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4月考试历史试卷
历史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 1.如图为1870年和1914年英、德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比重变化示意图。根据你对当时历史的了解,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德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英国 B.经济竞争使英德关系变得紧张 C.经济竞争引发了英德激烈的军备竞赛 D.英国所占比重的下降表明该国在世界市场上面临激烈竞争 【解析】 图中数据显示的只是两国工业产量的变化趋势,并不能表现出综合实力的高低,故A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 A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克里孟梭疾呼:“我第一是复仇,第二是复仇,第三仍是复仇。”他的“仇恨”起因于( ) A.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 B.普鲁士破坏法国革命 C.德奥同盟针对法国 D.德国挑战法国的霸主地位 【解析】 法德矛盾主要源于历史上的普法战争。 【答案】 A 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民族情绪远远超过对自由的热爱,人们都愿意怂恿统治者去粉碎那些非我族类、语言有异的其他民族的自由和独立”。这不能表明( ) A.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B.民众积极支持战争 C.民族主义开始兴起 D.民族主义走向畸形 【解析】 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民族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4.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 B.维护世界和平 C.争夺世界霸权 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解析】 A、C、D三项均是俄国二月革命发生后美国参战的原因。而B项不是,因为美国参战的真实目的是为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它是参战的招牌,非真实动机。 【答案】 B 5.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主要是指( ) A.重新确立美国倡导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原则 B.美国攫取了日本在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权利 C.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并抑制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D.挽回了在巴黎和会上丢掉的面子,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历史特征的能力。A项是《九国公约》内容,B项与史实不符,C项是华盛顿会议的结果,达到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所以此项符合题意。D项是《五国海军条约》签订的结果。 【答案】 C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所以不能长久维持,主要是因为该体系( ) A.暂时协调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 B.建立在对战败国的严厉惩治上 C.依据各国当时的实力而确立 D.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 【解析】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的规律必然会引起实力对比的变化,从而使该国际关系格局也发生变化。 【答案】 C 7.“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该引文出自( ) A.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B.国际联盟盟约 C.“十四点和平纲领” D.《九国公约》 【答案】 B 8.在历史上经常会发生为人做嫁衣的事情。美国是国际联盟的积极倡导者和组建者,但国联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成为其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这种情况说明( ) A.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际联盟 B.英、法的经济实力都比美国强大 C.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 D.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心在拉丁美洲 【解析】 美国力主成立国际联盟,企图利用国联领导世界,但最终为人做嫁衣,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还不具备称霸世界的整体实力。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9.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大声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国公约》的签订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辛丑条约》的签订 【解析】 由题干中的有效信息“1919年5月2日”、“胶州”、“山东”可知,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10.国际联盟的实质是( ) A.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B.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C.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组织 D.促进国际合作、和平与安全的组织 【解析】 建立国际联盟这个超国家的常设国际组织,是为了保护战胜国的既得利益,是为了维护战胜国在一战后建立的世界秩序,国际联盟盟约还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即由国联出面,委托战胜国统治原来属于战败国的殖民地,为战胜国对殖民地的瓜分和占领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而英法是一战的胜利者,国联的操纵者。故选B项。 【答案】 B 11.下列对于一战产生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严重削弱了俄罗斯、德意志、日本等国 B.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C.推动了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 D.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一战严重削弱了英法,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奥匈帝国瓦解,日本崛起,故A不正确。 【答案】 A 12.自20世纪30年代起,大家对国联不再抱有希望。在1936~1940年,共有12个国家宣布与国联断绝关系,国联已经名存实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 A.国联纵容法西斯侵略 B.这些国家与法西斯关系密切 C.美国退出了国联 D.法西斯国家的欺骗性宣传 【解析】 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对法西斯的侵略实行纵容政策,因而它名誉扫地。 【答案】 A 13.“那里的宁静气氛令人惊讶。驻守在莱茵河畔的炮兵悠闲地观望着德国运送弹药的列车在河对岸来往行驶,我们的飞行员从萨尔区工厂冒烟的烟囱上空飞过也不投掷炸弹。很显然,最高统帅部最关心的是不要打扰敌人。”在战地采访的法国记者多热莱斯描绘的这一情景发生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阵地战期间 B.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时 C.《慕尼黑协定》签订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解析】 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后,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但是英、法对德宣战后并未在西线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而是坐视波兰灭亡。材料反映的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英、法对德的“静坐”状况。 