民主提供最大可能的公平。‎ ‎(3)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意义,在教材中已经明确给出,所以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围绕着对雅典城邦的作用、对雅典民主制度的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来分析。‎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