【答案】 D 14.英国史学家贝内特曾经说:《慕尼黑协定》是西方国家的奇耻大辱,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即“慕尼黑”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个交叉点结合的直接后果是( ) A.形成了“慕尼黑阴谋” B.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C.德国割占了苏台德等地区 D.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交叉点结合的直接后果即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直接后果是德国割占了苏台德等地区。 【答案】 C 15.二战初期,法国迅速沦亡,而英国却保持了独立,导致上述不同结果的原因是( ) ①英国的军事力量比法国军事力量强大 ②法国消极防御,英国积极抗战 ③法国战术失误,英国战术得当 ④英国地理位置优越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①与史实不符且不能作为此处原因之一,②③④均符合要求。 【答案】 C 16.“犹太大屠杀”是德国法西斯在二战期间所犯的滔天罪行之一。我们在研究“犹太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犹太大屠杀”的描述 C.德国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随着二战的爆发和扩大,德国法西斯对被侵略地区开展大屠杀,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犹太人,寻找历史证据应来自于遗迹及当时的照片等。 【答案】 D 17.不列颠之战最为激烈的时刻,丘吉尔说:“在人类发生冲突的领域中,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如此感激这么少的人。”文中的“这么少的人”是指( ) A.英国政府领导人 B.英国广大人民 C.英国海军战士 D.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 【解析】 不列颠之战中,空战最为惨烈。 【答案】 D 18.莫斯科保卫战被称为20世纪“一个冬天的神话”,其理由是( ) ①打破了德军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③粉碎了希特勒闪击速胜的企图 ④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②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用,排除含②的选项。 【答案】 D 19.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出现转折时,联合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家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反法西斯战争最早出现转折是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故①苏联,②美国,③中国,④英国均是当时联合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家。 【答案】 C 20.迄今为止,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被谈论了几个世纪。下列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给人类造成破坏和灾难 B.严重削弱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 C.促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D.促使苏联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除美国之外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故B项表述不严谨。 【答案】 B 21.1947年美国人乔治·凯南在美国顶级外交刊物《外交季刊》上以“X”先生的身份发表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第一次为他的对苏政策取名 ,此政策由此成型,并贯穿整个“冷战”时期。材料中 是指( ) A.战争 B.存异 C.遏制 D.和谐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此政策贯穿整个‘冷战’时期”。“冷战”即用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此题选C项。 【答案】 C 22.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在谈到美苏对抗时说:“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 A.意识形态的不同 B.经济水平的差距 C.军事力量的失衡 D.国家利益的冲突 【解析】 “不对称性”是指美苏之间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苏联经济实力弱于美国。 【答案】 B 23.美苏关系的演变左右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探讨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的原因时产生了以下四种观点,其中最符合历史真相的是( )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B.意识形态的分歧必然导致同盟关系的破产 C.两极格局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 D.苏联和各国革命力量的壮大妨碍了美国称霸 【解析】 制约美苏关系演变的因素中关键的是国家利益的冲突。 【答案】 D 24.一本史书描述:“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组建联合国军,介入此次冲突。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军事联合行动。”这次冲突是( ) 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 D.海湾战争 【解析】 注意关键词“第一次”“联合国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介入了朝鲜战争。 【答案】 A 25.中国政府在越南战争期间发表声明指出:“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侵犯,就是对中国的侵犯,中国人民决不会坐视不管。”为此,中国( ) A.派志愿军入越作战 B.派遣军事顾问帮助越南 C.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资 D.对美国实施军事封锁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来判断,中国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的军用和民用物资。 【答案】 C 26.印度和巴基斯坦自独立以来就是两个敌对的国家,造成两国敌对的主要原因有( ) ①殖民主义“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 ②宗教信仰的差异 ③边界和领土的长期不确定 ④美苏等大国的插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印巴冲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印巴地区的内因,主要是宗教信仰的差异、边界和领土的长期不确定,也有外部因素,即殖民主义政策和美苏等大国的插手。故选D项。 【答案】 D 27.如图是在黎巴嫩执行任务的中国蓝盔部队,其主要反映了中国( ) A.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B.为解决地区冲突作出了重要贡献 C.在国际上开展广泛的军事合作 D.主动参与联合国的裁军计划 【解析】 蓝盔部队是联合国的维和部队,联合国不属于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故排除A。在黎巴嫩执行任务不能说明在国际上开展广泛的军事合作,也不是裁军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 B 28.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共同点为( ) ①都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 ②都宣称要维护世界和平 ③都是美苏等国提议组建的 ④建立之初都为大国所操纵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国联是一战后建立的,一战不具有反法西斯的性质;凡尔赛体系具有反苏的性质,苏俄被排斥在凡尔赛体系之外,因而,国联不可能是苏俄提议建立的。①③均不正确。 【答案】 C 29.胡锦涛曾指出,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这是因为( ) 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题干中强调的是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所以①③表述正确。 【答案】 C 30.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恐怖主义和种族歧视 B.犯罪猖獗和毒品泛滥 C.贫富差距和环境污染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解析】 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均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但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常常成为霸权主义战争的受害者,或受到霸权主义战争的威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影响整个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故为主要障碍。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俾斯麦老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不可调和的彼此对立的两大势力……假如德国昨天从地球上消失,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 ——英国《星期天评论》 材料二 “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威尔逊演说(1916年7月10日) 材料三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些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 ——威尔逊关于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演说 材料四 在1918年11月,当德国宣告投降的消息传到前线时,一部分德军认为“德国在战场上没有战败,而是被卖国贼从背后捅了一刀”。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评论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材料中英国在参战后未达到的目的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战的直接目的、最终目的及所打的旗号各是什么。(6分) (3)材料四的“卖国贼从背后捅了一刀”的真实情况是什么?(2分) 【答案】 (1)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英国没有因德国失败而更富,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 (2)直接目的:发战争财。最终目的:统治世界。旗号:捍卫人类权利。 (3)在1918年,德国发生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32.(13分)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举行的华盛顿会议,是20世纪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道: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致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会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材料二 日本政府对美国的邀请迟疑不决,日本《读卖新闻》评论说,如出席会议日本将作为被告到会受审,不出席则会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在外交上陷于孤立。日本政府经过再三考虑,到7月27日才作出回答,希望这次会议主要讨论限制军备问题,避免涉及“ 任何特殊国家”的“已成事实”。 (1)美国发起这次会议的目的显然不是它所说的“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它具体的企图有哪些?(3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美国要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3分) (3)所谓“特殊国家”的“已成事实”是指什么问题?(3分) (4)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华盛顿会议的实质。(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理解分析的能力。第(1)问考查美国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注意题干要求回答“具体的企图”,可从华盛顿会议签订条约反映出的美国的意图入手。第(2)问要提取有效信息,“出席会议日本将作为被告”,“不出席则会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分析其原因,得出认识。第(3)问再现教材知识即可回答。第(4)问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实质是列强重新划分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 【答案】 (1)海军力量上挑战英国、遏制日本;政治上拆散英日同盟;在中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2)有中国参加,美国就可以利用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怒火,对日本施加压力,迫使日本同意美国提议的限制海军军备计划;同时又可以借此摆出支持中国的姿态,骗取中国人民的信任。 (3)指日本在中国山东的利益及“二十一条”等日中之间的各种问题。 (4)是一战后列强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利益格局的重新划分。 33.(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10分) 【解析】 (1)从材料信息看,1576号决议只规定了有核武器国家的责任, 并未规定无核国家的责任,20世纪60年代有核国家增多,而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并不能控制核武器扩散。据此可回答“原因”。(2)可以从核武器的危害、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发展、美苏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态度、联合国的作用等角度回答“原因”。从降低核战争的威胁有利于和平,但该条约又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地位的角度回答“作用”。 【答案】 (1)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 (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 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34.(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继“9·11”事件之后,恐怖分子又相继在印尼巴厘岛、西班牙马德里、英国伦敦等地制造了大规模恐怖袭击,一次次向无辜平民挥起了屠刀。 材料二 当代几对伙伴关系: 中俄:面向21世纪的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日俄:创造性的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 中欧: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出的确定时代主题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20世纪以来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概括当今威胁人类和平的主要因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5分) 【解析】 第(1)问的前两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最后一小问要由题干中的恐怖主义联想到其他影响和平的因素;第(2)问是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实际上还是考查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原因。 【答案】 (1)依据: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变化: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主要因素: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宗教矛盾、领土矛盾等。 (2)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核战的毁灭性威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彼此力量的互相制约等。查看更多